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可能將吳語區的方言標準化?

粵語區有以廣州方言為標準音的標準粵語,那麼吳語區是否也應該推行這樣的以上海方言、蘇州方言為標準音或者像現代德語一樣結合各地口音的標準吳語?


這個需要官方層面推動。民間自發是搞不起來的。


貴蘇貴滬標準化推廣 然後其他太湖片方言團滅?

ps.您連嘉興話都理解困難 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吧...


我在嘉興能完全使用上海話和嘉興人交流,感覺只是上海話部分辭彙聲調顛倒,流音保留而已;在南匯上課的時候生活購物也一直用的是上海話,感覺他們的川沙話和上海話差不多啊,音調和上海話大致一致部分韻母有差異;蘇州話也大致聽得懂,感覺有很多去聲;湖州杭州也能大致聽懂吧要稍微慢點;寧波話倒是有點困難,但是慢慢聽還是能聽懂。題主你估計是沒怎麼接觸周圍的同胞,多聽聽就好了。另外按照江南吳越人的性格,也就蘇州嘉興人會稍微遷就你的口音,其他地方的人想要接受「標準口音」?Zumang...


某些上海人總是以一種高傲的姿態來看待「鄉下人」及其方言,甚至在心裡還以聽不懂「鄉下人」說的話為榮,似乎這樣自己就是一個「純種」的城裡人了!

有上海人說聽不懂松江話,我就納悶了,我一個嘉善人都聽的懂了,怎麼會聽不懂呢,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認真的聽過松江人講話!

那些說聽不懂周邊方言的人,我就想問問,那他有聽過廣東人說普通話,或者東北人說普通話嗎?口音這麼明顯,不照樣能聽的懂嘛!

說是要推廣吳語「標準音」,其實不就是想讓大家都說上海話嘛?要是國家確定了「標準音」,但不是上海話,那你還高興嗎?真不是我說,上海話缺陷這麼明顯,怎麼可能用來做「標準音」!


不現實,吳語區涵蓋那麼多省市,即便是同一市同一縣口音也有差別。要保護吳語不是說把它標準化就是個好方法。

粵語之所以標準化是因為有香港這個文化輸出能力特強的地方,其實廣州話和香港話也並不是一樣的。但粵語的標準化帶來的是粵語區其他方言被打壓(這個和mandarin有什麼本質區別嗎)。同樣地,吳語一旦標準化(這裡不說以誰為標準),其他吳語方言人民還需要去學習「標準吳語」,無疑浪費時間金錢。一個國家只要一種標準語就夠了(普通話),只不過前提是標準語的發展不能打壓方言生存。

另外,若是產生一種「標準吳語」,它的推廣宣傳必定是無力的:如果以其中一地為準,如上海或蘇州或紹興或台州話,那麼吳語區其他幾千萬人口不一定服氣,學習起來也有困難(也肯定沒有官方支持);若人造一種兼顧南北吳語特點的「標吳」,它既沒有群眾基礎文化基礎也顯得不倫不類(南北吳語發音辭彙句型語法都不相同,如用詞看北吳,語法看南吳,諸如此類),推廣難度更大。

如此看來,「標吳」只可能存在於學術界,只有研究價值而沒有使用價值。


上面很多答案講到粵語的「推粵」對其他小方言的摧毀作用,但是我覺得,讓中國大地多留下一個粵語(假設幾十年後,中國漢語數量為2),總好過全國上下全部只會講普通話(漢語數量為1)。

這個道理應該很好理解,碎成一地的語言,從多樣性的角度來說當然很好,但是完全不足以凝聚力量;如果這一塊地方形成統一的語言,方有可能在對抗普通話這種龐然大物時堅持更久時間,甚至向外擴張。否則,只會陷入被快速地各個消滅的境地。從這樣的角度講我支持「中等大小規模」的語言:不碎,有統一的標準音,地域和人口足夠大到能夠在推普中生存下去;但是再往外擴張大概也是難事,尤其是有普通話的存在,所以只能保持在「中等大小」。但無論怎樣,總好過保持短暫的碎一地的情況最終被普通話全部消滅。

