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很多文人都會打仗?

例如范仲淹,,辛棄疾,文天祥等人。


先提一個問題:衛青是文官還是武官?那麼諸葛亮是文官還是武官?

衛青的仕官路徑是:建章監,侍中→大中大夫→車騎將軍

諸葛亮的仕官路徑是: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丞相錄尚書事

——你看,你覺得是武將的,出身其實是文職;你覺得是文官的,出身其實是武職。

這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國官制的一個特點:文武不分家——戰事一起,文官(行政官僚)加個將軍號就領兵出去打仗了,打完了回來繼續管行政——所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說的就是這種模式。對於這種貴族化官僚,是沒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唐代科舉取士以後,打破了門閥貴族對官僚的壟斷,選拔的是相對專精於行政事務的官僚,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文官。幾乎與此同時,唐代文武官階定型,正式從政治制度上確立了文武分途。

理論上,文武分途以後,應該是文職管民、武職管軍,可結合宋代的實際,則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從中樞層面上來說,雖然統治者也極力將宰相與樞密使分開,「對掌文武大柄」,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宰相作為文職官僚之首,還是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了軍事決策中去。比如我討論過的澶淵之戰,戰役的準備和發起,是由當時的宰相寇準、畢士安與樞密使王繼英共同決策的。但這並不是這個問題的重點。

宋代的軍事體制概括起來一句話「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我們之所以感覺到「宋朝文人會打仗」,不是因為文人運籌帷幄參與戰爭決策,而是大量文人在前線實際統兵作戰。也就是說,大量由文人擔任戰區統帥(率臣)的案例,加深了我們對宋代文人掌兵的印象。

但這卻不是宋初的常態,宋太祖時戰區的概念相對較小「以郭進在邢州,李漢超在關南,何繼筠在鎮定,賀惟忠在易州,李謙溥在隰州,姚內斌在慶州,董遵誨在通遠軍,王彥升在原州,但授緣邊巡檢之名,不加行營部署之號,率皆十餘年不易其任」——一方面在西北方向授予了鎮守武將較大自由權;一方面在河北河東對遼主戰略方向,由身在開封的皇帝與中樞直接領導。主戰略方向的方面軍統帥稱為「行營都部署」,因事而設、事已則罷,次戰略方向的統帥則為「緣邊巡檢」,兩者都以武將擔任。

這個傳統到了宋仁宗時,已有了巨大的變化。一來出現了常設的路級「駐泊都部署」,即將原有的各州級戰區合併為路級戰區;二來,戰區統帥(都部署)逐漸由所在重要州郡的行政長官(文官)兼任,而武官則一般只擔任其副手。

結合宋夏戰爭的背景來說,北宋對西夏戰略方向的前線,沿橫山一線從陝北到隴西一字排開,又因為黃土高原的山谷地形,被割裂成了若干個獨立的地區。擁有內線優勢的西夏,往往集中力量猛攻一路,外線作戰的各路宋軍危急間難以互相救援,導致了宋夏戰爭初期的連戰連敗。

(圖出處:蒼天熊貓。侵刪)

因此,宋廷分陝西為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由韓琦知秦州(秦鳳路),王沿知渭州(涇原路),范仲淹知慶州(環慶路),龐籍知延州(鄜延路),並各兼本路馬步軍都部署、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並且在其上置陝西四路總帥協調。加上河東路一共分為五個獨立的戰區,由各路行政長官集中所在路級行政區的一切資源為戰爭服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來勢必不可能由武官長期擔任戰區統帥,不然就演變成了大號的藩鎮;二來僅僅精通戰事的武官,也很難統籌領導所在戰區行政資源。其結果就是,由所在區域的行政長官(文官)兼任戰區統帥。也就逼得文人不得不學會打仗。

(未完待續)

哼哼,誰說咱家「待續」之後就不會更新了?1/26第一更!

上面所說的文人學打仗,根據其途徑,大約可以分為三種——

一、中書決定了,你來當帥臣!

