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評論說歌手李健是「中產階級的靈魂撫慰者」?能否從其藝術特點、個人背景及結合社會情況來回答?

音樂、社會、藝術、李健


記不得從前是在哪裡偶然看到有種對李健的評價是「中產階級的靈魂撫慰者」,曾經很喜歡李健,從粉絲的角度,可以說對他的了解達到了相當的程度,後由於個人原因脫粉,非關他本人,卻又想起這句話,想討論一下這句話。以下引用的東西能找原文找了原文,找不到原文憑記憶,有出入錯漏勿怪。

從個人背景看,他和原創歌手相比處境太過優渥,重點高中哈三中的學生會主席和吉他手,保送清華。清華校園裡的歌唱比賽獎全是他的,畢業還和同學開了告別清華演唱會唱自己的原創歌曲。他反覆說自己在清華不是高材生,也對自己的專業不太感興趣,所以沒出國也沒留校讀研,可旁人看來還是輕鬆簽了廣 電 總 局的好工作。辭職和盧庚戌組樂隊,不到一年就拿內地新人獎,港台同獲獎的是F4和陳冠希。離開水木年華後出的第一張專輯雖傳唱度不高但質量非常好,業內認可度很高。後有傳奇和風吹麥浪刷出存在感,我是歌手水到渠成地被封男神,學霸、段子手、禁慾系等標籤貼滿。即使在所謂蟄伏的那些年裡,他也不差錢不差閑,微博上都是文學音樂和世界各地的旅行。比起許多北漂過走穴過的歌手來說,他走得的確順風順水。尤其是清華,幾乎是他脫不掉的標籤,無論是普通網友,還是他10年+的基友鍾立風,都時常會提起。尤其是下圖中評價兩版《陀螺》時,完全沒有談論到李健的藝術上特點,而是完全聚焦於這些漂亮標籤。也許這叫做知人論世,但我想在談論一個歌手作品的時候,個人標籤化的東西太明顯和強烈,未見得是一件十足十的好事。

比起個人背景,李健藝術上面臨的「微詞」可能更多一些,旋律輕柔綺麗,唱腔的空靈婉轉,聽久了會有人說審美疲勞,更有甚者,「中產階級的靈魂撫慰者」這樣的話也就跟著出來了。個人看來,當李健的詞與曲配合得非常好的時候,作品非常出色也很具個人特色,比如《貝加爾湖畔》和《似水流年》,極有靈氣,非常驚艷。但當詞和曲沒有那麼渾融的時候,或者有一方不夠精彩的時候,就會顯得「不夠力」「靡靡之音」,比如《遠》《為你而來》等等,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說他的歌「聽起來都一個調調」的原因。但僅用「靡靡之音」來扣「撫慰者」的帽子是不公平的,事實上李健在去年的新專輯中有這樣的歌詞:

《迷霧》

《風吹黃昏》

兩首歌的歌詞,質樸而不乏粗礪、哀慟,但聽起來並不太容易給人以這種感覺,我不知道是不是李健過於華麗的聲音沖淡了這種感覺。李健曾說過,藝術家未必要經歷苦難,我們不迴避苦難,但也肯定不歡迎苦難,創作好作品的關鍵是保持內心的敏感和現實的悲憫,畢竟死亡和疾病是每個人都不可能迴避的苦難(大意)。從他對於文學的愛好和見地也可見一斑

以前看到的這樣一個評論,也許是較為中肯的。

除此之外,李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許也具有「中產階級」趣味(?)健身、旅行、懂咖啡、家裡有專門的茶室、收集唱片……他從來不是一個不注重現世生活的人,也許他一路順暢,可以一些東西兼得起來沒那麼困難,本來就鮮少遇見理想現實割裂的處境。喜歡李健的受眾也有很明顯的群體特點。

以及最後,李健的走紅固然取決於本人多年不疾不徐的積累,一見驚艷后還有許多令人心折的東西,但也要坦言現代營銷的高明手段,衣品、學歷、顏值、冷幽默、男神基友等等,都是足夠給力的加持。在營銷的作用下,起碼在一段時間裡,喜歡李健好像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所以跟風者眾,「撫慰者」的論調也就不奇怪了。

-----------------------------------------

PS 說了半天竟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麼了。真心實意地喜歡了他一年時間,他曾是給予我切實力量的人,是我最好的期許,我渴望成為的人,我渴望遇見的未來的人,然而事實告訴我,我配不上這樣的人,我殫精竭慮,仍然追不上我們之間的差距,一點點也追不上,我太沮喪了,我灰心喪氣。我知道我在一個歌手身上加了太多戲,人為賦予了太多意義,但我只是需要一些精神力量作為支持和消遣,或許現如今我仍很欣賞他,卻沒辦法像以前那樣相信自己。


推薦閱讀:

辭去化學工程師工作,他到冰島找尋夢想,拍下素樸卻令人難忘的景色
每周資訊|第48屆阿爾勒國際攝影節
關於梵高的6首歌6部片6本書
趙孟頫書畫特展,他才是詩書畫三絕第一人!

TAG:藝術 | 音樂 | 社會 | 社會認知 | 李健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