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看待土豆星球的大結局呢?

土豆星球一共120集,一路追的人都不容易,也給人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可這樣的結局你接受嗎?(PS:個人喜歡女主和盧敏赫這對cp,奈何女主愛的是洪彗星……好遺憾)


了解這部劇的導演金炳旭的話,其實並不會對這個結局感到驚訝。因為金炳旭之前執導的情景劇《highkick》系列幾乎都是悲傷氣氛渲染得很強烈的結局,尤其是第二部的結局更是一個徹底的悲劇。

他本人之前對這種為一部喜劇採用悲劇性結局的形式解釋過,似乎是因為這樣可以讓人們更加印象深刻......

我是一個偏愛深刻悲劇的傢伙,所以我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其實就在心裡期待著,想知道最後的結局會不會讓我有更深的感觸。結果比我想像得要好,土豆星球的結局在我心裡是最完美的,它和我的人生經歷有了重合。

俊赫為什麼要離開沒有人知道,也許連導演自己都沒有想到一個理由,但是也不需要給出一個理由。人們已經習慣了對任何事物都要追問一個原因,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彷彿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可以被我們決定的一樣。

真正的悲劇實際上就是這樣的,正是因為它可能並不是會必然發生的,所以才會令人們感到惋惜和痛心。

像是電影卧虎藏龍最後的時候,其實男主角是可能會被救活的,是有這個希望的,但是結果卻很現實地打碎了這個希望。很多劇也是這樣,觀眾都期待著事態的發展是向著好的一面的,是積極方向的。所以像是人都會死這種人人都必然會經歷的事,並不會真的讓人引出悲痛。但是如果是這個人其實是有的救的,哪怕存活的幾率很小,觀眾心裡都是期待著能獲救的,而如果最後沒有獲救,那麼自然就是一種惋惜和悲痛。

我們可以為俊赫的離開想到無數個理由,類似他患了絕症或者其他在現實層面合理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俊赫要離開娜珍娜西。可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俊赫的離開不僅可能不需要理由,甚至他也許並不是被迫和無奈的。

俊赫在離開之前,有一集的結尾就已經作下了鋪墊,俊赫是猶豫過要告訴娜珍娜西自己想要離開的想法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說再見。

也許俊赫在這一方面和我真的很像,我就是一個很難面對離別的人。從小到大我轉學過很多次,也和親人們分別過很多次,但是我一向都不喜歡和任何人告別,而是默默地離開。然而我很清楚這一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不是說我很自我,很獨立,擁有不被任何人或事物牽絆住的洒脫。也不是因為我受不了離別的感傷和有些肉麻的情緒表達。而是告別作為一種方式,有時候我們想不到要如何去用最完美的方式去說再見,那麼也許不說再見的離開才是最完美的。這可能是一種很自私的想法,但是我的確是個很自我的偏執狂,我會完全沉浸於這樣的感受中。實際上很多藝術作品也在這一方面有過很動人的表達。

如果我們把回頭當作一種告別的方式,那麼我們可以看一下某些作品中是怎麼處理回頭這個動作的。

少年派中,老虎並沒有回頭向「我」告別。

千與千尋中,千尋最後想要回過頭再看一眼白龍,可是她忍住了,真正屬於兩個人的再見儀式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在她還有機會去確認自己身後那個世界的時候,她並沒能去那樣做。

白夜行中,雪穗最後帶著那個再也無法實現的夢離開,沒有回過頭向那具屍體道別,也是類似的情感。

秒速五厘米中,第三個故事最後,貴樹與「明裡」在回過頭後,經由一列列車的偶然駛過,阻止了他們視線交錯的可能。從而在帶走了一個故事的時間之後,等在對面的那個人已經消失了,貴樹終究沒有能夠完整地向過去告別,但是除了這個告別的儀式之外,他已經擁有了他想要的答案了。

第六感生死緣中,「假」男主角在死亡之前與女主角的告別儀式里也是曖昧的回頭,兩個人的回頭節奏總是巧合地錯過,以致於兩個人每次回頭看到的都是對方的背影,從而失去了追求愛的機會。