代表人物:范仲淹、韓琦、章楶

上面所說隨著戰爭模式的改變,由行政長官擔任戰區統帥的大多是這種。然而宋仁宗時發明了空降政治新星直接擔任統帥的做法,效果好與不好就只能看人品了。

范仲淹與韓琦這對CP的評價,@經略幽燕我童貫 的回答里有提過,雖然同時上任,但因為西夏主攻韓琦鎮守的涇原方向,而且主持軍事工作才不到一年,所以韓琦吃虧比較多,最後還被夏人笑話「夏竦何其聳、韓琦未有奇」。但畢竟作為一時人傑,這兩人的學習能力之快也是相當驚人的。韓琦在陝西完全約束不住大將任福,而幾年後任定州帥時已經能輕鬆敲打狄青了;范仲淹生前雖然沒能過多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但他的淺攻進築戰略,最終經過歷史檢驗,證明了是攻滅西夏最有效的手段,深刻影響了之後數十年宋夏戰爭的走向。

相比之下,章楶就是中了彩票的軍事天才了。這個善寫婉約詞的胡建人,與韓范兩位前輩一樣是空降後上來就正面懟西夏,之前也沒有什麼軍事經驗,卻在洪德城、平夏城兩次大戰中挫敗了幾乎是傾國而來的西夏大軍。

這個模式當然也有不成功的,比如與章楶一樣是築城,徐禧主持的永樂城就造就了宋夏戰爭的最大失敗。相比之下,韓琦受那點小挫折還算好的,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

二、我們老了,無所謂了,你們還年輕!

代表人物:趙卨、王韶、游師雄

宋代有個機宜文字官制度,由各路帥臣辟舉擔任軍事幕僚。各路宣撫司的機宜文字官,可以認為是所在戰區的參謀部。在這個位置上鍛煉,可以說是文官學習軍事的最佳機會,也是一條直通帥臣的快車道——北宋有機宜文字官經歷的帥臣計有10人,其中9人都是文臣。

趙卨本是名將郭逵薦舉的機宜文字官,郭逵卸任後直接由他接任鄜延帥。這兩人雖然一文一武,但配合默契,趙卨受命征交趾時,甚至上書請郭逵代替他任主帥,自己則甘居副帥。

王韶應該是最大牌的機宜文字。他上《平戎策》後,被神宗欽定主持拓邊,只是因為經驗不夠暫時任秦鳳路機宜文字。也正因為他的來頭太大,四年里先後趕走了四任上司,最後等到自己上位任帥臣後,率大軍一舉收復河湟。

游師雄更是奇葩,陝西四路的機宜文字他都干過,歷經三朝,先後服務過蔡挺、趙卨、呂大防、范純仁四任帥臣,可謂流水的主帥鐵打的機宜。有的主帥乾脆做甩手掌柜,事無巨細全部交由他打理。最後擔任了秦鳳帥。

相對來說,經過機宜文字歷練的文臣統帥,戰功輝煌的並不多,但也沒有過太大的失敗,可說是最穩妥的培養方式。

三、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

代表人物:張亢、種世衡、景泰

這種走的是是文人掌兵的屌絲逆襲路線,共同特點是一開始起點並不高,從相對中層的位置積累軍事經驗,最後成長為獨擋一面的統帥。

張亢以行政官僚出道,適逢宋夏戰爭,以知州兼任路鈐轄而投身軍旅,在其他戰場連戰連敗的悲觀局面下,在柏子砦、兔毛川兩戰兩勝,成為了李元昊所在時唯一能與其正面抗衡的宋將。張亢在宋夏休戰後任涇原帥,本來是主持西北前線的最佳人選,但因為和種世衡一起捲入了倒霉的公使錢案,所以沒能更進一步。

種世衡不是進士出身,之前仕途並不順利。然而轉任軍事後,在築城、淺攻、招撫、用間都極有心得,雖沒有張亢那樣正面會戰的赫赫之功,卻可說是范仲淹淺攻進築戰略的最佳執行者。種世衡曾一度與剛嶄露頭角時的狄青齊名,被不同人一致認為是將才之選。

