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什麼都很牛逼,這可能嗎?

有那些在各個領域都比較厲害的人?

如果想要學什麼都能學得比一般人要好甚至在那個領域達到一個比較厲害的層次,可能嗎?

假如要達到這樣的能力,應該需要很大的好奇心、興趣和思考、自學、動手能力吧?

那麼這些方面又能怎樣培養?

在學什麼都盡量能學得比較好這方面,你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的確可能。我爸就是很牛的一個:

數學、物理、化學、全部通;

會拉手風琴,會吹口琴;

會作曲,會跳舞;

速滑隊的運動員;

俄文(精通)、日語(精通)、韓語(第一母語)、漢語(第二母語)、英語(能閱讀數學書籍);

但是他在生活里可以說很弱,動手能力極差,連雞蛋都不會煮,而且脾氣暴躁,反覆無常。

我的經驗是,某些方面能力強,必然在其他方面有嚴重缺失。

貼一段我爸的粗心故事:

他給某廠碩士班講課,一興奮假牙掉出來了,他就一邊講一邊蹲下在講台上摸索,摸到後拿起來吹了吹又放到嘴裡裝好,一點沒影響上課的節奏。學生驚奇萬分:教授竟然從地上撿東西吃!返回學校的前一天,為老師餞行時學生實在忍不住,問他那天吃得什麼東西。一解釋,師生都哈哈大笑。返回的那天早上,他穿著短褲、拖鞋在屋裡想問題,司機喊他出發,他應聲而出,空著手上了車,接過票上了火車後還想著那問題,直到夜裡餓了才意識到什麼也沒帶,行李、錢包都留在賓館了。

我爸最牛的當然是他的數學天賦,其實還有他的勤奮。

1961級的大學生,大學時代廢寢忘食,經常在廁所、在路燈下看書,文革的時候把書一頁頁拆下來藏在毛主席語錄里看,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我爸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永遠都有目標,不放棄,一直努力直到現在。

數學達到一定造詣之後,物理和化學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我爸大學畢業之後在中學教了十年書,在中學教書期間,他開始搞科學研究。得知我國的激光研究需要紅寶石,他就到圖書館查資料,研究「熔焰法製備激光紅寶石」,得到了科技局43000元的經費支持想一想70年代初這筆是多大的經費吧!後來研究成果通過了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鑒定,成為當時的媒體「新星」。曾經被稱作「中國光學之父」的王大珩錄取為他的研究生,但他被「研究蒼蠅的複眼」嚇到了,攜家眷跑路了,現在家父偶爾提起這事,都覺著很對不住老師的信任,也為自己錯失了機會而感到遺憾。

我們沒有付出那麼多的時間來專註於某件事,自然不能做到登峰造極。

但一旦到了頂峰,再涉獵相關的學科就相對容易許多。學習方法,思考問題的角度都很類似,尤其是從數學轉向其他學科。因為理工科學問最終都會轉化成數學問題,數學基礎不好,還真學不好這些學科。

最後,做不到牛逼,每樣都很平凡,但也很快活。我做為他的女兒,為不能子承父業、繼承他那一屋子的數學專著略感遺憾。

(不好意思,因為涉及隱私,知乎里的用戶看看就得了,謝絕評論,謝絕轉載,謝絕分享。)


這裡其實有一個技巧,那就是一個領域裡達到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對某個資質的人來說,超過世界上50%的人可能只需要100小時的學習時間,100個小時在人的一生中很短;超過90%的人可能會需要2000小時的學習時間,這也很短。但是要再往下學,難度就更大了。我看了一下眾位回答中提到的人,他們其實嚴格來說只能算是「粗略掌握」。他們的技巧在於明白之前提到的道理後,利用這個特點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性價比進行學習,當他們比身邊大多數人要出眾的時候,就可以停止練習,保持一定量的重複來鞏固即可。

