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在也不見》?

《再見,在也不見》是由陳哲藝監製,陳柏霖、秦沛、蔣雯麗主演的文藝故事片。影片由陳柏霖分飾三角,講述了三個關於「再見」的故事。


又名:《Distance》

三個導演三段故事,親情、友情、愛情。

說的是距離,人心的距離。

1. 『心各天邊,縱使相對,父不識子,再見,不記當年。』

2. 『情牽湖畔,生死相望,我不能愛,再見,最後一面。』

3. 『戀生忘年,十年千里,你沒有變,再見,不減思念。』


包括我在內,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本片叫作《再見,再也不見》顯然是一部很疼痛文學的愛情片,然而這如同錯別字一樣的一字之差,卻完全更改了片名的含義,看完整片,才能理解為什麼片名中要說「在也不見」。

本片由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其中較為人熟悉的應該是中國導演忻鈺坤——去年被捧上神探的《心迷宮》的導演;新加坡導演陳世傑,曾憑藉《徵婚啟事》入圍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泰國導演西瓦羅孔薩庫,其執導電影《永別》曾提名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之所以特意提了三位導演的國籍,是因為這三段故事就分別發生在這三個國家。

背影 71

小學時我們都學過朱自清的《背影》,講懷念父親,這一段套用了這個名字,也許就是在標題劇透——這是個關於親情的故事。本段的主角去廣西商談合作事宜,卻無意間發現在合作商工地上工作的一人很像自己的父親——父親曾經也是管理過大廠子的大老闆,因為工廠倒閉而就此下落不明,他跟著父親的背影,看他落魄的新生活——父親又有了孩子,一個任性蠻橫的孩子,會對父親耍脾氣,要這要那。結果父親因為偷公司的東西又一次被開除了,在大排檔里,本為父子的二人對坐喝酒,他向他諮詢給兒子買電腦的事情,他最終也沒能說出相認的話語。悄然離去之後,他痛打了父親那另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那個孩子在被打時卻喊出了「誰來管管我」——他才發現,其實他們一樣都不曾擁有完整的親情,他的父親落跑了,可這個孩子的母親也在車禍中喪生了,他們其實同病相憐。

在他打著那孩子時他在想些什麼呢,是自己的家事,還是對這孩子的嫉妒與憤恨?整個故事中他一直在隱忍,幾乎看不到情緒的流露,哪怕面對坐在眼前的父親,他也是面無表情,可是打完這個孩子後,他終於大哭起來,所有感情都在這瞬間爆發了。我猜想這時的他是在埋怨自己,面對父親,他沒勇氣戳破一切,他只能對著對於他而言是陌生人的那孩子發泄自己的感情

本段中還穿插有兩段另外的故事,一個是他的司機,這位被他稱作小波的司機話語中一直充滿對他的羨慕與誇獎,然而實際上他擁有著美滿的家庭,平淡地擁有著主角不曾享受的一切天倫之樂;而另一個則也要與這個形成對比,他的妻子已經懷孕了,可是因為各種原因必須要拿掉孩子,然而身邊的這個羨慕著他高管身份的司機孩子卻已經六歲了,小波所羨慕的他,其實也同時羨慕著小波。

在他最後的情緒爆發後,第一段故事也戛然而止,這一段故事本身並不強,但是忻鈺坤卻完全拍出了本片片名想要表達的那種感情,再見,在,也不見,即使面對著自己有無盡話想說的父親,最後卻還是把氣憋進了心裡,撒在無辜人身上,他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湖畔 82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這一次是雙線故事,一段是現在,一段是過去,現在的主角接到了新加坡的一封挂號信,告訴他一個人要被實施死刑了,臨死前的願望是想見一位台灣的朋友——也就是主角了。在前往新加坡的路上,第二條線慢慢展開,顯然,這條線關於回憶。

是主角幼時和好友在湖邊摔跤、游泳的故事,然而主角的父親卻反對他去往湖邊和那位好友玩耍,其實看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危險,看到後面我才漸漸明白,這裡面其實是同性戀的隱喻,去湖邊更像是兩人隱秘的約會,然而這段戀情卻一再遭受到父親的反對,終於有一次父親不在家,主角偷偷騎著車跑去湖邊,看到湖中的友人,他想去找他,可又還是擔心父親的責罵,他沖著湖的方向按動自行車鈴——如同少女心事一般,「你回下頭,我就去找你」。

結果沒有人回頭,他失落地往回走,也許這回他打算真的做個乖孩子了吧,然而意外再次發生了,提早回家的父親發現他不在家,來湖邊找他來了,兩人並未碰面,父親卻在湖邊遇到了那個孩子——不知道用婆媳來比喻是否合理,但反正兩人的相處非常不和睦,接下來發生了整段故事最戲劇化的一幕,父親為了救疑似溺水的那孩子,葬身湖底——我們不清楚他是否是故意的,但是兩人的相處卻是確實掃除了全部阻力,結尾的兩人愉快地騎著車飛奔在道路上,回過頭,露出發自內心的笑。

而與回憶並行的,卻是冰冷的現實,那個孩子長大了,進了監獄,還被判了死刑,他沒有朋友,這麼些年沒有人來看過他。

當主角坐定,兩人面對面,曾經都是裸身游水的孩童,現在一人已經成家立業,另一人只剩下幾天的壽命,相顧無言,只有一句問候「你好嗎?」「還不錯」他沒有對朋友說出最後的話,也許真的是愛情,也許真的不是,在臨行刑前他給妻子打了個電話,是對自己的暗示嗎?要讓自己也相信對於他真的不是愛情罷?

