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就開乾的人,會是職場大贏家

李幼斌版的《亮劍》中,李雲龍的團隊有一句slogen——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在戰爭的環境中,是非常簡單,但是又很有智慧的總結。

戰場直接面臨的是拚死搏鬥,需要的是放開手腳,高效的搏鬥。

但是就好比像有恐高症的人都會知道,對未來場景的想像中,死亡的恐懼,對於個人的不自信會讓人腿軟,連站都沒法站,雖然周圍的保護措施很齊全和安全。

在搏殺的階段,想像失敗或死亡,對個人形成很大的精神壓力,這個壓力會足以讓人反應變慢,頭腦不清晰,緊張無比,而這些在戰場上正在戰鬥的人來說,影響都是非常致命的。

這個時候武器裝備反而相對次要,反應速度和使用工具的熟練度才是決定搏殺勝負的主要要素。

狹路相逢勇者勝,正好是從行動動機的來源,到實操的思路都把壓力給予解決,簡單、易懂而且高效,肯定是在實戰中打磨出來的智慧。

戰場上有智慧,那麼職場呢?

經過大量實踐和案例的總結,我認為職場的高效slogen是——想到了,就開干。

1

我見過數量不少的聰明人,智商高、學歷高,也有自己的方法論和思路,但是到了做起決定和具體執行中,會過長時間的斟酌、猶豫、糾結,甚至從剛開始的理性思考,到最後變成對選擇的感性恐懼。

比如在處理人際關係中,過於糾結多方人的感受和想法,忘記掉了就事論事。

比如在機會來臨的時候,過多權衡利弊的細節,而錯過了抓取機會的最佳時機。

比如在完成任務的時候,過於糾結小的瑕疵,影響整體的進度。

等等。

很多時候,個人會把糾結的理由歸結到保險、周全,降低風險,習慣性的,感情需要性的理由。

事實上好些科學的實踐中,對於決策的分析,大部分的決策其實在兩秒鐘就已經清晰了,其它的糾結都是因為不自信,習慣性的拖拉。(具體的過程分析見書《決斷兩秒之間》)只有少數決策需要深度思考、學習、查資料和綜合分析。

兩秒鐘,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和分析,以及習慣和潛意識,問題已經得到了答案,利弊都有數,風險也知曉,但是不自信和懼怕失敗都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停下來想多想想,保險一點。

在機會面前,往往誰下手快,誰就會得到,而且溢價最高。

機會的屬性跟錢多錢少沒主要的關係,跟時機有關,就看誰抓的准。

所以想到了,就去干,有著這樣的習慣的人,往往會因此獲益。

2

事實上,在職場,一個人可以多次實踐和實驗,錯了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對一次,抓住一次機會,就能翻身並獲取巨大的利益。

我想這也是職場最大的魅力所在,不確定性,有風險,但是有潛在的驚喜。

抓住機會並多次嘗試,就是職場玩法的最高效的邏輯,概率這個事情還是很科學的,畢竟沒人能預測未來,沒人能保證百分百正確,連人精中的大牛天使投資人的成功率也不會超過20%。

抓住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抓住機會的時候,決策的快慢就很要命了。

決策快的人,乾脆的人往往能多抓住機會,並在大量的實踐中用概率就能取勝,這才是獲勝的根源。

3

職場對效率是有著永恆的追求,效率就是生產力,提高效率就是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在市場競爭中獲勝。

效率對應的是執行力,任何影響執行力的因素,都是職場最大的敵人。

阿里對執行力的要求,估計是BAT中最高的,以前剛進阿里的時候,就流傳這各種驚人的故事。

比如阿里起步的時候,有人業績沒達標,承諾在西湖裸奔,真的沒完成,果真就去西湖裸奔了,把西湖的片警給害慘了。裸奔的人跑的快,一絲不掛太滑抓不住,楞是讓裸奔的人跑完了全程。

這幾天網上還出現了冰天雪地裸著上身鍛煉等等。

執行力差的人,會把低效貫穿在整個工作重要環節,比如思考,溝通,反應,決策,一個人往往會拉低團隊,所以馬雲以前經常說,自己寧願要一流的執行力三流的創造力,也不要一流的創新能力三流的執行力。

執行力強,就是想到了就開干,把時間大部分都花在實踐上,在效率上碾壓競爭對手。

4

想到了,就開干,是職場生存的哲學,是實踐中的大智慧。

5

更多深度精彩乾貨,盡在微信公眾號(51逆轉)


推薦閱讀:

每個女孩都會愛上這樣的「流氓」卧底
我們的子女怎樣才能安全度過這一生?

TAG:职业发展 | 电影 | 人际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