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之後,認識論有沒有進一步的突破?若有,是什麼?認識的問題是否仍有討論的價值?

如題。


(本人不是做知識論的,也不是做相關歷史的,如有謬誤,敬請指正,還請輕拍~)

康德以後知識論有很大的發展,但未必是樓主期待的那種發展。哲學問題具有相當的開放性,除非哲學問題成為到科學問題中,它們會一直具有討論意義。

一 康德主要是認識論學家嗎

具體回答問題前必須要先澄清樓主問題的預設。樓主之所以問康德之後知識論的發展,大概是已經將康德視為認識論時代的集大成者,蓄水池,高峰神馬的。而在認識論上超越康德,或者在他之後有所發展,就像超越登上珠峰一樣普大喜奔。

記得有一次我向一位外國教師抱怨,在中國有件很奇怪的事情,人們容易將分析哲學狹隘的理解為語言哲學。當時我也只是抱怨,並沒有指望他給我反饋。不過他當即就回答我了:也許這是因為在形而上學中我們有亞里士多德,在知識論中我們有康德,而在語言哲學中並沒有人能獲得和前二者相似地位的哲學家。我頓時就信服了這個答案,一旦人們心中有了某位哲學科代表,就很容易忽略其他。這件事既很好的暗示了題主的假設,也反映了哪怕在哲學專業人心中康德的刻板印象。

將康德哲學視為主要是認識論哲學確實算是一種主流看法,比如,康德宣稱的純批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先天綜合的知識如何可能。又比如,他通篇在使用認識cognition/Erkennen的概念,他也給出認識的明確標準。看,這不是表明康德主要致力於認識論嗎?而且這種印象被認識論轉向的話語所鼓勵,這似乎暗示:康德不做,或者不主要做形而上學,甚至他是批判形而上學的(如先驗辨證論顯示的那樣)。康德做的是認識論,他是完成認識論轉向的關鍵人物。

這種認識論轉向話語對於理解近代哲學和康德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容易引起誤解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當從當代認識論的研究現狀去理解康德的時候,就會覺得作為認識論學家的康德處境卻相當尷尬。

在當代哲學中,先天綜合知識存在與否在是有爭議的;即使退一步承認先天綜合知識存在,這也不等同於承認數學等是先天綜合命題;即使再退一步,承認數學等是先天綜合知識,但這僅僅意味康德處理的知識概念僅僅是人類知識中很小的一部分,它僅僅局限於一些有認知特權的先天綜合知識,比如數學知識,形而上學知識。康德對知識當中這些特權階層的集中關注和他的前輩笛卡爾的想法一脈相承:確定性是知識的首要美德;只有具有不可懷疑的確定性的知識才是知識論值得研究的知識,至於其他知識,呸,你們也姓知?在這當中也許只有一個人是逆流,蘇格蘭的Reid,休謨的對手。

那麼拋開先天綜合知識,康德所說的經驗認識算不算在處理知識論問題呢?經驗認識是不是能將康德從狹隘的視域中解救出來呢?遺憾的是,經驗認識也救不了康德。cognition概念也被越來也多學者認為和當今甚至古代知識knowledge概念是兩碼事,更為接近knowledge的不是erkennen概念,而是康德的wissen概念。然而大多數將康德視為認識論哲學家的人根本對康德對wissen的討論一無所知。

就是說,康德直接處理僅僅很小一部分是今天認為的典型的知識論問題,總體而言他在純批中談論的各種認識問題的比較難以定位在當今知識論的地圖中如果非要強行定位,借用一句話,勉強可以說康德認識論多在處理經驗上游的問題,而今天的認識論多在處理的經驗下游的問題(請不要自行腦補上游問題更根本,因此比下游問題重要)。

二 康德以後認識論的發展

康德大概還算得上歐陸和英美共同尊崇的哲學家,康德之後歐陸哲學和英美哲學基本上就分道揚鑣了(儘管在分析哲學初興之時第一次出現彌合之勢),有人認為是從費希特開始,有人認為是從黑格爾開始。德國觀念論按照斯賓諾莎和康德的精神前行,後來經過嬗變發展為歐陸哲學,英國哲學按照休謨的精神前進,最後英語世界被分析哲學主宰。