我不清楚@maggie 的父親他老人家在物理、化學專業上的知識能力,我個人認為在理工學科上,至少能讀懂前沿的學術論文,並有自己一定的見解,如此方可算是出眾。就另一個回答中提到的林志穎,其實他在很多副業上用的就是這個技巧——在一個領域上特別專,在其他領域上做到比一般人優秀。比如彈吉他,學會基本的民謠掃掃弦,只需要一個月的練習時間,但是要轉電吉他或者指彈,需要更多的練習時間,古典吉他需要更長的練習時間,想把吉他作為專業又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一般來說,你只要會幾個簡單的三和弦轉換,就能彈唱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就已經比身邊大多數人強了。

對於匿名用戶的回答,我覺得英語專八算不上是英語牛逼,甚至不一定算很好,也不代表能跟 Native Speaker 進行流利的溝通。至於計算機四級,那是個笑話。


很多大神都證明了自己在想學的時候真是學什麼都牛逼,但是也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人的智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有所成就的領域是局限的,是所學習領域的子集。下面舉幾個例子:

首推趙元任大神。數學,物理,音樂,語言樣樣精通。

「趙元任(1892-1982) 字宣仲,江蘇五進人,生於天津。1910年為游美學務處第2批留學生,入美國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1914年獲理學士學位。191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9年任康奈爾大學物理講師。1920年回國任清華學校心理學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學研習語音學,繼而任哈佛大學哲學系講師、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應聘到清華國學院任導師,指導範圍為「現代方言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等。1929年6月底國學研究院結束後,被中央研究院聘為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同時兼任清華中國文學系講師,授「音韻學」等課程。1938年起在美國任教。」趙元任生平和簡介

我想他的理學功力就不用說了·····

至於文科方面呢,咳咳,趙元任老師回國後在清華國學院執教,後世稱「清華國學四大導師」,除了他其它三位分別是: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對比一下後面三位大師的名字,我想你就知道趙元任老師有多麼大師了。傳說他作為羅素的翻譯走遍大江南北,回來之後順著講學的路線給大家表演了一遍各地所學方言,完全就是走到哪裡就學會哪裡的方言了(話說估計他看一遍星際迷航就學會克林貢語了)。清華國學四大導師

還有音樂才能。《教我如何不想她》是比較著名的,當年清華百年校慶的時候央視都放了。東北大學當時的校歌也是他譜的曲。這還找到一篇相關的論文《淺析趙元任藝術歌曲的音樂特徵》。

所以羅素來中國的時候,據說當時的胡適都說只有趙元任可以勝任。更多內容請戳;wikipedia.org 的頁面;趙元任_互動百科。其實關於他的趣事很多,特別是他的婚姻,另外他的老婆楊步偉也比較大神wikipedia.org 的頁面

除了這位大神,其它還有很多。

外國大神的代表應該算是羅素了。羅素伯爵是哲學家,數學家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維基和百度百科都介紹的很詳細了(伯特蘭·羅素_百度百科/伯特蘭·羅素)

還有牛頓爵士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傑出的皇家鑄幣廠監管。wikipedia.org 的頁面

其實丘吉爾也算是比較跨界,油畫(或者軍事),文學和政治三項全能。沒見哪個藝術家可以玩轉政治的···wikipedia.org 的頁面

除了這些千百年出一個的大大神,我們現實生活裡面也有很多大神。

@Fenng ,在「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業值得嗎?參考標準是什麼?」有他如何跨界的介紹。

從臨床醫學跨界到社會學的神奇大Joy(大 Joy 是誰?)

這個問題中第一個答案中的那對夫婦你認識哪些很有意思的朋友?