逞羅之戀中,有一段情節也是回頭,兩個男主角在交錯而過的地方,彼此之間都在一步步試著探尋可能性,卻沒有人敢再踏出一步。

最後是冢本晉也拍的電影琴子中,kotoko在自己的孩子還小的時候選擇離開,當她的身影消失在孩子視線範圍之內後,孩子獃滯地望著那個沒有人的前方。稍微過了一小會兒,她就又從一棵樹後面伸出一隻搖擺著的手給自己的孩子看,彷彿在告訴他自己還沒離開的小手段,作第二次驚喜的告別。而在電影的最後,kotoko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到精神病院中去看望她,離開的時候,也耍了這麼一個小手段,假裝已經離開了,卻又突然冒出來作了第二次告別。

可以看得出來,僅僅是用回頭作為告別方式,就已經有這麼多可以製造情緒的方法了,然而這些令人感到美好的方式中,幾乎都是在傾訴著分別的美感。

我非常喜歡土豆星最後,俊赫的離開並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原因,而是讓它成為一個秘密,隨著俊赫的消失,也在娜珍娜西的心裡永遠成了一個謎,卻又一直佔據著一個位置。

金炳旭導演在最後的象徵比喻方面也是處理地不錯,他讓俊赫給了娜珍娜西一個禮物,是他真正的名字,洪慧星。而土豆星球的消失和俊赫的離去互相之間形成了象徵性的比對,用感性卻又抽象的方式給出了一個模糊的結局,也給出了一個並沒有確定含義的解讀。

故事一開始的種種鋪墊,比如只有娜珍娜西和俊赫兩個人在用的app,曾經有過一次的不辭而別,在最後都被一次性丟了出來,讓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在分離和破碎中得到了所謂的「升華」,愛並不需要在一起,這是金炳旭導演的作品中經常展現出來的,也是韓劇日劇中也都會表現的,愛情並不是非要遵守什麼現實世界的規則,非要符合某些條件某種情況才能被稱之為愛,真正的愛不需要在一起甚至不需要陷在愛情中的兩個人去終結它,它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永恆。

我最喜歡的便是聽到了娜珍娜西說出了那句自白:他徹底地消失在我的生命中了。

俊赫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這個故事也就因此有了一個決定性的結局。而娜珍娜西在過度的悲傷之後是否就思考出了答案,這段殘缺的不完美的愛情卻在痛徹心扉之後留下了一個最美的紀念。我覺得從她最後的回憶中已經能夠明白了,他們的愛終究不是世俗的愛,雖然在現實中是痛苦的,凄慘的,但是在理想的世界中,卻是最完滿的。

導演運用了一個比較凄郁的文藝手法表現最後的結局,從小到大一直懼怕黑暗的娜珍娜西在那個曾經和俊赫一起住過的地方等待他,在一片漆黑之中顯得很平靜,她再也不害怕黑暗了。

這實際上也算是一種反轉的手法,由愛或者一些感情的衝擊使得某個人長久以來的習慣被改變了,這會造成一種比較有衝擊力的感受,因為愛,因為俊赫她已經脫胎換骨了,重新成長了起來,成了一個真正勇敢的人。

像李安的《飲食男女》的最後,舌頭麻木的父親,在品嘗著二女兒的湯的時候,味覺竟然回來了。

我小時候在編故事的時候也用過類似的手法,在故事開始的時候,男2號是一個對花粉過敏的人物形象,他與女主角女2號一開始是青梅竹馬一開始在同一座小城裡長大。而在與喜歡的人經歷了分分合合,愛情經歷了深刻的曲折歷程之後,在故事的結局,女主角和女2號都已經不在他身邊,最後只有他自己回到了那座故事開始的小城,在女主角家的花園裡,他回想起了曾經三個人的美好時光以及女主角在花園中照顧花朵的畫面,然後低下頭輕輕嗅了一下那些花,感受到的只剩下了難以言喻的美妙滋味。