已經有其他回答提到了黑格爾,海德格爾和哈貝馬斯神馬的對康德知識論的批評。但很遺憾,這類批評大體上是立場和立場之間的交鋒,近乎對於標靶哲學家預設和目標的外部批評。如果你非要說這也這也真的算髮展的話,好吧,那真的有所謂的發展,畢竟人家說了不少話不是么。要知道,歐陸哲學向來以批判傳統哲學為己任,而作為後來者總是站在一個有利的位置去批判前人。可憐的傳統哲學已經被這群鞭屍癖愛好者宣布殺死過N次了。

康德之後英美對知識論的發展很多,比如密爾對歸納推斷的研究,再往後二十世紀像羅素對親知知識和描述知識的區分,維特根斯坦晚期論確定性,摩爾對懷疑論的討論,賴爾對know-that和know-how的鑒別,奎因的知識論自然主義化綱領,齊碩姆提出的標準問題,等等等等。當然其中影響最大的當然要數蓋提爾對知識定義中舉出的天才般的反例,這些零零散散的問題最終為後續的當代知識論發展提供框架和日程。但這是對知識論的發展,既不是對康德知識論規劃的發展,也很難被視為是以近代知識論的要求確定性精神的發展。

三 當代知識論研究

當代知識論研究的問題主要是:

1,知識的定義問題。這個問題是最根本的,尤其對理解當代知識論特色而言。釐定知識概念的充分必要條件這種概念分析工作不僅體現分析哲學的技術特色,而且還關係到一個根本的面向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先特設一個標準而後把不確定的知識排除出討論範圍,而是如實的捕捉活躍在生活中知識概念的直覺意義。這其中是有Reid的常識精神的。因此,不僅僅是在技術上,而是在面向上,當代知識論和近代知識論包括康德認識論決定性的區分開來。當然,哲學也會側重處理一些宜於處理的和相對重要的方面,比如知識論處理的知識概念是命題知識(know-that),而不是know-how。

2,辯護的本性問題。辯護是知識問題的核心,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是靠證據還是靠某種可靠的方法或者程序,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基本陣營劃分線了。

3,知識的結構問題。是基礎主義還是融貫主義,知識結構像塔還是像網。

4,知識的來源問題。知覺,內省,記憶,推理,testimony

5,知識的界限問題。懷疑論什麼的在這裡處理。

6,美德知識論,自然主義知識論等等。。。

其中345都是在近代認識論中出現過的問題,熟悉近代哲學的人不會太陌生。1則接續了古代哲學中柏拉圖泰安泰德篇對知識定義的經典討論,主要任務是對蓋提爾問題作出回應。26大體上是有相當特色當代哲學問題。

可見,發展成就是顯著的超乎尋常的,但想在其中試圖發現任何對康德知識論的發展幾乎是緣木求魚。

據我觀察,當代知識論研究的特點是:1門檻相對低一點。在理論哲學中算是比較容易的,技術性不那麼強。2,大牛相對少一點。上世紀諸多名垂青史的英美哲學家中很少,如果不是沒有,是主要憑藉知識論上位的。

第二次修改於2016.12.17

附一個認識論文集目錄,有興趣者可以看看過去一個世紀知識論在討論什麼問題,然後再想想和康德純批中說的有多少關聯。

Table of Content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Acknowledgments.

Part I: Skepticism:.

Introduction.

1.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Barry Stroud.

2. Proof of an External World: G. E. Moore.

3. Four Forms of Scepticism: G. E. Moore.

4. Certainty: G. E. Moore.

5. How a Pyrrhonian Skeptic Might Respond to Academic Skepticism: Peter Klein.

6. Epistemological Realism: Michael Williams.

Part II: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Justification:.

Introduction.

7. The Myth of the Given: Roderick M. Chisholm.

8. Does Empirical Knowledge Have a Foundation?: Wilfrid Sellars.

9. Epistemic Principles: Wilfrid Sellars.

10. Can Empirical Knowledge Have a Foundation?: Laurence BonJour.

11. A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 and Knowledge: Donald Davidson.

12. A Foundherentist Theory of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Susan Haack.

13. The Raft and the Pyramid: Ernest Sosa.

14.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Infinite Regress of Reasons: Peter Klein.

