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0歲未婚女性就該被歧視嗎?


社會輿論壓力是客觀存在的,無論你喜歡不喜歡,無論你怎麼反擊。

內心強大你是可以不管的,經濟強大,錢也可以解決很多實際生活的困難。

只是,能同時做到兩者的人比較少。

有時候,也不僅僅是別人的輿論,你自己到了一定年齡隨著周邊環境的變化,也會有感覺。

你昔日同學同事的圈子都不在了,她們為娃忙著,她們的新社交圈是孩子為中心的家長圈。

你的閨蜜見你的時間越來越少。同齡人已經不再對你有任何曖昧的興趣。

糟糕的不是一直單身。

糟糕的是最後承受不了壓力,承受不了孤獨的感覺,匆匆去結束單身。而不是有選擇的時候結束單身。


很多時候不是歧視,不要把「歧視」進行擴大化的解釋。

如果將結婚比作成人生的一種交易(可以算得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交易),很多人太感性認為是純粹的愛情,但實際上或明或暗都有彼此各方面的衡量。

那為什麼女性歲數大了貶值,男性歲數大了卻增值這種現象呢?

很多人急於說男權主義,我認為對也不對,至少沒這麼簡單。

原因在於對於很多女性而言,人生中的黃金年齡在20—30之間,這是因為她們都將自己的優勢定為在「色容」;但對於男性而言,人生中的黃金年齡卻是30—40之間,因為他們將自己的優勢定位為「事業」。所以,這就很好理解了,因為色容發育成熟即巔峰隨即不斷下滑,而事業需要厚積薄發量變而質變。但是,人的價值觀往往取決於社會,所以對於男女價值觀的影響,確實有男權主義在後起作用,這是他言不談。

換句話說,一個男人如果40多歲還一無所成,他一樣是會被社會認為:此人的「含金量」很低,是一個失敗的同類,我必須要和他保持距離吸取教訓以使我自己不至於落入其途。這是一種歧視嗎?有點像,但如果把這都算的話,這就太多了。這種歧視,本質上和職場上上級對下級的輕慢,好學校學生對差學校學生的優越感是一樣的。人總要靠優越感活著,否則他就很難確定自身價值。這些人你可以說他們素質太低,但說他們歧視,說實在,可以,但無意義。

優越感是人類階級社會的產物,現階段是無法消除的。

怎麼擺脫?

一、重新確定自身的優勢。人間優勢多種多樣,如果你非得去和二十多歲如花似玉的姑娘拼色容,真的沒有必要,人間道不止一條。比如事業、比如涵養、比如氣質等等,都是可供選擇的範圍,優勢選擇是平等的,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歧視你。

二、對於社會建構的價值繞過而非迎擊。這時候就不要怪我搬出休謨定律了:實然能夠推出應然嗎?應然能推出實然嗎?很多時候我們想當然,總希望以個人價值觀改造世界,且就不說你這是不是社會共同的價值了,也不討論做不做得到了。就算皆是,應該是怎麼樣實際上就應怎樣嗎?社會建構的價值是需要時間慢慢演化的,不會一蹴而就,呼喊者自身往往只能造福後人。一人生在社會,把精力放在與社會價值較勁,彷彿如堂吉訶德單挑風車,西西弗斯推石頭。值得尊敬,但是犧牲太大。人生很短,樂在當下享受此時。

三、內心調整。我們現代人有個習慣,就是凡事都覺得不是我的錯而是世界。你是政治家或社會活動家嗎?你能改變嗎?你是真的想改變還是發泄?社會是很冷酷的,看到一個空難新聞,最多「哦,天吶!」然後就就忘了。一人生死都意義不大,更何況你結不結婚這種芝麻大點小事了。首先,社會對於你,沒你想像的那麼重要,他不會成天把你當成中心;其次,你對社會,也不是很重要,他不會為你一個人改變自己。再次,現代社會是陌生人社會,絕大多數人只是為了找個話頭,誰管你是生是死是單是雙呢?

我一直勸別人,

如果你是利己主義者,就不要太重視社會的觀感;

如果你是利他主義者,就不要太重視個人的感受。

最糟糕的就是兩者混同,然後就是無窮無盡的情緒。

小姐姐,你是哪種呢?


嗯,別人不是特意來打擊你,就是那句「世界是無意的」,但確實傷害到了你我。

無論是參加聚會還是工作之餘的閑談,一無例外是在「好心」提醒你怎麼還不結婚,其實他們只是不善良,只是懶得顧及你的感受,倒不是特意來損你。

我現在已經結婚生子,一點也不幸福。我看見你們,說不上羨慕,但我不會問,哪怕一句:有沒有對象了之類的。

因為我從始而終都是善良,會顧及別人感受,覺得單身或者不單身是別人的事,和我無關。

想告訴你,對於不善良和不顧及你感受的人,你沒必要放在心上。


推薦閱讀:

對傷害過自己很深的前男友,不希望他過得好,是否不該這樣?
大齡剩女該不該嫁給自己不喜歡但父母覺得合適的男人呢?
感覺註定單身了?
大齡剩女了,看了那麼多離婚案例現在處於恐婚狀態。渴望婚姻愛情但是卻很擔心嫁個沒感覺的人。怎麼破?

TAG:大齡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