當然粵語廣州音在華南地區的強勢是自然發展的(有經濟、文化、政治的因素),吳語區蘇州話並沒有自然地成為吳語的「標準音」很可惜(甚至因為歷史原因其擴張能力被大幅挫傷),如果想要達到粵語的強勢程度(其實粵語已經根本不強勢了好嗎)需要大家有意識地去推動,比如大量產生吳語影視作品、吳語歌曲、吳語白話文(要有足夠能和粵語歌和港劇港片媲美的質量和數量,最好甚至能超過普通話),當然政治文化環境方面,跟粵語相比少了個香港,距離北方又比兩廣近得多,確實惡劣許多,難度也要大很多。但長期一來蘇州話「吳儂軟語」的傳聞也是可以藉助的優勢。


主要是吳方言的概念還祇停留在學術層面,民間並未普及接受。由於分佈區域涉及到五省一市,民眾普遍缺乏認同跟歸屬。我覺著題主與其不切實際地要求新派上海話作為吳語區標準音,還不如努力練習對周邊吳語的聽力,多和其他吳語區同胞交流來得現實。新派上海話作為標準音,你倒是省力,可是你問問其他吳語答不答應?蘇州話、寧波話就不答應,更別說太湖片以外的其他吳語了。


老家南通通州南部,吳裔,上海工作。上海話和海門話精熟,我倒是理解為什麼上海人聽不懂海門話的,因為上海話是年輕的語言,規則比較簡單,而海門話有大量的古詞古字,畢竟垃圾 我們有個發音 -了色,我去台灣玩才發現台灣人還保留著垃圾讀了色的發音,可能是民國讀音,而洋釘,上海人已經改成叫釘子了,還有什麼娘子之類的,包括沙洲時期特有的代指詞。


方言,尤其像吳語這樣多樣性極強的方言的標準化不僅毫無意義,反而是對方言文化的摧殘,上面有人提到了粵語,廣府片粵語對其他片粵語的覆蓋與侵蝕都是顯而易見的,同理還有成渝片西官東北官話等等。放棄自己的土白話去講廣府話反而會是對自家粵方言的保護,這種邏輯這是奇妙也哉。


粵語區能夠自發地形成以廣州方言語音為標準音,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結果,首先是粵方言內部差異不大;其次,廣州作為嶺南的重要城市一直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地位。我們再來看看吳語區的情況,首先吳語區內部的分歧就很大,蘇州話跟溫州話之間不能互通;其次,吳語區一直到近現代才出現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而且上海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並沒有形成對整個吳語區的引領作用。到了現在,吳語區的情況就更複雜了,不用說別的,讓無錫全面接受蘇州都很困難,再加上吳語區並不是政治獨立的區域,因此現在已經很難以民間或者官方的手段確立吳方言區的標準音了。


不接受標準化,但支持通用口音


粵語區有以廣州方言為標準音的標準粵語嗎?

如果有,吳語以蘇州方言為標準音。學術上就是這個標準。


吳語標準音曾經有過,推行過,但是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而作罷。請看

建國初期對方言比較寬容,曾經想過以上海話為基礎,結合周邊方言弄一個江南普通音、江南話。

浙江人民廣播電台一開始採用的是杭州、上海、嵊州話為播音語言。但據圈內同志說,嵊州話更加多一些。


除非江浙滬和廣東一樣就兩個大城市,不然相互之間根本不服啊


蘇滬嘉小片,就是吳語區最小的按語音區別的片區,你再往下分蘇州話嘉興話和上海話,就是行政地域區別了。跟語音已經脫離關係。

換句話說,

上海人聽不懂蘇滬嘉小片的語言水平,

大約等於美國紐約人,

到了新澤西,

聽不懂了一剛:)


我可以聽懂上海話 蘇州話 無錫方言 杭州的一大半 浙江的基本是40%吧

然而我講的只是個無錫下轄的傳說最不像吳語的江陰方言

我覺得標準音在學術界難定義 而且真正操作起來也無法推廣

另外 廣州的粵語標準化又如何 在hk本地人眼裡還是外來的

聽了那麼多吳語 還是說不好一句金陵話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