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聽父母的話?當醫生?

謝謝大家。我已經有自己的答案了


人有成為自己的自由。而且隨著成長你會發現這越來越重要。

昨天我和對象聊天,說到父母,她說,我媽永遠以為我不知道外頭多冷。

很多父母的關心是破壞式關心,哎呀天冷了你必須穿這個,哎呀這個有營養你必須吃完了它。

拜託,是你們生他的時候忘了給他生腦子了么?

所謂動機論,就是他們動機是好的,是關心你呀。可是人做事並不是看動機,是看效果。這就好比寫幾十萬字的情書去表白,有什麼意義呢?

而這種破壞式關心,破壞的是對方的主動性。

我們人活著,要獨立,要自主,因為人是屬於自己的。天冷不冷他自己知道,你把他扔到外地自己生活,他必須學會照顧自己,所以他自然要注意氣溫注意保暖。如果他不注意,他就會生病,教訓會提醒他注意。

如果父母總是嘮嘮叨叨,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喪失主動性,轉而採取消極抵抗策略。因為父母總是嘮叨個不停,怎麼能停下?按照他們說的去做。

於是你活得越來越被動。

本來你的人生應該是,遇到新問題——自己想辦法——主動解決,結果變成了遇到新問題——父母告訴你該幹什麼——被動接受。主動和被動里,差了一個你自己。

主動解決一次又一次問題,你會意識到你的解決能力不斷提高,看,我又搞定了一個事。所以你對自我的肯定不斷提高,自我的價值升高。相反,被動接受,你感到不願意,因為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覺得很失落,你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你對於自己從來沒有肯定過,而之前你總是按照父母的意志來生活,算了還是繼續吧,於是成為惡性循環。

說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體驗是不可替代的。有人請你吃飯,但是沒有人能替你吃飯。因為吃的體驗只能你自己來完成。

你的父母把你當做一個沒有體驗的人,他們認為他們的經驗可以取代你的體驗,因為他們的經驗更適合現實世界——所以你不需要體驗,因為你不需要經驗,你只需要按照他們的經驗去做。

你應該怎麼做,首先要找到你自己,想要有一個可以獨立的環境。所以你應該先培養自食其力的能力,不管你做醫生還是搞外語,你先自己養活自己,然後和父母談判,即使痛苦,即使撕逼,你也必須做,因為歲月註定越來越沉重,留給你可以通過體驗獲取經驗的時間越來越少。

用老友記里的話來說,莫妮卡看著瑞秋剪掉了信用卡,說道,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You"re gonna love it.


姑娘,就像父母給你安排的男朋友,你嫁不嫁,一個道理。


謝邀。。

爺爺醫生,奶奶藥劑師,爹是醫生。

從小被寄予厚望學醫,然而最後學了藝術。

並不是成績不夠,作為省重點重點班的前15名左右,雖然不一定能順利考上頂級醫學院,但如果是一般性的醫學院,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從小排斥學醫,小時候爺爺和爹都是骨科臨床的,過年從來沒過完整過,他們永遠都在值班。周末白天值班,不能帶我去公園,平時晚上值班,我媽怕黑一個人不敢睡覺。

這倒還罷了,我最受不了的其實是他們的工作內容。

因為我家就住在醫院的家屬院,距離醫院比較近,所以想爹了會去找我爹玩。有一天很不幸,從車禍現場拉來一個可能已經都死了的,醫生慌慌張張地讓過道的人都讓開,我回頭瞥了一眼,嚇得差點暈過去,那人身上插著好幾根不知道什麼東西,肚子開了,腸子掉出來了,流出來的東西紅的黃的,就跟西紅柿炒雞蛋一樣。他胳膊還斷了,骨頭戳出來半截,據說他是酒駕。