這就是一種通過一些相對比較客觀的事物變化來表現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方式。

再說一下娜珍娜西選擇俊赫的原因吧,實際上我在這部劇比起有些木訥的窟窿(俊赫),我也更喜歡代表,不過我喜歡代表卻是因為代表的「缺點」,他自以為是的樣子和我真的很像,只不過我是比較內傾的人,所以會偽裝起來自己的自大,而代表作為一個要奉獻喜劇笑料的人物自然就會表現為非常誇張的模樣了。不過我雖然喜歡代表,曾經也有過和代表一樣的單戀經歷,但是我卻並不認為代表和娜珍娜西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首先就我個人的愛情觀點來看,我覺得距離產生美,兩個人之間只有保持著一個微妙的距離,才能讓愛情的火花一直持續下去,因為我一直認為人是喜新厭舊的動物,人比起其他那些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動物之所以更高級,某一點也是因為人類並不會很容易滿足,動物們的慾望往往都是很容易滿足的,他們需求什麼就去追求什麼,而一旦擁有了他們就會滿足,直到再次產生需求為止。而人類的慾望卻是不同的,人是一種完全不會知足的動物,人總是渴望向著更好更完美的方向發展,總想去擁有更好的事物,這一點如果運用到愛情中就會產生喜新厭舊的情況,得不到的東西是最好的,失去了的東西才會懂得珍惜,類似於高中學到的勒夏特列原理和楞次定律,來拒去留。我改過陳綺貞那首《旅行的意義》,最後一段的詞是【你回復給我的每一封沒追上我的信,就是我離開的原因,我離開你,並不是旅行的意義,而是為了,能夠擁有完美距離】。我始終認為,代表就這樣守護著娜珍娜西,他就已經可以收穫到自己的幸福了,也正是因為代表沒有得到娜珍娜西,他內心的動力和那份情感才會一直燃燒下去,他的愛也才會永遠地體現著價值。

我一開始很喜歡娜珍娜西,她很單純,生活很困苦,從小就失去了親人,學歷只有高中畢業,擁有一個很容易被嘲笑的夢想。我對她的情況還是蠻感同身受的,也可能是因為我喜歡《短腿的反擊》中的智媛,所以「愛屋及烏」地喜歡上了她。《短腿》是導演在復出拍土豆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實際上如果接觸過《短腿》那部劇的話,應該是能察覺到導演從上一部作品延續下來的東西的,比如說在《短腿》這部劇中的女主角智媛最後放棄了讀大學,放棄了眾人眼中的「活在這個社會所必須的基礎條件」。也許這樣的反抗在他人眼中卻只會被看作是不成熟,所以導演才會將《土豆星》的主角設定成一個高中畢業的女孩,想要傳達他心中的看法,那就是沒有世俗規則的認可,難道就沒辦法成功嗎?難道成功只能由他人來定義嗎?或者說導演可能很想去再度確認自己當初的選擇,去驗證他自己心中的理念。

不過到了後面,娜珍娜西這個形象的發展空間就越來越被限制。她和俊赫的愛情是那種很普遍的從友情逐漸過渡的典型案例,兩個人的世界是很貼近的,他們之間的某些經歷和象徵性的符號精神是代表所不具有的優勢。如果這部劇的導演是幾年前的一些狗血劇導演,那麼代表是很有可能作為反轉案例最終踢開俊赫,成功和娜珍娜西在一起的。因為一直以來,相對而言較多的一類劇中都是這樣發展的,女主往往會發現自己一開始喜歡的人最後往往都並不是自己真正愛著的人,而自己卻在與另一個一開始沒感覺的人發展出了無法割捨的感情。一時舉不出什麼典型的例子,比如《亂世佳人/飄》,斯嘉麗直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並不愛艾希禮,而是不知不覺間愛上了瑞德。《花樣男子》中杉菜最後還是選擇了道明寺,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我記得小時候看的劇中大多數都是這一類的,包括一些武俠小說也是,門當戶對或者青梅竹馬的最後總是不會在一起。當然也有一部分劇是反過來的,很多男2號就永遠都只能是男2號,女主一開始愛上的人會一直堅持到底。我個人認為,一般大眾化的編劇都是比較喜歡讓女主放棄自己最初的崇拜對象,轉而去發現自己的真愛的。而一些比較獨特視角的人反而比較喜歡去對抗當下的一些主流戀愛觀念。