張亢、種世衡、景泰等本是文職出身,因為西夏戰事激烈而火線改任武職——與上面兩種不同,是連編製都由文改武了。以至於種世衡、景泰的子孫從此都走上了武將世家的道路,種氏將門更是成為了北宋將門的代表。

這個模式下失敗的代表,則是三川口之敗的主將劉平。劉平雖然出身進士,但作為將家子卻又相當熱衷軍事,從之前的履歷來看也是從基層一路積累經驗而升上來的,最後卻戰敗被俘。其實鎮戎三敗的另外兩個責任人任福、葛懷敏也是一樣(這兩人是武官出身),雖然其自身決策問題很大,但從客觀上來說,也確實有戰爭不確定性的因素在。

(未完待續×2)

參考回答

請問宋代的文官集團是怎麼從歷經五代,強大的武官集團手裡奪取權力的?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 知乎


二更:

大家這麼熱情,看來不更都不行了。

先放一張江南西路的地圖來吧~

公元1277年,蒙元軍基本已經佔領南宋僅存的福建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的絕大部分地區,宋廷中央機關已經泛海出逃,基本上已經處於完蛋的邊緣了。

但是這一年,蒙古內戰的海都之亂還在持續,並且反叛的勢力有了重大的進展。蒙古的一位親王昔里吉,聯合了另外一位親王拖黑帖木爾(不是黑木耳!)一起反動了叛亂。他們與當時還沒有平定的海都互通聲勢,並且威脅了和林。

這個時候,忽必烈不得不召集南征的部隊返回平叛。

於是,在這個當口,文天祥發動了他的江西戰役。

當初,文天祥在朝中與陳宜中不協(陳戀權獨斷,能力又不夠),於是開督府在南劍州,之後轉移到汀州。

因為他是江西吉水人,對江西情況非常熟悉,所以力主光復江西。他在第一次出兵江西失敗之後,依然不放棄。一直在準備再次出兵江西。

他從當年的2-3月間,自福建轉移,南下收復了梅州,然後從梅州北上,收復了會昌。之後在會昌集合了吉、贛州兩地的部分民兵,向於都方向進軍,並佔領了於都。興國當地群眾起兵反正,文天祥率領部分則直接進入興國。

(大致同時期,張世傑則率領部隊從潮州向福州反擊)

之後,以興國為中心,兵分三路,分別發動攻勢。

1、主力南下,進攻贛州

2、贛州本地的民兵,則北上進攻文天祥的家鄉永豐、吉水等地

3、吉州民兵進攻泰和

我們看地圖,就不難發現,文天祥的意圖很明確:

主力奪取贛州,以民兵掌握永豐、吉水、泰和等贛州其他縣域,控制隆興府經臨江軍南下的通道。待奪取贛州之後主力北上與吉、贛民兵匯合,再行北伐。

為什麼文天祥要將主力派去攻打贛州呢?這是因為贛州是控制嶺南的梅嶺關路的重要節點。自從秦漢以來,這條路就是南下控制嶺南的最重要的通路。尤其是從梅關以上一直到南康-贛州-吉州-臨江軍-隆興府,是有贛江可通航的。

一旦打通了贛州,則這條梅嶺路就敞開了,從廣南東路到江南西路,就全程貫通了。最重要的是,廣南還有一隻南宋時期重要的地方軍摧鋒軍。當時他們的殘部還在堅持軍事鬥爭,駐紮在廣南東路的仁化縣一帶,並與文天祥部取得了聯繫。

(插一句,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這隻部隊的歷史,這隻部隊的建立,和岳飛也是有關係的哦~)

文天祥這次攻勢,聲勢浩大,江西各地的人民群眾紛紛組織起來。臨近的荊湖南路,在寶慶府(今湖南邵陽,就是「一門五副科,橫行諸鄉里」的吳公公老家)、湘鄉、湘潭、衡山、萍鄉等地,都有人先後起兵響應。

