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什麼兩軍對壘列隊對射?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什麼兩軍對壘列隊對射無法理解。
和火力密度無太大關係。
十七,十八世紀的槍械精度是差,排隊形增加火力密度還可以理解。拿破崙戰爭的槍械精度是差,排隊形增加火力密度可以理解,因為那時候火槍的有效射程只有50米。但是南北戰爭已經是十九世紀中葉,步槍的有效射程已經達到400米,還敢說是增加火力密度嗎。
其實南北戰爭列密集隊形已經完全無法應對當時的步槍火力了。從戰例也可以看出,任何一方只要排密集陣型攻擊對方的陣地,必然會輸得一敗塗地,傷亡慘重。安提塔姆戰役,弗里德里克堡戰役,葛底斯堡戰役,冷港戰役等等,進攻方都是被防守方的高精度步槍虐出翔來。
那指揮官都是傻子喜歡讓部隊去送死嗎,也不是,他們也有苦衷。自古到今,排密集陣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方便指揮。在沒有現代通訊設備的情況下,不排成密集陣型是幾乎無法指揮的。
假設一個指揮官在戰場上的第一波攻擊是五個師,每個師十個步兵營,分兩排,第一排五個營,2500人,列三列橫隊,正面就有800多人,每人間隔1.5米,每營間隔20米。一個師的正面就有1200米以上,整個戰場寬度就有6公里以上。指揮官如果發布一條命令,從中央騎馬傳令到最邊上的一個師也是要二十分鐘以上的,得到命令後如果師長前面站得是一公里見方的整齊隊形,他只要命令號手吹號命令整師前進就行,隊伍的前進情況他還能盡收眼底。方便調整指揮。這樣進攻還能進行。
如果是為了避免步槍火力攢射而排成散兵線。那士兵的間距必然會擴大到5到10米。整師的正面就會有3000到5000米,戰場寬度會到驚人的15到20公里,指揮如果試圖發布一條命令,等到送到最邊緣的那個師,都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戰機完全延誤。而且在師的層面上,師長也根本不知道這亂鬨哄的一大堆散布在九平方公里的士兵到底都前進了沒有,前進到哪裡了,如果前進的位置錯了,他也根本無力把他們拉回來。所以就算被打成篩子,指揮官也必須硬著頭皮讓他得部隊排成密集隊形前進。南北戰爭那驚人的傷亡率就是這麼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其他的回答補充幾個:增強火力派看來人數最多,但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古羅馬軍團和古希臘軍團反而是近戰步兵排成密集整齊的隊形,而投射士兵往往呈散兵作戰。按照火力派的理論,古代投射兵種的火力更弱,更應該排成密集隊形輸出。而事實上古代的投射兵種大多散開作戰。
道理很簡單,自古到今,步兵基本分為重步兵和輕步兵。輕步兵負責騷擾對方的重步兵和反輕步兵。古代的投射步兵,近代的狙擊兵獵兵都屬於這一種。重步兵是步兵的核心,人數最多,作用最大,負責衝擊對方的陣線,是殺傷的主力。由於人數最多,為了便於指揮,所有的重步兵都是變成密集整體的隊形,模塊化指揮。無論是希臘方陣,羅馬軍團,近代列兵;無論是用刀還是用劍,用矛還是火槍,都是這樣的隊形。和火力輸出沒什麼關係。
只要現代通訊工具沒有出現,無論對方的火力變得多麼變態,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進攻方都只能用密集隊形進攻。普法戰爭時期,雙方都普遍裝備了發射米尼彈的後裝步槍,步槍火力比南北戰爭還要猛烈,但是雙方的進攻不約而同地還都使用密集橫隊。傷亡率經常超過變態的50%。
