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歷史老師或者精通歷史的小夥伴一起逛博物館是什麼樣的體驗?

偶然跟小夥伴聊起這個問題,歷史捉急的我每每去到博物館都困得生無可戀,於是很是好奇要是有學歷史的小夥伴一起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還有類似的是,我之前去巴塞羅那浪的時候,參觀了聖家族大教堂、巴特羅之家之類的地方,就想著要是此行帶著學建築的小夥伴是不是也會很不一樣!!


歷史啊……那有可能他們看不懂歷史文化類的展覽,或者也就是略懂一點。

因為歷史學以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器物並不是主要的研究對象。

最好還是攜帶考古或藝術史方面的專家。


看到提問整個人就立刻思密達了!

Why? 因為我就總在「精通歷史的小夥伴」與「和精通歷史的小夥伴一起去博物館的人」之間相互轉換身份。

本人美帝歷史學本科,主修公元前社會史和國際關係的發展,同時愛看畫,加上喜歡拖著一起出遊的小夥伴逛博物館(小夥伴語:而且這混蛋一逛就是開關到閉館,絲毫不考慮人類中午需要吃飯這一客觀事實),為了不讓通行朋友們寂寞無聊,我就會經常挑一些比較有文化背景、比較有趣、或者蘊含有趣故事在其中的展品來講,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我做講解員朋友們變聽眾挺我講博物館。

所以一般情況下,當同去博物館的一群人中有一個(注意數量,一個)對歷史或者展品本身有較深的了解的時候,會變成這種一個人講一群人聽,有問題大家問然後回答這種模式。相信一般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好的逛館體驗,這種不僅帶動大家興趣又不會自己看太無聊的方式可以有效烘托遊覽氣氛,對於知識淵博又想趁此泡妹子釣帥哥的才男才女們來說這就是好機會啊啊啊啊啊啊啊。

但是,我剛才說了,這是一群人中只有一個人很懂的情況。當與你一起逛館的有一群懂的人,有時候情況會變成這樣:

A: 哎你說曾侯乙那套鐘的銅人支架是鑄件的?我還以為是失蠟做的呢。

B:你以為是河博雲紋禁啊,非鏤空一般都是鑄件的吧。

A:對哦,我記得雲紋禁從楚國下寺2號出的時候都碎成渣了吧,那上面做足的異獸是怎麼拼成的啊。

C:我們看的不就是套鍾嗎。。。。

AB並不搭話繼續討論著。。。。。

請相信我,這種情況我真實經歷過N次,根本插不上話啊,只能在旁邊默默聽著,直到有一天我的姿勢水平趕了上來,於是我加入了他們把其他人晾在一邊。

所以當同去的小夥伴中有多個知識淵博的小夥伴,兄弟,謹慎啊。。。

未完待續,明天寫我被大神帶去看館的經歷。


博物館裡的展品品類繁多,不一定全都懂的,如果碰到熟悉的領域,又是和關係比較好的基友一起逛,基本上就是吐槽和八卦以及話題延伸的狀態。如果逛展的時候正好碰到有人把電視劇當真事在那裡說,會比較有默契的相視一笑,哈哈╮(╯▽╰)╭我比較喜歡和損友一起逛,一邊吐槽一邊講解的感覺很棒


這個這個我知道就是這麼回事,

那個,當時康熙。。。

還有那個。。 別走啊。。 別走啊。。

就是這個體驗。。。

話說上次去三星堆,我問的人家講解員都不樂意講了。。。。。。。熱心狗也有壞處。

當然,不覺得歷史學的好就能怎麼樣。歷史事件和歷史研究對於文物有直接的影響,但是你先要了解文物才能叨逼叨啊。。。

從一個講解員的個人修養來看,不怕歷史,地理老師教授。怕的是考古隊啊,博物院啊,古玩收藏家啊。。尤其是收藏家,一般都是比較自信的。。。基本上你就聽他說了。


占坑~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武英殿里遇到了一位女士帶著朋友參觀,發現她解釋的很專業就偷偷在旁邊蹭著聽,後來發現竟然是故宮裡的考古專家!

體驗就是:太贊了!漲了許多知識!了解了許多展品本身的歷史價值和這次展出的意義,可以說之前自己看得完全是一塌糊塗,完全沒有看到重點!

先說這麼多,以後有空再補充!

圖片是看完展覽準備走的時候拍的,當時已經晚上九點多了!