我本來對醫生的上班狀態就很反感了,工作內容還這樣,堅定了我打死都不學醫的決心。

後來家裡人問我要不要學醫呀?我說不要。不管家裡人怎麼勸我都說不要,他們問我為啥,我說我怕死人,家長安慰我說以後長大就不怕了。

上高中了要分科,那時候我文科成績和理科成績其實差不多,但我不愛算題,所以比較傾向於選文科。我父母倒還比較尊重我,就問我以後長大想幹嘛?我說愛看動畫片,以後想做個做動畫片的,給人講故事感覺很不錯。

然而爺爺奶奶聽了我的選擇極度不樂意,專門跑到家裡給我做工作叫我選理科,只因為以後能學醫。我爸是個和事佬,不知道跟誰打聽了一下說做動畫需要用電腦,然後就給我勾勒了一個用電腦親自參與制作動畫片的未來,我挺喜歡畫畫,所以覺得蠻好。

接著他們堅定地告訴我,想干這個,以後要學計算機專業,選理科吧。

然而事情並不如計划進行,那時候消息比較閉塞,我就這麼天真的被欺騙了,做動畫片的這個行業叫做CG,屬於藝術專業,想學這個跟你成績高低沒有關係,要參加藝考。得知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猛然就有一種被蒙在鼓裡的委屈感。回到家裡我很平靜地跟父母說起這個,然後告訴他們我的決定,我要再考一年,而且就要考藝術。

家裡人崩潰了,雖然我小時候學過畫畫,但只是個少年宮興趣班級別,像高考這種需要專業訓練的我肯定不行。家裡人可勁勸,但是我不管,爺爺奶奶還裝作他們被我氣病了住了院,我說了句干我屁事,然後他們就出院了。

其實當時我也是有一種賭氣的心態,我也不知道CG具體是個啥,學藝術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而且小夥伴們無一例外全部都還在文化課上死磕,所以這條路上只有我一個,沒有同學,沒有對比,孤獨寂寞冷。經我爸的熟人介紹,帶我去了一個老師那裡學畫,整個畫室只有3個學生,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初一的,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我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走的路到底對不對,不過以後似乎不用直面血淋淋的人生,而且畫畫確實要比算題開心,這對我來說就蠻好的。

其實我的專業成績很一般,不過文化成績在藝術生里比較imba,所以最後也算是順利地上了大學。雖然學校里混子屬於絕大多數,但我也看到了很厲害專心做研究的同學,這段經歷也是讓我開了眼界。其實真正把藝術當事業的,他們的那種超級變態練習方式,實際上跟我之前那些為了上清華北大而刷題的同學如出一轍,所以不論幹什麼,要想干好真的得有這種覺悟。

後來畢業,因為我美術基礎不好就走了3D路線,之後很幸運,找到了工作也參與制作了很多部動畫片。但是然後呢?說心裡話,我以為我很喜歡,其實是因為我不了解,真的參與進來了,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了。我後來還去做了遊戲,也做過一些車禍現場,我一直以為我很懼怕的那些東西,真的如家人所說,在我長大之後就不怕了。而且用我以前最討厭的值班,去對比做遊戲那種永無止盡的加班,似乎值班還能更規律更輕鬆一點。

我爸他們醫院有很多小孩都子承父業,所以我經常會想如果我當初聽了長輩的話去學了醫會是個什麼樣子。現在再看當初的那些「乖小孩」,現在也都一個個的獨當一面了。當他們工作遇到問題了,不用到處找答案或者去看別人的臉色,直接就可以問自己的親人。當他們工作遇到困難了,就會有一堆長輩幫襯著,長輩的經驗就是他們的經驗,長輩的人際關係就是他們的人際關係。

之前跟我爸同事的孩子聊天,她說她以前剛畢業分到醫院的時候,她爸逢人介紹這是我女兒,她簡直害羞到了極點。然而現在老一輩的都退休了,她還挺樂意她爸沒事到醫院坐坐,她也可以逢人介紹,這是我爸,是我們醫院老前輩,她爸很自豪。她還說她以前也超級反感醫生,反感做手術,但是現在她看到醫院裡有那麼多病人,有時候也願意能多看一個就多看一個。她還說她雖然現在可能還是不是喜歡學醫,因為一大堆資料要查真的好煩,但是她現在真的似乎已經開始喜歡醫生這個職業了,她喜歡那種把壞掉的人修好之後被人道謝的感覺,似乎整個人生都有了意義。

