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文中,平仄、對仗為什麼會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具體是什麼

讀古詩時,遇見一些對仗流利工穩的句子,會不自覺地體驗到一種難以言傳的美感。

比如

韓偓「但覺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靜月當樓」

《洛神賦》中,「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


如果窮究平仄的本質,這個,雖然我看過不少理論,但真不太理解。這應該是比較專業的音樂知識了,需要專業人士。

平平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仔細讀這兩句,明顯後者好讀好聽。

至於對仗……我也不知道其美學本質是什麼,好像沒見什麼理論能把這問題說透,說得服人。但天然成對的妙趣卻是實在可感的。或許是「成雙成對」的心理作用吧,人天然追求完美,對仗就是完美的一種表現。


平仄,是平聲調和非平聲調的簡稱。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即平、上、去、入四聲,除平聲外,其他三種都有聲調的變化,故均為仄聲。平是平直,仄為曲折。中古漢語演變為現代北京話,仄聲大多變為平聲,而其他三聲則基本不變,所以可以用普通話識別平仄。入聲很難辨別,除非你是講粵語或客家話,否則無法直接辨識入聲,所以你只能查韻書。

標準平仄有八種,一般有以下分類: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詩都是由此變化而來。

你可以看得出:

1.一句之中,平仄相間。這指的是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出現。這種平仄的交替以節奏為單位。節奏也叫音步。五言、七言每句的末字是一個字為一個節奏,其餘的均為兩個字為一個節奏。

2.一聯之內,平仄相對。這指的是每聯的出句和對句對應字位的平仄要相反。比如:

出句:仄仄平平仄

對句:平平仄仄平

「一聯之內,平仄相對」簡稱「對」,違反了這個規則就稱之為失對。

3.兩聯之間,平仄相粘。是指上聯對句的第二字和下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要相同。比如:

上聯:X X X X X

平平仄仄平

下聯:平平平仄仄

兩聯之間,平仄相粘」簡稱「粘」,違此則為失粘。

在一聯之內,平仄字的總數相等。但絕非每首詩都能做到標準平仄,否則死性束縛,只能是因文害義。這就有了實際平仄——詩人實際所作的平仄即實際平仄(老師你這是廢話)。所以就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亦出現了拗救

何為拗救?所謂拗救,是指近體詩中若違反了平仄格律,該用平聲而用了仄聲,該用仄聲而用了平聲,此為「拗」;出現了「拗」,便要「救」,即在本句或適當的地方予以補救。拗而有救的詩句依然合乎格律。下面用五言近體詩描述拗救類型。

拗救分為兩種,一是句內拗救,一是聯內拗救。

1.句內拗救

句內拗救只出現在乙、丙句,分兩小類。

(1)乙:一拗三救

五言乙句的第一字本是平聲,若用仄聲,使得句中除了末尾字只有一個平聲,便犯了孤平,造成拗句。要補救,將本句第三字的仄聲改為平聲。

平平仄仄平→仄平

(2)丙:四拗三救

五言丙句的第四字本是仄聲,若用了平聲,便為拗句,救之,本句第三字改為仄聲。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2.聯內拗救

一聯之內出現拗救,出句拗,對句救。分兩類,均是甲句拗乙句救。

(1)甲三拗乙三救

五言甲句第三字本為平聲,卻用了仄聲,就得把乙句第三字的仄聲改為平聲。

甲: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乙: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2)甲四拗乙三救

五言甲句第四字本為平聲,用了仄聲,得治,把乙句第三字的仄聲改為平聲。

甲: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乙: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且看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實際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標準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致相同,可見杜甫詩作之嚴謹。

這就是詩律帶來的美。平仄的不同和有序排列致使詩的聲調曲折迴環,平聲綿延,仄聲急促。曲折意味著變化,高高低低,抑揚頓挫。而在頓挫感中又有對比美——一聯之內,平仄相對;又有對稱美——兩聯之間,平仄相粘。有節奏感的和諧美,最能引人注意。至於美不美,那得看讀者是誰了。

為什麼要列出這些詩律呢?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詩律就沒有古詩,沒有古詩你談什麼細節?大致了解這些規則之後,就有沒有然後了......

貼個《文心雕龍 聲律》:

夫音律所始,本於人聲者也。聲合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故知器寫人聲,聲非學器者也。故言語者,文章關鍵,神明樞機,吐納律呂,唇吻而已。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宮,徐呼中征。夫宮商響高,徵羽聲下;抗喉矯舌之差,攢唇激齒之異,廉肉相准,皎然可分。今操琴不調,必知改張,攡文乖張,而不識所調。響在彼弦,乃得克諧,聲萌我心,更失和律,其故何哉?良由外聽易為察,內聽難為聰也。故外聽之易,弦以手定,內聽之難,聲與心紛;可以數求,難以辭逐。

凡聲有飛沉,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迭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迕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其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夫吃文為患,生於好詭,逐新趣異,故喉唇糾紛;將欲解結,務在剛斷。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則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辭靡於耳,累累如貫珠矣。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滋味流於下句,風力窮於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韻氣一定,則餘聲易遣;和體抑揚,故遺響難契。屬筆易巧,選和至難,綴文難精,而作韻甚易。雖纖意曲變,非可縷言,然振其大綱,不出茲論。

若夫宮商大和,譬諸吹籥;翻回取均,頗似調瑟。瑟資移柱,故有時而乖貳;籥含定管,故無往而不壹。陳思、潘岳,吹籥之調也;陸機、左思,瑟柱之和也。概舉而推,可以類見。

又詩人綜韻,率多清切,《楚辭》辭楚,故訛韻實繁。及張華論韻,謂士衡多楚,《文賦》亦稱不易,可謂銜靈均之餘聲,失黃鐘之正響也。凡切韻之動,勢若轉圜;訛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則無大過矣。練才洞鑒,剖字鑽響,識疏闊略,隨音所遇,若長風之過籟,南郭之吹竽耳。古之佩玉,左宮右征,以節其步,聲不失序。音以律文,其可忽哉!

贊曰∶

標情務遠,比音則近。吹律胸臆,調鍾唇吻。

聲得鹽梅,響滑榆槿。割棄支離,宮商難隱。

平仄的美的原因,大致如上。

關於對仗的美,湖北師範學院的朱復旦老師的《簡論對仗美》說得很明白。你想看的話,可以私信我。


知乎上懂吟誦和對吟誦感興趣的人好像比較少...菜鳥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對仗的美感應該可以很容易感覺到,比較難理解的應該是平仄。

用我們現在的方式讀詩好像的確很難感受到平仄的美,而傳統的讀詩方式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讀詩跟平常說話的差別並不大,但是傳統的,也就是古代人讀詩不是這樣的,他們的方式更接近於唱歌——至少我們現在聽來有些像唱歌或者唱戲——現代人給這種方法起名叫「吟誦」。通過這種傳統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體會平仄的美感。「吟誦」其實跟漢服一樣是個偽概念,但是這種方式真正的名字的意義已經發生變化不能使用了,咱也得給它起個名好讓人知道它是什麼對吧?

我也曾經在網上看過他們的教學視頻,中央民族大學徐健順老師的,在「中華吟誦網」有免費資料。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個人感覺雖然有遺老遺少之風,但是也確確實實是腳踏實地去做事的,跟那些粗製濫造的所謂「國學班」有本質差別。

以上


推薦閱讀:

掃地僧服用陰陽和合散會怎麼樣?
對聯對的好是怎麼樣的一個程度?
有哪些知名有趣的「絕對」?
如何評價阿耐小說《大江東去》?

TAG:審美 | 中國文學 | 詩詞格律 | 形式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