同時,兩淮地區堅持鬥爭的宋軍殘餘部隊和當地人民群眾,起兵進攻舒州、黃州等地,並奪取了黃州,又渡江奪取了壽昌軍。他們也派人南下與文天祥的都督府取得了聯繫。兩浙東路的殘餘部隊和起義群眾殺死了蒙古人的浙東宣慰使陳銘,虔州的起義軍則奪取了溫州。

當時南方謠言很盛,還傳說已經投降蒙古人的原宋朝高級將領夏貴等人全部跳反,已經率領大軍佔領了長江沿線州郡。一時之間,從長江中游到嶺南,從福建到湖南,整個區域都騷動起來,各地起義軍積極活動,大的數萬人,小的數百人,都纏起紅色的頭巾,大有再興宋室的聲勢。

待續

~~~~~~~~以下原答案~~~~~~~~~~~~~~~

說句實話啊~

范仲淹同志在戰役組織、戰役指揮上沒有展現出特別的才華。他在戰區戰略上有些才華,但沒有經歷過嚴峻的考驗。他在西北地區工作的那段時間,西夏主要的目標是韓琦同志工作的涇原方向(鎮戍軍方向是便於大軍行動的大道),所以韓琦同志吃虧比較多。公平的講,范仲淹同志的工作地區比較佔便宜。

王安石同志在戰役組織、戰役指揮上沒有展現出特別的才華。他始終在政府高層操盤整體戰略,在國家戰略上很有眼光。例如,他力主與遼緩和關係,以集中力量對付西夏的決策,就很有長遠的眼光。

文天祥同志氣節很好,但在戰役組織、戰役指揮上沒有展現出特別的才華。他的江西戰役從結果來說來是失敗的。咱家個人認為他在戰役組織上搞得很差沒有抓住全局的主要矛盾沒有使用好手頭的作戰力量,他是有一定的指揮責任的。

(文起兵時只獲得了這些財政上的支持:金一千兩,銀六千五百五十兩,鹽五千袋,十八界會子二千八百三十四萬六千餘貫,官誥二百道,資帖二百道,米七萬三千七百七十餘石)

這三個人嚴格來說,都不算傳統觀點裡的「會打仗」,他們三個都沒有展現出相應的戰役組織、戰役指揮上的傑出的能力,文天祥同志這方面甚至表現得是比較差的。

但是,范仲淹同志經營邊面時展現出來的眼光能說明,有巨大的潛力。至於這個潛力到底多強,歷史沒有讓我們看到他證明自己潛力的方式,這是很遺憾的。

過100贊的話,咱家就簡要分析下為何說文天祥同志的表現是比較差的~

有同志問虞允文,這個補充一下。

虞允文同志的戰役組織能力較強,有一定的軍事頭腦。從采石之戰來看,他很善於利用現有的力量組織作戰,而且有很強的進取精神。他在戰區戰略上沒有特別的展現自己的能力的機會。所以說,他的總體潛力很大,是這四個人中戰役組織能力表現最好的一個人。但一樣缺乏在大型戰役中證明自己整體能力的機會。

以上四人,都沒有直接主持規劃,並實際操盤指揮一次大型戰役的表現,所以這四位同志的總體軍事能力,無法評價。但可以肯定,此四人中,除虞允文同志以外,其他三人都沒有戰役組織、戰役指揮上的表現機會,可能范仲淹同志有潛力。

友情奉送一個評價:

張浚

結論:他的兩次大型戰役的規劃、指揮都是軍事災難,他是在犯罪!

這個兩宋第一渣渣!

要送去見斯大林~!送去古拉格~!


北宋一朝與遼和西夏的戰爭衝突不斷,雖有重文輕武之傾向,但準確地說應該叫「以文馭武」,與黨指揮槍有異曲同工之妙(好吧我是在扯犢子)。

統治者對武將的作用有著清醒認識。社會地位上文官高於武官,但武官戍邊作戰的高風險得到了補償,同級別武官的俸祿一般都高於文官。對有志於戰場殺敵、建立軍功的文官,北宋提供了文轉武職的通道,對於以謀略和治理見長的資深文官,開創了經略安撫使制度。絕大多數經略安撫使由文官擔任,是一種以文馭武的制度設計,既能保障邊防軍務的統一指揮,又能以文臣節制武將,防止武將擁兵自重、犯上作亂。

北宋文官參與軍事對仕途升遷也大有好處。范仲淹、王韶和章楶都以軍功升到樞密副使,甚至更高。武官也有人做到樞密副使乃至樞密使,比如狄青,但這是極少的個例。

