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歌是不是死了?或者走向末路了?

我覺得的當代的詩歌越來越走向抽象化哲理化(有的詩歌像散文,像小說,像歌詞等等,就是不像詩),各種繁瑣晦澀的意象,似乎像一個自詡精英的人設計的迷宮,待人解碼,其實那只是自己一個人的迷宮。沒有讀者參與的文學活動也就夠不成文學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不就是死了嗎?我覺得當代詩歌大概在朦朧派詩人那裡走向高潮,此後儘管還有個別不錯的詩人但再不成氣候。八零後九零後我就根本沒聽說過什麼有名的詩人(或許是我孤陋寡聞,或許是我對他們的詩有偏見),反正我是覺得詩歌是死了,我們沒有繼承好古詩的傳統,也走出新的道路,無疑是走向死胡同。不知大神有什麼高見,願聞其詳?


詩人不但要寫詩,還要與前人爭勝,否則就只成為寫詩的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需要與前人分工合作。這樣,詩人的創作,距離經典範式和普通讀者,只能也必須越來越遠。如果不是詩人早就被人民群眾開除了詩籍的話,這種話在我國至少也算九百年的「傳統」了。


也許不是沒有讀者,而是他們的讀者不是你


你去超市,眼睛只看到速食麵,看不到麵粉大米肉食,回來說超市都是垃圾食品,可乎?

元旦摩屏有感十五首2016.1.1晨選一

微茫雲日出樓巔,拂拂晨煙似去年。我坐小窗閑一睨,題詩終又及君邊。

偶與詩友言二年不見阿母彼道過年何不視頻

男子思鄉意總喑,白頭相對若為心。昨宵此念才思著,已覺屏前淚不禁。

三日曉詠三首

束我高城路八千,細兒柴米費周旋。他日欲歸須買夢,片時猶托杜康憐。

飛鳥搴雲弄夕暉,雨風春色小庭微。憑君休笑耽杯酒,惆悵年來買夢歸。

天公肯否乞時間?俟慰高堂緩著鞭。自笑今歸須買夢,抱中堪說小兒前?

大幕

春明盞換語浪浪,燕子高翔大幕張。獨坐鬧衢成一默,終如螻蟻沒斜陽。

除夕有憶1.5

華燈大夜擘高城,焰火青霄聽有聲。雖是負心終不悔,曾將魂夢許三生。

曉讀楊柳困詩詞因寫十首選四

搴夢吹雲月倦窺,亂風密雨夜崔嵬。佇聽鄰院笙歌好,念我昔曾醉笑回。

隨喜觀城勢壯哉,傳杯一笑自無哀。舊朋數載東西去,老病中年自伴來。

昔愛綺歌夜半沸,今來凝眄停深杯。鄰坐玫裙花樣女,雪面輕酡緩緩偎。

夜深煙火盡歸冰,颯颯高樓冷可承。銷我舊心摧我夢,玉人流眄出華燈。

返鄉書所見1.9

雨晴芽柳識春微,節近新年鳥亂飛。一角高城出白日,揚帆車似萬船歸。

拆遷

拆遷刈盡院中梅,日落黃昏無處回。眼底樓群如亂戟,由他割肉莫停杯。

保潔員

眼不交人口不開,心溫賴襖賴棉鞋。紛紛敬禮忙趨避,知有身旁首長來。

還家途中一組1.29

十站及家聽響鈴,一車容色盡輕盈。飛禽若矚歸人目,試較春波孰更明?