我是不知道和精通歷史的小同伴一起逛的體驗了,因為我就是題主口中的「精通歷史的小夥伴」。

反正我的體驗是「大家都不要吵,我要開始裝逼了!」


謝邀。利益相關,高中歷史教師一名,教齡少於5年。

首先破題,如果是歷史老師,大多情況下都是專業畢業的了,然後這個老師的水平和他/她所在的學校歷史系的裝逼程度是有相關性的(別拍,我瞎說的);要是「精通歷史」,這種明顯的民間說法一定會覺得這傢伙一定曾埋首故紙堆而又具有一定的演講才能。博物館,看來這裡主要指通俗意義上的歷史或人文博物館(博物館還有自然的、科技的,博物一詞本身偏自然,見:自然歷史),里存放的都是前人遺留下的痕迹,那就確實和「歷史」有著緊密的聯繫了。

其次,世界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題主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否彷彿預設只要有這麼一個小夥伴在,大傢伙兒一進入博物館,精彩劇集馬上呈現,夏洛克就要開始他神一般的破案的過程了?如果果真如此,那絕對說明這個小夥伴至少不止一次地考察過該博物館,熟知該博物館行走路線及展品布置,並且已經事先查閱相關資料(說不定還做了小抄),他/她滿懷熱忱、像介紹自己家一樣為你們展品的歷史掌故,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遇到這樣的小夥伴一定要珍惜啊!

所以,這樣的「導遊」/「講解員」可遇不可求。那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怎樣的呢?大多數情況,歷史老師的注意力多會被展覽給吸引,是顧及不到身邊小夥伴的,除非恰好碰上自己所熟知的,才會招呼你們看熱鬧來。故與其期待自己的小夥伴來給你大餐,不如關注些高能量的路人,記得曾在某博物館路過一中國古代書畫展區,一位自稱學畫的老奶奶就袖子一挽給大家講起這些書畫展品的流變來。

作為歷史老師,看到些重要的展版、真品偶爾還會去想著該怎樣能在以後教學中用上,以及和以看得到的某些文本結論印證,多數情況還達不到能介紹的地步,本來就是來看新鮮的,你還要我去說出個魑魅魍魎,做不到啊!

其實總的說來,博物館展出的藏品基礎款無非為陶、青銅、瓷、石刻、書畫,如果把這幾大類別的流變歷史補補,再去了解不同地區館藏的特色,在小夥伴面前翻雲覆雨完全沒問題。除卻鎮館之寶類的展覽,博物館吸引人大多還是特展,而且答主認為博物館不是超市,不是把盆盆罐罐堆在一起就可以叫賣的!應該要有主題才吸引人,特展就多能體現。比如最近答主去的「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九省聯展」,呼應當前熱門的「一帶一路」,倒是挺普及大眾的。

最後,答主還不夠浪,沒機會去國外,也就僅去過國內近十個省會/直轄市的博物館及眾歷史遺址,眼界有限,望以上提供了有效信息,有什麼吐槽悄悄告訴我啊!

[銅跽坐俑,西漢,百色西林縣出土,廣西博物館]

PS:是什麼體驗找來驗證下就知道了!


略懂一二的歷史文物愛好者。

一二是什麼層次呢?珍貴文物大致可說出挖掘出土故事和文字含義,一般文物可以講述花紋和用途,相關時代背景了解。

but!

每次提議去博物館就會被群嘲裝逼……

每次在博物館看到身邊人的表情就沒什麼興緻……

每次講述相關知識就會被無視和鄙視……

每次逛個博物館都是快步略過……

「這個是沐盆是洗頭用噠,不是洗澡的哦~」

「哦,等下吃啥?」

「這個是現在出土的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的!鎮館之寶啊!」

「我們下午去哪玩?」

於是,養成了自己逛的習慣。


說到逛博物館就莫名的興奮。

然而每次在入館前租解說時就會暗自神傷——你什麼時候才能博學到可以不租解說的程度?!

但我認為,似乎永遠沒有這個時候。

前幾日跟朋友和她的姐姐三人一起去逛龐貝展,展覽挺大,涉及了龐貝的文化科技以及最後的毀滅等等,很全面,我自認對龐貝

的歷史還算是略有涉獵,可是也只是在末日那片展區能對同行的夥伴們介紹些什麼。朋友的姐姐是個藝術生,一路逛過來但凡一些藝術品她的姐姐便能向我們介紹一些,我看她的小眼睛都發光了。

舉此例,是想說,不管是精通歷史還是涉獵廣泛,你終有不精通的一個方面,不然,人為什麼要一直學習呢?所以不要覺得帶著懂歷史的小夥伴就萬事大吉啦。

咳咳,回歸正題,帶著一個懂歷史的小夥伴一起游博物館的感覺,是一種說不出的美妙,因為他會像驚喜般告訴你一些解說中沒有的東西,也會讓你有一種自豪感和崇拜感——我有大神我驕傲!有朝一日我也要變大神!當然最實在的,還是這趟博物之行會因為有他們而更充實呢。

期待著10月和懂歷史的小夥伴的南博之旅。


自帶解說員...


我朋友從來不和我逛博物館,一是他們看不慣我裝逼,二是哪怕喜歡歷史的也受不了一個展廳看半天


有啥不會的就直接問啦_(:_」∠)_好方便


推薦閱讀:

一個建築師的性別意義—扎哈 哈迪德
91歲的他,獨自修建2000平米的大教堂,一建就是56年...
[自問·自答]簡述建築學的歷史脈絡-外國

TAG:歷史 | 博物館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