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英語就會在腦中翻譯成中文,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聽到老師講要養成英語的思維習慣,但總是不由自主的看到英文就會在腦中翻譯成中文才知道什麼意思,不然根本不懂。這樣好嗎?如果不好,要怎麼改正?
「小姨來了,我和媽媽到車站去接,我們從外面把門鎖上,好吧?」
「唔......嗯。」對話發生在冬日凌晨,那年我十三歲,我們家還住平房。直到門外鎖子咔噠一響,我才徹底清醒,隨即在一股強大的懊惱波衝擊下崩潰。「我也要去!」只是內心的呼喊,我知道已經為時太晚。記得當時沒有飆淚,不過也差不多了Orz。
我爸講的是中文,不用翻譯也懂。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居然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個例子表明,語言和意義是可以分開的。初學一門外語的時候,這種情形很常見。顯然這是不好的。外語是橋樑,供人過河。如果有人建了一座水橋,得游泳才能過去,那還有什麼意義?語言是工具,工具就得適用,靠翻譯成漢語來理解英語就像水橋一樣不適用。跟老外聊天的時候,你需要一半的時間來翻白眼(心裏面翻譯),這個場景想想也挺可笑吧。學以致用,這個樣子是沒法兒用的,不可能有工作機會降臨。
怎麼改正?這不是個改正的問題。如果能輕鬆改正,本科哪還要學四年。唯一需要改正的是觀念。自己建造那座真正的橋。堅持閱讀就能讓這座橋一寸by一寸延伸直到抵達彼岸。起點必須是那些簡單的讀物。簡單的意思是不需要翻譯。This is a desk. 需要翻譯嗎?OK.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保持這個習慣:讓大腦直接閃現意思,而不是母語。這一段說的是泛讀。
精讀的作用不同。精讀課是處理語法、慣用法、文化背景,以及修辭、詩律、文學作品分析和所有其它有關英語綜合水平的培養。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內容都需要在泛讀中得到消化。所以許多前輩主張精泛並舉。比例可以自己定,三七,二八,或四六都行。但是越往後,泛讀的比重應該越大。這是真正提高英語水平的唯一途徑。
現實總是無比複雜。一本讀物大部分能直接看懂意思,但是某些地方還需要翻譯。那就翻譯唄,不必太拘泥。flexibility的意思就是不要總是一根筋。如果大部分需要翻譯,那這個讀物不夠簡單。
「看/聽到英語就會在腦中翻譯成中文」有什麼好處嗎?那還用說,這就是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啊。當然反過來你也得會做,「看/聽到中文就會在腦中翻譯成英語」。不同之處在於,從前是主語→翻譯+謂語→翻譯+賓語→翻譯=整句意義→句子翻譯;現在是整句→意義→翻譯。這樣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找份工作是很容易的事兒。謝邀。不是那麼容易改的。語言就相當於大腦中安裝的操作系統,人思考的時候都會自然的使用母語。如果想改成用英語思考,和把PC上的操作系統換成Mac一樣的難度。除非你生下來就是使用英語,否則是沒法使用英語思考的。
你能做到的就是讓英語翻譯成中文的速度更快而已。
看到一個很長很長的回答,原諒我沒能讀下去。 小時候我認表是從電子錶開始的,爸爸給我買了一塊五塊錢的塑料電子錶,我欣喜若狂,幾乎每隔一分鐘我就報一次時,大聲讀出時間,但是我對那個時間卻並沒有什麼概念。後來我大一點的時候,大人教我認石英鐘,而我每次總是把時間翻譯成電子錶的那種數字,然後再去感覺時間。 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這種體驗,把你不熟悉的東西翻譯成你熟悉的東西,然後加以理解。 然後回到樓主的問題上面來,很簡單,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你對英語不夠熟練,還需要翻譯成漢語,然後理解,如果你夠熟練,這種翻譯自然會停止,不用費心費神注意它,好好學英語就行了,就像,沒人會在心裡把「Hello」翻譯成「你好」一樣,因為足夠熟練,大腦已經把Hello和感覺關聯在一起了。
這種情況只可能發生在初學者身上。當你單詞量大了以後,你是做不到看到英文就在腦子裡翻譯出來的。更多的情況是,明白了英文,但是想半天也不知道對應哪句中文好。
「KKSelinker認為,負責中介語建構的認知過程有五種,它們是:語言的遷移(language transfer);訓練的遷移(transfer of training);第二語言學習的策略;第二語言交際的策略;目的語材料的過度泛化(overgeneralzation)。Selinker認為,學習者形成的中介語知識系統實際上是一系列心理語法,學習者利用這些語法來解釋和產生言語。這些心理語法是動態的、易於變化的,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中介語知識系統包含了越來越複雜的心理語法。Selinker認為,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存在著語言僵化(fossilization)現象。它是指某些非目的語的語法、語音等長期存在於中介語中,並且不易改變的現象。由於存在著語言僵化現象,使得多數學習者不能完全獲得目的語的語言能力。」
你目前應當處於第一階段。當然,這只是諸多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之一,盼語言學的同學們做詳細專業的解答。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