另外最近的羅永浩和郭敬明其實都有跨界,雖然他們的作品不一定多麼成功,但是和普通人比起來,已經是非常想那麼回事了。

例如喬布斯一個人改變了音樂、電腦和手機行業,也許動畫也可以算,還有那些諾獎大牛們(除了文學獎)。

其實優秀跨界的人真是很多,他們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學點東西對於他們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但是,但是啊人的時間和智力是有限的,我覺得仔細想想牛人們學的好的這些學科都是有相似性的或者聯繫性的。例如趙元任老師擅長的領域除了語言學(我對語言學完全不懂)都是哲學抽象的。而且人的精力有限,最終青史留名的還是只有一個方面,趙元任首先被認為是一個語言學大師,而不是物理或者音樂大師;喬布斯是一個IT牛人而不是藝術家或者思想家;牛的受不了的活了98歲羅素伯爵也只是理學和文學界兩屆。

所以繞回來回答一下問題。學什麼都牛,多到數不清的人都證明了。但是跨界成就事業的實在是太少了,這些人都是大師,都是人類歷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了。

PS: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可以,牛逼常有,而登峰造極不常有。

學習能力一法通萬法通(適用範圍參照上一句)。

先做好普通人,一精勝眾博(@采銅 在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是不是一種悲哀?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很精彩)。

不敢與大牛比肩,尚屬及各方面都能學的人。

Top2高校漢語類研究生,國家部委公務員前三,英語專業八級,計算機四級,司法考試低空過。以上八個月內達成。八個月之外的還有二級運動員。

呃,已經被大牛拍了,弱弱地爭辯一下吧,都說了是尚屬能學了,不敢往牛逼里亂套。又及,英語專八確實不算啥,不過流利溝通不是問題。至於計算機四級,班門弄斧了,勿笑。

還是太弱了,考試好點而已,獻醜了,各位大牛輕拍,已匿。


看到問題我就想到了兩個人,萊昂納多·達·芬奇尼古拉·特斯拉


今天剛被震撼到就遇到這個問題了。

不是原創的就不貼出來了,傳送門:sam tsui_百度百科

留意一下,此人乃89年生人……


高中的班長,草雞牛掰。門門第一高考全省前十,各門競賽參賽都能獲獎,口語發音foreigner都贊…北大當年全國面試No1,聲音巨好聽,長得還很精緻。就是這個貌似牛X閃閃的人大學被劈腿了~整個高中沸騰了,真是悲(xi)痛(da)萬(pu)分(beng)。瞬間那個搶我們班長女友的男人微博關注量破萬~


不如我們來定義一個變數

X = sigma "牛逼程度/領域」 × 「領域寬度」 / 「努力程度"

哎呀好啦我知道這個定義不嚴謹,意會啦意會

個人意見,X是天生的。

所以,要麼把一件事做到NB到極致,要麼略懂好多不同事,這都是可能的,也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選擇。在某個領域攀上頂峰的,也許要面臨「就是個x痴/獃子/nerd」「離開xx領域你還能幹什麼」之類的非議;什麼都略懂一些的,要面對「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是不是一種悲哀? "這樣的質疑,也可能一輩子都是個nobody。

所以,不需要問能不能,一切都是選擇。想要什麼都NB,而甘願付出數倍的努力,也是選擇。只要接受X是天生的,一定有人處處比你NB,也一定有人處處沒你NB,就行了。


室友在MIT一學期七門課,工科,同時在國內開兩家工程公司,寒暑假參加超跑俱樂部,晚上夜店撿屍體。另外,制霸健身房,連白人也會來搭訕,問技巧……我等只能獻出膝蓋。


學什麼都很牛逼,不可能。但如果在很多領域方面牛逼,或在一個大的領域(如體育,語言學習等)有個方面建樹是可以的。

首先,學什麼都很牛逼,這不現實,從邏輯與現實上講就不可能,達芬奇是牛逼,但不可能世界上所有東西就學會並牛逼,人,總歸有弱項。但要想在多個領域,或多方面去學習,並牛逼,首先,你得對這所學習的有興趣是吧,沒興趣,學再久也沒意思。有了興趣後,對於所學的就有一股熱情與勁頭,就會自主地想要去學習,而不是覺得厭煩。

