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降低平均利潤率?

我理解資本有機購購城提高會降低可變資本的比例,而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因為可變資本比例的降低,整個利潤率也降低

問題是問題是:

為什麼剩餘價值率不變呢??????

這個結論也挺不符合我的只覺得啊

假設一台手機需要2個工人,賣1000塊錢

我現在只要一個工人了,還賣1000塊錢啊,又不是說這個時候我就降價


只用題主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題主的生產原來需要兩個工人,現在需要一個,那肯定是因為技術變了。如果勞動時間和工資沒變,那麼有機構成顯然上升了一倍。東西還是賣1000塊,那麼毫無疑問,一開始利潤是會上升的,因為你節省了一個人的工資或者說勞動力價值。但是這時候你的技術在這個時候不普及,別人都用兩個工人,你用一個,自然會賺到。

但是一旦別人也使用了類似的技術,一開始所有人的利潤都會升高,行業利潤彷彿會升高,但是別的行業覺得這個行業好賺錢啊,大家都來了,結果資本過度投資,競爭中你就不會買1000塊了,而是會降價。直到降低到和其他行業的利潤基本持平,別的資本不會進入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的均衡利潤率是低於你使用這個技術以前的均衡利潤率的,因為可變資本在全社會範圍內相對於不變資本更少了(因為你的行業整體技術都改變了),從而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前提下,剩餘價值相對於預付資本更少了。因此全社會的利潤率是下降的。

哎。。。感覺簡直就像原來上學答考試題一樣。。。


利潤率公式,剩餘價值m除以不變資本c加上可變資本v,m/(c+v),資本有機構成是不變資本c對可變資本v的比率,那麼等式變成(m/v)/(1+c/v),在資本主義發展歷史上,由於一般來說,資本有機構成比剝削率(m/v)增長得快。所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裡有條規律叫「長期利潤率下降」(ltfrp)。為了緩解這一趨勢,資本家做得無非是要麼提高剝削率(比如新自由主義等反革命政策),要麼降低資本有機構成(大規模戰爭毀掉過剩產能以及金融資產大幅貶值,或者把自動化的流水線搬到勞動密集地區)。注意,這裡不考慮新技術引入情況下個別企業因為專利優勢獲取壟斷的具體個例,或者說新技術的引入發現新的使用價值造成一個曲線激變的情況(新產品開發擴大了新需求,短期之內供小於求,歷史上三次產業革命都曾給資本主義帶來一個繁榮發展時期)。不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ltfrp規律強調的是一個長期的、總體的發展過程,它反映了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應用的黑格爾的整體抽象的分析方法。

一圖流(引用自李民琪教授的演講材料)

可以看到大蕭條和二戰之後,美國的利潤率從高位開始下降,信息革命和里根上台後小幅回升,之後在百分之十五水平上趨近停頓。中國從官僚社會主義向官僚資本主義過渡後,開始了原始積累(以老國企工人的下崗和新一代移民工人的低收入高工時為代價),然後從百分之三十五下降到跟美國平均利潤率相當的水平。實體經濟不賺錢意味著金融投機的盛行,資本家們在虛擬經濟領域希望通過冒險彌補損失,所以零八年次貸危機和中國的股災不過是象徵界習以為常的經驗了。而要走出這樣長期停滯的狀態呢,要麼是擦槍走火,要麼寄希望再來一次產業革命吧。


「假設一台手機需要2個工人,賣1000塊錢

我現在只要一個工人了,還賣1000塊錢啊,又不是說這個時候我就降價」

你不降到500,就會有新的人進入這個行業並且以500的價格賣,然後你要還不降價就死定了。

馬克思的東西是要從較長的時間維度和較廣闊的空間維度上去理解。而不能立足於某個企業的某個時間點去理解。也正是因為這個,馬克思的經濟學對具體企業是沒有幫助的。


這主要是剩餘價值計算單位的問題,利潤是一定剩餘價值的貨幣轉化形式,但是當價格高於價值成交時,利潤中有可能剩餘價值不僅來自本企業,還有可能來自其它企業或者行業;同樣當價格低於價值成交時,利潤中很大一部分剩餘價值是被其它行業或者企業抽走。無論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還是圍繞生產價格波動,賣出的商品多少元錢,這是商品的價格,而不是商品的價值。

