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膩的都市人,你們也曾是少年
巴塞君上中學的時候,每個班的書架上都會有那麼一兩本東野圭吾。
《白夜行》、《放學後》、《嫌疑人X的獻身》的出鏡率最高,因為書名似懂非懂,是裝X利器,也因為故事跌宕起伏、懸念叢生,是推理啟蒙。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翻開他作品的人,看完都只會總結兩個字:「好看!」
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地,一提到推理小說,人人都會想起東野圭吾。
記住了,東野叔長這樣
然而在他的作品裡,有這樣一本佳作反其道而行之。它既沒有匪夷所思的案情,也沒有審慎縝密的推理,僅靠魔幻的時空穿越框架和幾段橫跨幾十年的溫情故事,就看哭了不少讀者。
沒錯,你一定聽過它的大名——《解憂雜貨店》。
在前不久亞馬遜中國公布的年度閱讀榜單中,它在紙質書暢銷榜排到了榜首。在這個「暢銷書十有八九是童書」的年代,連續四年排名前十,《解憂雜貨店》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賞。
基於如此強大的群眾基礎,影視化改編幾乎是必然。
今年9月,日本人率先把《解憂雜貨店》搬上了大銀幕,上映3周後票房破6億,實現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而我們的英皇和萬達影業在15年就已經拿到了拍攝版權,今年8月底開機,12月29日上映與大家見面。
這鍋中式雞湯,到底成色幾何呢?
《解憂雜貨店》
「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東野圭吾如是說。
是的,這是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三位年輕人在一個豪宅中大砸特砸,隨後把恰好回到家的女主人捆綁起來,揚長而去。
三人慌慌張張,來到了一家被遺棄的店鋪臨時過夜。
嗯,這家「無名雜貨店」,就是大名鼎鼎的「解憂雜貨店」。
出名到都會發光
曾經的店主老大爺(成龍飾)把雜貨鋪開成了郵局,凡是有煩惱需要諮詢的人呢,都可以寫信投到門口的信箱里,
回信呢,會貼到門口的小黑板上。如果涉及到隱私的回信,可以從後門的牛奶箱拿到。
1993年,那還是一個可以接受雞湯的年代,老大爺直抵心靈的文筆為許多迷茫的人們指點了迷津。
但在一次不可劇透的意外後,老大爺關閉了雜貨鋪,決定回老家休養。
雜貨店就此失去了「解憂」的功能。
30多年後,這3位年輕人闖入舊店,無意間發現,還有人在往店裡投信。
三人閑來無聊,決定給這些遇到困難的人寫一些惡搞的回信。
比如有這樣一位「小城音樂人」秦朗,輟學後在北京打拚多年無果,父親又突患重病召他回家,想讓他進自己的單位接班,少在外面瞎晃悠。
「我該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么?」秦朗在信中這樣回答。
如果是汪峰老師,可能還會反問你的夢想是什麼,而董子健是這樣回復的:
「搞什麼狗屁音樂,真喜歡音樂,自己搞個直播,弄個異裝,你就成網紅了。」
還真是很接地氣呢。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信投進了後門牛奶箱,30秒後,前門郵箱收到了秦朗的回信......
巴塞君已經感到一股冷風吹過。
更恐怖的是,他們從字裡行間發現,秦朗,來自1993年。
但三位寶寶人小鬼大,心比天高,如此奇妙的經歷怎可錯過,繼續玩耍起來。
他們發現,這間無名雜貨店是一個微型的時光通道,這裡寄出的信會回到25年前,而1993年人們投下的信,也會寄到現今。
於是他們繼續給不同的人回信,「小城音樂人」、「邁克爾傑克遜」、「迷途的汪汪」,每一封信背後都是一段迷茫的人生故事,也都給年輕的三人心中留下啟示。
直到震驚地發現,這回信的三人似乎與他們有某些命中注定的聯繫......
《解憂雜貨店》上映之前,許多觀眾難免對片中的選角帶有一些不信任的態度。
畢竟,小鮮肉當道,不爛也俗。
但還好,王俊凱和迪麗熱巴的表演不功不過,在片中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相信得到更多的鍛煉後,他們會跟同片的演員秦昊、郝蕾、董子健一樣有更多表演的層次感。
片中最讓我驚嘆的是成龍的表演,他能精確地把握老大爺「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小美好,也能詮釋出「我其實沒有能耐改變什麼」的小悲涼,二者合一其實也塑造了這個人物非常有趣的靈魂,真的很值得後輩們去學習。
另一方面,電影版《解憂》做出了非常優秀的中國化改編。
原著中的魚店音樂人改成了小城音樂人、約翰·列儂改成了邁克爾·傑克遜、陪酒女的有婦之夫改成了假冒的香港富商。這些改動都更貼近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
這些活靈活現、富有特色的人物成為了年輕人了解那個時代的入口。我們都知道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整個中國社會充滿了經濟帶來的活力,但我們也未曾了解過那個處在變革時代中的疑慮。
在這樣的時期中,人們的心態面臨著大大小小的挑戰,越來越的人需要「解憂」。
憂愁,來自於人生境遇中遇到的各種選擇。據此,影片給我們灌了一碗非常新穎的雞湯:
在你帶著煩惱決定去「解憂」的同時,其實你心裡早就有答案。
就像《黑暗騎士》里小丑說的那樣:「你此時需要的只是輕輕一推。」
解憂老大爺做的,只是推了你一把而已。如果你不努力去改變,成功永遠不會眷顧你。
只是我們現代人的成功啊,都停留在了追求富裕的層面。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但我們只記得杜康的滋味,卻忘記了《短歌行》的情懷,忘了追求內心的平靜和造福他人,也是一種成功。
像片中「彩虹之家」的院長,就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堅持為他人帶去溫暖,一如解憂爺爺般的存在。
他們可能憂在物質,但永遠不會憂在精神。
最後影片所有探討的精髓,都歸於一張無名之人寄來的白紙身上。
我們都知道,在求索的路上,最難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那些迷途的孩子們,「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知道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
但這不也意味著,你的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嗎?
這位「白紙朋友」的出現,徹底把影片輻射向所有現代都市觀眾,它就像解憂老爺爺一樣,在時代昏黃的燈光下,試圖寬慰陌生的你,寬慰那顆迷茫的心。
片中最有趣的設定,我覺得是下面這個:
「解憂雜貨鋪將於2018年1月1日零點到天亮,一夜復活。」
巧了,我們剛好經歷了這個日子。
新的一年,你有什麼憂愁,心中又有哪些答案呢?
不妨走進影院,讓這部電影,輕輕推你一把吧。
推薦閱讀:
※摔跤手也能跨界演戲,5部巨石強森電影讓你心服口服
※這部腦洞日劇,告訴你什麼叫像段子的親身經歷?
※5部毀天滅地的怪獸片,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