從統帥類型來看,文官或者文官出身的武將與純武將相比,更多元化。傳統武將的理想類型就是狄青這種,既能戰場指揮,又深富謀略,所謂智勇雙全者。大多數文帥個人武藝不及武將,但武藝高強並不是對統帥的要求。文官中戰役指揮、戰術和謀略運用與狄青相當者不乏其人,軍功最高者就是王韶和章楶,其他還有柳開、張齊賢和蘇緘等人,王韶也是少數可以領兵上陣的文官。儒帥中更有范仲淹這樣的軍事家,其軍事實踐和思想對北宋對夏戰略影響至深。

宋夏戰爭已不是純粹的軍力較量,更是綜合能力的比拼。妥善處理與吐蕃部落的關係,鞏固治理邊區,也是對統帥的重要要求。文官里王韶頗善經營治理,可謂文武雙全,種世衡則善於籠絡人心,能收服羌人。進築城寨也是北宋對夏整體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種氏三代中都有長於此技者。當然對軍事統帥而言,最核心的要求仍是指揮作戰的能力。

終北宋一代,出於對武將的猜忌、限制和防範,統治者以文馭武,以文臣部分替代武將,承擔戍邊拓土之責。固然有平庸無才和紙上談兵者濫竽充數,但北宋諸多儒帥文將不僅戰事指揮、謀略運用上不輸武將,更在軍事思想、戰略規劃、治理經營、處理民族關係上大放異彩。

范仲淹、王韶和章楶等人是北宋文官統兵的佼佼者,但自從文人建功邊疆成為潮流以來,良莠不齊,出現了不少名不符實、夸夸其談的文官,徐禧就是其中之一。《宋史》記載,「禧疏曠有膽略,好談兵,每雲西北可唾手取,恨將帥怯爾」,徐禧以高談闊論贏得神宗信任,後者派其赴鄜延路。徐禧目中無人,攘奪路帥沈括之權,更將意見不合的副帥種鄂排除在軍事行動之外。

徐禧在三面絕崖、無水源之地修築永樂城,該城難守易攻。西夏三十萬大軍進攻,徐禧先是兵敗城下,後被敵軍重重圍於城中,沈括援兵受阻。永樂城破,徐禧與數百名將校戰死,20多萬士卒役夫陣亡。有種說法,種鄂因為私人恩怨,沒有派兵救援。但實際情況是,種鄂手下僅有三千人,還要守衛延州,不能冒險分兵救援。


宋朝太監還會打仗呢,王中正、李憲、童貫


例子舉的不好,起碼也得王韶、章楶、宗澤、虞允文。這幾個算是在軍事實踐中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贏得了還不錯的成績。

范仲淹這個舉的,不說好不好,但要結合其早期的「搭檔」韓琦的經歷來看。北宋時期武將經常自作主張、不服宣調、貪小功而冒進也是出了名的(實際上這種風氣也不僅限於武將,部分文官將領也有一些這樣的毛病),從雍熙北伐起到澶淵之戰,再到五路伐夏,都是一個卵樣。韓琦沒法處置的事情,實際上范仲淹也沒有解決,他只是提出並執行了保守的策略,也畢竟韓琦想利用現有條件進取因為任福這類人不聽話而失敗,好水川之戰的負面影響算是挺大的了,范仲淹幾乎沒有選擇餘地。現實中他沒有表現自己完全才能的條件和機會,所以功績和表現來說還是平淡了一點。

王安石這個例子舉的就讓人哭笑不得了。。

文天祥是沒辦法,面臨那個條件誰也發揮不出來。倒是賈似道我認為可以表揚一下,畢竟是讓忽必烈望而不可得的人才,算是阻擋了忽必烈挺長一段時間,只不過劉整的成建制叛變讓南宋在荊襄地區算是血崩了。。

-----

至於為什麼文官可以帶兵打仗,一個關鍵詞:差遣


其實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嚴格來說,自古以來,文人會打仗就沒什麼好奇怪的。就拿一段《史記》中的記載來舉個例子吧: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這段記載告訴我們,自古以來,要想會打仗,就得有文化,否則連字都不認識,文言文也看不懂,怎麼學兵法呢?

進一步說,即使搞懂了文言文,如果不懂基礎數學、沒有物理常識、沒有化學常識、沒有氣象常識...等等等等如果都不懂的話,又如何根據現狀作出正確的判斷呢?

究其根本,懂這些,就需要有文化,沒文化,怎麼做萬人敵呢?

