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對慾望的畏懼感,去除心理上的劣勢?

總是對慾望的產生和將要產生感到惶恐,有畏懼之感,認為自己無法抑制慾望,在心理上難以戰勝慾望,難以克服慾望,認為會一不小心掉入慾望的溝壑中,就如同走在狹窄的獨木橋上,擔心自己隨時會掉下去


佛陀的教導從來不是簡單粗暴的一步到位。

實名批評 @法嘉宗智 的「以欲制欲是錯見」的態度,佛陀的教導對於大多數人,是用一種狀態對治原來黏著的狀態,再把心態調節到適合觀察的狀態。

如不凈觀用以對治貪,慈心觀用以對治嗔,用色界禪那的平靜,充實對比欲界的貪憂、擾亂……

普通人剛開始對於世間是黏著的,不能認清世間過患的,不能認清過患,便沒有出離的動力。所以需要用這兩種來消除原來障礙踐行四念處的狀態(一些強大的貪嗔痴)

行者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對欲貪有怖畏,需要對解脫有欣樂,需要對正法有實踐。如果單純只對欲貪有怖畏而無其他出路,那這股力量就沒有了導向,會變成一個疙瘩在心裡。合理的引導這種怖畏來驅動修行,才是佛陀所提倡的。

對解脫的欲求在解脫前都會存在,所以說佛教並不是簡單的放棄


欲消除對慾望的畏懼感,這難道本身不是慾望么?!真逗……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妄念就是一個自己揮之不去,但又必須靠他人才能夠實現的願望。

南懷瑾老師講「如何對付妄念」:用功最好最快的方法

佛講用功的方法,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一段是大乘道平時修持的法門。在修持這個法門之前,先要認定「心即是佛」。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聖境」。人都受幻想或回憶的牽制,就是不願面對眼前的現實。如果能夠很平實地認清平等的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若能認清這個道理,那麼便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不須再念什麼咒,或是觀想、拜佛。這時就如蒼雪大師所說的:「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什麼是佛呢?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非常平實,這是真正的觀心法門,正修行之路,這也就是禪,如來禪所標榜的法門。

但是,你說我做不到,還是有妄想怎麼辦?「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妄想來了就讓它來嘛!妄想自己會走,用不著急急忙忙拿個掃把去趕走他,他自來還自去。我在《楞嚴大義今釋》上寫了十七首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我們的妄念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到處飄,到處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掃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個妄念去掉了,第二個妄念又來了,你把舊的樹葉掃乾淨了,新的樹葉又掉下來,這樣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罷休閑處坐」,不如我不掃了,不管了,「任他著地自成灰」。妄想用不著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詩人杜甫有兩句詩,可以拿來形容妄想自性空:自去自來粱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佛告訴我們第二步,「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什麼道理呢?因為你很平靜坐在那裡,妄想來時,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時,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夠知道妄想的那個「知」,他沒有動過,他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的。

接下來,佛告訴我們第三步,「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學佛的人往往認為妄想不對的,妄想來,我總要看住他,沒有妄想才是道。佛說你錯了,例如我現在講話是不是妄想?是妄想。不要怕妄想,妄想就妄想。妄想來的時候,不要再去研究這是無明啊!因緣啊!業力啊!「不加了知」。

第四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你就傻乎乎地坐在那裡,聽也聽到了,看也看到了,很平安,很自在,坦然而住,這樣就好了。你不要再去分辨這是不是清凈境界?這是不是空?這樣不曉得對不對?那麼簡單,應該不是吧?自己又騙起自己來了。

什麼是佛?心即是佛;什麼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這麼簡單。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一般人學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這裡拜佛,那裡聽經;又是供養,又是磕頭;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連自己家人都不顧。結果,什麼都沒有,當然沒有,因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佛說假如將來的眾生聽到我講的這個法門,信,相信「心即是佛」、「平常心就是道」;解,也理解到了;受,接受;持,照這樣修持。你說我有時做不到,忙時,開車時,做生意時,辦公時,都要用精神,動妄想,怎麼辦?此時如何修持?「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這是入世的修持。等事情辦完了,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好了,出世法與入世法都講了。

你不要聽了以後認為這樣才是佛法,那我吃了十二年的素,不是白吃了?又起妄想,又起後悔。吃素就是吃素,吃素與佛法有什麼關係?那是你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清凈心,很好。但是,可不要認為吃素就會得道。你能如此「信解受持,不生驚畏。」這樣就有資格學佛了,「是則名為隨順覺性」,隨而順入菩提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佛說假如有人聽了我剛才所講的修行正路,能夠「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此人過去生過去世曾經供養百千萬億位的佛和菩薩,已經種下了許多的功德,今天才會有這樣的智慧和信心。「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此人以後將會通達真空妙有一切法門和一切學問。那麼,在其他的佛學上,也有不同的說法。明心見性悟了道的人,稱為得根本智。得根本智的還要修,不算學佛完成,還要學佛法、外道、魔法、世間法等等一切法,如此成就一切差別智。根本智也可以權作一切種智看,只要了解了自心,就可以開發一切智慧。