Part III: Defining Knowledge:.

Introduction.

15.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Edmund Gettier.

16. Thought, Selections: Gilbert Harman.

17. The Inescapability of Gettier Problems: Linda Zagzebski.

18. A State of Mind: Timothy Williamson.

Part IV: Epistemic Closure:.

Introduction.

19. Epistemic Operators: Fred Dretske.

20. Relevant Alternatives and Deductive Closure: Gail Stine.

21. Knowledge and Skepticism: Robert Nozick.

22. How to Defeat Opposition to Moore: Ernest Sosa.

23. Are There Counterexamples to the Closure Principle?: Jonathan Vogel.

Part V: Theories of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Introduction.

24. Evidentialism: Richard Feldman and Earl Conee.

25. Skepticism and Rationality: Richard Foley.

26. What is Justified Belief?: Alvin I. Goldman.

27. Reliabilism Leveled: Jonathan Vogel.

28. Externalist Theories of Justification: Laurence BonJour.

29. Internalism Exposed: Alvin Goldman.

30. Externalism and Skepticism: Richard Fumerton.

31. Internalism Defended: Richard Feldman and Earl Conee.

Part VI: Virtue Epistemology and the Value of Knowledge:.

Introduction.

32. Warrant: A First Approximation: Alvin Plantinga.

33. Virtues of the Mind, Selections: Linda Zagzebski.

34. Virtues and Vices of Virtue Epistemology: John Greco.

35.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Epistemic Virtues: Duncan Pritchard.

36. The Place of Truth in Epistemology: Ernest Sosa.

37. Why Should Enquiring Minds Want to Know? Meno Problems and Epistemological Axiology: Jonathan L. Kvanvig.

38. True Enough: Catherine Z. Elgin.

Part VII: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and the A Priori:.

Introduction.

39. Epistemology Naturalized: W. V. Quine.

40. What is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Jaegwon Kim.

41. Quine as Feminist: the Radical Import of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Louise M. Antony.

42. There is at Least One A Priori Truth: Hilary Putnam.

43. Revisability, Reliabilism, and A Priori Knowledge: Albert Casullo.

44. A Priori Knowledge and the Scope of Philosophy: George Bealer.

45. Normativity and Epistemic Intuitions: Jonathan M. Weinberg, Shaun Nichols, and Stephen Stich.

46. Normativity and Natural Knowledge: Hilary Kornblith.

Part VIII: Knowledge and the Pragmatic:.

Introduction.

47. Solving the Skeptical Problem: Keith DeRose.

48. Elusive Knowledge: David Lewis.

49. Contextualist Solutions to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Scepticism, Gettier, and the Lottery: Stewart Cohen.

50.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Interest, Selections: Jason Stanley.

51. Evidence, Pragmatics, and Justification: Jeremy Fantl and Matthew McGrath.

52. Sensitive Moderate Invariantism: John Hawthorne.

53. The Assessment-Sensitivity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s: John MacFarlane.

Part IX: Testimony, Memory, and Perception:.

Introduction.

54. Trust and Rationality: Judith Baker.

55. Against Gullibility: Elizabeth Fricker.

56. Content Preservation: Tyler Burge.

57. Testimonial Knowledge and Transmission: Jennifer Lackey.

58. The Problem of Memory Knowledge: Michael Huemer.

59. Criteria, Defeasibility, and Knowledge: John McDowell.

60. Knowing How to Believe With Justification」 Steven L. Reynolds.


問:?能談談對「盡心」和「用心」的區別和程度嗎[抱拳]

答:根本區別在於,「盡心」是「為己」,「用心」是「為人」。

理解「為己」、「為人」是理解儒家思想,理解孔孟,以及理解王陽明等思想的關鍵。

孔子在論語中講,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之學,學本身就是目的,是出於本心的,滿足本心。為人之學,學是一個工具,手段,是交易的籌碼。

「為己」就是按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就是「誠」,就是「忠」。「為人」就不是按照本心去做事,而是受外物引誘,按照外物去做事。