赫日天開地敞平,翩翩麻雀啄中庭。千家各有歸人到,飛鳥誰先稚子迎?首句又作輪出天開地遠平

紅日城頭旗角揚,歸車如鳥野無霜。天公亦自除霾盡,料掠星光抵漢陽。掠初作接

迢遞樓林接玉清,春林回鳥自輕盈。大城頃刻千輪出,好似鈞天召萬靈。

枯木回春處處舒,紅燈赤幟耀當途。站台一瞥人潮滿,散作春波入五湖。

下班歸來

獨過長街暮色垂,紅塵十丈隔門扉。賢妻比我歸來早,排骨濃湯已細煨。

塔吊司機2.2夜口占

朝朝斗室半空巡,又見虞淵沒一輪。海上月明歸夢遠,抱妻為說漲微薪。

拆遷舊居

頹檐敗壁草荒荒,側映樓林峻有光。落葉舞庭知不久,九天風露鍍嚴霜。

清潔工二首

高城揮帚繪新妝,曉接彤霞晚接霜。衣是蒙塵身是冷,眼溫蝸室綻柔光。

案上檯燈各就光,雙兒俱是讀書郎。已知淘米先蒸好,揮鏟須臾飯菜香。

秋晨食拉麵 2.26

秋寒街角隊排長,海碗湯油拉麵香。不是旅人喧處處,十年吾欲忘他鄉。

廣場舞

浮世滄桑不盡情,廣場齊舞各盈盈。歸來何待行人贊,贏得腰身鏡里明。

城市一角

墊肚先傾蓮子羹,抹額汗下為兒烹。匆匆涮罷裙裝換,飛向城西夜


其實我一直在期待一個海子式的英雄出現,在中國的現代詩歌的道路上能舉起一面大旗。然後天下豪傑並起,好不熱鬧。時代是英雄造就的。(海子沒有完成他的詩歌理想便驟然離世,不得不說是件憾事。)

個人覺得可能還是需要時間的,畢竟現代詩在現代漢語的土壤中紮根尚淺,而且整個時代的語境確實不夠好。上個世紀8,90年代詩歌的繁榮其實也就像搖滾一樣被人神話太多,能拿出來的好作品、好詩人其實也並不多。但相比之下我們這代人需要做的也還很多,實在汗顏。

詩歌從來不會死,只是艱難留存。

暫時就這樣,有時間再更


你括弧里不是自己給出了答案了嗎?


我覺得陳粒的歌詞有些我喜歡的詩歌的感覺,最近聽謝春花的《我從崖邊跌落》有些歌詞是我特別喜歡的詩歌的感覺。下面分享一下我從中摘抄的

個人特別喜歡泰戈爾的詩,泰戈爾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泰戈爾詩就是很自由,每一段散漫但卻深刻,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每個小小的故事,不如說是內心所想。泰詩的《吉檀迦利》《采果集》《園丁集》都特別好。


之前回答的另外一個類似的問題,直接複製過來了,也算解答題主的問題了!(不要說我懶,因為我的確很懶)回答之前,我想說明一點,唐詩是唐朝人寫的,宋詞是宋朝人寫的,現代詩自然是現代人寫的,現代詩包括從古至今各種不同格律題材的詩詞,換句話說,只要是現代人寫的詩詞都是現代詩。可不要把現代詩單純的想像成沒有格律束縛的詩歌!(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以前我也因為詩歌的沒落而痛心疾首,現在看到國內浮躁的現象,商業化大潮之下,所以藝術作品都被金錢所支配,我反倒有點慶幸詩歌的邊緣化了,當然,這多少有點自我安慰的意思。

現代詩歌已經徹底走進了死胡同,如果再不改革創新,現代詩歌必定會死掉,就算不死也會被吊在那裡半死不活,大部分人也不會再去關注他,但從古至今那些真正好的詩歌依舊會被人們喜愛,愛好詩詞的朋友也必定會反覆拿出來翻讀,今天詩歌的衰敗,只不過是現代詩歌創造上的衰落,而不是說國人不喜歡讀詩了,因為國內人口太大,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喜歡讀詩,那就是相當大的基數,正是有了這個基數,只要未來出現了好的現代詩,不愁詩歌不會重新回到大眾的身邊。

就像你說的那些讀不懂的詩,那些詩只在結構語法上下功夫,用看似炫技的寫作方法來寫,卻不在思想上下功夫,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本身就走錯了路。這在詩歌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比如隋唐之前的宮體詩,就注重文辭的華麗,這種現象直到唐初才被打破,隨後才有了盛唐詩歌。

