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乎發展到了第一個瓶頸期,大家覺得應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我認為知乎應該首先明確對象用戶:是面向希望獲取更專業領域化知識的用戶,還是面向泛化而對領域知識深度要求不高的用戶。兩者都要的結果往往是兩面不討好
知乎最差的未來,和我很久以前開始混的幾個追求精英化的論壇很像,長期保持精英化甚至長期封閉註冊,會慢慢演變成一種只有人在等待回答問題,而少有人提出有探討價值問題的局面。
但知乎有所不同,開放成百度知道,那意味著自尋死路。慢慢的夯實基礎,堅守對於問答質量的高要求,同時不斷引入各種話題機制,優化當前的信息分類管理,加強對於中堅用戶的關注和包裝,都是有很大探尋空間的路。
有問題不可怕,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知乎不斷成長的過程。個人觀點 我覺得可以實行會員回收制度和回答質量審核制度。這可能需要後台工作人員的一定勞動力了。千萬不可以開放註冊 新浪這個開放平台已經水了一半了
百度知道是一個眾包的平台, 知乎不能走眾包而是要走精,應該增加每個人在話題中間的經驗,評級等等。
首先,你的前置命題是否成立?有沒有相應的一手數據?還是僅僅感覺自己的熱情消退?至少Alexa沒有看到明顯的瓶頸,知乎的相關人員可以回答下。
感覺知乎應該分析下用戶的使用情況看一下多少用戶現在積极參与知乎的維護:比如修改有問題的提問,比如添加標籤,比如點擊沒有幫助,比如維護話題頁面等等。問答是問答網站的核心,但是知乎要做好做強,真正的難點在於是否能夠使得知乎的用戶積极參加進內容的維護和篩選(而不是靠知乎團隊在那單槍匹馬的維護)
或許知乎不必要提供獎勵措施給問答,但是可能需要提供一定的獎勵措施給於積極維護知乎內容的用戶,以此激勵更多的用戶來積極的參與進知乎的維護。剛上知乎,沒有深度了解。不過我個人是百度知道電子數碼區的管理員。看輪廓有一點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對,互相交流吧。
要想發展,作為一個回答型網站,需要做到幾點:1、回答提問的人多,流量大。2、回答的質量高,可參考性好。做到以上兩點,可能需要做以下工作。1、讓想知道答案的都來知乎提問。那考慮,是不是在目前的邀請模式下,同時開一個外圍知乎。讓遊客可以提問,同時縮緊邀請註冊,邀請註冊的全部加VIP標識。外網也可以註冊賬號回答,積累一定最佳答案和經驗後升級V賬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個問題知乎現在木有解決,目前進入的大部分人是回答者,而不是提問者。比如,我是電子數碼解答者,我會提相關的問題嘛?提問的來源沒有解決。【歸納一下是:解決提問來源,將用戶分層。】2、繼續摸索版面規劃,讓頁面的瀏覽更賞心悅目。符合國人的閱讀習慣!1.你覺得一個船長能拿到你們的邀請碼嗎?雖然船長的意見非常重要,非常實用。可是,我認識的船長都是在混QQ或者新浪微博的,除此以外,他們沒技巧來玩知乎。2.用戶到現在依然沒有分開梯度。有經驗的和沒經驗的在一起討論,輸出者沒有得到回報。行業也沒有分開,做海運的市場總監再牛逼都比不過這裡某些小編輯,其他行業領袖被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統治著。為毛要在你這裡混?3.索性改成郵件組得了。
- 產品上的我發現的一個問題:
越是有人回答的問題,越是更多人回答,即使是討論已經比較充分了
越是沒人回答的問題,越是沒人關注,即使是問題值得討論這也許是大家被培養的從Newsfeed點開問題看討論的習慣造成的- 運營上我提一個可行方向:
首先,從某種角度說,可能並不存在瓶頸期的說法。一直有種種機會,如果能把握機會,就沒有什麼瓶頸。當然,從主觀角度看,會存在瓶頸,比方說,知乎不知道下步該怎麼做,大力發展客戶?走精品問答路線?開百年老店?設計快速盈利?… …
如果我是知乎,我可能怎樣考慮
我們的市場- 知乎的核心客戶是各領域的專家,知乎通過為他們提供優秀的問答工具,來實現知識學習和知識分享。
- 以領域專家為核心,將優質的知識推送給更多的學習者
- 包含兩部分:問答工具、領域專家和優質的知識。
- 問答工具
- 群體知識學習、管理
- 提問者和回答者完成關於一個問題的提出和答覆
- 觀眾評選出優質問題、優質答案
- 突顯領域專家和優質的問答
- 以優質的問答為中心的個人知識學習、管理
- 領域專家和優質的知識
- 通過累計的問答,辨識出領域專家和優質的知識。「遺忘」其他問答信息
- 更好地整理、展示領域專家和優質的知識,以達成知識的更好推介
- 我們對所作的事情沒自信
- 我們考慮快速致富快速成功之道
有耕種有收穫,如果我們腳踏實地地關心用戶(尤其是核心市場的核心用戶),持續完善產品,我們總會有一份應得的收穫。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用戶,還有需求,只要我們還是真心地為他們服務,就沒有什麼瓶頸。
同樣需要知道- 事業能做多大有運氣的成分。運氣沒到的時候,我們得當好老農民,耕種收穫、耕種收穫。不能過平常日子的夢想家常常活在痛苦裡,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成功。沒有什麼大事業,大事業只是一系列小的做對的事件的積累而已。
- 要有耐心,能等足夠的時間,春夏秋冬,自然生息,教我們太多的東西。所有的結果也只能在自然,在因果里生長出來,要分得清夢與現實。
祝知乎一路走好, : ]
堅持 得到---------------------- 給領域專家、優質客戶更多權利;給普通用戶有限權利,通過努力、積极參与實現升級
- 幫助用戶快速定位特定領域的專家、問答
- 學習「百度百科」的某些設計
搞不清人們都投票給長到沒法閱讀的答案..