「盡心」,把心當目的,心是主人,老闆。「用心」,把心當工具,心是奴才,打工仔。

用心,就是使用心去達到某個目的。譬如用心工作,工作一定是為別人而做的,其目的是為了賺錢。錢本身也不是自己內心所真正需要的,而是為了去購買某種消費品。消費品本身也不是自己內心所真正需要的,而是受到廣告的影響,周圍人的影響,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總之是受外物所引誘的,受外境影響的。

現在人只知道用心,不知道盡心,已經失去了本心,而完全受外物所擺布。拚命的掙錢,又拚命的消費,用各種消費來掩蓋和彌補自己內心的失落、焦躁和空虛。無論是掙錢,還是消費,實際上並不是人的本心所需要。

儒家非常講,「反躬」和「自省」,實際上就是問問自己,捫心自問,這事不是我本心所需要的,是不是違背我自己的本心。如果不是我本心所需要的,如果違背我的本心,堅決不去做。不管別人怎麼講,整個社會怎麼看。

所以《易傳》講,「獨立不懼,遁世不悶」。自己就是堅持自己的本心,敢於和整個世界作對,哪怕整個世界不承認我,我也不在乎。這是《大過》一卦,的大象傳,每每讀到這裡,都讓我無限感動。

這就是獨立的人格,絕對獨立的人格,這就是心性的獨立,心性的自由,是絕對的獨立,絕對的自由。

問:?康德的意思也是目的論。

答:準確的說是康德朝向儒家邁進了一大步,那是距離儒家的心向獨立和自由依然很遙遠。

康德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心性的主體性存在,人心的主體性存在。在康德的理論中,真正的主體不是人心,而是「純粹理性」,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基督教三位一體中的「聖靈」,是上帝注入到人心中的東西,實際上就是神,是這個神,駐紮到人的內心之中,然後對人發號施令。

康德理論的核心,就是為形而上學辯護,就是為上帝辯護,為基督教辯護。所以康德的哲學,實際上就是一種神學。

問:我的愚見是,「獨立不懼,遁世不悶」,是一個很出世的想法……

答:?這個說法不僅在易經中有,很多地方都有。是儒家的一般的思想。譬如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中所說的學,就是「為己」之學。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實際意思,就是獨立不懼遁世不悶。

所以為己之學,就是盡心之學,為人之學,就是用心之學。

問:我所理解的本心應該是就是自己看待和衡量事物的標準,對嗎?

答:是,判斷之標準就是義理,理,所以,儒學又叫義理之學。

問:但是,這種本心,以及義理,到底是獨立存在的,還是一個會隨時被影響以及改變的呢?

答:關於義理、知識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已經激發了激烈的討論。中國有,西方也有。中國的討論最典型的有,義內-義外、性善-性惡、程朱理學的性即理-陸王心學的心即理、戴震對宋明理學的整體批判、現在中國所流行的物質決定意識。

在現代文明之前,準確的說是在十七世紀近代哲學之前,笛卡爾之前。義理對西方而言,是屬於神的。義理之學對西方而言,就是神學。只是神有兩種,一種是人格化的神,一種是非人格化的理性神。

笛卡爾所做的事,就是把外在的屬神的義理,拉到人心之中,變成內在的。所以從笛卡爾之後,西方開始意識到心性的東西存在,開始有了心性學。但這種認識是遠遠不徹底的。

康德之前,西歐的近代哲學,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派別認為,義理和知識是完全外在的,人腦就是一張白紙,他的知識是完全通過經驗從外部注入的。這個派別就是所謂的英國經驗主義。

另一個派別認為,義理和知識是完全內在的,內在有人心的,要獲取這些知識,任何外在的經驗,通過沉思自己的內心,就可以了。這個派別就是所謂的大陸理性主義,笛卡爾是開創者。

康德是在,兩者之間做一個折中。黑格爾返回理性主義,認為義理和知識來源一個絕對精神。黑格爾之後,西方滑向英國的經驗主義,就是唯物主義,科學主義。基本上認為,義理和知識是外在的。

比較人類文明史中,所有關於義理和知識的所有這些討論,最合理的是孔孟,尤其是孟子。

(微信公共號:新心性學派)