我小時候不懂,家裡為什麼會逼迫我要走他們的老路。然而我長大了,在一次又一次跟家人聊起自己最近的生活之後,卻能真切感受到他們的心疼。他們不懂我的工作,他們學會上網到處搜我這個行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他們想幫卻無能為力,他們愛我,但他們永遠不善於言表。說到底,他們想讓我走一條他們熟悉的路,只不過是不想讓我過得太辛苦。

其實一個人的人生只能是你自己的,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都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所以這件事的本質並不是受不受父母擺布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你願不願意接受父母生活經驗的問題。如果你不希望接受他們的經驗,而是自己在社會上闖一闖,那就心平氣和地跟他們多溝通,可憐天下父母心,沒人希望你過得不開心。


父親以前三令五申叫我少玩手機,我沒有聽,現在懊惱近視帶來的麻煩。

父親同樣告訴我男人應該沉穩點,少說話多讀書,我卻經常在同學面前嘩眾取寵,現在才懂得沉默與讀書的魅力。

父親告訴過我很多事都是我當時沒有聽而現在後悔的!

父母經常喜歡告訴我,他們希望我怎麼樣怎麼樣,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不願意看到我們走彎路,不願意讓我們後半生哀嘆前半生。至少我父親是這樣,他兒時想學二胡,但家裡情況不允許,所以他讓我學習單簧管,可惜我只學了五年,拿了個4級就沒了下文;他的理想是當老師,於是他期盼我可以成為一名教師,可我現在並不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可能是因為還在上學的緣故。)

父母指給我們的路,只要肯頂著頭咬著牙往前走,一定是有好結果的,可是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會有所動搖,這條路真的屬於我嗎?於是他們有了想法,開始違背了父母的意願,走出了不同的路,雖然路程磕磕絆絆,結果不盡人意,可是這畢竟才是自己的人生。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可是這句話我不認為,很多小事上,我們可以聽老人的或者說必須聽,可當真正當我們選擇決定我們未來的事情時,老人的話只能給你參考。

從你的問題里可以看出,你對目前的專業沒有興趣更沒有信心。如果你這樣渾渾噩噩的學下去,我認為是在浪費時間,也是消耗了你的經歷,除非你可以忍住這個過程,熬出頭,這樣你一定會過的不差。如果不行,我覺得不妨和你父母坐下來,不要有任何情緒,就像平時聊天說說你的理解,父母終究是希望你過的好的,說不定你可以說服他們。

我父親告訴我說,你就是一個旅人,而我則是你的指南針,你走向我給你指的方向,一定不會差,但你背道而行,是我不知道的地方,說不定你會遇到更好的。

最後,瀉藥,祝你可以有個順意的未來。


經過一些痛苦的時光和思考,我想說:

人是可以改變的,人可以去控制自己的行為,想法和情緒。未來也不是一旦我走上了一條我不喜歡的路我就終身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情,或者我不能再進行選擇了。

如果你確定有喜歡的東西,想以後從事相關專業。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積累,考證,實習,畢業以後從事相關專業完全是有可能的。

最終能決定你是否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的,是你自己的能力和堅持,而不是父母的想法和控制。

姑娘,你現在長大了,不再是那個沒有力量的小女孩了。

試著讓自己變得有力量起來,有力量去改變一些事情。

為什麼你有了自己喜歡的想堅持的東西後,依然想與父母據理力爭,其實並不是你想說服他們,而是因為你想得到他們的肯定,因為你覺得,只有被他們允許和贊成的事情,你才做的開心安心。而得不到他們贊同的事情,你就會放棄掉,但是又不甘心。

