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Me too行動?

且不說美國這個行動的由來等等。

就我身邊的事情,我倒是很希望這個行動能擴大化。

重點是女性能克服刻板的影響,反對性侵犯,性騷擾。

因為在過去的思想觀念(其實現在也是),女性被侵犯,反倒會被其他人認為是不檢點,於是有非常多的女性選擇了隱忍。甚至大量流傳著"睡了一切就好辦了"這種思想。

之前看了一篇警察寫的文章,說是,強姦。陌生人強姦反倒是少數,更多數熟人強姦,而且介於關係還不能爆出來,使受害人收到二次創傷。還有就是被強迫性行為的女性礙於"面子",順從強姦者,形成一個長期地性暴力。

如果我們的受害者,無論是被強姦,還是被猥褻的女性能站出來,指證,讓這些敗類不能繼續逍遙法外,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其他女性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包括言語和行為上的猥褻,都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很多女生在這種事情上選擇隱忍。)

(我作為一個男生,我沒有經歷過這些,但是聽過一些女性聊過這些,表示過,遭遇過"咸豬手""露陰癖"等等等等。她們大多表示當時不敢反抗,事後又越想越氣。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me too

我腦海里立刻冒出了「我們不一樣」,而且還跟著唱了起來。


完全想多了。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的「運動」,「主義」都只限於網路,所以這些「運動」,「主義」不會有太多人在現實生活中當一回事,也就根本就壯大不起來。


難...難道...西方女權意識現在還是未覺醒狀態么...


我倒覺得metoo首先應該是一場不分男女的反性侵運動,只是女性在世界範圍內作為弱勢受到侵害較之男性嚴重很多,甚至於"性侵害就是男性侵犯女性"成為了普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的一個common sense,這才很大程度被貼上了女權標籤。

之前在fb看見很多#metoo的post,有一部分真的使得被曝光者身敗名裂了。故事順著看下來確實大快人心,但同時也開始思考這個過程的程序正義問題。畢竟所有的post嚴格來說都只是一面之詞,卻不容分說對被審判者造成嚴重打擊,這樣的審判是不是真的公義呢?

但我想就運動本身而言,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審判,而在於在大量受性侵者迫於各種壓力的沉默中,在法律尚且不能完善到達的空白處,發出一聲吶喊,讓人們記起還有這樣一群沉默無助的人需要關懷和幫助,並據此採取行動。我想這也是社會運動的意義所在吧。

但社運如metoo顯然也不是完美的,更不能代替現行的制度與法律。簡單來說,如果被揭發者覺得自己委屈,TA當然也可以去法院起訴發帖者誹謗。


http://www.zhihu.com/question/66904745?iam=9b45f4e8f1c5aedff4801bc774cd1625

兩個月前我就提問過 完全沒有關注度 我國性別平權運動任重道遠


我很希望它能在中國發生,希望所有在中國被性侵犯的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我的理想是這樣的:你發出聲音,大眾評判是不是性侵犯,碰瓷者做好被群眾罵的準備,政府幫助你懲治侵犯者。

我看me too是在線下集會,在中國不太可能這樣,個人和政府都不會太願意肉身集結,線上可能可能性大些。看那些所謂女權主義者願不願意辦了。

me too活動我不否認它有正面意義,但我更覺得它是好萊塢的一場危機公關。我並不認為這是西方女權意識的覺醒,就像我國的反腐行動,能揪出敗類,能肅清風氣,你能說官員保證自己清正廉潔的意識覺醒了?

還有,我不知道是照片問題,還是西方女權出了問題,還是女權就只是女性權利,為什麼沒有男性的反性侵犯運動會被成為「女權運動」?


一群把自己當弱勢群體看的人還指望別人看的起?

性侵一直都是違法行為,一個個都跳出來說自己被性侵,沒被性侵的就吃瓜炒作,真tm管你毛事惹?被性侵是很私人的事情,如果當事人願意站出來就站出來,不願意就不願意,搞得好像說出來很光榮一樣?被摸個屁股還要發個推加個tag,怎麼自己不牛逼直接報警惹?

誰組織一個類似活動讓被性侵的男性也出來說一下?那些公共場合強行腐是不是也算性侵?

為什麼要指定是女人?明明把自己放在一個收保護的位置啊,男性就可以忽略?