至於防騎兵,基本是橫隊能防住的,散兵就能防住,散兵防不住的,橫隊也防不住。拿破崙時代騎兵是很猛,法奧俄軍經常組成密集隊形防騎兵突擊。但他們這個密集隊形的縱深超過12列,基本就是一個方塊,這樣才能防止騎兵利用機動優勢攻擊薄弱的一面。就是如此,方塊形的密集縱隊也經常性被騎兵擊潰,所以扁平的三列橫隊基本防不住騎兵的突擊,而南北戰爭中二三列橫隊是標配。但南北戰爭時期步兵的正面非常強大,400米的有效射程加上騎兵超大的面積,騎兵基本是沖不到步兵面前的,無論步兵採用什麼隊形。而騎兵如果突擊步兵的側面,那散兵線和橫隊的命運是一樣的,基本要潰散。額。前者的回答說當時步槍的威力和射程已經很強很遠了,所以密集掃射不是為了增強火力。其實直到南北戰爭晚期才使用火力強大的卡賓槍,塹壕戰也是在戰爭後期才發展起來。密集掃射還是有增強火力的必要。南北戰爭時期線膛槍已經出現了,但是並不普及,而且當時的槍械依舊是前裝彈,當時很多士兵開槍以後由於緊張也不管子彈有沒有發出就繼續填裝,曾經在戰場上出現過裝了幾十發子彈而沒有發射的槍支,可想而知在當時當兵作戰的連貫性還是很差的。就好像南北戰爭期間格林機槍出現並展示了它的威力,但是人們對新武器的認識和應用有一個過程,機槍其實在南北戰爭期間作用不大。很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一種慣性思維,南北戰爭期間南北雙方的將軍大都經歷過1848年美墨戰爭,一場壓倒性勝利的簡單的戰爭,使用的就是拿破崙時期的戰法,很少人想到南北戰爭會變成一場持久戰和全面戰爭,早期的軍人以為幾場簡單的戰役—拿破崙式的英雄式的出征就能贏得勝利,英雄主義在早期列陣對射中也起到了激勵作用。戰爭最後一年,這種情況就比較少了,格蘭特不斷進攻,李就不斷撤退開挖戰壕,經歷幾次對戰壕的攻打失利和慘重傷亡之後,格蘭特就開始圍困李了,對射的狀況比之前要少。看一看《火的考驗:美國南北戰爭和重建》,裡面關於戰爭的講解和解釋很詳細。
第一,顯然TZ剛剛看了幾部描寫南北戰爭片子,才有發感慨。。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列陣對射這種事情,不是美國原創,美國只是沿襲歐洲軍隊的方陣作戰方式而已,更不是什麼紳士。。而且其實在實際戰況中,歐洲方陣對壘,也並非完全是兩邊大家先排好隊來對射,歐洲戰爭歷史上要舉出運用方陣射擊隊形的」伏擊戰「也並非完全舉不出來,所以」貌似很紳士「還真的是貌似。。
火槍團,以及方陣戰術,在歐洲由來已久,簡單介紹一下吧。首先,步兵方陣戰術在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是存在過,並且長期佔據主流的戰術,從冷兵器時代,跨越到近代,甚至在現代戰爭中,也有方陣思維的影子。對於不同地形做出不同的陣型判斷。西方的方正產生於兵團作戰時代,我國的方陣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其源頭來自於黃帝最早所立的「丘井之法」(八家為井,十六井為丘) ,待考證。不過這不是重點。為什麼會出現大規模的排槍步兵團方陣?首先,你要知道,早期的槍械,火繩槍也好(火繩槍大部分情況是與其他步兵團混列),燧發搶也好,包括後來的早期滑膛槍械也好——命中率是很低的,在大型的開闊地形完全可能根本打不死什麼人,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呢,無非兩件事情——增加射擊密度和瞄準時間。。這便是排槍的誕生,當兵團作戰發展一定情況的時候,方陣排槍變出現了。這個邏輯在南北戰爭一樣成立,只不過南北戰爭的時期和早期龍蝦兵時代已經不是完全一樣了。而且當時馬匹精良,運動戰也是常規的戰術之一。但是已經算是散兵戰術的啟蒙時代了為了證明這個邏輯成立,我舉例說明一下聯邦軍的槍械吧,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聯邦軍主要使用M1855前裝滑膛燧發槍,也有一些使用銅火帽的擊發槍,最大射程可以達到800米,口徑大概在15毫米左右,手槍以柯爾特M1847為主,也有更先進的型號,口徑也在15毫米左右,不過要注意,他們都是黑火藥的裝葯,射擊後有白煙,初速低,不過在200米(步槍)和25米以內,對軟目標的停止作用基本可以和現代的普通槍械比(不包括小口徑突擊步槍,如M16,和發射空尖彈的槍械)。