(人人都知道拿破崙大帝,也人人都知道他曾經是炮兵上尉,人人更應該知道那個時代的炮兵是典型的技術兵種,沒文化是當不好炮兵軍官的)

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排除有個別「天才的野蠻人」,但是翻遍歷史,會打仗的甚至「萬人敵」們大都是有文化的),要想會打仗,有文化是一項相當基本的需求。

而有關項羽學劍的記載也間接揭示了一點:個人的武藝再強,也是「一人敵」,最多當個「百人斬」,遠遠不能做到「萬人敵」,也就是說:個人的武藝與會不會打仗是兩回事,會打仗,不一定要會武藝。

而這其實也就指明了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有文化與否,才是能否成為「萬人敵」(也就是會打仗)的基本需求,那麼有文化的文人會打仗,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關於文化人而非人們想像中的武將指揮戰爭,上古時代的姜太公、中古時代的諸葛亮、近古時代的李化龍、葉夢熊、楊稿、孫傳庭,這些人雖然能力不同,但都屬於人們想像中的「文人」。其實可以說,現代大多數人對古代戰爭參與者的印象其實是有偏差的,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影視傳媒和庸俗化歷史的扭曲宣傳,在戰爭這件事上,文人(與懂武藝的文人和有文化的武人,俗稱文武雙全)一直以來都是參與者,不是只有宋代才出現,也並不是宋代以後就消失。

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文人都處在戰爭活動的決策層(上層,要進入決策層,必須有文化,前面已經闡述了),單純憑藉武藝的,一直都處在執行層(也就是中下層)。就如同現在,當兵如果不考軍校,那就很難提干升為軍官,士官就很難了。

綜上,題主所問的這個為什麼,其實是一種普遍情況。


宋朝會打仗的文人多嗎?沒什麼印像

明朝那些文人打起仗來才叫猛,隨便說幾個,王守仁、胡宗憲、熊廷弼、盧象升,于謙,袁崇喚


首先要說明的,文人會打仗這種事本身就不是什麼特例,儒家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君子六藝,就是指一個士子的基本技能,其中可是有射、御二藝可都是軍事技能。起碼在宋朝的時候,儒生還並不是手無束雞之力的形象,唐時李白傳說可不僅僅是詩仙、酒仙,還是劍仙,雖是傳說,但是可想當時文人氣度。而且真正成功的高階武將也基本上沒有文盲的,能寫兵書的大牛當然自身的文學水平都是在線的。

還要就是宋朝的整個制度決定的了,宋太祖領軍造反起家,對於帶兵的武將防備之心終趙氏一朝,從未稍減。杯酒釋兵權之後的大宋皇朝的政策就是,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曾經戰功赫赫的軍方將領自領高爵厚祿,享世代榮華。自此之後的宋國讓讀書人的地位達到從所未有的高度,在識字率不足百分之一的古代,讀書人整體的社會地位向來極高。只是還沒有哪個朝代如此推崇讀書的作用,「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一首《勸學詩》道盡了當時讀書的作用,讀書人的地位。與此同時,隨著士大夫階層地位的不斷拔高,軍方的地位確是不斷下降,狄漢臣戰功赫赫,定邊衛國,剿匪平叛,卻不能從韓琦手裡救下軍功無數的舊部焦用。當狄青曆數焦用軍功,求圖挽回時,韓琦一句「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兒」徹底說明了當時社會,軍功的無用,軍人的低賤由此可見。