女權本來是為女性爭取權利,然後被屈臣氏女權小姐擴大定義,不管男女不是個女權就不行,女權主義早就病態了謝謝。

本人女


首先,這個運動叫「#MeToo」,不是「Me Too」。換句話說,其網路性、話題性、互動性不可忽視。#是推特的話題標誌,這一屬性表明這是一個公開的、以對話為主的、要引發更多討論的運動。它的最終目的,是引發社會變革。

接下來,就是運動中體現出的「超越法律」的性質。實際上,除了韋恩斯坦外,#MeToo運動的對象都沒有經過正式的審判定罪,但是承受了社會的懲罰,從被開除到辭職到封殺,不盡相同。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在「正義」層面上講究過程合法(due process)、罪罰相符。但是#MeToo運動到目前體現的,是「不講程序、無限處罰」,即「被起訴即有罪,無論罪行輕重,一律按能實施的最重處罰實施」。這也是這類群眾運動的共有特性。其目的或許以爭取社會公平為開端,但一定以塑造新的權力階級為目標,並以全面混亂無以為繼為結果。

最後,類似的運動在中國已經發生了許多次。只是我們不拿強姦說事兒而已。


第一反應不是Me Better么。 做葯的路過。


她們什麼人權都沒被剝奪,而且這些女人都忘了男人也是會受騷擾的


開年爆了兩大性侵案「曾志偉」「北航陳光武」讓我看到了這火燒起來的可能。但坦白說這樣大的運動燒起來,得有以下條件之一作為推動:

一、輿論環境被塑造了。歐美各大明星紛紛響應出來指認,而我國目前涉事明星都是很沉默的。而且看看知乎這個問題下的答案,支持Me too行動的很少。

二、有大的勢力在背後運籌帷幄。高票答案說的為了政治鬥爭,所以兩邊都很用力。而國內呢?目前是看不出想整治性騷擾案的跡象…

Me too是個對象同時包括男性女性的反性騷擾活動,me too運動在國外也確實為性騷擾案做出了積極的影響。號召被騷擾的人不應以此為羞恥,說出來才能保護到自己,而不是靠忍氣吞聲才能保護自己的職業生涯。

目前國內這方面做的真的不好,非常的期望這項活動能燒起來,但就是因為環境太不好了,看了看知乎還和男性朋友聊了了,反應都是不支持,「有這個必要嘛,當時能忍下來這就不算什麼,真的特別嚴重的事情我只能表示同情。除此以外我還能做什麼。」

心情無比的喪


1. 我認為MeToo運動到這個程度遠遠不至於被稱為「矯枉過正」。所有在中國譴責這個運動的人們,你們知道China Daily發表文章,稱「性騷擾只是個西方事件,中國男性從小被教育保護女性」嗎?

可笑之極!

這是去年十月的事,它試圖用愛國主義堵住中國女孩子在推特、fb上發表不愉快性經歷的嘴。被theGuardian和Fb爆出傳開之後文章被刪除,可今天,還有女孩子問我:在國外說中國發生的性騷擾,會影響我們的國際形象嗎?

我真的不知如何作答。

文章:Anger as Chinese media claim harassment is just a western problem

2. Catherine Deneuve發表的「矯枉過正、清教運動」是此次debate其中一個觀點。在各大媒體(美/英/德/法)評論里她的觀點完全不佔上風,比這封公開信更受支持的是反對它的另一封公開信,強調"Sexual violence is not "intensified flirting"」。

debate永遠都存在,對平權運動矯枉過正的懷疑永遠都在,批判也是。被稱作民主運動,那它就不該是「一言堂」,Deneuve的公開信發布之後, MeToo Hastag里有很多關於它的討論,認為Deneuve對這個hashtag有一定的誤解。

實話說,這封公開信的一些觀點十分讓我不解:地鐵上被「摸」,被稱作「無關緊要的小事」,這是我萬萬不能接受的。但也有同意的觀點,例如正常的搭訕、追求(簡訊、電話)等,只要不含過分字眼,的確不該被視為性騷擾。而不知道她和同伴在MeToo下面看到了什麼,就我所了解到的來看,tag里也是把搭訕追求當作正常交往行為的。

參考文章:

Catherine Deneuve denounces #MeToo in open letter

What Happens When Men Say #MeToo, Too?

3. 知乎這個問題下的排名第一位顯然是擔心男性受害者被忽視的一位平權主義者,因為ta說到腐女文化對男性的心理上的性侵犯和被呼「直男」對男性帶來的心理傷害。

實際上,除了MeToo之外,還有一個hashtag叫作HowIwillchange,男性受害者除了在MeToo可以發表觀點之外,還在HowIwillchange里,和平權主義者一起討論如何改變這一現狀。他們的聲音沒有被忽略。性侵當然不是女性受害者的專用名詞。

至於答案中所說的一些「腐女」試圖「掰彎」自己身邊男性的行為,如果逾越了性幻想的邊界,而是造成了實質的性侵害,當然屬於我們需要抵制的騷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逾越性幻想邊界,作出言語侮辱、騷擾、暴露、咸豬手、強吻甚至性侵等行為,都是不對的。

而對「直男」的嘲笑,當然,也與答主對「腐女」的嘲笑一樣,如果:

它們歧視性的言辭給你的性別身份和性向認同帶來困擾,甚至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一樣是不對的。