說道牛仔,那就不得不說溫徹斯特M1873槓桿式步槍,他有內置的供彈具,可容彈13發,射速快,美中不足的是威力較小。。。雖然我不知道電影裡面的方陣是怎麼拍的,但南北戰爭的時期的方陣也並不是傻傻列步走了,但是此種武器條件,仍然需要大規模方陣化兵團作戰(步兵排槍陣型加火炮)。但是實際上,騎兵作戰也是常見的。當時雙方的馬匹條件也是相當的好
(這算是補充了,上面基本上已經解釋完了)但是南北戰爭也有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當時出現了這個東西。加特林機槍——早期的是6管拖車型的機槍。。。不過可惜的時候,機槍在當時訂單甚少,在南北戰爭中沒有太大的戲份。。當然也是和當時軍官普遍有原教旨主義思想,對大型機械反感罷了。但是卻唯獨不對火炮反感,這是讓我覺得很奇怪的事情。。。還有我對排槍方陣做一些補充說明:很多人覺得方陣排槍非常的傻,比如看起來很白痴啊,傷亡密度可能很大啊之類的。我對一些常見問題坐下QA吧,早期混飛揚,超大,SC(現在叫SB了)的時候,早期火器戰爭討論剛興起,就見過很多這樣的問題,一一回答太麻煩而來,我寫一段細節吧。。其實就可以回答不少問題了。
(除了衝鋒和急行軍時步兵步子都不快,軍訓開步走一樣吧;不隨意開槍好說,密集隊形前進除了第一排是不能亂開火的,要不然會誤傷,相比之下散兵和非正規騎兵的射擊就有點隨意了。衝鋒的距離不能遠,要不然一路跑下來浪費體力,列隊一步一隊往前走,形成壓迫效果,反正那時候除了散兵沒人在150米外亂開火,威脅最大的也就是騎炮,連走帶小跑靠近到50米甚至更進距離再整隊衝鋒,隊形不亂還不會把體力耗費在跑步上。)
好了,暫時這樣戰爭論里寫過在老歐陸上當時誰都渴望自己的軍隊都能有普魯士軍隊的紀律在槍林彈雨中保持隊形行進還不隨意開火,為什麼一定要保持方陣態勢一方面是因為為了發揮低精度單發步槍的最大殺傷還得用排槍,第二是為了最基本的戰術指揮,就算到了南北戰爭時期,在激烈的戰鬥中軍官要想保持對整個進攻連隊的控制就只能將部隊集中起來,分散了之後根本沒法指揮。在克里米亞的英國人就已經有米尼彈了何況到了那個時候的美國出現了線膛槍其實槍的精度已經提升很多了,所以無論是英國人的「淡紅線戰術」還是南北戰爭中的薄線列其實都為了發揮最強大的火力而存在,騎兵在寬大正面上已經扛不住步兵的齊射了,散兵線和散兵群的戰術安排奇石更適合這種裝備條件下的戰鬥,讓步兵繼續組成方陣然後對射某種程度上真的是為了方便指揮和在戰線上大規模推進用的,舉一個小例子就是有名的皮克特衝鋒,讓這樣戰術的缺陷暴露無遺,步兵組成的密集方陣暴露在聯邦軍的榴霰彈和高精度步槍面前和要士兵去送死沒有很多區別
最近羅輯思維出了一期《武器的進化》,裡面提到過,不妨你看看。羅輯思維 2014
排隊槍斃是男人們的浪漫~這才是真漢子。
為什麼近代英國採用「排隊槍斃」的戰術?
補充一點。南北戰爭時期的步兵,純散兵的話容易被騎兵一波衝垮。
武器精度太低. 唯有線列齊射才能有最佳打擊效果另外這種戰術約定俗成上是不能刻意瞄準指揮官的.
這種紳士戰法保住了美國國父的生命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美國將軍謝爾曼在南北戰爭時對南方平民的暴行?
※看過《決戰葛底斯堡》,明明就是李將軍的指揮失誤,為何士兵們還無所畏懼的為這樣的領袖作戰呢?他們的想法?
※羅伯特李到底對蓄奴是什麼態度?
※美國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是哪個?
※南北戰爭影視作品有沒有什麼好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