而今天的情況跟唐初之前的類似,但比那個時候的情況要嚴重,因為唐詩之所以繁榮跟當時的朝廷支持也有一定的關係,當時凡是識字的沒有不寫詩的,而今天的情況就不同了,寫詩的是少數,可就是這少數詩人卻帶偏了詩歌發展的方向。

八九十年代也有不少詩人,當時大眾對詩歌的關注度也比今天高,我覺的當時關注度高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大學生普遍跟今天的大學生意義不同,那時的大學生才是真正的社會精英,既然是社會精英自然會弄些高雅點的東西,在互相影響之下,再加上當時的娛樂方式也很少,自然會有一波詩歌熱潮。好的詩歌是不需要鍛煉就能夠一眼認出來的,就如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同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她來尋找光明。
說實話,我一向對現代詩歌不感冒,可是看到這些詩句,依然讓我改變了對現代詩歌的看法,可是,除了這些好詩之外,我卻在現代詩歌裡面再也找不到真正能夠可讀的好詩了!

我說的好詩不是說辭藻,結構,語法上的好壞,而是對情感的表達,真正的好詩是什麼?在我看來就是能夠用比較優美的詞句來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比如古詩中的律詩和絕句,可以說是唐詩裡面的高峰,後世創作也大都依照前人的模式來寫,可很少有人能夠超過唐人,但很多詩詞評論家卻認為隋唐之前的古詩十九首在藝術性方面就要比唐詩高出一個層次,可這十九首詩,不管哪一首都沒有太過出名的名句,韻律更是不太講究,也就是那些看似平平淡淡直白如話的句子組合起來卻是一首首渾然天成的好詩,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世才這麼推崇這十九首詩歌吧!

陸遊曾經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其實這句話適用於任何藝術作品,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渾然天成的,可以做到雅俗共賞,次一點的作品可以得到專業人士的讚賞跟推崇,普通人稍微講解一下也能夠欣賞,再次一點的就只能專業人士才能夠欣賞,普通人必須經過訓練跟熏陶才可以看明白並慢慢地學會欣賞。最最此等的就是專業人士都要經過訓練才能夠欣賞,普通人就算訓練估計都看不明白,當然,這裡面的專業人士估計也有不少是濫竽充數的!我說的只是針對於大部分藝術類文學類作品,其中肯定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所以並不是絕對。這也只是我個人對藝術和文學類作品的理解而已。

曾經微博的出現,讓我有點激動,當時就想到,一百多字不正好適合發表詩歌嘛,可後來發現我想多了,現在進入到了全民娛樂的時代,任何文學作品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如今電影是主流,小說次之,詩歌邊緣,散文更是沒幾個人去寫、去看。

從長期來看,我還是最看好詩歌的發展,電影是因為工業發展才出現的,也是幾大藝術裡面最商業化的一個,未來電影的發展也勢必會跟隨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而改變,所以,在幾大藝術裡面,我最不好看電影,未來一旦有了能夠超越電影的工業發明,那電影也會迅速被取代,就像曾經的歌劇跟戲曲一樣,成為真正邊緣化的東西。

而小說真正發展的歷史也不長,按照國內的來計算,小說真正成為社會主流也是從明清時期開始,現在的小說也在一步步衰退,主流文學界的小說敵不過電視電影的編劇,未來的作家估計大多會跟影視編劇掛上鉤,這一點不知是好是壞,以後電影的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說。網路小說異軍突起,看似紅火其實都是快餐文學,除非以後出現幾本能夠流傳後世的作品,不然很難會被歷史記住。再加上現在人類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大,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看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成年人很少有大把的時間去用來讀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

相比之下,詩歌反倒不同,詩歌簡短凝練,所表達的感情思想不比小說少,再加上人是天生的感性動物,在有七情六慾的情況下,不管是高興還是難過如果想找一個發泄口必然有人會想到讀詩寫詩,這也是詩歌能夠長存的理由,更是我對詩歌在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

當然,詩歌在未來很難會成為主流,除非出現幾名真正意義上的大詩人,在他們的帶動下興許會被更多的大眾所關注,就算最不濟也就像今天這樣被人邊緣化吧,可就算這樣社會上愛好詩詞的人也很多,如今創作詩歌的人卻跟不上,所以真正被邊緣化的只是那些所謂的現代詩人而已。