但是這明明是你自己的選擇啊。他們並沒有逼迫你,只是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當你和父母的想法發生衝突後,你會潛意識裡先接受父母的想法否定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思維習慣,在之前的無數次選擇中,你都是這麼做的。你和父母離那麼遠,他們並沒有日日監督強迫你不讓你做你喜歡的事情。而選擇不去做的,是你自己啊。

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所限制了,包括我父母對我的負面影響也很多。我現在就會不自信,焦慮,容易自我否定,在乎他人看法。

但是姑娘,相信我,這些固定思維模式都是可以改善的,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我自責的時候,我盡量努力去追溯自責情緒的源頭,是我僅僅是事情做的不夠好,而不是我整個人不好,不行。

在我焦慮的時候,我學會觀察自己焦慮的原因。很多時候是害怕自己犯錯誤,源於小時候父母不允許自己犯任何錯誤,犯錯誤後會進行嚴厲的批評,所以內心十分恐懼犯錯誤後父母的一系列暴躁激烈的負面情緒和後果,既如果這件事我做不好就會怎麼樣怎麼樣,由此也會導致嚴重的拖延症,即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像題主在遇到心理問題後,父母沒有積極的鼓勵和疏導,反而更加逼迫和打壓,肯定心理上會產生一些負面的自我否定的固定思維,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很多事情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但現在你已經離開他們的控制範圍了,完全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反過來講,父母也是不完美的,他們也有性格的缺陷。他們的心理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也有他們思想的局限性,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在給予愛的方式上,溝通解決問題上,也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會受到他們父母溝通方式的影響。

我覺得我爸爸就是這樣,從小父母關愛非常少,所以很多時候心裡像個小孩子。在沒有被尊重和感到被疼愛的時候,心裡會失落和憤怒,然後就去以傷害別人的方式得到關注和重視。

所以題主不能因為父母的局限性就把自己圈起來,局限住。

自己學會原諒自己,疼愛自己,鼓勵自己,允許自己犯錯誤。

我現在也會焦慮未來,非常焦慮。害怕自己會選擇錯,滿足不了父母的期望。但我相信,我通過打坐冥想,積極的心理暗示,積極的運用,一定可以改變我的心理狀態。一個充滿正能量和力量的人,未來也一定是積極樂觀的,就算遇到困難也可以努力去克服。

開心就好,真的。

人生苦短,我們不一定能得到別人的很多愛,所以我們更要學會愛自己,管理自己,教會自己。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更沒有力氣去愛別人。

所謂的能夠抓住的給你安全感和愛的救命稻草,都是不能夠讓你徹底解脫的。

自我是一個深淵,愛情和別人都不可以填補。

加油,我大四才想明白這些,雖然也並不能確定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而且也依然處在父母的影響力下,自己還在不斷的在好壞狀態裡面做調整。

但我相信,我一定是可以變好的。而且我已經在努力變好了。

你才大二,完全來得及。


謝謝邀請。

題主你好,我還沒有畢業,沒有什麼社會人生經驗。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分析,換做是我,會去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首先,如果我會給自己定一個期限,一個月到三個月左右,不談喜好,不談理想,就埋頭苦學的認真對待自己的專業,我想知道我究竟是不是真的笨到學不會,沒有真正了解學習的專業,沒有資格去討厭它。我是理科生,大一學法學,超級難學,思維轉變不了,面對滿滿的字沒有一個公式一個表格的書很難過,長篇大論廢話連篇枯燥無味。

靜下心來之後,是什麼呢?不抱怨,是好的心態,就是好的開始。

學醫很辛苦,如果僅僅是因為辛苦而放棄學醫的話,那別的專業也乾脆放棄好了。沒有不辛苦的專業,只有不努力的自己。

其次,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乃至人生理想。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優點,將來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我願意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興趣愛好和工作相同,是人生的幸運。比如我喜歡畫畫聽歌唱歌學日語但是我不會去讀美術專業聲樂專業,因為那只是我用來放鬆的方式。我喜歡,但是我的天賦技能點不在那上面。高考作文題就有一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人呢,往往是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