《圓覺經略說》

-------------

如何對付自己的妄念?如何制心?如何去妄想?如何除雜念?世界上學佛學道的人都想除忘想,我不是一再告訴你們,妄想不要你去除它的呀!你去除它幹什麼?我以前作了一首詩,講一般人學佛學道去妄想的事情,現在想起來了,這首詩怎麼說呢?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妄想就好像秋風落葉一樣,掃了一次,又來一次,而且是在秋風裡掃,越掃越多。老子懶得掃了,哈哈一笑,算了,不去掃它。落葉掉下來,自然會變成灰,自然就空掉了,你去掃它幹什麼?任它著地自成灰。這些道理我都說過了,妄念不要去除它,你去除妄念那個心,也是妄念。忘念本來是空的,本來就是虛妄的,所以才叫妄念。你除它幹什麼?我一直叫你們去體會「那個能知道妄念來去的心」,那個心不是妄念,那個並沒有動過。你既然知道是妄念,妄念早就跑了。你還想辦法去除妄念,那不是吃飽飯沒事幹嗎?

《圓覺經》的幾句話,對於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線,也是最難的: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在任何時間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頓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麼叫做不起妄念?如果一個人沒有妄念,什麼念都不起,完全像木頭一樣,也並不是佛道。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對於自然來的妄想,並不勉強用個方法加以息滅,如果對於自然來的思想,想個方法加以滅除,這個加以滅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滅的話,自然就清凈了。

所以再進一步告訴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做功夫最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學佛有一點基礎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後拚命想辦法除妄念,統統在了知的階段。其實那個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個大妄念,所以佛告訴我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來的,會自然而去。

最後一句話,佛告訴我們: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假定我們到了無了知,明明了了都沒有了,寂滅了,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到了這樣境界,就不必要自尋煩惱,不要再自問這個對不對?或怕大概是頑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別。

還有一個重點:【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當你知道是幻想,那個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個方法,如觀想啦、鍊氣啦等等,去除那個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為什麼?因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沒有,所以是靠不住的。【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這中間再不必加一點,不增不減,那個寂滅清凈同覺性。這裡頭沒有初地、二地、初禪、二禪之分,把這個認識清楚就好辦了。

真的認識清楚了這個,或者稍稍有點見地的人,悟後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對六祖說:不見本性,修法無益。

《如何修證佛法》


古琴封魄:怎樣進行良好的情緒管理?


網友:師父,不久就要去面對讓我最害怕的事情了,它會使我遍體鱗傷,我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望師父開導。

學誠法師:恭喜你,有機會面對「最害怕的事」,那麼它過去之後,人生將再無難事,永無所懼。

網友:師父您好!一直沒有安全感,怎麼辦?我知道這源於我的心,可如何使心長久安定?望師父明示。

學誠法師:沒有安全感,覺得孤獨,都是因為我們內心很脆弱,力量不夠。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的辦法,就是去付出、奉獻,去利益他人,忘了自己。

網友:我內心總是很恐懼,先害怕被我哥欺負,後來又加上害怕被外面的人欺負,這種恐懼感都讓我暗自縮成一團發抖,請問這樣嚴重的情況該如何是好?

學誠法師:想要不被人欺負,只有自己強大起來。強大,不一定是身體上的強壯,而是精神的有、高尚和堅定。

網友:弟子自小家庭中很多角色雖然存在,但實際上已在生活中缺位,深重的孤獨感時常伴隨,很怕失去,想要被重視。請問師父如何才能讓內心不再惶恐,升騰出光來?感恩師父!

學誠法師:把內心的哀怨轉化為願力:自己遭受過的苦,不要再讓別人遭遇;自己曾缺少的愛,不要再讓別人缺少。一念由己向他之心,便是心靈苦樂的轉折點,生命升華的起始處。

網友:我害怕與人競爭,總是怯懦的逃避。我深感自己內心沒有力量,我應如何去尋求心中的力量呢?

學誠法師:不要和別人競爭,要和昨天的自己比較:是我自己要成長,與他人無關。

網友:頂禮師父!弟子因為擔心考試不合格,每天都會把考試的畫面放大,形成了恐懼,雖然知道事事無常,道理都明白,可還是安慰不了自己。請問師父,如何做到心無掛礙?

學誠法師:心靈的堅韌與自在,只能通過境界來磨練,他人能告訴你的,永遠只是一個道理,就好比別人能給你一碗飯,卻永遠無法替你吃飽一樣。聽懂的道理,就是在一個又一個境界中去運用的,用得熟了,便成長了。

網友:大和尚,家裡發大水,心很慌。 誠然堪憂!

