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實驗一直失敗是種什麼感受?

儀器上手和讀PAPER是兩回事。

想做出東西來,最關鍵的不是文獻上的參數,而是你對自己手邊的器材有多熟悉,尤其是工作原理。

要熟到什麼地步?閉上眼睛光靠聽覺和觸覺就能猜出它在幹什麼、跑到哪一步了。否則你做一百次也是黑匣子算命瞎比劃。


一個實驗10小時,準備過程中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導致無法進行下去十餘次,實驗到最後發現凝膠實驗失敗有四五次。算是比較成功的有五次,結果測試之後發現只接枝上了很少一部分,溶解性還是很差。大三剛放暑假,打算暑假裡改一下條件接著做實驗。導師安慰我說本來就是比較新的實驗,她沒表現出心疼。可是我還是覺得材料好貴。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我不大會做實驗,動手能力太差之類,開始懷疑自己太笨了不適合科研,可是明明修個電器電腦沒什麼壓力的呀。看到前面的答案,我覺得我還是太不淡定了,我決定在以後的實驗中保持平和的心態,努力開發適合在實驗室進行的各種充實自我的活動。還是沒習慣一邊盯著實驗一邊干自己的事。


本科生來答,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比較自主,然後跟老師敲了個題目,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一開始是酶活,分光光度跳來跳去就不說了,好歹沒問題,然後測含量,ok,學學制硅膠板吧,然後柱色譜,單單怎麼展層這一點就磨掉了老夫一半的耐心(有先例,但是重複效果不理想),麻煩的是導師懂細胞和分子,就是不太懂色譜之類的,師兄師姐們各種電泳PCR,對這方面也是磕磕絆絆的,有的環節也要去找其他實驗室問,柱色譜守來守去也比較無聊,結果也同樣不怎麼理想,然後做病理切片,這個就得去另一個實驗室借房間了,聯繫的是管那間實驗室的年輕老師,做了一段時間,做著做著,快兩三個星期了,那邊的系主任來看了一眼,說「這個材料我們做過,XX含量很少,染菌前後的變化用光學顯微鏡做不出來的……」老夫頓時就跪了,其實一開始切片的時候問過老師,感覺不會很好做,但是老師說要看到結果,所以也就做了,實驗材料一批一批的,老夫都替導師心疼啊,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了(其實沒怎麼花錢,真要燒錢有一百種燒法,但覺得自己真心白白浪費了好多材料),畢竟實驗室氛圍很好,也請我們吃了好多次飯,經常過問進度,對玩遊戲之類也比較寬容,我寫申請材料和開題的時候也都是悉心指導(划了好多水),四年本科待了兩年,是我的一部分,還見證了我考研的日子(實驗室自習室比較安靜,本科生沒幾個),且行且珍惜

箇中原因,主要是我們在一個研究室,老師本人的方向比較單一,其他方面的積累比較少,也沒什麼經驗,導師那時主要是覺得要擴展一下背景,不知道是我把老師坑了還是被老師坑了……


心塞啊心塞!為什麼我會來知乎搜這個問題?!!哈哈哈哈哈(無奈的笑),上個月月初做了一批水泥試塊,測28天的抗壓強度!實驗結果:怎麼會這樣?跟文獻看到的不一樣啊?跟我預想的完全不一樣啊,完全沒有規律?然後仔細回想實驗過程,實驗做到一半的時候水泥用完了,換了一袋水泥!天吶天吶!是不是問題出在水泥上?然後我只能再攪一批等待28天嗎?如果下一批出現不同的結果我是相信哪個?各種絕望?懷疑人生!我可是一個三年級的博士了呀,啊啊啊啊啊啊!心裡各種髒話 找誰訴苦去呢,誰能體會我的崩潰!然後默默的點開知乎,搜索「做實驗失敗」哈哈哈哈哈

博一的時候看到另一個老師帶的同屆的同學,他們天天做實驗,覺得他說「做實驗做得想死」是顯擺,原諒我青春年少不懂事!


