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本翻閱的右開(左翻)本文字排版是絕對不允許橫排的嗎?
今天朋友著重提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右開本橫排的文字的視覺中心會非常不舒服(人眼的閱讀習慣使然),但是這個規則是很久以前就規定下來的潛在規則嗎?以及漫畫這裡是不是正規來說橫排和豎排不能混淆?傳統的漫畫排版也強求過豎排這樣的規定嗎?
這樣提問的原因不是說因為死腦筋非要一條路走啦!是因為我做了一本手工書,然後被有這方面審美的朋友批判的很厲害(在文字必須豎排這裡。)她之前給我的意見幫助都很大,但是這條我也和老師進行了討論,結果是和大家的回答八九不離十,但是出於謹慎還是問問網上的大牛們!具體的手工書圖片請看這裡 地址請點擊手工書12月就做好了,但是各種
右開本橫排的話,你是想從右到左(R2L)橫排?否則,試圖在右開本里 L2R 橫排的話,你在腦子裡模擬一下文本流方向(右頁左上角 > 右頁右下角 > 左頁左上角 > 左頁右下角)應該就明白了吧。和左開本橫排以及右開本直排對比一下。書籍的翻頁方向是遵循文本流方向的,否則轉下一頁時就擰了。- - -
該答案談論的是小說那樣滿版文本的典型且單純的情況。文本塊較零碎時,排版方向當然就沒什麼關係了,因為那樣本來閱讀方向就是散的。
當然不是。
你們知乎流傳三句話:- 脫離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
- 問爲什麼之前,先問是不是;
- 打破規則之前,要知道規則是什麼。
這個回答簡要講解第三句。
右開本豎排的確是習慣做法,但死摳規則未必百戰百勝。Typography 不能脫離內容。文字爲主的話固然不建議搞各種花花腸子;但如果內容層級豐富,包含插圖、圖表,版面又比較寬裕時,橫豎搭配可以避免單調,是非常實用的做法,甚至並不僅限於 CJK 文字。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正文豎排,頁底註釋以及圖片說明橫排。至於標準很簡單,好看就行。
我認為應該不是吧,覺。。。。然的。。。。一是。。。。會兒
xi。。。。zuo
慣。。。。一了。。。。會兒, 。。。。右 ,!吧對,煩麻很當然不是,我在台灣讀書時的課本就是橫排的好不好,工科類書本你試下豎拍給我看?
漢字從右往左的書寫,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1。一般解釋是因為書寫於竹簡之上時,由於竹木易劈成長而窄的木片,所以從上往下書寫。而執筆者左手執簡,右手寫字,則從右往左書寫更為便利。
紙被發明和改良以後,最早的裝幀形式大約是「卷子」2。一方面是由於紙本身的柔韌度;另一方面也因為竹簡木簡是捲起來存放的。而且卷子畫有豎格,一般認為是仿竹木簡而畫。所以,當紙漸漸被用為最主要的文獻載體時,直到明清線裝書的興起,仍然沿用以前的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閱讀習慣和書寫方式。
所以中國傳統書籍是豎排左翻,被台灣沿用至今。而橫排右翻的裝幀形式是清代中後期從西方傳入的。因為一些人認為從左往右的閱讀順序適合人眼的生理結構,能使閱讀更為迅速快捷。3
在傳統中沿用從右往左的書寫形式,而且不得不用橫排的例子也有,比如匾額、對聯橫批等。
個人認為,漢字文本的左翻豎排形式更多的是因為傳統積澱(最初有其一定的客觀因素),如果做成右翻豎排,從閱讀上看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改善也沒有多大虧損,主要是不符合歷史留下來的文化習慣(所以沒有人會這麼做)。但是右翻橫排是借鑒的西方裝幀形式,變成左翻橫排一是不符合人眼的生理構造,二是從漢字書籍裝幀形式的起源的角度來說,半中半洋,實在是太奇怪。
註:- 《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墨子·明鬼》:「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可知先秦時期竹簡已常用,而且開始很早。簡牘直到公元3-4世紀才被紙取代。
- 西晉初年傅咸《紙賦》:「攬之則舒,舍之則卷。」
- 參考 果殼網:大陸為什麼要把豎排文字改橫排,什麼時候改的?http://www.guokr.com/question/111988/
主要是你看不慣的,港台日本文學書籍都是直排。這是個民族習慣,還有排版美觀的問題。其實,你去看看90年代之前的中國大陸報紙,雜誌裡面也是橫排與直排都有,當然主要還是橫排為主。10多年前,我看讀者這樣的雜誌,裡面的詩歌 基本上都用 直排。當然也就是詩歌。
推薦閱讀:
※如何將文章中所有的直引號( " " ) 都替換成彎引號(「 」)?
※你認為最美的三種中文字體是哪些?
※OS X Mountain Lion 和 iOS 6 的自帶字體有何變化?OS X 新增的 8 款中文字體是哪些?
※為什麼 WWDC 2014 會場 iOS 8 橫幅並非 Helvetica Neue 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