再次,我會好好和我爸媽談一下。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告訴爸媽自己的想法,並且希望他們尊重,他們不同意,就和更多的家裡人說,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伯伯伯母姨媽姨夫三姑六婆全部說一遍,請自己的好朋友好閨蜜一遍一遍的和父母說這個事情,他們是個木頭,也該了解我的想法。他們可以不理解,但是,我一定要讓他們了解。

就醬,路總是要自己走的,別人說再多都不頂用。人生在世,喜也好,憂也好,但求不留遺憾啊。

祝好。


軍訓的時候,連長問我——

「你以後想做什麼?」

「能做喜歡的事就好。」

「那如果不行呢?」

「……」我還沒考慮過有這個選項,我答不出來。

「你們這個專業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健康,攸關生死。最要緊的是不要走岔路。」

「那您有什麼建議嗎?」

「先做好你應該做的,再來做你喜歡的事。」

受益匪淺,於是我真的很用心地學習專業知識。

畢業順利進入一家三甲醫院,算是學有所用,很好。

然而,我如此放蕩不羈愛自由,今年年底就辭職了。 (??? ? ???)

我跟爸爸說好了,讓我有充分的財務自由來安排接下來的一年的花銷,包括學習、旅遊等等。

因為我要寫東西,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怎麼辦呢? (′?_?`)

對於我現在的選擇,我沒有辦法來評價它是好是壞,也許20年後還是不行。

建議:

1.和英語專業的同學要個課表,有時間就去上課。全面了解英語專業,再做決定。有很多人喜歡另一個專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了解,葉公好龍。學醫很苦,其他的也不簡單。

對轉專業之後的所在專業不滿的同學還是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的迷茫不是轉個專業就能解決的。 ( ̄^ ̄)ゞ

2.找機會進醫院實習,哪怕是導醫也好。

也許你的想法會有所改觀。(看到你說有機會和父親一起去見習,真真是極好的。 (? ?_?)?

3.對醫院有生理厭惡,轉專業,儘早轉。

最後,和題主分享這首詩。

未 選 擇 的 路

弗羅斯特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兩條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雖然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呵,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當不當醫生,並不像你想得那麼嚴重。 實際上,這是你現在諸多問題裡面最不重要的一個。

一個人遇到了困難,但他能夠克服困難。這個困難就只能叫困難,而不能叫『問題』。

只有某件事是他無法應付的,才能夠叫『問題』。(事實上這件事反而可能根本不困難)

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獨立性。什麼乖乖女,只是小時候被父母刻意保護所『傷害』。

人是有客觀成長規律的。在他需要磨練選擇的能力的時候,父母數次代勞,已經導致你失去很多東西。

不要老是看到在父母的指點下能少走多少彎路。人的一輩子 無時無刻都需要抉擇,而抉擇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你的一生。這個過程不可能永遠有人代勞。在別人小時候通過擇校、選志願等事情練就了抉擇能力的時候,你的歷練機會被父母剝奪了。所以現在等於你是一個這方面的菜鳥。通過父母指點 所省掉的彎路,如果不輔以適當的歷練去彌補 沒走彎路帶來的經驗缺失,最終很可能會栽個大跟頭。

可以看出你的父母是那種很狹隘的『我是為你好』。他們所謂的對你好就是控制你。越權替你決定人生。這種父母絕不可能是什麼很厲害的人,他們所提供的路線 往往是看似成熟,平穩,其實很可能完全不適合你,再加上這種人缺乏對未來的信心和敏銳,他們提供的路線經常會有快速被社會變化所淘汰的危險。(目前來看醫生的前景還不錯,但公務員就不太好說,類似的父母前些年多半會逼考公務員)

建議你,先跟著當醫生。但是,抽空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努力點,累點。當你喜歡的事情有點成績之後再辭職都來得及。畢竟辭職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因為你之前缺乏抉擇經驗,很難保證你對未來路線有足夠的遠見。不妨走一步算一步。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不會替你抉擇的。他們很可能完全不在乎你喜歡幹什麼。

不論你想幹嘛,他們會教你思想、辦法、能力,然後讓你放手去做。

在這種牛X父母的想法里,可能覺得 「我們都這麼牛逼了,兒子愛幹嘛幹嘛。萬一失敗了家裡的錢有的是,夠他東山再起二十次的。怕什麼。」 希望你將來如果真的牛逼了,可以把後代教育好點。死死控制子女不放的不會是很厲害的家長。


三本醫學院當醫生, excuse me?

