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否應當和周邊長三角城市聯合起來制定一個標準吳語以保護地方文化?
吳語的破碎與滬語保護的興起
首先,我是支持制定「標準吳語」的,至於採用何地方言作為「標準音」還有待商榷,不過我認為使用「蘇滬嘉小片」的語音最為可取,畢竟涵蓋人數最廣,且互通程度較高。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標準吳語」後,並不意味著放棄對各地方言的保護,「標準吳語」僅是為推廣吳語而指定的,我們可以集中力量來編寫教材,開辦課堂,方便外來人員更好的學習吳語,而且無論在何地學習的吳語,到其他地方都可以被聽懂,這樣也省了學習者不少事。但對於吳語區的人民來說,就沒有學習「標準吳語」之必要了,本身在北吳地區方言的互通程度就比較高,我們完全可以操著自己的口音跟別人交流,多學一門語言也無益。再者說,如果強制推廣「標準吳語」,那就跟推廣普通話沒有什麼差別了,到頭來被削弱的還是吳語。
最後,其實我們只要和別人多用吳語交流,就已經在保護吳語了,主要我們現在覺得吳語比較「土」,不願意跟別人講,也不願意教小孩講,才是導致吳語式微的主要原因。事在人為,只有我們去做了,才可能成功,否則終究是空談。不用,我更願意和吳越同胞講各自的方言互相交流,而不是剝奪其他地區使用自己土話的習慣和權利。
秦始皇都沒要求語同音。。
吳音官話是固有的區域通語語。本地鄉談和吳音官話向來並行不悖,何必另起爐灶。
利益相關:魔都人感覺沒必要,那樣的話,等於在推廣吳語普通話了,自我感覺,蘇州話是吳語里最好聽的了。還是支持各講各的,互相能聽懂就行。我平時跟我們江浙的人說話,都是這個 套路,尤其跟寧波人,是堅決不講普通話的。
這樣我們和推普機有什麼區別?
講真我覺得吳語應該是一個語支……跟閩語類似。你說上海話跟溫州話同屬一語言我是怎麼也難以相信的。既然是一個語支就沒有什麼吳語內部制定一個標準語的問題啦(′▽`)ノ?。那就只是個人價值取捨了。
而且,看許多吳語人的表態(太湖片),是支持一個多中心語言的,那有何不好呢?
也許題主是想學習粵語在廣東的推廣?可惜現在已經沒有那種條件了。
當年,粵語的廣泛推廣開來有兩大原因:
1. 香港的粵語文化發展迅猛,影響力大,包括電視音樂電影等等(缺乏競爭)2. 廣東省內能夠收看香港的tvb和atv(當時tvb節目還是完勝國內的節目的)。
這些都是極具歷史偶然性的,現在已經很難復刻那種條件了。比如說香港相對獨立的地位和粵語的官方屬性,比如說當年影視業的壟斷地位。
建議:
形成自然強勢音。
比如說上海通過自身的影響力,辦起滬語電視台,音樂以及電影市場,從而形成吳語區的文化高地。樂觀的情況就是,吳語區人們對這些滬語電視節目音樂電影喜聞樂見,大家就都慢慢會學會滬語,這樣就可以增強各地的交流以及增強凝聚力了。
當然,就像前面所說的,現在缺乏那些重要的條件,現實還是比較艱難的。
利申:
客家語保育關注者有誰還記得在江北的啟海通靖幾百萬吳語同胞呢?
