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南宋李嵩的《骷髏幻戲圖》?

裡面的大骷髏操控小骷髏是有何寓意?傳統的幻戲藝術的變形要如何解讀?


謝謝邀請。

這個「幻戲」,指的應該是當時流行的那種懸絲傀儡戲。就是一個人操縱一個木偶,用線連接四肢、頭部等各個關節。木偶裡面也有各種各樣的機關,可以做出各種巧妙的動作。

我想這是為數不多的,涉及到生死,而且表述的很直接的作品。李嵩藉助這樣一個傳統藝術,其實主要是想描述那種生死虛無,生命被操控的感覺。活人操控活的木偶,死人操控死人木偶,無論是人界還是鬼界,皆有身不由己的情況,或者說本身就是不自由的。

骷髏後面的夫人從表情和姿態上來看,應當和骷髏是一起的。當然,畫中人有可能並沒有看出骷髏來,只是作者腦補了骷髏這一意向,也許這也表達了藝人生活之艱辛也未可知。

其次這幅作品也能體現作者比較強悍的解剖、人體結構的認知水平。要知道中國人挺保守的,南宋就有這樣的作品。西方開始研究人體,差不多要到文藝復興時期,那時候是14-16世紀,比南宋晚了200來年吧。


我剛剛突然來的腦洞,是不是畫中人都看不到那兩隻骷髏,只有幼兒才看的見,所以才會被召喚,而孩童的母親才會有驚慌失措的樣子,以及我覺得大骷髏身後哺育的婦人神態是很迷惑的,不明所以的看著前面的婦人孩子,因為他們看不到那個鬼。這是個恐怖故事


此圖包含三組人物,左側的哺乳母子,右側的頑童婦人,中間的大小骷髏。

由此,我們可以勾勒出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

幼年依賴母親,略通人事後逃離母親的掌控,追逐世間種種誘惑,最終被慾念腐蝕成為骷髏。

如果要問到底是成為操控別人的大骷髏,還是被操控的小骷髏呢?這不重要,反正都是骷髏而已。

讓我們再從母親的視角來看這幅畫。

從構圖上看,母親最初哺乳,而後保護孩子,最後消失。說是消失,其實是隱藏在大骷髏身後,繼續哺育下一代。而從表情上看,母親一直保持著恬靜中一絲愁緒,淡淡的看著孩子的成長,雖欲改變,但卻無能為力。

看到這裡,我感到了一種類似紅樓夢中為天下女子一哭之感,此畫就是為天下男子之一哭;再深思一番,當為世人之一哭。

之後就感到深深的輪迴之感,生老病死,男男女女,就在這世界演繹著千百年都不曾改變的戲碼。

此畫的解讀到此為止,提一點我的看法:此畫的佛教幻滅意味太重,而且是當時的世界觀,不應執著於此。

另,我不喜歡。


這畫內涵豐富,畫面人物分三組,從右到左,第一組是一對母親與幼兒,第二組是大骷髏操縱小骷髏,第三組是母親哺乳嬰兒,三組人物是相互關聯的,作者用了象徵手法,幼兒被大骷髏和小骷髏所吸引,作撲向骷髏狀,母親慌忙想阻止幼兒撲過去,大骷髏和小骷髏象徵了人性的種種慾望,社會的種種陰險狡詐、名利陷阱,人生於這個社會,就會收到種種慾望的引誘,要麼成為大骷髏成為操縱者,要麼成為小骷髏被大骷髏操縱,幼兒象徵剛接觸社會的人,母親象徵你身邊對你好,愛護你的親友,或者代表仁義的道德,但是他們沒有強制力,換句話來說,他們對你的勸導比不上慾望對你的誘惑,最終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你要麼是成為操縱別人的人,要麼成為被操縱者,為什麼作者要用骷髏來做象徵?就是要表達人生的虛幻,在人生的旅程中,逐漸丟失本性,因為慾望的腐蝕,最終只剩下一具骷髏,第三組是哺乳嬰兒的婦人,是說人生這段虛幻的旅途終會走到盡頭,生命將會終結,轉世投胎,又一個新生命旅程的開始,然後又繼續受人生種種慾望的誘惑,周而復始,這副畫大慨就是闡述這樣一種思想……


我的觀感:

你在操縱他物,哪裡知道也有一雙神之手正在操縱著你?芸芸眾生皆幻滅,你只是另一具被控制著的骷髏罷了。旁人神態自若、一如往常,是尚未看破,而這般世間道理卻為作者看透了。大骷髏正擺弄著小骷髏,更顯戲謔,用傀儡戲將其表現出來,也是最妙之處。

大約類似《西部世界》中機器人無法相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被創造者(人類)用程序設定好的,可這又是事實,無力擺脫。

誰知道神是否真的在看著我們?誰知道在更高的、我們看不見的維度里,是否真的有生物在操控著我們?

所以看著這幅畫,細思恐極了。


推薦閱讀:

如何策劃一個畫展?
我這樣算有藝術天賦嗎?值得轉設計師嗎?
帶你了解不一樣的10種紋身風格
「我全都要」是怎麼火的?

TAG:歷史 | 美術 | 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