每周二配料…周日開釜、砸坩堝…周一或二測XRD,分析完結果之後開始抑鬱…如此往複了三個月,已經失敗到懷疑智商…懷疑老Hu…懷疑人生了。[二哈][二哈][二哈][二哈][二哈]


邊做邊在心裡罵mmp。做到一半還得回去翻文獻。

控制好變數很重要啊同學們


一種習慣了的感受。

ps看樓主的情況和我類似,我就說點吧~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要攀比,有進步就好~學會調整心態,最差的結果,無非就是多體驗幾年~


看到那個愛迪生失敗一千次的,我心態要爆炸了,攪個混凝土很難受的啊!!!!!


我來了

本科和研究生的內容八竿子打不著

雖然名字還是一樣

但是內容怎麼差這麼遠

前前後後做實驗也做了一個月了

每次交上去的報告都跟我說分析不夠

那個電信號我怎麼知道他會那樣波動啊

我明明接的好好的

也沒碰他啊

總是在該有信號的時候紋絲不動

不該有信號的時候瞎動

讓我解釋實驗現象

我就差儀器壞了這個原因沒說了

只希望趕緊放過我這個實驗

就這樣


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有一個特別基礎,非常基礎,不能再基礎,專門用來鑒別智障與非智障的實驗,那就是 提質粒

答主第一次提質粒,是在大一開學的時候,那也是我的大學第一個生物學實驗。前後到過三個實驗室,跟過三個老師,七個師兄,四個師姐,三個師弟,沒有師妹,和五個同班同學跟著他們學提質粒,前後提了幾十次,用過不同的人搖的菌,甚至自己也搖過菌,用過七個不同的試劑盒,和老師一起提過同管細菌,和師兄分別做過實驗的不同步驟,結果都出奇一致 ,他們成功了,我失敗了。最後到了現在大三,老師指導的研究生師兄論文獲得國家一等獎了,大四師兄保送北大生命學院了,大二師弟準備科創國家級答辯了,我去實驗室的次數全年級前十,基本都在自己顫顫巍巍提質粒和學習師姐師弟提質粒的途中,就因為提質粒,耽誤了自己的科創,到大三了,怕是畢業設計都不知道怎麼搞了,大一想做個科學家,大二退而求其次只想搞個科創,大三了只想提質粒成功,再不成功,大四就退學吧。

或者休學也可以。


我的研究方向是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屬於光電材料/器件。還記得我第一次做完實驗後,老師帶著我測試器件的數據,一邊測一邊給我講解,說這個性能如何如何的不好,為什麼曲線這裡會陡這裡會平,是實驗中哪一步沒做好造成的。

然後我就問,那這次做的東西是不是不好,算不算失敗。

老師就說,是不好,但不算失敗,不好自然有不好的道理,你只要能解釋地通,能正確分析出為什麼不好,那就是一篇論文。

可能我這樣說有些誇張,大家覺得我們好水啊,發的文章一定都是在灌水,但事實上,我們為了驗證某次實驗為什麼不好,之後又做了無數次補充實驗,又經歷了無數次的所謂的失敗,每次失敗都能給我們提供新的ideal,指明一條新的道路,就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前兩個小時,我又經歷了一次失敗,我也是懷著複雜的心情寫下的這段話,做實驗很苦逼,沒做成功難免沮喪,但是這不正是探索的樂趣嗎?沒有被折磨地死去活來的苦不堪言,哪來絕處逢生的欣喜若狂。

這是原子力顯微鏡測出的器件形貌(我截取的一小部分),因為材料帶磁性且軟,根本測不出來,為了這張圖我餓著肚皮耗了七個小時,就在我心灰意冷準備走人的時候,神奇的電腦突然開掛了一般,很給面子地掃出一張清晰的圖,那種喜悅大概也只有自己才曉得。


推薦閱讀:

你在實驗室經歷過最詭異的事情是什麼?
怎麼寫生物實驗的實驗記錄?
LB培養基能不能吃?
有哪些甚為巧妙的經濟學實驗?

TAG:科研 | 實驗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