學誠法師:面對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僅僅祈禱是不夠的;事發後再去救援是必須也是被動,更應該做的是凈化人心、減少貪慾、愛護環境,防患於未然,這需要從每個人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己的生命,要踏實篤定的走在一條自利利他的道路上,用願力來跨越焦慮。

網友:我很困惑,請問法師,一直受失眠之苦,除了心理的原因其實也是受身體五臟六腑健康變差的影響,也吃藥調理了,但都沒什麼明顯的效果,越來越嚴重和痛苦,對於這種由於身體健康造成,不是單純心理調節可以緩解的失眠該怎麼辦呢?我很害怕餘生都要在漫漫長夜中度過,太痛苦了,真怕自己哪天受不了了做傻事。

學誠法師:遭受痛苦之時,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害怕、擔憂、焦慮,聚焦於痛苦,越想越覺得沒有出路;一種是因為不想受苦而懇切的尋求救護。常人往往停留在前者之中,心理的負擔甚至超過了身體的疾病。人的身心是互相影響的,心若樂觀、光明,身體的痛苦也會減輕。以至誠心皈依祈求三寶,堅持不懈。

網友:師父,我晚上怕黑怕走夜路,怎麼能不怕黑呢?是不是我的心智不成熟?

學誠法師:點著一盞燈走路或與朋友同行。心中的陽光沒有開發出來,就會害怕黑暗。

網友:法師,我晚上有時候非常害鬼,因為心裡害怕鬼,全身起雞皮疙瘩,是不是有鬼在身邊?

學誠法師:不是有鬼在身邊,而是有鬼在心裡。不要去想「鬼」,心中要多想佛菩薩。

還有很多回答在下面

如何面對恐懼--自我篇(更新104-109) - 答問 - 龍泉論壇 - Powered by Discuz!


古語說「藝高人膽大」,

有能力,才有境界。

有化欲的方法,才能降服慾望。

《心經》上說的好,先要「無掛礙」,然後才能「無有恐怖」。

「掛礙」不是專指心理上的執著和畏懼,能力上的也算。

簡單來說,你就算打了致幻劑不怕老虎,體力上還是打不過老虎,結果還是要被吃。

沒有上陣殺敵的技術,非要求自己於百萬軍中巋然不動,這不是修行,是幻想。

沒有技術,情懷無從談起。

沒有禪修的真傳,達不到無色慾的境界,就要面對自己作為普通人的慾望。

在你打不過老虎之前,怕它沒什麼不對的。

我總是要重複一句很不中聽的話: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你的老師,如果你沒有老師,那麼你是在盲修瞎練折磨自己。


你這種心態是正常心態,是健康的。

欲無止境啊,人要一但放縱自己,為所欲為,那就很難收住了。如貪污受賄,都從開始鬆懈對自己的管束開始,到最後的一發不可收。對慾望的畏懼感,是你天然的優勢,儘管如同走在狹窄的獨木橋上,有點驚心,但畢竟還在橋上。你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墮入了深不見底的慾望深壑,那種痛苦是難以想像的。

你應該感到慶幸!


不要害怕慾望,鼓起勇氣直視它、面對它,好好看清它的本質,然後你會驚訝地發現發現它消失了。不要想著如何把黑暗消除,你只需要將光明帶入就行了。


承認它,感受它,學四念處觀察它,慢慢就可以不去想它,自然會被化解。


讀《雜阿含經》,想像自己彷彿親耳聆聽到了世尊的根本乘教法,這會讓我感到煩惱與慾望的平息。

您不妨試試


欲、欲貪兩者是有差別的,佛法修行要解決的是欲貪!


多干點兒正經事就顧不上瞎琢磨這些了。像個幼兒園的孩子一樣大聲朗讀經書,你還能有什麼別的念頭。


戒定慧。

出離心會讓你遠離慾望。這是對的。現在你需要,菩提心。

發起你的菩提心。當如是住。

然後學習戒,自己認可的就作為行為規範。可以規避慾望的害處。

有戒生定,有定生慧。

智慧面對生活。


增長善欲,減少惡欲,斷惡修善,這是佛法的基本原則


貪!

嗔!

痴!

慢!

疑!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煩惱謂貪嗔  痴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沈  不信並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感覺您精神綳的太緊了,先放鬆一下精神再說吧


都是什麼樣的慾望呢?如果是壞的那麼在升起的時候你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讓念頭在當下消滅。同時觀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慾望的升起然後慢慢迴避疏遠它 慢慢嘗試做一些正念的事情去與其對抗直到你能控制直到你能把它消滅。


不應消除,應當培養。如果不對惡念感到惶恐,那就是無慚無愧。

居家依止的無貪無嗔無痴不如為致力於離欲而生起的貪嗔痴(有經典如此說)


推薦閱讀:

施食方法?
如何看待部分小乘佛教行者把大乘佛教的佛稱為「仏」的現象?

TAG:上座部佛教 | 佛法 | | 佛法實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