就像國內工業百廢俱興一般,如今國內的文藝一片哀鳴,不光詩歌,任何文藝作品都需要振興,可也因為商業化大潮來勢洶洶,振興文藝,振興詩歌更是任重而道遠,不過我對未來有信心。
至於題主所說的現代詩是不是走向陌路了,在我看來沒有那麼悲觀,如今詩歌的發展也不過是歷史進程中詩歌必然發生的某個小階段而已,未來肯定會有人站出來為現代詩歌進行全面的改革,最起碼能夠做到既不影響詩歌的美感又能夠讓大眾讀懂才可以。
唐詩是越不過去的高山,可唐朝在李白杜甫出現之前也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平淡期,期間也只有初唐四傑為代表的少數優秀詩人而已,可到了李白杜甫時期,好的詩人大量井噴式的出現,這也是我對未來有信心的原因!

另外,最後說一句,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詩如果亡了,那世界上估計也就沒有詩歌了。我們身為現代的年輕人,對於詩歌如今的現狀更應該警醒,繼承,探索,發展。可以有失望,但不能絕望。我不喜歡那些動不動就說中國文化完了,中國詩歌完了,唐宋文化在xx 的人。最後送給題主一句話:天生我輩,何言詩亡!


「有一段時間我們仰卧河底,在另一個角度看時光流淌,你將所有的遠方稱作河流」——張大鎚......特師為啥不寫詩了?我想這個原因和你問題的答案差不多吧——因為寫詩out了


識字的人越多,詩就越少。可以看成是無政府主義的文化特徵。


以前在貼吧里看到過一句話「寫詩的人很多,但是自稱詩人的很少。」我剛開始也有覺得詩歌走向衰敗的感覺,但是其實關注一些詩歌微信公眾號里愛寫詩的大有人在,詩歌對於其他一些文體我覺得商業價值相對較小,畢竟書店裡賣的詩集少之又少,所以詩歌有一定程度上傳播局限性,還有一般人都有這樣一種想法讀前人的詩歌很有味道,畢竟我們不能經歷曾經的時代了,寫出來的詩歌大有轉變。阿多尼斯說過一句話「詩歌消失的時代,無法是另一種滅亡。」千古流傳的文體,沒有人希望它衰敗。


看了 「灼灼其華」(抱歉同名用戶太多我手機沒法準確艾特出來)的回答,我忽然意識到詩歌不是死了,而是發生了形式上的流變。純詩歌式微了,因為如今人們較從前有了極大的多樣化和新鮮的精神生活選擇。

以前(可以理解為上個世紀,也可以理解為近現代以前)的人看電影聽歌成本很高,能提供精神趣味的也就小說戲曲相聲之類吧,追求高一點的,便是讀詩讀書以至於自己寫詩了。因為是詩歌在抒發情感表達志趣上非常合適的形式。而到了當代,文藝形式就多了許多,或者說極大地普及開來了,看電影、聽歌變得很平常,低成本,乃至打遊戲看漫畫,它們都是精神生活形式。對於有創作力的群體,他們現在可以寫歌,可以做精緻的遊戲,可以做宏大或驚艷的動畫,來實現精神和情感訴求,而不必局限於從前時代的詩歌了。所以詩歌變少了。

但是,許多的歌曲的歌詞難道不包含詩的成分嗎?有的簡直就是詩啊。許多遊戲文案、電影台詞,也是有詩的特質的。因此我認為詩的元素在現代發生了變形,潛入了其他文藝形式之中,而它們相比純詩歌更能刺激感官更為大眾所接受。當聽歌可以讓人獲得滿足,可以解釋心中疑惑時,不少人就不去尋求於詩歌了。

一己之見,可能有些牽強0.0


推薦閱讀:

CY第一本詩集《無效樞機》電子書獨立發行眾籌——無效,不致你我
喬治·桑和繆塞的小黃詩
詩稿

TAG:詩歌 | 當代詩歌 | 詩歌賞析 | 詩歌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