實際上就以土豆星來說,娜珍娜西之所以會和俊赫在一起,也是因為導演一貫的風格。就以我完整看過的highkick23來說,所有的多角複雜感情中,那些最符合大眾欣賞價值的couple往往都會輸給柏拉圖式couple。比如highkick2裡面黃靜茵和智勛這對性格互補的歡喜情侶在最後一集突然反轉,智勛「愛」上了和他的內心更貼近的申世景(我直到現在都無法接受那是愛,雖然我是個支持靈魂伴侶精神戀愛這一類的人,但是黃靜茵和智勛之間的感情實在太感動我也給了我太多美好的鼓勵了,所以我很難認可導演說最後智勛眼眶會濕是因為對晚來的愛的覺悟的極大化)。再來則是highkick3中醫生和小白還有智媛之間的感情,醫生和小白就是那種大眾認為很合理的愛情,有感動的故事,有一點一滴的回憶,有實實在在的美好,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都是很完美的搭配。而醫生和智媛卻不一樣,無論從倫理還是現實來看,他們都不合適,而且兩個人之間的愛建立的太虛無縹緲了,彷彿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類似的傷痛經歷,有共同的品味,是同一類的人就可以擁有打破一切小說中那些奇妙情節製造的力量。不過這的確是金炳旭導演的看法,是他的風格,他更傾向於讓兩個內心世界比較契合的人在一起,純粹的精神上的美好的愛才是他眼中的真愛。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娜珍娜西愛的是俊赫這個結果看起來就比較能夠理解了。

重新溫習了一下結局,發現我還是那麼愛這個結局。認真說起來的話,其實我原本對於土豆星的評價不如之前幾部highkick,因為模式上還是同樣的風格,多少讓我的期待落了點空,當然作為情懷來懷念還是不錯的。而笑點方面就差的有些大了,highkick2帶給我的那些笑與「淚」的時光我還記得很清楚,我確實被感動了很多,也因為這些情景劇而快樂了很多。可是土豆星整體來講我覺得笑料方面不僅有很多是老舊的形式,沒有創新,和其他情感表達方面類似,也會讓我有點審美疲勞,而且在很多地方還會讓我覺得有些尷尬。一直以來,我基本只有在看國產的一些偶像劇時才會體會到尷尬,這實在讓我覺得有點受不了,不過幸好尷尬的地方不多,比較多的是無聊的地方,像是大女婿律師我原本是很期待他的,因為在highkick2中的女婿非常好笑,不過這裡我覺得他還沒有張基河(就是張律西)逗呢。不過這些遺憾和陰霾都被結局給一掃而空,這個結局讓土豆星在我心裡的地位至少不會比highkick3差。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個人化的原因,因為我的人生經歷就是有過類似的情況,我做出過和俊赫一樣的行為,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沒有給出任何回應就這樣消失在了一個人的世界裡。

但是感覺上這個結局還是有點趕工似的,好像是比較急著催出來的結局。比如說那三個「壞蛋」最後的歸宿也沒有交代得很清楚,朱利安和那位日本姑娘(我已經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太久之前看過的)的約定,後來好像就並沒有表現出來,還有一些細節上的處理似乎也不是很好,都有些粗糙。另外就是關於小女兒和張律西,我個人是比較傾向于欣賞悲劇的,所以highkick3一開始的家庭破產甚至自殺就讓我感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也讓我對他產生了有別於其他正能量宣傳和諧的那種大團圓喜劇的看法。而且雖然張基河是很紅(和IU在一起好久),他那首廉價咖啡也確實是很棒的歌曲,但是真正的像劇中張律西這樣的音樂人,實際上是很難完全翻身的,所以最後那個強湊的美好未來也許只是為了補償按照慣例執行的主要情侶悲劇造成的負面效果吧。


也就是看的時候輾轉不能眠一個月,看完抑鬱了一個月


最後洪berg消失了,真的很傷心。


推薦閱讀:

有了這份劇單,我怕你賴到明年都不下床
整容跟演技究竟有沒有關係?為什麼很多人說楊冪現在演技不如以前是因為整容?
各位追韓劇的朋友們,大家如何比較《當你沉睡時》和去年的《w兩個世界》?
舔屏向 | 你的老公們都被介個女孩承包了...
豆瓣9.2分,很多人說這部劇是哭著看完的

TAG:韓劇 | 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