康德的關於認識論的觀點的確已經被很多人所批判了,雖然當年讀到康德的觀點已經長跪不起,但如果繼續理解黑格爾,海德格爾,哈貝馬斯,維特根斯坦,以及後現代主義哲學的相關見解,會發現康德的理論也不是鐵板一塊。

康德的認識論的要點就是先驗論,將對象與認識的關係顛倒了過來,不是認識符合對象,而是對象要符合我們的先驗認識,由此而出現的哥白尼反轉,不僅推論出人的知性為自然立法的觀點,也可以推論出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是可以得到證明的。

先說黑格爾,老黑一看康德批判這批判那,心裡很不爽,你怎麼就不批判一下自己的批判呢?老黑認為老康對批判本身的認識似乎並不具備,所以就提出了辯證主義的觀點。他抓住了老康理論最大的缺陷,老康所言的知性範疇認識客體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是實際上老黑認為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認識也在不斷的重新「認識」原來的認識,康德顯然用了靜止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其實,黑格爾還算溫柔的,添磚加瓦罷了,並沒有動搖根基,但是海德格爾,哈貝馬斯,維特根斯坦的批判則讓康德理論搖搖欲墜。

從笛卡爾到休謨,康德,認識論一直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知識的確實性無法把握,我們的知識只是物質實在性的表象。(認識論中著名的基礎主義和表象論)

以存在命題聞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我們在形成關於世界的知識之前,我們就已經在世界中了。我們首先是行為者,而不是觀察者,我們無法逃脫我們存在的背景,所以作為認識主體的我們根本無法與客體完全分離。

哈貝馬斯所提出的交往行為理論,則否定了認識的主體性和客體性,知識不是對象對我們先驗範疇的符合,也不是對象的塑造,而是我們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識。維特根斯坦對私人語言的批判,和公共語言的確立得出了主客並不對立的結論。(維特根斯坦的論證非常優美,這裡不說了,大家可以看看相關書籍)

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比如福柯,利奧塔,理查德羅蒂等,熟悉後現代哲學的人應該基本會清楚這樣一個事實,後現代的哲學幾乎把批判現代哲學當做自己的使命,不批判一下現代哲學,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後現代。(現代哲學並不是現在的哲學,後現代哲學的成熟一般被認為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

福柯無疑廣為人知,福柯對尼採的透視主義的繼承,和對主體性,人道主義的批判已經被人說爛了,我主要談談理查德羅蒂。

在認識論里,康德也認為我們所獲取的知識不過是外界事物的表象,我們無法認識超出我們經驗的事物。羅蒂則用相對主義的方法分析某一關於知識陳述的真假,只能由當時的社會公共陳述來判斷。知識和真理不僅是因為表象,而更是因為其他的主張和信念協調的結果。因為表象的理解總是要結合不同的背景,心中其他不同的信念。真理是相對於不同的歷史條件和認知環境的。

這是我所接觸過得對康德理論的批判,如果您只讀過康德或者康德之前的哲學著作,很容易產生完美的感覺,認為沒什麼要補充和修正的了,但實際上,這條道上哪有什麼完美和窮盡啊。

請多閱讀,多總結,多思考吧!


既然康德認為物自體無法被認知,那麼康德是如何知道有一個「物自體」存在的?在這裡,康德自身就犯了一個很簡單的錯誤。康德本人其實是知道這個致命的基礎錯誤的,但是出於道德的需要,所以搞了個物自體。

康德哲學講了什麼?說起來也挺簡單的,就是理性批判理性,明眼人一聽就覺得有問題,理性怎麼批判理性?倘若理性真的自身有問題,那麼批判理性的理性思維也就有問題了,既然批評理性的理性有問題,我又怎麼得出理性是有問題的結論?

