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皇漢、明粉和大漢族主義者?

不是掛人,上面用的詞個人覺得是中性詞,我對有以上身份的人雖說不是特別了解,但也沒有惡意,只是想看看大家是怎麼評價的


什麼主義不重要,尊重歷史客觀事實才是首要的。我在網上見過太多明粉和清粉,侃侃而談或互相攻擊,卻大部分連很多基本的史學常識和歷史研究法都不具備,這才是問題所在


首先題主提這個問題以前要澄清一件事情,明粉其實可分為青睞朱明時期和青睞明鄭時代的。雖然兩者法統上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朱明和鄭明背後的文化和經濟傳統有不少區別,這個區別深刻決定了朱明和明鄭受法家(秦制)的影響大不相同。因此簡單概括就是明粉屬於大漢族主義者的一支,皇漢對應於明粉中青睞朱明的那一派。

眾所周知,法家在突出大一統格局方面強調重農輕商,朱明的延續顯然離不開法家,明鄭的出現無異於剝離了法家的施政經濟基礎而突出了海上自由貿易的作用(台灣在鄭成功之前是否被漢人有效統治過? - 知乎),可以說是削弱法家(秦制)影響的一次嘗試(是否成功另說)。明鄭和朱明的另一大不同則是對日關係不同,由於鄭成功的特殊身世導致他反清的華夷之辨模式很早就帶有一定程度「日親滿疏」的認知圖景(鄭成功的一半日本血統,鄭成功的日本血緣及其影響);朱明則是從東南地區海禁到朝鮮問題上都對日本幕府戒心重重。詳細的區別涉及對戚繼光和王直-顏思齊兩派的評價,參見相關回答抗倭戰爭是虛構的嗎?「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王直無罪」是否符合史實? - 知乎。

這方面可以不妨考察下反清革命黨人的不同政見。同樣都是大漢族主義者,相比章太炎的朱明格局觀,孫文受明鄭格局的影響更深,後來推動泛亞主義的實質是把「美洲門羅主義」照搬到東亞的一次嘗試(北一輝 語),可以說「明鄭-泛亞主義」的關係其實在文化傳統上相當於「北美自由民五月花號(台灣在鄭成功之前是否被漢人有效統治過? - 知乎)-美洲門羅主義」的關係,故而孫文的主張是要讓漢人效仿北美獨立那樣從清廷下獨立出來建立一個中華自由邦。

相比之下,梁啟超在構建了「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之後,其倡導的大中華主義作為日後「五族共和」的基礎,提出之時本身並卻不反法家(秦制),而法家是帝制的理論基礎。結果自然是由於不同傳統和法家(秦制)的親緣性不同,激進排滿的光復會元老章太炎和主張保皇的立憲派梁啟超恰恰都並不反對推翻清廷後皇帝仍可由漢人來做(即皇漢),反倒是孫文他們受明鄭格局觀的影響而了解中國歷代是「外儒內法(儒表法里)」狀態,因此強調中國素來「不忠君+畏皇權」的傳統(君主立憲的前提則是具有「忠君+不畏皇權」的傳統)而堅持要終結帝制並創立美式共和政體,詳見中國君主立憲製為什麼沒有推行成功?為什麼人們覺得清朝皇帝不能做君主立憲的合法代表? - 知乎。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整體上尊儒反法,其實和以上幾點離不開關係,這在秦暉的《走出帝制》一書中也有討論。

綜上可以看出,「皇漢」一詞在外儒內法的政體下才有討論的語境,脫離了這個語境談論皇漢是得不出什麼結果的。明粉和大漢族主義者的訴求離不開民族主義的回潮,但不幸的是大陸的民族觀受列寧-斯大林史觀影響而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參見秦暉教授講座: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與分裂:印度與南斯拉夫的比較_演講?公開課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馬戎:21世紀的中國是否存在國家分裂的風險_愛思想),因此不具備正常討論民族主義的語境。也許討論如何在保持「大中華主義」的前提下擺脫歷代外儒內法的敘事和當下民族觀並在未來結合現代民主政治更有意義。


當觀點偏激進的時候,

如果大家能剋制情緒聊,

其實無論陣營

大家不過是在辯論而非爭執。


皇漢是極端漢族至上主義,極端保守主義者。他們崇尚古代漢文化。希望恢復古代文化,服飾等等。鄙視現代文明。如果聽從他們。我們中國就會倒退到落後的古代。不會再有進步。我們必須無視他們向前發展向未來看


充分說明我們要上大學,更要學好馬哲


沒事幹找不到寄託然後在網上被雞血網文洗腦只能玩民族主義的貨色。


推薦閱讀:

台灣人如何看待大陸雙11狂歡購物節?
薩達姆·海珊的24年(1)
尚未過時的精英政治史與大部頭的歷史敘事
中國和印度的關係為什麼不好?
如何評價美艦逼近中國南海島礁後,部分愛國網友的自我安慰性質的言論?

TAG:明朝 | 歷史 | 政治 | 漢族 | 皇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