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刊002:大劇場知識向

這個其實屬於上一期第九期 大劇場:鄭和使團摩訶契丹見聞錄(一)的尾巴。。。我現在寫完補發出來了。

下期已經寫完,正在配插圖,快來了。

摩訶西域記之崩壞的第四期

因為正文已經是旅遊節目了,那麼我就不旅遊了,在這裡講些背景知識吧~就寫寫大劇場故事裡出現的真實人物和作為參照的真實地方什麼的吧!


費信 (1388-1436以後)

作為大劇場的第一男主,費信在真正的世界線上也是個積極上進、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他十四歲就代去世的哥哥在太倉衛當兵,還自學了阿拉伯語,憑藉這個獲選成為鄭和下西洋的譯官。

他真的參加了第二次鄭和下西洋,一路記載見到的國家,在四次出使回國以後編輯成兩卷《星槎勝覽》,在正統元年獻給皇帝。雖然在作品的史料價值上面稍微輸給馬歡的《瀛涯勝覽》,但是費先生的經歷實在很有意思,而且時間點切合,於是伽羅就拜請他以最美好的年華,作為POV出場了。

南沙群島的一個小島以費先生的名字命名。


王景弘 (?-1437以後)

按費信的說法,王大人和鄭和同為下西洋的正使。但是存在感好低。(對!至遲到第六次下西洋,船隊有兩個正使,此外有七個左右的副使)但是看資料,這位王公公和鄭和一樣是靖難功臣,兩人一生經歷高度相似,而且也有三保太監的稱號。

而且王公公堪稱船隊的主心骨。鄭王二人組黃金搭檔裡面,王景弘似乎是更多主管航海技術、更懂船隊日常管理的那一位。鄭和去世以後,宣德九年(1434)皇帝還命令他進行了第八次下西洋,去了蘇門答臘島,回來還順便登陸了一下台灣。這就很少有人提了。回國以後他安度晚年,還整理了下西洋的檔案和文獻,去世於1437年以後。

不在海上的時候,他仍然和鄭和拍檔主持南京的工程建設。兩人友情的結晶(大誤)之一,就是偉大的大報恩寺琉璃塔。

《三保太監下西洋通俗演義》里,王大人出場了。說什麼他是「山東青州府人士。形容他為「身長九尺,腰大十圈,面闊口方。肌肥骨重。」

阿呸呸。我們敬愛的王大人明明應該更像周總理而不是程咬金才是……

電視劇里的王大人。 我不知為什麼總會把王景弘腦補成《亮劍》裡面趙政委的形象。。。

大劇場很想讓王大人上鏡一下露一手,但是艦隊停泊在遼南京,兩萬人需要有個大人物主持鎮場不是……於是王大人又做了一次幕後英雄……太可惜了。


法堂

南宋時代中國的禪宗寺院受《百丈清規》影響,非常流行蓋超大的法堂建築,供所有僧人在室內同時集會什麼的。比較著名的有海會寺法堂、徑山寺法堂等等。張十慶先生在《文物》雜誌上有一篇雄文復原南宋五山第一——徑山寺的法堂。讀來很飽眼福。

南宋徑山寺法堂復原探討_文檔庫

設定里摩訶契丹中都大安國寺的法堂,是從宋地浙江的這些禪寺學來的建築類型。這裡有沒有宋亡時遠涉波濤而來的南宋禪僧的影子,其實挺明顯的。

不過,遼國工匠已經完全習慣了磚拱帶來的大跨度來構成集會空間,於是呢,南宋的木構法堂,搖身一變成為了摩訶契丹的磚石法堂的模樣,但是面闊因為失去禮制束縛,達到了喪心病狂的200多米……(參見上期的大安國寺圖。我是瘋子別攔我。)

摩訶契丹的磚石法堂可以參照明國的這種無梁殿,但是有中亞、西亞拱券技術加成,會比這個輕盈很多。而且長長長長長很多多多多。

現在這些南宋大寺一個都沒留下來。倒是日本的求法僧畫下來許多「五山十剎圖」,還可以看看當年的模樣。

這些日本和尚不厭其煩的畫了寧波阿育王寺的洗臉處(水舩)。放牙葯的地方,搭手巾的地方,啥都畫。感謝新水令大人。

喂,這個日本和尚痴了,連廁所都畫這麼仔細!上面是大便槽、下面是洗手池,什麼凈手的灰、去味兒的香爐,掛手巾的欄杆都畫上了!


桑耶寺

全名是「貝扎瑪桑耶敏久倫吉白祖拉康」。在咱們的大劇場里是遼僧進藏取經的地方。在真實時間線里,這座大寺也是整個西藏第一個有剃度僧人出家(775年)的大寺。

整個大寺是個曼荼羅,中心是金色瓦的烏策大殿。中央須彌山,四方四佛殿,整個布局也是我構思遼國中都的來源之一。

注意門口的紅色石碑,那是779年赤松德贊在大寺初建時的盟誓碑。

順便,摩訶契丹國和西藏宗教相通,距離不遠,交往會非常非常多。

未來大遼和明朝搶烏斯藏,不知道能鬧出什麼血雨腥風呢。


推薦閱讀:

如果當年南北戰爭北方輸了,現在美國或者世界會怎樣?
大萌王朝行政區劃(霧)
假如德國贏得了一戰:印度人民公社
《鮮卑人天授大漢帝國:帝國的毀滅(三)》

TAG:架空历史 | 古建筑 | 郑和下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