可是,那為什麼他又哭了呢?

看到牆上的表終於走到了行刑的時間,他哭的非常傷心,和前段故事中一樣,他恨自己的無能為力,連話都說不出口的勇氣。

最後他將骨灰帶回了台灣,還是在那個曾經嬉戲的湖邊,將骨灰埋在土裡,連同過去的那些,沒人知道的回憶。

再見67

三段故事都是由陳柏霖主演,忍了兩個故事,裡面都是沉默無言不善表達的他,終於在這裡讓他說了個夠。

這次他是個大學教授,去泰國講公開課,可他實際的目的是去尋找自己曾經的一位老師——不要懷疑自己想歪了,這一段的主題就是師生戀。

第一天,他沒看見老師,其實老師也來聽了他的課,只是沒告訴他。

第二天,兩人終於相認,老師帶著孩子,沒說幾句,老師就被孩子拉走了。

第三天晚上,翌日他就要回國了,這次老師來找他了,這次兩人都將話講明了,其實兩人曾經是相愛的,可這顯然是不對的,況且當時老師還有丈夫,為了阻止自己犯錯,老師跟隨丈夫的工作變更來到了泰國,什麼話也沒告訴他,而如今,難得重逢,卻又要別離,這次陳柏霖沒有再把感情壓在心裡,釋放了,爆發了,他把老師按在牆上狂吻,為了這段十二年前沒有言明的感情,他們都等待了太久了。

可是其實這一段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那個跟在他身邊的女學生。

她也喜歡他的老師,也就是陳柏霖。

可她和前兩個故事裡的陳柏霖一樣,說不出口,只敢偷拍和老師的合影,明明到了老師房門口卻也不敢敲門,而只是打電話,假裝自己還在樓下等著,故事的最後,陳柏霖和自己的老師在房間纏綿,她只是盯著手機上沒有得到回復的消息——原本歡送老師的派對,沒有主角並不影響它的進行,只是沒有了她的男主角,她也自然沒有了參加的意義。

也許十二年後她也才會鼓起勇氣吧。

也許不會。

影片三個故事,三個主角,三段人生,三個再見面卻「在也不見」的感情,也許作者想要表達命運的無奈,在人海中隨波逐流無力抵抗的弱小個體,忍著說不出口的話,最後只能無聲地悄悄爆發自己的感情。

這樣不肯面對自己的人,也許,就是我們每一位吧。

影片中扮演了三段主角的陳柏霖演技還是差一點,演三個不同的人下來基本都是一個感覺,第三個稍微有些不同卻也沒拉開太大差距,遠沒有秦沛、蔣雯麗甚至那位泰國小姑娘這樣的配角出彩,還好整體風格都是由導演把控,演員只是其中的填充物,這方面也並不影響太多。

影片本身比較悶,除了第三段還比較有劇情片的樣子(也因此有些俗梗,比如硬要搬出網路批判一下)外另外兩部分基本都是文藝片路子,因此也許不太適合影院觀看,除非真的喜歡,或者有同樣的感受,否則還是不推薦了吧,真的願意看,還是等等些時候,一個人在深夜慢慢看吧。

哦,對了,孫燕姿唱的片尾曲,很好聽。

知乎慣例二維碼,這是我的影評公眾號,每天都會更新,我只是個普通的電影愛好者~

http://weixin.qq.com/r/hDhBWQrEBVd6rU46922W (二維碼自動識別)


2016.5.14

下周要考試了,但是我卻看不進去書。想著大好時光也得有點事兒做才好打發,所以我打算去看電影,沒有邀約其他人。

找了一圈,發現最近電影不太合我口味,我看了看,發現一部文藝片《再見,在也不見》陳柏霖主演,然後還有一部《百鳥朝鳳》,糾結了一把,發現雖然《百》的主題不錯,評分也高,不過鄉土題材的文藝片《百》感覺我有點hold不住,我決定試試《再見》。

第一次一個人看電影,我有點不自在,覺得別人會說我奇怪,後來發現不過是自作多情罷了,而且一個人看電影會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不用討論,仔細品味沉澱,或許昏昏欲睡,或許感慨萬千,奇妙無比。ps:重要的是爆!米!花!是我一個人的啦,哈哈哈~

影片開始感覺整部電影畫面色調偏暗,陳舊的感覺,不過卻覺得更為真實,貼合生活實際,烘託了氣氛,代入感強了些。三個故事,三個主題,親情——《背影》、友情(友達之上戀人未滿)——《湖畔》、愛情(戀母)——《再見》。話說其實剛剛看完,頭有點暈沉,沒釐清啥啥是啥,後來自己靜下來想了想,發現略有感悟,加上又看了些影評,覺得我終於看懂了(看來我水平還是不夠,文藝片也只能看看feeling了 )。主人公都是陳柏霖,不過他在故事中各為不同的人,唯一相同的都是陳先生,都在異國他鄉遇到故人,想起故事。他們的相見有的是冥冥之中的偶遇,有的是難以釋懷的重逢,結局卻都是殊途同歸——在,也不見。

我們都在不斷的失去,又在不斷的獲得。一失一得之間,我們早就不是原來的自己。不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物是人非」這件事是我們不斷想推翻,卻又不斷印證的事實。有些人,有些記憶,忘了,才能繼續更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同事工作經歷作假導致升職,怎麼告訴領導能夠不損害領導的面子又能讓自己得到應有的認可?
分享9個好玩有趣高逼格的網站
選擇大於努力!!!
Fluffy Diary | 從此我硬梆梆

TAG:電影 | 生活 | 導演 | 文藝片 | 再見,在也不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