很可愛的是,這一答案明顯是為了對抗平權的單方面偏頗而被認同的的、一個特別賭氣的答案。

我想我們能達成共識:並不是所有「腐女」都是「醜陋」的,正如並不是所有「直男」都是被嘲笑的那樣。只有他們在作為施害者時,才是我們需要譴責的。

至於排名第二的觀點:

所以,me too運動是一種政治手段。實際上不管是關於強姦,性侵的事情,從來都沒有鼓勵過讓當事人閉嘴,而且加害人也是犯罪,法律完全可以解決。這個運動只是為了讓群眾轉移視線,再推卸責任,最後以此為武器對抗右翼崛起。」

「從來沒有鼓勵過讓當事人閉嘴」這句話,我很難想像浸淫在當代輿論環境里的網民真的可以說出口。所有的受害人譴責、蕩婦羞辱、「家族形象」甚至「愛國主義」,都是鼓勵當事人閉嘴的有力手段,不是嗎?

我不反對認為政治集團在背後推波助瀾這一猜測,但我絕不會認為它「只是為了讓群眾轉移視線,再推卸責任」。請您想想那些勇敢地說出自己經歷、而在屏幕後痛哭著按下「發送」鍵的女孩子和男孩子們,看著他們的眼睛,您再告訴我,這,「只是政治武器」。

這一運動,使多少受害者在大眾的安慰下釋懷了一生的陰影、使多少侵犯者受到了他們應該受到的懲罰?

它即使是政治手段,也絕不「只是」什麼「為了轉移視線」。

4. 我認為這種運動永遠不會在我國發生。實際上,如果沒有公權力支持,我國任何社會性運動都不會發生。

這不是說不該公開性騷擾經歷——我會鼓勵所有收到傷害的人以包括但不限於報警、社交網路公開等方式保護自己。只是,在我們這裡,女性站出來指責很多年前自己受到的、現今沒有證據了的性騷擾而被支持,這幾乎不可能;男性站出來指責女性或同性的性侵而不被嘲笑,這也幾乎不可能。

這是我們無法實現這一運動的現實輿論阻礙。

「像個爺們一樣」永遠是褒義詞,「像個娘們一樣」永遠是貶義詞;讓男性買房買車負擔生活壓力還是大部分人的「理所當然」、讓女性傳宗接代還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的「終極人生目的」。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我們能有這樣一場運動,是好事;如果沒辦法有,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在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里,我認為我們要做的是保護自己,如果有以往的被騷擾經歷,試著對以往的經歷找到自我紓解的方式——公開也是辦法之一;而且,用自己的方式打破現實的輿論阻礙。

希望我們這些認為平權是正確的人,認為強姦男性也應入強姦罪、認為所有被性侵者都該發聲的、認為直男或腐女不需要被嘲笑的、認為無論「爺們」還是「娘們」都是中性詞、認為「女漢子」「偽娘」只不過是個人選擇而無分上下好壞的人,可以讓自己從慢慢影響身邊人開始,阻擋一次對「直男癌」的辱罵、對「強勢女」的嫌棄,與閨蜜一起阻擋公交上的咸豬手,舉報巷子里的暴露狂。

這是#HowIwillchange。

Anyway,希望大家至少不要誤解這個運動。也不要妖魔化「平權」。


以好萊塢為例,me too 這項運動原本出發點是好的,也讓韋斯坦恩、史派西這樣的慣犯名譽掃地,但隨後發展完全矯枉過正、走向極端,成了文革式的舉報,有些明星只要有過語言行為上的不妥就被扣上性侵的帽子,然後丟工作、演的電影被撤檔,沒人來聽他們辯解,更沒人去考證事情的真實性。就拿伍迪艾倫的「性侵」例子來說,幾個州的法院調查後都判定事實不成立,但因為「受害者」的言論,明星們紛紛出來站隊,表態後悔與他合作云云;之前馬特達蒙也說不能調情、騷擾和性侵混為一談,結果被噴半死。所以要說走極端和玩虛偽,非好萊塢莫屬。


看到還在鬧事要權利我就放心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僅僅對受害人本人有一定意義,僅僅能讓ta們走出陰影的一部分。

但是根本應該是推動性別平等、科學的性別教育,預防性事先的案例說明。以及受害者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利而不是在媒體上搞大字報、單方面宣洩。這本身就像川布普競選的時候冒出來的那麼多所謂性別侵害,只能放大一些單方面的公主病、自以為是的極端女quan分子。這些人要麼是主觀放大一些問題,轉移了不少問題的性質。這也是為什麼有關部門要和諧部分極端女quan搞的亂子。

最近幾天似乎有人在忽悠一些大學畢業生搞串聯和建議書?我看好通過合理手段提升性別平等和科學的性別教育以及問題處理,但是反對打著女權旗號搞大字報、非法律程序運動。該起訴就及時起訴,哭訴不起訴是主動放棄法律權利。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只想男性能改變對女性的態度,懂得怎樣尊重女性,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