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聽不懂的學術報告」中最大程度獲益?

RT,作為一個小本科生,比較喜歡去一些學術報告湊湊熱鬧;不過很多時候是:聽了5分鐘就聽不懂了,然後就無所事事,然後就一直捱到會議結束。。

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感覺吧。比較好的情況是:結論大致能聽懂,證明過程聽不懂,尤其是比較technical的部分更是不知所云;比較糟糕的情況是:speaker要證明的主定理中的基本概念都聽不懂,整個報告完全不知道講了些什麼。。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刷手機/看自己的書?或者在椅子上閉目養神?感覺好浪費時間的樣子。。很多時候覺得聽報告還不如自己看書呢。。

最後其實感覺學術報告還是有必要聽一聽的,聽大師做報告有助於了解數學發展動向,有助於形成好的數學品位;所以我的問題或許可以這麼表述:「怎樣判斷一個學術報告是否是值得聽的?


僅談個人經驗,不一定適合大多數人。

我本科的時候聽報告,開始也基本上是只能聽懂前5分鐘的水平,當時有個老師就跟我們說,這樣也要去聽:第一見識到自己不懂的東西還很多,別以為自己多了不起(好吧這個很雷);第二知道自己現在學的那些東西在真正的研究中有用;第三可能會多學到一兩個定理什麼的,這個就是聽懂那幾分鐘的價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了解前沿的研究中常用的工具,比如去聽過一個代數幾何的會議,一直講模空間,那時一直不知道模空間到底是什麼,但是隱約感覺這個東西是將來一定要學會的,後來學了模空間,翻那時聽報告的筆記,忽然好多東西都連起來了。

什麼樣的報告值得聽:首先了解speaker,一般牛人的報告都是值得聽的;其次問問懂行的人,這報告的標題是啥意思,有興趣就去聽;我本科的時候學校的報告會標出聯繫人,就是請speaker來的人,對自己學校的老師了解會多一些,也大致知道這個報告值不值得聽;最後就是有時間就去聽吧,聽聽不值得的報告也比宅著刷社交網路好


除了面向本科生或低年級研究生的科普性質的講座以外,面向同行的學術報告在圈外人聽來往往都是對牛彈琴。題主問的應該是後一類。

同行或者相關領域的學術報告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有助於你了解同行的動態,也是發掘今後研究的新問題的重要途徑。

而聽圈外人的學術報告(還沒有「進圈」的本科生聽學術報告大都歸於此類),主要有下面兩個目的:

1、追星。對於眾人景仰的大牛的報告,可以去看看大牛長什麼樣的,今後可以給別人吹「我見過XXX」顯得很神氣。

2、八卦。有人喜歡在報告中胡吹神侃,「XXX的六師叔的七師弟的八師爺的故事」乃茶餘飯後必備佳品。

所以,要判斷一個學術報告是否是值得聽的,只要看報告人是否符合以上標準之一就好。


如果不是懷有「結識大牛」之類的功利性目的,那麼實在聽不懂的講座可以果斷放棄。

要想從講座中學到東西,選擇難度適宜的講座是很重要的。難度處於「跳起來夠得著」這個程度的時候,收穫最大。作為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級本科生),知識儲備確實不足以聽懂很多講座,這時就不如回去按部就班地學習。


可以聽不懂細節,但是要知道大概在講什麼,在整個領域內屬於什麼位置,和自己做的方向的關聯,有什麼啟發。總之多多益善。


抱著寫「會議紀要」的心態去。

先不要思考,你就整理就好了。

想的是給領導整理的報告。

然後關鍵的來了:

會議結束後,一定要去請教會的人,然後不斷的查資料,學習!


1.可以適當放一放報告內容(因為你聽不懂) 而是關注演講中的邏輯。他是怎麼分析問題的?他是怎麼設計實驗的? 他是怎麼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 特別是學習大牛的好的研究習慣和嚴密的論證思路。

2.如果是外籍學者,可以學一下用詞

3.颱風


和主講親密合影,發朋友圈


看該會議有沒有附餐點

餐點是否能讓自己滿意

沒吃飽哪來智商能幹活

———————————————

好啦

上述回答太敷衍了

理論上

會議的主題我們事前會知道

就稍微預習,研究下

想一下如果是自己

會怎麼安排會議內容,抖包袱(準備笑料)

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

臨時參與會議確實難有幫助


帶上一本自己感覺有用的書,在報告會上不好意思玩手機,由於實在聽不懂就會專心看書了。


發朋友圈


睡覺,哈哈,可以繼續聽下一場。


推薦閱讀:

【量化課堂】羊駝交易系統
1.拓撲的引入
TED最近的"愛情數學"中提到的 最優停止論 的37%是如何計算的?
蘇聯數學體系、歐洲數學體系、美國數學體系它們之間的異同點是什麼呢?

TAG:數學 | 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