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資結構化的信託計劃時,銀行理財產品都優先支持劣後資金比例較高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投資結構化的信託計劃時,銀行理財產品都優先支持劣後資金比例較高的?原因是什麼?劣後資金比例高,難道不是說明這個信託計劃的資產質量比較差嗎?


更新:
回頭看答案,發現我忽略了一個「是不是」的問題直接回答了「為什麼」……現實情況中,銀行並不一定喜歡高劣後比例,更多的時候是在資管圈裡找一些「流行」的槓桿產品,說白了優先劣後比都是 2:1。對於銀行來說,結構化信託還是挺安全的。

----------以下為原答案---------

問句的主語不太明確,推測題主的問題應該包括了兩個主要問題:
『銀行為什麼喜歡高劣後比例產品?』
『劣後高是不是意味著資產質量差?』

簡單說說我對結構化產品的安全性理解。劣後資金是結構化產品中收益最高、風險最高資金。劣後方通常也是融資方,以自有資金為產品的潛在風險兜底(常說的『安全墊』)。之所以願意承擔優先虧損的風險,多是因為劣後方有某種特定的投資渠道(例如做股票配資用於內幕股票)。

對於劣後方(融資方)來說,自然能融到越多錢越好,這樣才能最大化ROE嘛!但如果劣後方能輕鬆撬動幾倍於自有資金的優先資金(例如銀行貸款),那麼整個金融體系就會暴露於高槓桿帶來的巨大風險。因此我國有規定——

針對結構化信託,銀監會規定優先劣後比不能大於 2:1(33%安全墊)
針對結構化資管,證監會規定優先劣後比不能大於 1:1(50%安全墊)
(註:通過設置夾層結構可以提高劣後方槓桿比例,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翻譯成感性的描述即——『限制劣後的槓桿比例不能過高』。國家希望控制風險,所以限制槓桿。銀行也希望控制風險。假如有 AB 兩款信託產品供銀行選擇,A 信託優先劣後比為 3:2(40%安全墊),B 信託優先劣後比 2:1(33%安全墊),兩個資產其他條件均一致,銀行必然會選擇劣後資金比例較高的 A 資產。

回到問題1,
『銀行為什麼喜歡高劣後比例產品?』——因為安全。

至於問題2,

『劣後高是不是意味著資產質量差?』——NO。

資產質量可不能用劣後比例來評估啊,這太太太粗暴了。這麼說吧,評估資產質量時一般要寫個報告,比例只是這張表上的一條必填信息,單列時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就像你在簡歷上填的『出生年月』一樣,不能代表你的職業技能水平。


比例越高越安全,本人有優質結構化產品優先資源,年化7-9%,歡迎來詢


比例高的話,銀行那邊的優先預期收益率也會相應的高,但由於風險也相對較高所以風險管理也相對的得提高。


推薦閱讀:

One Night In Shanghai
考證的意義究竟在於什麼?

TAG:金融 | 銀行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