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修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哪裡來的?

比如我們政治書的教材,司法考試的教材,還有馬克思經濟學,真的是馬克思本人的傑作?如果不是,那是這些中修馬克思出自哪裡?


儒學起源於孔子,孔子死後分為八家,其中孟子荀子最有名,然而他們的思想也不盡相同。

漢武帝時期,在董仲舒的作用下,儒學為入世而變,加入了神學的色彩。東漢末年,儒道交融,漸漸形成了玄學。佛教大盛以後,至唐朝時期,儒釋道合一,儒學漸漸地加入了佛教的思想。

北宋慶曆年間,「探求道德性命的『義理之學』, 自此流行。要創新, 便要批判舊經」。終於在南宋時期,朱熹集其大成,程朱理學問世,漸漸成為主流思想。雖然明中期受到心學的挑戰,但其地位沒有被撼動,一直持續到清末,因革命而消亡。

指導社會實踐的理論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反過來作用於社會實踐的。每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有其社會背景,能夠盛極一時,就說明了其能夠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經學家不考慮社會的現狀,脫離了社會實踐,為立言而立言,其理論也就只能扔到故紙堆里。

二千多年來,儒學經歷了多次變遷,很多人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釋孔子的話,雖然理論不盡相同,但都可以認為是儒學的分支。

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合適的事物終究會滅亡,合適的事物遲早會產生。事物要想維持自己的生存,就必須不斷變化,以適應環境的要求。一但停止變化,不再創新,變成一種不容挑戰的真理的時候,距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北京大學召開《馬藏》編纂工程啟動會議


政治教材中的馬克思主義,的確與馬克思本人的著作相去甚遠,很多概念在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都找不到。我只知道,關於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之類的說法,應該是來自毛澤東的《矛盾論》,但所謂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量變質變規律),馬克思的著作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也很想知道答案。至於辯證法、唯物主義,馬克思的著作中倒是有這些概念,而且看的出他對此的理解極其深刻,遠遠超出教科書的闡述。


政治課本上的主要是蘇聯來的,斯大林主義


推薦閱讀:

瑞典共產黨論十月革命和當代世界
阿爾都塞訪談:馬克思主義的危機
資本主義發展掠影
讀《哥達綱領批判》

TAG:哲學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