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人的營養水平在民國時候要什麼階級才能達到呢?

還有民國時期,全國各個地區的人民的營養水平都有什麼區別,都主要食用什麼食品。民國時中國人的平均營養水平在世界範圍內處於什麼位置


我摘抄一下一份調查報告的結論來回答你吧~

民國時期中國農民食物結構呈現出以植物性食物消費為主的特徵,其中米面類占絕對優勢。食物消費結構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和階層差異。在時間序列上抗戰前顯示明顯改善的趨勢,因受抗日戰爭影響而明顯劣化。從營養學標準來看,民國時期中國農民的營養基本上能夠滿足最低程度的需要,但營養結構明顯失衡,總熱量來源結構單一,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得各類營養素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和鐵超過國際標準,而脂肪和鈣甚為缺乏;農民日常攝入的維生素B和C較為充足,維生素A與D則缺乏,表現為一定程度的營良不良。因營養不良而導致的各種疾病多發,這與當時中國的國家發展狀況及農民的收入水平相吻合。

同樣,中國人口史以史料證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村雖然極度貧困,但基本營養和熱量供應是充足的


恰好本人從事抗戰時期的營養學史研究,簡單回答一下。

1,營養學是一個晚近的學科,主要源於生物化學,農業化學,家政學等相關學科。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生物化學,但生物化學也是一個相對晚近的學科,在20世紀初才剛剛從生理學中分離出來,中國的早期的生物化學主要出現在教會學校,20世紀20年代以後,第一批中國的生物化學家登上了歷史舞台,比較重要的人物是吳憲教授,他是協和生化科的第一任系主任,吳憲在協和生化科展開了一系列的營養研究,並且培養了中國第一批營養研究的人才,比較著名的有萬昕和王成發。

2,早期的營養研究主要是兩個方面:食物調查和人體調查,但是畢竟剛剛起步,所做的調查基本上局限在上海、北平、南京幾個地方。

3,營養學研究在中國第一次興起是抗戰時期,持久戰對於營養的需求是中外科學家共同關注的問題,世界上第一個營養研究所是1914年日本成立的帝國營養研究所,1928年美國成立了國家營養研究所,1935年英國成立了國家營養委員會,1938年美國建立了營養學會。中國的第一個國家級營養機構是1936年秋,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委員會主席黃子方聘請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化學系主任吳憲教授、燕京大學化學系主任竇威廉教授、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生理部侯祥川博士、中央大學農科孫文郁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膳食部主任黃桂寶等人組成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委員會營養委員會,並以吳憲為主席,侯祥川為書記。這個委員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制定出「中國民眾最低限度之營養需要」這份標準參考了國聯發布的正常人至平均膳食需求,其基本內容為:成年人每天所需熱量為2400卡,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根據中國當時的經濟及社會情況,中國飲食的特點和中國人的體質中華醫學會營養委員會通過調整國聯的標準得出了「中國民眾最低限度之營養需要」。這份標準的基本內容為「成年人正常勞動每日需要熱量為2400卡,成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5克蛋白質。」(略高於國聯標準呢) 是因為,熱量的制定考慮到中國人雖然體重比歐美人輕,但是相對歐美膳食,中國膳食的組成基本為素食;同樣,蛋白質標準的制定也是從這一點出發,考慮到中國人的蛋白大都來源於植物蛋白,故制定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5克蛋白質的標準。

4,這個標準制度出來的時候,抗戰全面爆發,1938年,徵兵條例,1等兵的標準為體重55公斤,身高160厘米,末等兵150/50。可知當時中國人的身體狀況,到了1939年,標準已經進一步降低,只需要148厘米,48公斤以上,就可以入伍國民黨正規軍。而上面的條例變成了極少家庭能達到的標準作為最低標準,另一方面正對不同人群,需要不容的標準,上述標準又被營養學研究者進一步改動。

5,抗戰時期,營養學研究機構進一步擴展,主要有:內政部下屬的中央衛生實驗院營養研究所,軍政部下屬的陸軍軍醫學校營養研究所,教育部和衛生署所共管的醫學院和大學。一大批營養學家開始營養研究包括:進行不同階層的人群調查,可利用的野生資源調查,生活方式改進,從不同層面來改善營養。