商品的價值只能用勞動時間來計量,而當用貨幣計量時表現為商品的價格並且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時,這時處於生產價格體系(《資本論》第一卷是假設了資本有機構成相同,這樣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樣達到統一利潤率均衡時,可以用貨幣計量,但事實上資本有機構成是不同的,也不是時時刻刻達到統一利潤率均衡),這時商品的價格是根本就不圍繞價值波動,而是圍繞生產價格波動的,比如生產價格高於價值時,其利潤中的剩餘價值不僅有本企業的剩餘價值,還有其它行業或者企業的剩餘價值。如果生產價格低於價值時,這個企業的剩餘價值很大一部分要被其它行業或者企業抽走。

僅系統整體總價值=總生產價格,總利潤=總剩餘價值。

————————————————————

並且價值不是實物(使用價值),而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它代表的不是財富、而是權力,因為總量價值、一般利潤率等完全與技術生產率無關,技術生產率只與使用價值相關

總量價值與技術生產率無關,這個我可以舉一個惡俗的例子,這樣大家容易長記性:假如我是資本家,我驅使一個女工勞動1小時,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裸體舞1小時,在這1小時中,只代表她的行為(勞動)不屬於她,而屬於我驅使的權力關係,在這裡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因而完全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的涉及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同理,一個企業中技術生產率更高的新機器數量不夠,如果相同熟練程度(職稱)的工人分為兩批,一批配置在新機器上,一批配置在舊機器上,如果給不一樣的工資,顯然一批工人會流走。

而剩餘價值是剩餘勞動,不是剩餘產品,剩餘價值:假設資本家支付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是4小時,而資本家實際驅使工人勞動10小時,那麼剩餘價值(剩餘勞動)=10-4=6小時,在這裡同樣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同樣與技術生產率無關。僅同行業內部的利潤份額爭奪與技術生產率相關,但總量利潤、一般利潤率都與技術生產率無關,正如物質生產效率較低的行業,可能有物質生產效率較高行業一樣甚至更高的利潤率。

例子中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由於技術生產率提高,當資本通過移動達到統一利潤率均衡時,使得這個行業工人的數量減少一半,即工人還是工作原來那麼長的時間。

在這裡商品價值是不能直接用貨幣計量的,並且現實中在貨幣不是像黃金、白銀那樣的天然貨幣,而是信用貨幣,本質上信用貨幣不是商品,在這裡還必須拋掉信用貨幣的利率才能得到貨幣的價值,然而再拋掉貨幣的價值才能得到以勞動時間的價值計量單位。同時黃金等天然貨幣的價格有可能不是價值上的價格,而是生產價格,因為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這些統統都涉及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型問題。

——————————————————

注意:價值是某種人類勞動本身的邏輯,是《資本論》通過商品之間換相同勞動量的比例進行交換推導出來的,因為裡邊包含了相同的東西,無差別的抽像人類勞動。諸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必須代入到商品之間按相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否則資本的利潤率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資本就會縮水或者破產,這樣必然引起資本在各行業之間的移動的競爭),但很多人確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代入到價值是實物(使用價值)的邏輯中,即代入到價值是實物,勞動時間決定生產了多少實物(使用價值)的邏輯中,然而又用供求關係來說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概念的荒唐。但問題是人家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是說:價值是實物,勞動時間決定生產了多少實物的理論。

正如交換比例(價格)相同的兩種商品如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的價格(交換比例),但一個成交量可能是十萬台,一個成交量(供給量)可能是一百萬台,可見價格(價值)反映的是交換比例,而不是與什麼數量的反比或者曲線。

當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代入到價值是某種勞動本身的邏輯中,即商品之間按相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以在資本有機構成相同的情況下保持相同的利潤率,這樣自然完全的把技術生產率和使用價值剝離掉,反過來如果認為價值是實物(使用價值),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代入到價值是實物的邏輯中,自然要與利潤率生產率聯繫在一起,由於俗約語言習慣與馬克思價值定義衝突的原因,很多人自覺的要把技術生產率與價值聯繫在一起。