鄉村衛生所歡迎你


如果不是真愛,建議你趁早改行。五年本科畢業之後,你如果想去比較好一點點的醫院,那麼就必須讀碩士研究生讀博士,暫且按只讀碩士來說,這5+3年就沒了,不說在醫院你是廉價勞動力,沒有假期沒有工資,讀完了能上班掙錢也好啊,讀完碩士後再來3年規培,規培給的所謂工資,連你自己的溫飽都難解決,就更不能說給孩子買奶粉了。當然本科和博士也是要規培。規培完5+3+3年沒了。而你還是需要你爸媽養活的啃爹族。這還沒完呢,等你規培完了,還有專科培訓在後面,2-4年。。。培訓完,好了,如果此時餵雞委不再出新政,你暫時可以先拿工資拿獎金了。可以準備考慮成家生孩子了。先算算你多大了。本科畢業:5+3+X 碩士:5+3+3+X博士:5+3+3+3+X 。。。一起看個小笑話~

"醫生的高中同學會"

第一年:嘿,醫學院很難考的,就你厲害,羨慕。

第二年:學醫這麼複雜啊?佩服你,哪像我們那個破學校哦……

第三年:哇,實驗這麼多,我們太閑了。

第四年:準備去北上廣發展,你呢?……哦,忘了,你們是五年。

第五年:唉,區區一個項目經理而已,不值得提。……你們呢?……哦,實習哈。沒事,快了,馬上就是受人尊敬的大醫生啦!

第六年:日子一般啦,年薪比我高的多得去啦。大醫生怎麼樣啦?……哦,備戰考試啊?

第七年:以前那個車檔次太低了,所以才換的嘛。對了,大醫生怎麼樣了?……哦,還在培訓。

第八年:嘿,在座的,都要來喝喜酒哈。對了,大醫生,啥時候該你了?……哦,還在培訓啊?

第九年:來,寶寶,叫叔叔阿姨好!對了,大醫生,抓緊哈,是不是準備喜酒滿月酒一起啊?……哦,還在培訓?

第十年:光陰如梭,歲月無情,大家都分享一下十年感悟。來,大醫生,該你了。……哦,還在培訓啊?

第十一年:唉,以前,那房子又小,在鬧市,太吵,所以才換的嘛,叫鄉村哈,別說別墅哈。大醫生,就你還單身,抓緊哈。……哦,還要備戰考試哈。

第十二年:嗯,寶寶上幼兒園了,挺乖的。……耶,大醫生怎麼沒來?……哦,還在培訓。

第十三年:唉,不是又換車哈,給老伴買的。……耶,大醫生怎麼沒來?……哦,還在培訓。

第十四年:唉,那個小門市而已,留著以後養老的。……耶,大醫生又沒來……哦,還在培訓。

第十五年:還有非洲沒有去過。你們也不錯嘛,都處級領導了。……對了,大醫生呢?……哦,還在培訓。

第十六年:小公司,小公司,不值得提。耶,沒看見大醫生呢?……哦,還在培訓。

第十七年:大醫生怎麼沒來呢?培訓完了嗎?「大醫生已經被砍死了」…………


被邀請了 雖然我也是一個比較糾結的人 但還是就你的問題 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吧!