重文輕武的極致自然就是文人統兵,宋時文人自視甚高,自然不會覺得以文御武有什麼問題,畢竟都是讀過兵書的,不可能認為自己不如丘八。自然這些文人統帥里出些厲害人物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被百姓牽著馬討要自家兒郎事也是不少的。

不過我覺得,軍人就是軍人,文人就是文人,還是不要過分摻和的好,畢竟強漢和盛唐的如日中天都是靠著純粹的武將為主,文人治國,武人興兵,這才是古之帝國的正道


韓岡那可是跟著王韶開拓熙河起家的,從滅西夏,征交趾,抵禦耶律乙辛,跟名將王舜臣,李信稱兄道弟的人,再說了,有那個武將敢拿著一個金骨朵在大殿上當著太后百官直接把當朝宰相爆了頭,哪個武將有這份膽識,文人不上誰上?


我以為你會說章粢和王韶,結果看到文天祥,這是黑啊!


其實,我國之所以能建國,也是依靠某位偉大的大學圖書管理員提出的戰略構想……


文人擅長策略研究。孫子兵法:「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意思是,打仗的時候,軍事研討工作很重要,開打之前,誰研究策得好,誰的勝算就大,相反,勝算就少。

對統治者來說,以文人為將,至少有三個好處:1.文人修養更高,帶隊伍也會有點墨水,不會慣士兵壞毛病和壞習慣。2.文人已經被狠狠地洗過腦,儒家思想中的忠君義節,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裡,不容易造反。3.文人一般好功名,渴望揚名立萬,飛黃騰達,這樣就會死力效命,立功於疆場。

宋代自兵變建國,所以怕武將造反,推行的是"重文抑武"政策,武將地位低下,讓讀書人帶兵也是這個道理。中國對外打仗能力衰落,也是從宋朝開始的,因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後來,一直都有這種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導致內戰在行,外戰不力。


文人能打仗的多的是啊!

比如明朝的王陽明,心學祖師爺,

俞大猷,理學大家,閩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還有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熊庭弼、袁崇煥一系列……

顧炎武,七十高齡還能騎馬疾馳,往來如飛。

其實,中國文人歷來都是尚武的,孔子的教育內容「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和「御」就是體育,也是搏鬥的基本技能。文武從來不絕緣。


他們也很無奈啊。

宋朝開國皇帝是誰,大家都知道,趙匡胤么。

趙匡胤是怎麼建的宋?答: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

然後嘞,封建君主都會做的事是什麼。答:加上中央集權。

那麼應該怎麼加上中央集權?

首先,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他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他就要防止相同的套路在自己身上重演。基於此目的,他就要在此基礎上實行一系列的措施來加強中央集權。

第一個

呀,建了國了,這就跟現在大家買了房買了車似的,慶慶吧,吃個飯,跟兄弟們吃個飯,感謝一下,聚聚~~~

