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會帶來壟斷嗎?

大企業治理污染的邊際成本更低。

為了達到政府的排污要求,是否越來越多的小企業被淘汰,這會帶來產業集聚甚至壟斷嗎?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談錢談環保,更多「環境經濟」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會。

下面的文章來源是中國產業信息網,以節能環保行業中的污水處理行業為例。

污水處理行業具有自然壟斷性質,污水管網等固定資產生命周期長,同一區域內不可能進行管網的重複建設,使行業具有天然的區域壟斷特徵。

污水處理行業主要競爭主體按公司性質可分為國有公司、投資型公司、外資公司,其中國有公司仍佔據行業大部分市場。污水處理行業經營模式以政府特許經營為主,通過獲得特許經營權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服務對象多為政府,以政府採購的方式獲得收益,直接面向居民提供服務的較少;大型企業通過收購兼并、BOT、委託運營等方式實現擴張。

國有公司,大多是原國有公用事業單位通過改制而形成的公司,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通常將自來水公司和污水處理公司統一納入水務公司管理,在水務公司內部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但自來水公司和排水公司多分開經營。這種模式下,公司與政府部門有天然的公共關係優勢,在區域範圍內擁有資源優勢和壟斷優勢。但在跨地域經營、規模經濟方面與全國性的公司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代表公司:重慶市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紹興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投資型公司,該類公司多數為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相對雄厚,正在通過合資經營、收購兼并等手段積極擴大水務市場份額,在許多大中型城市已經形成了相當的投資規模,形成了跨區域規模化經營的格局,市場績效良好。如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外資公司,外資公司擁有先進的水務技術,尤其在污水處理行業處於技術領先地位,但整個行業中外資公司數量不多。目前,威立雅和蘇伊士是中國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外資水務巨頭。威立雅在中國20個地區擁有正式運營的項目,擁有超過13000名員工,服務人口超過4300萬;蘇伊士公司則在中國擁有20家以上的合資公司,供水人口達到1400萬,處理能力達到550萬噸/日以上。

從現階段污水處理行業競爭環境看,隨著投資型公司的擴張、社會多方資金的進入,原有的以國有企業為主的經營壟斷體制被打破,儘管現階段各水務公司間仍存在區域性經營壟斷優勢,不會直接發生經營衝突,但經營者的增多及區域拓展將縮小地區水務發展空間,加之投資型或外方投資的水務公司相對於傳統市政管理、控制、運營的國有獨資公司,其經營目的的盈利性更強,因此運營管理水平較高、經營市場化較強,已成為了國有公司的主要潛在競爭對手。而一些區域政府也通過投資成立區域性水務公司來規劃本地市場,行業競爭日漸激烈。


應該不會吧,行業會形成壟斷,但是起因不會因為節能環保。

因為節能環保並不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指標,企業生存靠的是利益,節能環保僅是政府強制規則中的一個道德準則,需要法律約束,主體在於政府,而企業的主體在於市場,市場需求決定企業的生存方式。

若節能環保成為企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會抬高企業進入市場的一個門檻,不會虐殺各種小企業。


會。

在任何行業,都會導致壟斷。

這個,好像就是叫做彼得效應。


會,100%會,而且一定屬於行政壟斷


給大家一個案例,深圳的上市公司「東江環保」,和廣東省前大官員的關係。不多說了怕查水表。


不會。

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但不至於形成壟斷。從國內環境來講,壟斷的形成,需要政策、資金、時間幾個因素的綜合加乘,這從計劃經濟時期的資源型國企到改革開放後的消費品民營巨頭都是佐證。

時間窗口很關鍵。現在的經濟氣候下,政策能力偏弱,資金基本是投向多個籃子,也沒有支撐技術、商業成熟的時間,節能環保產業根本不具備壟斷的條件。


看收益&技術。


上有政策,下也會有對策。


應該不會,節能環保成本比較大,對小企業來說有一定的代價,他們應該還是會採取傳統的方式


市場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但其他的則會依附在這些少數人當中了

三家節能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及布局戰略


做這一項目的,肯定有前有後,有的會有很好的技術


取決於「環保」的成本佔總成本比例有多大,影響就有多大


這是必然的,所有的企業發展走勢都是把小企業集合起來,成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這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和維護。

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企業最終都會集合起來,但是不會發展為壟斷的現象,未來的制度會越來越完善,國家出台的政策不可能允許企業壟斷的現象發生,大型企業的集合會與國家和人民會成為一個和善的相處關係,因為企業壟斷會導致此商品價格過高、國家難以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這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


不會,環保技術不會壟斷


不會,兩個不相干


有技術的地方就會有壟斷,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新技術的領頭羊都會壟斷。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