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的偏好一直在變,是否長遠規劃都是無意義的?

Dan Gilbert 在一次Ted演講中指出

Young people pay good money to get tattoos removed that teenagers paid good money to get.

Middle-aged people rushed to divorce people who young adults rushed to marry.

Older adults work hard to lose what middle-aged adults worked hard to gain.

那是否我們在此時此刻做出的規劃,在彼時彼刻都有一定概率是meaningless的?如此一來,是否說明人生早期階段做的人生規劃,其實跟隨機選擇是等價的?

Ted 鏈接:The psychology of your future self


謝邀!

  1. 生活體驗是人類一生中持續不斷地學習手段之一。

  2. 偏好的確可能會持續變化,但是絕不是隨機變化,而是有一定軌跡,長遠規劃就是形成這個軌跡的因素之一。
  3. 最後,人類的本性和社會的本質導致長遠規劃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必然的行為,而非沒有意義的行為。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涉及到長期規劃,有一點很多人都不大考慮到,就是規劃依據的穩定性

你不能用一個每天都變的東西來做一個月度計劃,也不能用一個每年都變的東西來做十年計劃,最後肯定會全部亂掉

人生的長期規劃短則十年,長的五六十年,你要用一些在這個時間跨度上穩定的信息作為計劃的基礎,你的計劃才能靠譜

有什麼事情你在十年的範圍內有把握的?

一般來說,生理的東西是很穩定的。你現在是什麼性別,十年以後大概率還是同樣的性別

十年後你的年齡會比現在大十歲,會處在那個年齡階段

十年範圍你的性格多數會保持穩定

十年後錢還依然有價值

十年後你的父母多半還在,還是同樣的人

十年的範圍有什麼是沒什麼把握 的呢?

多數行業的周期,十年內都起碼一個輪迴了

十年後的科技是現在很難預料的

十年後你的偏好和價值觀,是很難預料的

十年後你的技能水平,是很難預料的

那五十年的人生計劃呢?穩定的東西就更少了。但也不是沒有的

所以不是說做長遠規劃無意義,而是說不應該用在同等時間範圍內不穩定的東西作為長遠規劃的依據。除了人的偏好以外,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是穩定的呢


不能說毫無意義吧,長遠的規劃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奮鬥的目標,前進的方向。

確實隨著時間的流逝,經歷的不同,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是無數的分支,千差萬別。這和人本來的性格也有關係,有些人相對比較善變的,也不是很愛去做規劃,基本上都是過著洒脫的生活,理念是(carpe diem,我都不知道我能活到什麼時候,說不定哪天出意外就死了,還做什麼規劃,隨心所欲隨遇而安。)而有些人性格比較穩妥一些,喜歡有一個方向去努力,去生活,這個方向也許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他們總是需要一個方向的。

至於演講開頭的小例子說有人花錢紋身有人花錢洗紋身,有人離婚有人結婚,首先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之後都會做出和先前相反的選擇,也有很多從一而終的人。那些人心智相對成熟,具有穩定性,當然也不乏一些年輕熱血衝動時想做就做之後又後悔,但仍並不能說明沒有意義,畢竟體驗過和沒體驗過的也是不一樣的,體驗過才知道適合不適合自己。


結果有可能是等價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經歷滄桑後感嘆「這就是命」。但是人生的結果不都是死亡么。。。擁有一個充實堅定地過程應該更有意義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著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哪怕會不斷調整,也應該會過得更好些吧。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邏輯 | TED | 職業規劃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