————————————————————————————

並且大家注意資本主義中的一個實現:就是工作多長時間,如月工資、周工資是多少,而很少說生產某實物的工資是多少。這與工人被驅使多長時間給多少工資的《資本論》中的假設是吻合的,同時銀行的利率不是按具體不變實物的物質生產率來確定,而是依賴抵押的契約關係約定某一段時間利率是多少,顯然在這裡找不到物質生產率相關的技術關係,即便是抵押物的價格也是依據市場上的價格出售,而不是技術生率或者磨損折舊程度來確定。

因此《資本論》價值、剩餘價值概率是符合資本主義實際上的會計核算的。當然這與簡單邏輯中直接涉及生產率的邏輯相悖論,但問題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才是資本主義的實際成本,而不是簡單技術關係邏輯中各種要素的消耗,那是單一產品模型中實物經濟中的成本,不是資本主義的實際成本。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吧?平均利潤率r=m/(c+v),右邊式子分母分子分別÷v,這樣式子就變為r=(m/v)/[(c/v)+1],m/v是剩餘價值率,c/v是資本有機構成,當m/v(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自然會使平均利潤率降低,在數學上一目了然吧?說剩餘價值率不變也是為了討論的方便。

至於題主說的例子,當個別資本家應用新技術使得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他是可以通過暫時不變價格來獲得超額利潤的,但其他資本家看到這個資本家賺的這麼多,也採用這個技術,然後就是生產這個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售價降低,直到利潤率回歸平均利潤率。在這個過程中假設剩餘價值率不變是為了敘述問題的方便。

不過問題也在這裡,如果假設了剩餘價值率不變,當全社會的資本有機構成c/v提高,那麼平均利潤率就會呈現降低的趨勢。你說的剩餘價值率或者剝削率的提高,在資本論里是被歸為阻礙利潤率下降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單位生產資料價值因技術進步不斷降低。也就是因為技術進步,不變資本c的價值量也在減少,抵消了因廣泛應用機器而產生的資本有機構成(c/v)的提高,此外還有對外貿易、股份資本等等。但馬克思認為這些因素只能延緩平均利潤率的下降,首先就是剝削率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地步,再提高也只能通過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來提高,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關於單位生產資料的價值因勞動生產率提高而降低,從而抵消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馬克思的論證思路是這樣的:雖然單個機器價值下降了,但由於機器越來越複雜,整個機器體系的價值是趨於上升的;原材料里的農業生產資料(比如麻布、酒精)產出時間長,其降價的速度比不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因此單位生產資料的價值的降低只能起到延緩作用,這個論證由於化工工業產品替代了一系列農業產品而失去效力,但經驗證據表明即使化工產品替代了農業產品,生產資料價格的降低速度也快不過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速度,平均利潤率還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具體的實證分析可參見《大失敗:資本主義生產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更新一下,關於單位生產資料價值的降低,有另外一種論證思路:由於企業是在技術變革之前購入的機器,因此就算機器已經貶值了,資本家為購買機器所付出的資本並不會因此而貶值,這樣就不會妨礙利潤率趨於下降規律,至於技術變革之後購入機器進行生產,他面對的已經是下降了的平均利潤率了(這個思路主要用於反駁置鹽定理)

再補充一下從Kliman的文獻看到的一個辯護策略:假如說技術進步減少了c+v的絕對量,那麼c+v的減少說明社會的預付資本總量減少。這意味著資本積累出現了「逆轉」,而這顯然違背了馬克思的前提假設。換句話說,要證明僱傭勞動的減少永遠可以由剩餘價值率的提高所彌補,從而利潤率永遠可以上升,就必須假定資本沒有積累。假如s/( c + v) 只是一個比值,即使不變資本的價值趨近於 0,從而全部勞動都轉化為剩餘價值,那麼利潤率 p = s/c 也會因為技術進步而下降。因為根據馬克思的前提條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力發展表現為採用了節約勞動的技術,等量勞動使用的資本量不斷上升,也就是剩餘價值和預付資本的比值 s/c 下降。


剩下的一個工人被支付勞動力的工資不變,工作日長度不變,剩餘價值率當然不變,但是少了一個工人,商品的價值降低了——降到1000元以下;這是以之出售的1000元不再是商品的價值,而是市場價值;這種超額利潤(1000元與商品價值的差值)是平均化運動的饋贈。然而,也正是由於平均化的趨勢,這種超額利潤並不違背價值規律;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094167/answer/95555833