黑格爾、胡賽爾(海德格爾)、早期維特根斯坦、後結構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認識論其實都大同小異吧。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學院里的教授。一方面,他們要搞學術研究搞新發現要提出自己獨特的學說;另一方面,他們也要顧及學術圈還有統治階級。所以他們用批判武器的時候批判前人的時候,也盡量將自己的批判武器收一收,讓自己成為一套理論,順便給統治者噹噹統治工具。但是到了康德這裡,前人的本體論有點太厲害了,所以要在認識論上發明一套吊炸天的批判武器,這就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但是批判武器一定要控制好,要是把上帝都殺了,估計會抱著馬兒徹底瘋掉。康德之後的哲學,其實都是花樣百出的「康德」主義,從本質上都差不多。

既然,我們運用自己的認識無法估量出認識的本性,看起來也沒有其他方法了,因為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必然先預設我們的認識。此路,已經完全走不通了。

讓我們翻開初高中課本,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十分牛叉的、徹底解決認識論問題的方法。只是被你們遺忘了而已。

康德之路已經走不通了,完全到了死胡同,因為理性是無法徹底自我批判的。但是黑格爾硬是要在康德之路上走出一條路,青年黑格爾繼續往前踏出自己的路。

既然認識無法認識自我,人有自己局限性,幹嘛不幹脆從認識的起源來揭示認識的本質?卡爾馬克思就是這麼做的。語言是意識的基礎,那麼語言是怎麼產生的?老馬說,語言是在集體勞動中產生的。從前有一群猿人,他們分工協作捕獵,為了團結,所以他們學會了語言。隨著人類之間的合作勞動越頻繁,語言也就越複雜,從而形成了意識。老馬算不算資深的語言學家?恐怕比索緒爾之流牛逼得多。

實踐比理論更加重要。康德、黑格爾再到哈貝馬斯,其實一生都活在學院里,只不過是井底的知識分子,有時候還要看統治階級的面子。老馬不同了,一生都在用實踐打破哲學,早期狂罵普魯士政府,最後被驅逐到巴黎,再被驅逐到倫敦。

認識論問題其實也只是一種認識的問題,關鍵的是你要去實踐,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世界!只有真正實踐了,只有你願意走出那一步,世界才能真正被你認識,不是嗎?這個問題已經終結了,剩下的只有實踐問題。


當然有,那就是「先天範疇」來自於神,是神規定了人類的認知能力範圍。

《純粹理性批判》講的是認識論,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人類在出生時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同時被賦予了空間,時間,邏輯等概念。人類在這些概念下才能夠開始認識世界,從而獲得經驗。康德將這些概念稱為「先天範疇」。然而康德發現人類用理性去思考這些「先天範疇」時,會得到矛盾的結果,康德將它們稱為「二律背反」。

「空間」的衝突:沒有形狀的概念,人類就無法認識物質;可是有了形狀的概念,物質就可以無限再分,人類永遠無法知道物質的本質是什麼。有了空間的概念,物質就有了邊界,可是有了邊界,邊界之外必然又存在空間,人類永遠也無法知道世界的邊界在哪裡。

「邏輯」的衝突:人類沒有邏輯的概念,就無法認識世界的規律;可是有了邏輯的概念,事件可以無限上溯原因,我們永遠無法理解超越因果的最終的規律是什麼。

「時間」的衝突:有了時間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世界的發展變化;可是時間可以無限追溯,人類無法理解時間的起點這一概念,人類也永遠無法理解世界的起源。同樣人類也無法理解時間的終點這一概念,人類也永遠無法理解世界的結束。

這些「先天範疇」給人類的理性思考能力規定了一個範圍,人類無法理解「先天範疇」之外的事情。而書名《純粹理性批判》就是對人類理性認識力進行了一個判定,即人的認識力是有限的。

康德的名言是:

1)物自體永遠不可能被認知。

2)我們理解的事物永遠是我們能夠理解的事物。

3)一切知識都開始於經驗,但一切知識並非都來源於經驗。

4)人類無法證明上帝存在,也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

  • 而康德的錯誤在於,《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已經發現了「物自體」,卻沒有認識到,不可認知的物自體(也即物質的本質)就來源於神。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 知乎專欄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有啊 但是都不是那種根本性的反轉

吸收康德的一部分觀點 做一些修正

可能我讀的少吧


推薦閱讀:

圖書館管理員的故事
女性生育是自己的權利還是義務?如果是權利,那麼當所有的女性都選擇不生孩子,人類就會滅絕?
兩個世界的對話------東方與西方
中國真的在文化、數學上都曾經領先世界幾百年嗎?

TAG:哲學 | 康德ImmanuelK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