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邊界

這段時間我陷入了強烈的自我懷疑里。

「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我是不是有問題?」

旅遊回來以後,我問小夥伴,我是不是在旅途中太過於自我了?小夥伴告訴我是有點,但是他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我會問這樣的問題?因為在關係親近的人面前表現得隨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會出現心理上的恐慌和自我否定。

由於還有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去諮詢了心理諮詢師。整理了一下談話的大致內容,加上自己補充的觀點。

接下來就要從兩個層面去敘述這件事情。

第一點是成長環境。

賈汪的小時候可以自由地向父母撒嬌,發脾氣,他知道他發完脾氣撒完矯父母依舊會很好的包容他。而我不行,沒有包容我發脾氣的人。所以我很可能是這樣的,在發完脾氣以後我的養育者並不會包容我,他們會生氣甚至質疑我的性格不好。所以為了維持溫和的環境,我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孩子。我「懂事「並不是因為包容和體諒他人,而是只要我「懂事」周圍人就會回饋一個令我舒服的環境,我為了讓我自己舒服所以我會儘力去滿足別人的需求。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

根源在於我小時候與養育者的關係,我不能從養育者那邊得到無條件的愛。可能是類似於你要是不聽話xx就不愛你了這樣的把[捂臉]。為了得到這份愛,我必須滿足他們的要求。我把他們的要求等價成了自己的需求,最後導致實際的自我需求沒有辦法表達。到後來當我表達真實的自我需求的時候我會覺得我做錯了,我應該照顧他人的需求,不應該把自己的需求表露出來,否則就太自私了。(這只是可能性的一種)

=====這裡標籤應該是討好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

=====需要回顧過去發生的種種事情,找到因為這樣的心理導致的行為=====

=====雖然覺得現在自己已經好了很多,但是仍然害怕面對衝突,擅長各種算了吧=====

第二點是恐懼被拋棄

害怕被拋棄是我自我質疑的最直接原因,因為害怕被親密的人拋棄所以我才會自我懷疑,越親密越敏感。但是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起早期的安全感,有可能是與養育者的關係,也有可能與多次變動的成長環境有關。(顛沛流離啊,儘管我大多都不記得了)所以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找到導致早期的安全感丟失的點在哪裡。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而儘力去滿足別人的需求了。接著需要重建我和養育者的關係。

精神分析流派是這麼認為的。

在我和外界環境產生衝突,這個衝突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我會建立一個假性自體假裝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像被包裹在一層殼裡,對事物的反應都可能是被設定好的而不是真實的想法,以後只要又發生了這個問題我都用假性自體來解決問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討厭什麼,知道的只是「我應該怎樣」。在以後的親密關係中(無論是戀愛還是交友)會不斷地重演當初的那個衝突。[我的話是我自我需求和外界需求的衝突,我無法看到自己的需求,每次表達了自我需求都覺得做得不對,導致我不斷地質疑我自己。這也是我讓人覺得沒有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比如:我做了這個事這傢伙會不會討厭我,不行得請他吃個飯,順便幫他把作業寫了 所以給人感受是忽冷忽熱]([]內為猜測)

=====親密關係中除了自我否定以外,還有強烈的佔有慾,以及患得患失=====

=====得到的有恃無恐======

何為「假性自體」?

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在外人面前表現的非常討喜,總是在順著他人的意思行事,做很多讓別人喜歡的事情。而那些事情並不是他真心想做的,他之所以會做,是因為別人希望他那樣做,他那樣做了就會得到別人的喜歡。

說的再簡單一些,就是一個人與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失聯,用他人的期望作為自己的行動方向,以滿足他人感受來感受自己存在感。

人為什麼會出現「假性自體」?

通常來說,一個人「假性自體」的形成來自於嬰幼兒時期,形成於母親與嬰幼兒的互動。溫尼克特認為母親對嬰兒全能感的回應決定了自體的形成。如果母親理解並滿足嬰兒的全能感,嬰兒就發展出真實自體;如果母親不能滿足嬰兒的全能感,並不斷地錯過嬰兒的表情,嬰兒就發展出假性自體

孩子不僅僅需要從父母的眼中看到自己,也需要從與父母的親密關係,父母與自己的互動和關愛度中感受自己的存在。當父母在大部分的時刻是以一個非專註狀態(這是父母的假性自體)出現,或者說沒有自體參與地與孩子互動,孩子會敏銳地捕捉到似乎不是與父母的真實情緒共處的。於是,孩子就會去尋找父母真情流露(真性自體出現)的時刻,在內心深處,選擇與這個時刻的父母形象默默相守,在內在感受上這屬於私密的親密感,形成相對父母意義下的自體感。

由於這種自體的構建不是通過外在溝通轉換而成,而是由默默地在內在進行,所以這樣的自體存在很大幻想的成分。比如,也許父母那一刻父母並不憂鬱,但孩子可能想像成父母憂鬱,或者即使是憂鬱的,父母也並不需要人來分享此刻的憂鬱,但孩子可能會想像出一個憂鬱的自己此刻和憂鬱的父母待在一起。於是這個孩子在長大後的現實生活里,與類似客體的聯接時就會產生幼時記憶里幻想式的滿足感,從而加重這種假性自體成長。

在諮詢中,這樣的來訪者表現為,努力討取諮詢師的歡心,希望諮詢師能夠喜歡他,接受他,讓諮詢師感到非常舒服。當他們心情不好時,會選擇封閉自己,不與外界接觸,直到情緒穩定,才又以一個討人喜歡,乖巧懂事的面貌出現。

當然,這樣的求助者儘管讓諮詢師感到愉快、輕鬆,但是對於諮詢本身來說,卻是危害很大的。其原因就在於,求助者與自我的真實感受是失聯狀態,他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假性自體,諮詢師無法看到他內心真實的需求,從而也就無法找到問題真實的答案。

其實,嚴格說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假性自體存在。適當的假性自體可以讓我們更加適應現實的生活。但是如何使用假性自體,如果做到有有清醒自知的使用假性自體,這就非常重要了。那些假性自體的來訪者,很大程度上對於自身的假性自體是沒有自知的。

相對於那些擁有假性自體的孩子,有真實自體的孩子更能感受到自身真實的喜怒哀樂,情緒得到釋放,或者宣洩的渠道更多,對於自我性格的創建和修復能力也也更強。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假性自體的形成不僅僅和父母的養育有關,恐怕世俗的認知和社會認可也脫不了干係。在我們普遍的認知里,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都要乖巧,懂事。對於那些不夠乖巧,懂事的孩子,我們總是表現的很厭惡,至少是不被喜歡的。

對於假性自體,我也是剛剛接觸。寫這篇文章一來是為了給從未接觸的朋友提供一個認知點,二來也是為了加深自己的記憶。文中難免出現不足之處,還望讀者見諒!

推薦閱讀:

為什麼自己看電影不笑,在電影院看電影反而笑?
【缺愛】為什麼小時候的事都忘了,對現在還有影響?潛意識的啟動效應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在北上廣當「蹲族」也不願意回到三四線城?
愛與失去,哀悼與復原|911事件十五年祭
中國最兇殘的殺人案是哪一件?

TAG:心理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