你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自己的內心 也就是自己的興趣 外語 另一個就是你父母希望的學醫 鑒於你現在已經是大二階段 說的現實一些 轉專業什麼的便不怎麼合適了

在我看來 盲目的聽從你父母的意見也是不可取的 畢竟以後自己從事什麼靠的還是自己 倘若自己不喜歡父母為自己鋪設的道路 又怎麼能快快樂樂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呢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 說短不短 真的做到讓自己開心才是最心滿意足的

現在你正面臨選擇 你父母執意讓你學醫 全然不顧你對外語的興趣 你自己也很苦惱 你也有說 你對學醫沒有興趣 只有厭倦 我覺得目前這種情況 你可以嘗試輔修第二專業 也就是你感興趣的與外語有關的專業 當然 你也要儘力說服你的父母 不過說服你的父母看來是最困難的 關於這一點 我是這樣想的 你的父母比較固執 你可以和他們有一個約定 你輔修第二專業的同時也掌握好醫學 對於他們安排的實習你也要去參與 除此之外 你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來學習與英語相關的知識 父母不可以干預

這樣的話 通過深入學習 你也能夠了解到底什麼比較適合你 是醫學還是外語 我這樣說是因為 在我們這樣的年紀 也並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 在一定程度上 喜歡什麼和適合什麼有時候也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也是要你自己真的體會才能知道!

總結一下 首先興趣是很重要的!其次要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

希望你能儘快解決這一頭疼的問題~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的興趣是享樂,性格是懶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以沒必要那麼糾結,學什麼專業都差不多…

正經一點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屬性偏向,也就是我們的性格特質和興趣愛好,所以不可否認你可能真的不是很喜歡醫學這個專業。

根據你的描述,我覺得吧,你目前的不喜歡醫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出於對父母的叛逆(我並不是說這樣不對,這其實是個體探索自我意志的表現)、學業上帶來的壓力(壓力會使你產生厭惡情緒)、目前的大學生活跟你的期待有所差距然後你把這種失望情緒轉移給你的專業…等等。

所以你不應該把所有的罪責都推給專業,這不公平好不~

我建議你有時間去外面找兼職或者實習工作,用一個社會人而不是一個學生的方式去思考現在的迷茫(我們最終都會是社會人),通俗一點說就是想著怎麼賺錢養活自己,你就會明白做什麼重要,然後現在的疑問就自然撥雲見日了~

最後說一點,開心一點哦,沒啦,哈哈哈


我和你一模一樣。我已經讀了五年了。我準備考師範的研究生做一個體育老師。我爸媽也喜歡控制。冷語言。你是獨生子女把。想想自己心裡到底要什麼。有的規規矩矩一輩子。還不如來個狠的。你父母都是醫生說難聽點。追求自己夢想失敗了。也不至於挨餓。有本錢。努力闖


你為誰活?


人在高自尊狀態下 有趨於意志獨立 人身獨立的特性

所謂興趣都是扯〇 不外乎是認為自己最容易獲取物質或精神上利益的方式 就像我膝蓋出問題前 覺得跑步才是最好的運動 那時候非常能跑 之後不得已去游泳 在技術提升後 態度也跟著改變

  1. 在沒有獲得可觀的收益前 努力看起來都是乏味的 假設我太笨兩個月都學不會游泳 肯定會否定它
  2. 同上一條 而且是感覺上的厭惡與否定 因為趨利避害不歸意識管 它跟你愛不愛吃豬蹄一樣
  3. 在沒有實踐或明顯數據支撐前 人們會把自己想要尚未得到的東西想的太美好 戀愛中很常見
  4. 決策是根據已知信息與規律 對未發生事物的模擬 並評估結果 選擇最優解
  5. 有實踐和經驗豐富者 也就是父母 他們在選項A即他們那個選項上有更好的對未來預測能力
  6. 你肯定沒有明確可見的更好的選項B 目前只有選項"不執行選項A" 所以心裡沒譜
  7. 鑒於青春與時間是一直損耗無法再生的資源 投風險小收益高的選項A還是自己另選投資渠道 強烈建議買本《投資學》


該不該是個偽命題。

你不喜歡,但是根據你的條件根本抗爭不了啊。

離開這個家、這座城市,或者不離開,為了職業的自由,你敢於撕破臉嗎?

很多女生對於就業這種事就是很無力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