補充一下資本家是如何應對 平均利潤率降低 的——

(上面個別答主已經解釋了成因推導,我就不啰嗦了)

資本家不得不

1.提高對勞動的剝削程度,包括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壓低工資;

2.加大對外資本輸出。經濟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對外貿易對經濟落後國家採取以下手段獲得巨額利潤:輸入廉價的原材料以降低不變資本價值,輸入廉價的生活資料以降低勞動力價值,從而使利潤率提高;按高於輸出國商品價值的價格出售出口商品,取得較高的利潤率;在國外進行直接投資,利用經濟落後國家工資低、剝削程度較高等有利條件攫取高額利潤。

欠發達地區與國家就沒那麼好運了,成為被掠奪被操縱對象,政治經濟文化多領域隸屬於發達國家成為發達中心國家的外圍領地。

3.大量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形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某些企業就採用手工勞動而不採用機器(資本主義的低效浪費就體現出來了)

題外話——

鼓勵創業的動機是什麼?

創業就是國家給你畫的一個餡餅!學生怎麼創業?簡單來說就是拿父母的錢去揮霍去為國家減輕就業壓力,就業壓力說白了就是

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中講到,從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中直接推導出過剩人口產生的必然性,揭示了生產資本的發展所造成的兩種相互矛盾的人口變動趨勢,深入論證這種人口過剩的相對性質。馬克思說,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家進行剝削的兩種主要方法。一方面,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方法是資本家力圖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並且力圖僱傭更多工人來擴大剝削範圍。而從僱傭更多工人的社會經濟現象來看,則表現為勞動者就業的擴大。另一方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方法又使資本家力圖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與過去相比,生產相同的剩餘價值所需要的勞動力數量將下降,從而減少必要勞動人口。這勢必會使一部分人口變成過剩人口,成為產業後備軍,這就必然造成失業。

」資本主義積累不斷地並且同它的能力和規模成比例地生產出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過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同時,對勞動的需求,同總資本量相比相對地減少,並且隨著總資本量的增長以遞增的速度減少。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相對過剩人口問題的研究,始終是以生產技術進步引起的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為立論前提的。

他說:「在這種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的構成和它在積累過程進行中所起的變化。」   

正如馬克思所述,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可變資本的相對減少,意味著用較少量的勞動就可以推動較多量的機器和原料,由此會引起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少,並且對員工的要求會較苛刻。

這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惡果,公知鼓吹的市場經濟神話是最大的謊言——

參考我發的這貼——

杜車別的

市場幼稚病患者製造的4個否定計劃經濟神話【三戰局勢吧】_百度貼吧


不知道題主這段話在哪裡看到的,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之所以會導致平均利潤率下降,並不是因為剩餘價值率不變,而是因為c的比重提高了,c裡面的固定資本的比率也隨之上升,固定資本的周轉速度慢於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也就是說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導致社會整體的資本周轉速度下降,從而導致平均利潤率下降。平均利潤率指的是整個社會的利潤率而不是單個企業的利潤率。


錯!錯!馬克思這個規律只適合技術己普及,需求不再增加,仍花錢買機器時。


又在講馬克思經濟學!

那你知不知道很多公司更長時間都是負利潤?

李寧,凡客,京東,很多創業公司。

但是這幾個公司負利潤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樣,凡客和李寧是快消品,囤貨太多了消化不了。

京東後來是戰略性投資,老是買地修倉庫。

創業公司大多數都是在市場探索期,沒有那麼多盈利。

這個世界的確有二種經濟學,一套是馬克思經濟學,它誕生160年前,然而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創新了。

還有一種是現代經濟學,它一直在創新,現在那麼多期刊,那麼多學者都在研究經濟。


推薦閱讀:

大家怎麼看魅藍官方定價699,實際買不到的情況?
留學海外或者非大陸籍的知友們,你所在國家或地區500ml可口可樂的價格(塑料瓶裝,大型超市售)是多少?
商品的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

TAG:價格 | 經濟學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政治經濟學 | 資本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