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限制了存儲卡的存儲容量?

同樣規格、大小的金士頓內存卡,有2G、4G、8G、16G、32G、64G,為什麼會有這麼懸殊的差距?是技術還是原材料限制了存儲量?


同樣尺寸大小的卡做小容量是為了讓你買得起


那只是外殼必須做成一樣大而已,裡面的東西是不一樣多的。


你買了個婚戒,盒子跟梁朝偉那個是差不多大的,但是,還是算了,不想活了。一一一


尺寸大小必須一樣,要滿足協議,要不然你用不了

如果用晶元來類比的話

畫質有點渣請原諒

比如這個晶元,雖然有用的部分只有中間黑色的一點點,但是卻必須要做成這麼大。


輪子兄說明了技術問題,我補充一下其他角度:

在技術許可的情況下,做出不一樣容量的存儲卡,也是為了多賣一些錢。

補充完畢。。


轉載:存儲卡的核心是蝕刻在矽片上的極小的一個存儲電路單元。1個存儲電路單元存1位(1或0),8個算1位元組,1G=1024的3次方個位元組。雖然一個存儲電路單元是很小的,但依然要佔用空間。所以,TF卡的容量和他得大小是有關係的,體積在那擺著,如果工藝不改(比如使用更小的納米工藝)、原理不改,容量太大的話TF卡就做不出來了。而且不光是體積限制,如果存儲單元太密的話,電路上的安排也會變複雜,會互相干擾的。

然後,存儲晶元里的存儲電路單元可以認為是一塊一塊做出來的。多做一塊少做一塊,容量自然就不一樣了。假設一塊的容量是1M(實際是很小的),那麼1g的卡一般是做1100塊,然後檢測,把其中壞的屏蔽,好的保留,湊夠1024個(實際是1000個就行)好的就是1G。就可以上市了。

如果有個2G的卡,但是壞塊很多,只夠1G的,也會屏蔽壞塊後標成1G出售。

電池、電腦的CPU、電路上的晶元實際都是這樣做的。生產時都是大概量,然後根據出廠檢驗結果,再標上不同的規格出售。


不是你的荷包么?

你要出幾個億,他們努點力可以給你整出幾百G的出來的。


如果是同樣的製程,容量大的晶圓面積大,並且良率也低一些。

如果是同樣的晶圓面積,容量大的加工精度就高,並且良率也低。


是成品率。

一塊存儲體本質上就是矽片,跟CPU那些東西是一樣的。光刻機雕出來的晶元是有失敗率的。如果你要高容量的,晶元面積肯定增加。面積一增加,你要找到錯誤率比較低的就比較難了。當然,正常使用的存儲體上也是有不能使用的存儲單元。


會不會跟CPU一樣。

品質好的鎖好大區域,大內存。

品質差點的,就使用其中一部分區域。小內存。


實際上人家是有能力做出比你想像到的更大的容量,之所以不做,是因為如果一下子做的太大,以後就沒辦法用 「升級」 的辦法高價愉快的賺錢了。


推薦閱讀:

怎樣高效閱讀英文專業書(IT)?
打算用一年時間在家自學知乎大大推薦的CS大部頭,家人覺得不靠譜,自己心裡也沒底,該怎麼辦?
在北京中關村軟體園附近租房子要注意哪些?
如何拐個程序猿男盆友?

TAG:手機 | 計算機 | 信息技術IT | 大容量存儲 | 存儲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