6,抗張初期,關於軍隊營養問題的研究比較多;隨著戰事的進一步擴大,營養狀況的改善問題已從戰場前沿的問題擴展為戰時重大的社會問題。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0年12月13日和16日連續兩次召集內政部、軍政部、教育部社會部、經濟部聯合會議,討論全國營養問題。行政院長孔祥熙在會上指出:「國民營養問題,關係民族健康極巨,亟應改進。因國家之強盛緣於民族之健康,民族之健康緣於食物之營養。我國科學雖較歐美落後,但地大物博,目前問題在使食物營養之合理分配,以我國現有之物資用科學方法使國人以極經濟之代價獲得最高之食物營養。」 會議得到了國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響應,1940年12月2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蔣介石簽署行政院陽字第26204號令,命令國民政府各部門及地方政府展開營養改進運動,並制定了三條原則:工作要普遍,推行要迅速,費用要經濟 。由國民政府行政院倡導,軍政部、教育部、社會部、教育部、衛生署等機構在西南大後方展開了營養改進運動,內容包括營養諮詢、營養知識訓練、改良食品之示範與指導等內容,通過印製圖書資料,開展膳食培訓班,舉行營養研究會議等方式推進國民營養研究。

7,1941年2月17日至22日,為了配合行政院的營養改進運動,衛生署署長金寶善邀請萬昕、鄭集、王成發、沈同、陳朝玉、陳慎昭等人來到重慶,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營養研究會議。經一星期的討論,制定了國民營養救濟辦法,營養教育和營養研究三個方案。

8,上述的營養學家,在不同區域展開了營養調查。例如鄭集所做的調查。

再補兩個數據:

1934年南京上等家庭,蛋白質110.05,脂肪73.43,糖351.82,熱能3184

1934年上海中等家庭,蛋白質86.6,脂肪54.4,糖426.9,熱能2544

9,看看建國後的營養標準

10,看看現在的標準:2013年版本

簡化一下

成年男性:2250千卡(輕體力)2600千卡(中體力)3000(重體力),蛋白質(基本60克,推薦65克),碳水120克(生理需要量EAR),脂肪只提供了占能比。

11,看看目前實際吃的

12,只看攝入的能量和蛋白質,貌似我們現在和80年前的南京市民差不多。

13,上面實際上只是說了「量」,現在說「質」

引入一個重要概念:膳食寶塔!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穀類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佔據第二層,每天應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占第四層,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第五層塔尖是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14,看看民國時期的食物組成

15,看看現在的食物組成(2013,北京順義)

16,通過14和15,可以看出,民國時期,戰前,國民攝取能量的50%緣於穀物,到了抗戰中,則甚至達到80%以上,所以僅從總數據量上看,似乎民國時,普通市民的能量和蛋白攝入和今日相仿,但是我們如果從組成來看,則會發現:民國時期,國民每天的能量來源十分單一,絕大部分熱量來自於主食,所攝入的蛋白質也大都來自於穀物,動物蛋白極少,水果、魚蝦肉蛋等副食比例甚小。不過我們也能看出,家庭條件越好,穀物攝入的比例越小!

17,民國時期,營養學在全世界都是新興學科,也沒有膳食寶塔的概念,如果我們今天從質和量兩方面平均衡量(為了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們現在的膳食按照我們今天的標準基本上在民國時期一線城市(北南上)中高級家庭的水平,大體量上稍差一些,質上要優越一些。

18,最後想說的是:正是由於抗戰期間,一大批營養研究者,匯聚在大西南,進行前方和後方的身體及食物調查,從戰時社會需求出發,展開營養學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論和應用成果被國外同行所承認和吸收,在1945年抗戰勝利前後,中國營養學學會成立,自此,營養學在中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今!


推薦閱讀:

我有唐詩里的一萬顆星,你有酒嗎?
論法國思想家勒南(二)
青春儒家說
怎麼樣評價俄羅斯休克療法的歷史作用和意義?
榮祿是怎樣一個人?

TAG:歷史 | 營養 | 民國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