我支持改界面來引導評論和答案的區分以及轉化而不是為用戶制訂複雜規則,或討論用戶怎麼不對所以我認為知乎需要改進界面,讓答案和討論分開Quora大概從微博發展出來的界面,並不能滿足所有需求
而且更多問題需要進行討論,然後才可以匯總因此我認為應當分左右兩欄分別顯示答案和評論左側的問題和答案允許人們編輯修改,在右標記狀態右側是問題和答案的評論,討論如何解答如何修改另外也發現比如我發問題正在撰寫介紹接著收到評論以後繼續修改問題介紹的細節而評論雙方並不能即時查看對方進度交流變成雙線,就容易導致對話發生錯位所以wave的即時協同編輯還是需要借鑒的比如像下面我做的這個圖片..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71362剛臨時想了幾點:
1:對於話題的分類還需要加強,也許可以考慮象大學的課程那樣分類,使得新用戶能夠直接選擇自己想要關注的區域,而不是完全依靠演算法推送。
2:關於提高用戶積極性方面,我個人不建議引入積分制度,可能會出現許多醬油黨為了積分而無意義回答,答案的平均質量可能會降低。或許,可以每幾個月全體人員投票選出最佳回答(所有領域都參加,可以選出2到3個,沒有選中回答的可以累計到下次,類似於炸藥獎的感覺),然後由知乎官方發放獎勵,實體獎品或者虛擬的gift card之類。3:關於提問質量,可以同樣使用票選最佳問題的方法,具體實施我就不想了。4:對於用戶,可以增加一個餅圖,顯示該用戶所擅長的領域,通過系統分析該用戶回答數最多的前5個領域,還有得到的贊同之類的,自動生成該用戶的回答偏好圖,使得別的用戶能夠快速了解該用戶的專精領域。5:增加用戶方面,個人不喜歡盲目追求名人加入,群眾的力量是最大的,但是怎麼保證用戶源的平均質量是關鍵。絞盡腦汁都沒想出來去哪找高質量的用戶...的確是個大難題...到底去哪找有知識的靠譜青年啊!!? 吃飯了先寫到這裡,其餘待補充修改。希望能提供一份微薄之力。木有建立強用戶關係,如何保證用戶持續的來這裡回答問題的熱情?
現在知乎上面一旦提出問題,就馬上跟風學樣說是偽命題,這種流氓文化橫向,知乎前途一片黑暗了
可以考慮考慮移動互聯網阿,我覺得問答系統最適合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了。
本來我想提這個問題, 看來回答一下.
不是知乎這個產品遇到了瓶頸,而是知乎的團隊人員遇到了瓶頸,抄完就不知道做啥了, 這裡不說運營,只說產品. (運營 當然不能開放註冊了).功能上看似沒的做了?, 其實首先從UI上說,要做的還很多,知乎一大特色是提示推送,但做到ios5或android那種統一的提示中心了, 從任何頁面都可以快速訪問推送通知,而且要有效果,不同分類的通知為什麼不用顏色或分類來區分, 現在的感覺就是ios4的感覺,圖標上帶個傻傻的數字.
功能上評論的提煉, 難道評論為啥不能投票嗎? 好的評論就埋沒了,學學google+
最後說說一個重點方向 廣場,
廣場是什麼, 關鍵字的集合, 首先關鍵詞要預定義分類,這個分類要有專門人管理,不能交叉重複,而且關鍵詞的目的可以理解為商品, 可以針對關鍵詞設定屬性代替分類. 關鍵詞的不同屬性定義該關鍵詞, 例如mtime 豆瓣 通過電影 音樂 聚合共同的興趣人 , 同樣 通過關鍵詞不同屬性的定義聚合共同興趣的人並送推帖子.廣場還可以 通過關注 關鍵詞的人, 推送相同關鍵詞的屬性的人, 在通過這些人找到話題
同時針對人也把關詞的屬性附加到這個人的身上(相當於目前的關鍵詞的經驗)廣場還可以 通過關注的話題 話題通過關鍵詞定義, 在根據關鍵詞的屬性 推送相關關鍵詞的話題
廣場的目的 尋找發現 關鍵詞 人 話題
最終通過 人- 關鍵詞- 人 把人和人連在一起. 關鍵詞當然與產品,例如電影 音樂如果說自己首頁和推送是顯示已關注的話題 那麼 廣場就是發現未關注的話題個人意見:能否有一個專業的團隊能回答所有人的問題呢,有一部分用戶提出的問題沒人回答後,他對這個網站的感興趣度就會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