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部紀錄片,突然想念那個讓我「多吃水果」的人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從朱自清散文里的父愛深重,到如今變成網友玩壞的「我是你爹」梗,都是人們記憶深處對某種水果的執念。人類受自然饋贈,懷著對水果的特殊理解,不斷轉化和保存水果的味道,不僅僅是滿足舌尖的快樂,更是寄託了歲時節令、人間喜悲。

《詩經》里出現十餘種水果,最著名的莫過於那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屈原愛橘子,吟誦「後皇嘉樹,橘徠服兮」;蘇軾喜荔枝,想要「不辭長作嶺南人」;張愛玲獨寵枇杷,讚歎「優雅到就像在品嘗一顆寶玉」。

就連海明威在陷入創作瓶頸的時候,也喜歡:「坐在壁爐前,把橘子皮里的汁液擠到火焰的邊兒,看著在噼啪聲中躥起的藍色火焰。」(看來橘子真是一種作家水果啊,小編要去剝個橘子!)

最近,連減肥抗糖的硬糖君,都被一部為水果立傳的紀錄片——《水果傳》毫無預兆的圈粉了。

首集《變身》中Q彈爽滑的愛玉冰、五彩繽紛的可可果、金黃流動的鳳梨酥、酸甜可口的藍莓醬,皆清新可喜,播放量迅速破千萬。在B站、優酷和騰訊視頻,《水果傳》本周都傲立紀錄片熱度TOP1。試想,若時空交錯,守在屏幕前的,一定有蘇東坡這樣的忠實水果粉吧。

而如果說第1集《變身》還是人與水果的尋常往事,預告中第2集《異族》則展現了水果的驚人智慧。與蝙蝠共生的木瓜榕、逐浪漂泊的水椰子、封存1800萬年曆史的指橙、化作美酒溫暖布依族的刺梨、雨林葉片下的隱士非洲竹芋、尖刺之下蘊藏酸甜的蛇皮果。進化的智慧,造物之神奇,縱在一顆小小的果子上,亦足以令人讚歎。

蘇軾與海明威教給我們的是,在寂寞漂泊的人生中,學會熱愛生活中的各類細小事物,讓我們的歸屬感有所依傍。而看一出關於水果的紀錄片,縱使相隔天涯,那個總勸我們「多吃水果」的人,亦覺還在身旁。

欺山趕海只為卿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體現在窮奢極欲的勞民傷財上。而《水果傳》對水果的執著,更純粹於對美和治癒的不懈追求。

《水果傳》首集《變身》穿越了台灣阿里山、越南、敖魯古雅河畔、日本埼玉縣,上天入地、跨越五大洲,呈現一出水果版 「博物館奇妙夜」。

儘管愛玉高懸十幾層樓高的大樹之上,阿里山的族人仍然無法割捨代代相傳的味覺體驗。爬上樹頂採集愛玉的鄒族人,出發之前要有長老祈求祖靈庇護族人平安,這也是延續了數千年的傳統。

而在用刀剖開愛玉果的瞬間,綿密粘稠的果膠訴說著最後的依戀。經過處理後的愛玉,被鄒族人的一雙巧手細細翻開,宛若太液芙蓉般雍容嬌貴。再經過雙手的揉搓,愛玉脫離了最初的肉身,化作晶瑩剔透的愛玉凍,慰藉夏日飽受暑熱的心靈。

Vincent與Samuel跨越兩千公里一路追尋純正可可,將五彩繽紛的可可果呈現在屏幕前。將可可果存放發酵,再用烘乾使其散發迷人香味,最後去皮磨粉攪拌液化凝固包裝,堪稱現實版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廠》。

呼倫貝爾草原上,鄂溫克族老奶奶帶著兩個曾孫女與八月的山野中,採集野生藍莓。簡單加糖熬煮後,即成為酸甜可口的藍莓醬,配上新鮮出爐的列巴,是曾經族人們日常重要的維生素來源。

黃土高原的柿子,無疑是自然最甜美的饋贈。人們為了留住這種甜,使柿子暫時告別陽光和空氣,進入黑暗,開始一場漫長而甜蜜的夢。冬季落雪時節,也正是柿子結滿糖霜的「出關」之日。凜冽寒風中,柿餅的香甜,正著高原的一歲枯榮。

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埼玉縣,梅子熟時,也是梅園女主人山口最忙碌的日子。梅子生食略酸澀,但用作泡梅酒則相得益彰。冰糖、燒酒、白加賀梅封蓋,梅子逐漸褪去青澀模樣,把自身的芬芳、酸甜和顏色一點點融入酒中,直到透明的液體逐漸變成美麗的琥珀色。

4K超清設備拍出每一寸水果肌膚的質感,展現色彩斑斕的水果色澤。高速攝影則拍攝出最美水果動態瞬間,展現出果汁四濺、充滿爆炸力的完美畫面。柿子結霜,愛玉果斷絲連,鳳梨加入酥皮華麗轉身,在性感的升格鏡頭下,只待味蕾將它引爆。

利用愛玉的果膠、轉化高酸高糖的藍莓、脫去柿子的水分、留存鳳梨的纖維、激發可可的醇香氣味,則無一不表明人類與水果相交數千年的智慧。

如果說《水果傳》的第一集《變身》展現的是各種水果在人類手中的「羽化成仙」,那麼第二集的《異族》則證明了水果本身在千萬年中進化的智慧:

木瓜榕與榕小蜂互相依存,前者成功傳粉,後者也完成繁衍後代的終極使命;水椰子歷經滄桑,孑遺老人的奇怪模樣卻懷抱著一顆顆柔軟纖嫩的果肉;指橙與珍珠雞,被守護的精靈與守護的衛士,終日上演著莎士比亞劇情;刺梨與布依族相依相伴,布滿尖刺的外表,釀出的酒卻格外溫柔。

不辭長作愛果人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失意的蘇軾寄情於甘美的荔枝,水果總會在不經意間出動人類心底的柔軟。

蘇軾一生,行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所以他有機會親口品嘗眾多水果。而且,他常常以飲食來表述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蘇軾對各類水果的成熟時期和具體食用辦法都深有研究。比如「新棗漸堪剝,晚瓜猶可飽」(《七月五日二首》)就講了棗、瓜的吃法;「辛盤得青韭,臘酒得黃柑」(《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則講述臘酒與黃柑相配最為美味。「我時與子皆兒童,狂走從人覓梨果」,為了吃梨,蘇軾居然和孩童一樣,在人群中狂追。

張愛玲在小說《小艾》中,有一段細膩的描寫:「老姨太早已剝了一顆,把那枇杷皮剝成一朵倒垂蓮模樣,蒂子朝下,十指尖尖擎著送了過來。」優雅到就像在品嘗一顆寶玉。

同「吃貨」蘇軾與張愛玲一樣,《水果傳》中的主角也對水果有著無法割捨的濃情。

阿里山人對生活的追求,體現在一碗愛玉凍上。看似不起眼的甜品,卻需要攀高摘取的危險以及細緻揉搓的耐心。一道消暑聖品,卻暗含了鄒族人千百年來敢於冒險,勤勞肯乾的生存之道。

而黃土高原馬家坡的人們對柿子的處理,更暗喻了天人合一的大道。霜降一到,方可製作柿餅。深冬,柿餅與冬日一同染上雪色。人們還為過冬的鳥雀留些柿子做糧食,自然饋我甘美,我還自然敬畏。

鄂溫克族老奶奶,一邊採摘野生藍莓,一邊抱怨著竭澤而漁的粗暴採摘方式使得藍莓越來越少。她的話自然是告誡年幼的曾孫女:留有餘裕方享長久。

而梅園的女主人山口,在嫁給丈夫之前,甚至不知道公公家有梅園。在公公病重期間,公公還想拔掉輸液針偷跑回家看看梅子的生長狀況。公公對梅子的情愫感動了山口,她扛起擔子,成了梅園的第三代主人。她自稱是梅園的「女兒」,家族傳承的故事平凡卻動人。

精美的畫面背後,《水果傳》既是為水果立傳,也是為溫情吶喊。人們喜愛水果,不僅僅是因為香甜多汁的口感,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欣快。更多的時候,人們以物喻情,放不下回憶和傳承。

千方百計做有趣

好看的畫面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近來各大衛視與視頻網站紛紛以優質紀錄片搶奪年輕觀眾,正是看重了紀錄片指向未來受眾的屬性。

據愛奇藝發布的2017年度數據顯示,從觀看國產紀錄片的用戶構成來看,35歲以上只有12%,而19~30歲的用戶佔比超過了50%,成為了主要受眾,18歲以下的用戶佔比14%。有不少作品,都是通過年輕人的口耳相傳火爆起來。

《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典型例子,2016年1月7日首播亮相央視紀錄片頻道時,反響寥寥。然而,僅僅時隔一個月後,該片卻在專註年輕用戶的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B 站)上贏得超過200 萬的點擊量,一躍成為「網紅」片。90、00 後用戶們不吝貢獻 6 萬多條彈幕和高達 9.4 的豆瓣評分來表達對這部紀錄片的喜愛。

而這樣的「B站紀錄片奇蹟」,眼下又在《水果傳》身上再次發生。

對於年輕觀眾來說,新奇與顏值或許是吸引他們駐足紀錄片的因素,但真正讓他們口耳相傳、念念不忘的,還是紀錄片傳遞的濃情與智慧。《水果傳》的製作方雲集將來顯然也是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找到了和年輕人溝通的方法。將目光聚焦年輕觀眾,與多家衛視和B站這樣的年輕人視頻社區一起探索那些能夠被互聯網放大的價值內容,顯然是作為「專註精品紀錄片製作與運營」的雲集將來與平台方各取所長的過程。

當戶外、選秀、美食等節目充斥熒屏時,能夠以新鮮、有趣的真實內容引導年輕人的注意力走向,《水果傳》顯然為紀錄片的思想內涵和表達形式注入了新生機。

而觀看它的唯一阻礙,恐怕就是「口乾舌燥」時,手邊沒有水果可食。


推薦閱讀:

把雞塞進肚子里煮,味道不要太好
如何優雅地吃蛋撻?
如何優雅地吃炒栗子?
在日本如何過春節(1)伊豆之旅
十二星座和什麼樣的炒飯最配?

TAG:水果 | 纪录片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