然後嘞,好,氣氛這麼好,你們說我當皇帝好,那我當然不能說當皇帝就是好了,想幹啥幹啥,三宮六院,天下大權,我說這種話你們眼紅了,也想當,體驗一下那怎麼辦,不行不行~我這剛當還沒做夠呢(不是剛當也做不夠)。那我當然不能說做皇帝好了,你們不當是不知道啊,那叫一個愁,一天天提心弔膽的,多少人覬覦這個位子……尤其是一天天的總害怕有兵權的發動個兵變,再來個「黃袍加身」,那我不得擔心死了……

嘿,這話說得,您感情不知道現在一塊兒吃飯的都是兵權在握的???說給誰聽呢??

得了得了得了,兵權給你,反正我們一群大老粗也沒想著兵變,跟捷豹你似的……

←_←←_←←_←←_←←_←←_←←_←←_←←_←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呵呵呵呵呵……

這是第一彈,防止了現有兵權的人政變,或者他手底下的人慫恿他政變,收了他兵權看他怎麼搞。好好回家享福吧。

然後呢,朝廷里還有很多武官啊,要是他們有想法咋辦,好吧,開整。

皇帝:誒,x將軍戍守邊疆很危險吶,辛苦了辛苦了,朕很擔心你啊,這一天天的,乾的是最辛苦最提心弔膽的活,比朕還要危險還要辛苦,朕很是不忍啊,這可咋整,誒,好嘞,這樣吧,給你調換個工作崗位,別在那大邊疆了,幫朕操練一段時間的禁衛軍吧,好,就這麼定了,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上班吧。好,就這樣。你以前帶的兵就讓他們先呆著吧。啥時候回去了再說。嗯,完美~

x將軍:恩??? 一臉懵逼

同樣的方法,誒,y將軍戍守海防辛苦了,守個北疆換換口味,找找靈感?好,就這麼定了……z將軍?吹吹海風放鬆放鬆?好嘞,這麼定了……

哦,都是自己去,不準帶兵哦。畢竟你們的兵熟悉當地環境,可不能換,換了不就白瞎了么……新環境啥也不懂。

恩,這種情況就使得,將不專兵,兵不識將。誰還不認識誰呢,你想造反也沒人跟你。

好嘞,完美~

朝堂呢??恩,當地方官的武將有點多,真是萬惡的舊社會留下來的風氣……改改。

大力發展個科舉制,考上就當官,換一換官僚的血液。各地都是文官當政。完美。

哎,這麼一想,人家飽讀詩書,各種《孫子》應該也懂,比大老粗們讀的多,好,文官們管軍隊去吧。

嘿嘿嘿~

讀書人反骨相對更少,封建社會,忠君思想還是很盛的。這樣,不就更穩妥了么,大家都不會造反。么么噠~

好,這皇帝位子坐的安穩……

現在很流行這句話,屁股決定思維,對啊,這不就是很好的體現么。

趙家人的兵變,成功後的統治,集權……

所以宋時期看得到科舉發展,文管帶兵。帶不好了肯定也得換人,也得受罰,再說了,誰想讓自己國土受到侵犯,這種大環境下,當然就造就了很多帶兵有方的文官。

……

我也不知道自己寫了個啥。

全手機打字。我這麼辛苦。給個贊吧。謝謝各位觀眾老爺!

手動比心。


為啥很多答案認為范仲淹不會打仗?北宋相比西夏,戰馬少騎兵少,但是國力強盛物資充沛後勤保障能力強啊?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不符合古代兵法?非要拿自己少的可憐的騎兵去跟西夏騎兵大軍硬杠,並且打贏了才會打仗?修築堡壘,步步為營的淺攻戰術是對於北宋最合適的戰術。范仲淹採用這個戰術完全合理。大宋名將李繼隆用自己變態的步兵指揮能力懟耶律休哥,懟西夏。另一個大宋名將范仲淹用強盛的國力壓的西夏抬不起頭。歷代西軍名將,似乎都採取范仲淹的戰術並卓有成效,怎麼成范仲淹不會打仗了?另外多說一句,要沒有什麼聯金滅遼的腦殘決定,西夏免不了被北宋滅國。


這裡說說范仲淹會不會打仗。結論;不會。

與其說范仲淹打仗,不如說治邊。宋夏邊境,西夏常年襲擾,范仲淹並沒有組織決戰大滅西夏的計劃,而且走向了它的反對面————層層修碉堡,步步蠶食,包圍前進。

這更像治邊。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