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中是否有喜歡在句尾加「東西」以表達抱怨或後悔情緒的用法?

我是在寧波長大的,經常可以聽到寧波人說「你早點說我可以提前準備的東西」「我早就跟你講過了東西,你自己不聽」之類的話。「東西」接在句尾以表達不滿、埋怨、後悔的情緒,是寧波話獨有的用法,還是上海話中也有類似表現呢?


題主應該提問寧波話中是否有這種現象及其具體表現和原因,或者說「吳語區其他地方有沒有諸如此類的用法呢」,而不是單單提到上海話。

——————————

我也是寧波人,所以也是經常用這個語氣詞。對這個詞 湯版《寧波方言詞典》是這麼解釋的:

可見只要是加強語氣就都可以用,不一定是後悔抱怨,像最後那句例句就是表示原因。

不過尚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這種用法。


我所聽到的上海話裡面暫時沒有發現這樣的用法。

而且蘇滬嘉吳語用來表示「東西」這個意思的常用詞是「物事(meq-zy)」而非「東西(tōn-shi)」。

話說回來,上海話也不是完全不用「東西」一詞,比如這一句:

「什麼里(個)東西!」(seq-mēq-li-xeq-ton-shi/seq-mēq-li-ton-shi)

這句話的來源可能是江淮官話,但是大部分上海人都用吳語化的發音說過這句話。


是有的,而且很常用。

我自己學日語的時候 有學到表達感嘆的語法~もの 這個語法其中有一個意思就是置於句末表示感嘆。但是もの寫成漢字就是「物」 ,差不多可以理解為東西的意思吧。

所以學日語的時候很是震驚,不知道這個語法是巧合,還是像吳音一樣從我們這裡傳過去的。

舉個例子

日語:はやくしたら 遅刻なんてしなかったもん

吳語寧波話:儂要是快眼個閒話 我本來是勿會遲到個東西

可能有不準確之處 請見諒


上海話標準的就是「物事」,你有此疑問應該是被「大眾輿論」所謂寧波人在民國上海的勢力影響很大給帶歪了。

事實上,在吳語區里,上海的語言文化是比較接近蘇州而非寧波的。比方說,寧波把帶餡的饅頭稱為「包子」,而上海在被暴力推普之前並無這種說法。

過度誇大早期寧波人對上海的作用是出於將上海定性為「移民城市」的目的,蘇州無錫由於語言等接近而被否決,於是寧波就撿皮夾子了。

上海不會否定寧波移民對上海的貢獻,但過度誇大就變成類似於《史記》吹捧劉季的出生一般了。那樣對寧波反而是捧殺。


推薦閱讀:

浙江臨安桐廬等地的方言,比上海郊區的方言相比,是不是更接近上海市區的方言?
想學習蘇州話,大家有什麼建議或者是適合的平台?
閩南話各小片內部通話情況如何?

TAG:上海話漢語方言 | 方言 | 日語 | 吳語 | 寧波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