一個人對多個方面有興趣,並嘗試去學習並不難,很關鍵的是堅持,與努力,深入地去了解。如果你天資聰穎,過目不忘,也許簡單輕鬆些,經歷也可以分散更多,如果你是一個平凡人,甚至有些愚笨的,當你對多領域有所興趣時,想要牛逼,就要深入廣泛地學習,而不是看看這個方面的百度百科就可以的,在這個領域由淺入深,從初學,到看專業的資料,了解細節,並有所建樹。那你就牛逼了。還有,在學習時自己思考,也很重要。


說到哪個方面都比較厲害的人,第一個就會想到達芬奇吧,一個橫跨技術發明和藝術的人,擁有畫家,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等等頭銜,

可以說這樣的人比較少,主要是精力問題,

理論上,只要精力足夠,根據10000小時定論,你想要在哪個領域成功都是可能的,

但是事實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達芬奇之所以能夠在這麼多領域有成就,據說是因為達芬奇睡眠法的幫助,但是事實如何沒有人知道.

說到自學能力的高低,除了領悟力之外,事實上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學習路線和學習方法.掌握知識領域20%的核心,我認為就已經足夠了.

在跨領域學習方面,我不能給你太多經驗,我只能說最大的驅動力是興趣.譬如,你對電商感興趣,你自然會研究商業理論,又不可避免學習到互聯網技術方面,學習技術的同時,接觸到交互設計,又觸發你對藝術設計的愛好....


廢話!可能啊!你覺得不可能是因為你身邊沒有那樣的人吧……

很早以前,我初中老師跟我說。優秀的人就連打遊戲都比你優秀,只是他們不願意打遊戲而已。當時我覺得老師是傻逼。

後來高中,我們班長,一個很高的女生。她理科成績優異,簡單來說就是全班第一年紀前十,可是文科巨爛。原因是她只喜歡理科,將來也只選理科(我們那裡選了理科的話文科就考選擇題,而且對高考影響不大過級就好)。

但是有次在分班考前,月考後,她哭了。因為她家人不但沒認可她的理科成績,還教訓她說文科太差將來沒用。於是分班考那次,她文科考了全班第二。

後來上大學,身邊越來越多這樣的人,我不去搜索什麼理論依據,我知道就是有這樣的人。他學什麼都比你好他也往往比你努力。

勿噴射射!


三胖!


工藤新一


.


他在夏威夷學到的東西太多了,更牛的是他老爸,全是他教的

(感覺自己太無知了,除了已經提到的達芬奇我就只能想到他了)


當然有啊!我舅舅啊!

他從小身體弱,高考的時候因病只進了大專,沒入本科線,但是我小時候翻他的筆記什麼的,他鋼筆畫畫得極好,字謝得也很好,據說外公毛筆寫的也很好,我姑且認為這是一種傳統吧。他讀的工科,我覺得至少我認識的學工科的人里,是沒有能做到像他那樣通法語,還能塗一手好鬼畫符的人了。

40多的年紀還能入黨,工作久居高位還能保持身材健美,我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雖然我這種混吃等死的渣渣完全不贊同他一本正經事事求完美的人生態度,但是仔細想想,我就算和他一樣認真地事事求極致,好像也不能比他做的更好了。


古往今來,能稱得上通才的就這麼幾個了:亞里士多德,達.芬奇,萊布尼茲,赫爾曼.外爾。近現代隨著知識大爆炸,各學科分支不斷深入,細化,想精通多門學科已然不可能。


黃藥師,不解釋


可能,家父就是


古有萊昂納多.達.芬奇......


天龍8部裡面的 鷲魔智 才是人才呀,什麼武功都會一點。厲害!


推薦你看《學習之道》(又名《學習的藝術》)作者通過自己講述學習國際象棋和推手的經歷,告訴讀者自己總結出的對學習的經驗。


推薦閱讀:

零基礎,如何開始自學平面設計?掌握這些字體排印技能,新手變高手!
如何自學AP歐洲歷史?
一個英語基礎極差的人能否在半年的自學裡考托福至八九十分?
有什麼好的自學方法和技巧來學習很難的東西,比方說專業數學?
設計崗競爭激烈,自學者如何找好第一份工作

TAG:大學 | 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