利益相關:住在寧波的慈溪人。從保護吳語的方面來講,我非常贊同確定吳語標準音。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要把上海話作為標準音。但是比確定標準音更重要並且可以說是確定標準音的基的是整理吳語漢字。有吳語漢字作為基礎才能更容易得推廣標準吳語,吳語區內部交流也更方便。同時以吳語為母語的人也能更好得了解體會自己的母語。我雖然是個90後,但是一直以來是以吳語作為母語。基本只在學校使用普通話。所以目前有些生活上的東西不會用普通話表達。希望能夠在我生活的環境更好得推廣吳語,更多使用吳語。這樣我生活也方便一點。(存了一點小私心)。
要有標準音成為官方語言就行了
地方文化的保護看什麼目的了。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特權,還是就是有些好東西不想失傳了。
如果為了發展,普通話,英語,這些足夠了。
如果為了彰顯自己的特權,哈,上海的繁榮就是上海的包容,才叫很多很多人才,資金都流向了上海,如果上海真的排外,或者地方保護,只怕上海會衰敗的。就算上海地緣位置很好,誰都離不開上海,沒事你彰顯自己本地特權,造成本地和外地的隔閡也不是什麼好事吧。至於說,吳語就是個好東西,這好東西不能失傳,國家定義成文物,國家保護起來這個也不能影響現在文明的生活,何況還是語言,比如繁體字國家決定是好東西了,國家也不能抽風的把簡體字取消換成繁體字,一樣語言是交流的,現在國家放著普通話挺好的,強制一個地方講吳語也不現實。你要是喜歡吳語,你可以試著申請吳語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國家不尿你,你可以自己試著倡導下。不妨礙現在的文明生活,其次不存在什麼歧視別人彰顯自己的特權。吳語就是你自己的事了。非上海本地人,我挺想多看看過去上海這邊的文化。但是我不想看見有人因為自己的文化對我的生活有影響。歐洲的Esperanto沒在歐洲通用,世界通用了英語;北吳的"Esperanto"推廣推廣,南吳怕還是通用普通話。各說各話又要適應期,都學滬語又都不服氣。那做個「Esperanto」有什麼用?吳語狂熱分子自己用用?
本人上海人,在此略表一下個人愚見。吳語地理上涵蓋的面積太大,各種小片之間的區別比粵語要更大,很難直接借鑒粵語的保護方式。有的答主提出的以上海話作為吳語代表語的建議,個人認為不妥。上海話作為吳語中普化較為嚴重的方言,在用詞和古音保留上不佔有優勢,而且內部本身也有很多用法上的分歧,即使在影響力上略佔優勢,也很難另其他吳語地區信服,同時也不符合保留傳統的初衷。
因此個人認為與其搞標準吳語,嘗試建立一套吳語的發音體系的拼音解決方案,同時適當統一一下書面文字寫法,可能是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本浙江人民表示,不想學滬語(??ω??)
一個地方就有幾種語言 標準是哪種語言呢 不太好統一 統一也沒大意義 其實江浙滬的語言有很多發音都很類似 也能聽懂一部分其他地方的語言 正是因為各地的特色造就了不同的方言 這也正是吳文化的魅力之一 保護當地語言我家那邊早七八年就做了 出了書出了講解的視頻 好像偏題了^_^
語言是有生命的,人為的干預就是截肢乞討和侏儒培育。
你感受一下當中的罪惡。那不過是再給當地人強加一種普通話罷了,到時候就要會說本地話、普通吳語、普通話三種了,人都要錯亂了好伐。一種方言如果要消失就讓他消失好了,其他江浙方言不清楚,上海話也就100多年的歷史,而且這100多年裡音調也變過,消失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其他不說,國家就一棒子打死,誰敢帶頭組織此類活動, 立馬到你家查水表。
粵語吹 粵語吹 粵語吹完吳語吹
沒必要,不要再以推普的名義擠壓方言的生存空間就行
推薦閱讀:
※除環京津貧困帶以外,是否還存在一個由蘇北、安徽、浙西、閩北等組成環長三角貧困帶?長三角地區的空吸效應是否被忽視了?
※為什麼上海和江蘇不學習隔壁的浙江大力推行和發放市民卡功能?
※如何反駁「上海不就比杭州、蘇州多幾個高樓和商場」這樣的言論?
※為什麼無錫會被列入一線城市,而蘇州還是二線?
※有什麼關於江蘇的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