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漢及之前都是分餐制,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成現代中餐群餐?又有什麼歷史原因?


為什麼中國在漢及之前都是分餐制?因為沒有桌子。

實際到了隋唐分餐制也是主流,原因嗎……還是因為沒有桌子。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里,用的的依然是幾、案,而每個几案上的食物都是一樣的,說明還是分餐制。

雖然椅子從魏晉就開始進入中原,但一般還是拿來單用,或者最多是一案一椅,沒有因為有了椅子而發展出桌子來。所以吃飯還是一人一几案,哪怕幾人共用,也是分餐制。

要到宋及遼金,桌子才得以出現及普及,明清鼎盛。因此我認為群餐制的普及與桌子一樣,最早也要到宋,明清鼎盛。

只有桌子出現,才能實現群餐制里上一大桌子菜又每個人都能夾到。

之前用的几案,一是太窄,放不下多少菜,放多了就只能把几案接長龍了——有個電影,伊能靜和男主去吃日料,結果人越叫越多,最後就接成長龍了,就是用的幾。

二是多席坐,起身十分不便。群餐的話,你要夾個遠點的菜得起來走一圈,走到菜面前夾起來然後就地吃掉——那會兒的菜多是烹、燒,夾著走回去一準是湯汁一路淋回去。吃完,你再回座位坐好……你說,還能不能愉快地群餐了!

感謝椅子,感謝桌子,感謝群餐,我們才能比西餐的一頓吃多好幾倍的菜,雖然很浪費(此句純屬調侃,謝絕拍磚——被木有幽默感的人嚇怕了。但是!加了這個說明就一點內涵范都木有了!摔!)。


我曾經看到一段話,大概是甲拜訪乙。乙讓僕人準備幾-席的時候,是一席一幾。兩個人是一人一個座位,一個桌子。甲到了,為顯示兩人前嫌已逝,特意讓乙的僕人撤掉一個幾。兩人一幾兩席。是不是這樣可以顯示親近,慢慢的大家都做飯一起了。這個故事可能是秦惠文王與商鞅,印象不深了


唐宋時代的中國人吃飯是分餐的。

至於後來會變成一個碗里吃菜則是偉大的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類似的文明倒退的例子還有很多, 例如宋朝時期的中國婦女有法律承認的私產和繼承權(奩產),還可以自主決定離合與改嫁。


我記得歷史課本里就有提到

宋代墓磚刻的夫婦同食


馬扎。


你看漢武大帝里大臣上朝中午吃飯的時候就是分餐嘛,一人一個案子,很有意思


推薦閱讀:

吃晌午沒有?
為什麼很多深受中國同胞好評的中餐館,在Yelp上常常評價不高/中等?
炒土豆絲和炸薯條有什麼區別?吃一盤土豆絲或一包薯條對健康影響大么?
鯡魚用中國烹飪手法處理會好吃或不太難吃嗎?
醬油中的生抽,老抽,醬油,豉油,蚝油,都有什麼區別?該怎麼用?

TAG:歷史知識 | 中餐 | 餐桌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