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能力的進步階梯
10分鐘能學會獨立思考嗎?
《學會提問》是一本很流行批判性思維教材,我們把全書最關鍵的幾個問題抽出來,如下:
1.你正在思考的問題是什麼?你在這個問題上的結論是什麼?
2.你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你支持這個結論的理由和證據是什麼?
3.你說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你對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
4.你的論證中有哪些隱含的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
5.你的論證過程中有哪些邏輯謬誤?
6.你所依賴的那些證據,其可靠程度有多高?
7.除了目前這個解釋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解釋這個現象?
8.你所引用的統計數據,是否具備誤導性?
9.在思考這個問題時,還有哪些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10.根據這些信息,除了目前這個觀點外,我們還能得出哪些合理結論?
上面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只有200多個漢字。假設每句話都認真讀很多遍,10分鐘也該讀完了。
那麼,是不是每個人只要花10分鐘的時間,就能學會批判性思維呢?就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了呢?
10個小時能學會獨立思考嗎?
也許,光是讀那10句話還不足以完全掌握批判性思維。也許,要為每個問題單獨開設一節長達1小時的課程,講解底層原理,提供足夠多的案例,讓大家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那麼,是不是只要10個小時,大家都能學會獨立思考呢?
《學會提問》英文名叫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2014年出到了11版。標題直譯過來是《提出正確的問題: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教材有兩位作者,布朗(Browne)是一位經濟學教授,基利(Keeley)一位是心理學教授。
假定我們花10個小時學會書中所講的那些知識,我們的水平是否就相當於一位經濟學教授加心理學教授了呢?
心理學的入門課程叫「普通心理學」,經濟學的入門課程叫「經濟學原理」。在大學裡面,兩門課程的一般都要上一到兩個學期,總共要花30個學時。假設某個學生花了60個學時,認真學完這兩門課程,那是否就意味著這個學生已經相當於研究經濟學和心理學幾十年的老教授的水平了呢?
思考能力的進步階段
10分鐘,我們能學會一些「話術」。話術就是一些說話技巧,易學易用。不過,只懂話術的話,無法舉一反三地思考複雜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處理的問題不可能和書本上示範了答題過程的例題一摸一樣。
10個小時,我們能學會一些批判性思維的基礎方法和理論,為以後的進步打好基礎。此時,一些人會誤以為自己已經很厲害了,已經是批判性思維的高手了。
大概50到100個小時後,我們會發現自己之前學的批判性思維知識點,比如邏輯謬誤、概念分析、認知偏誤、論證理論等等,只是一個又一個思維工具。這些思維工具都有其適用的範圍,也有其不適用的範圍。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要想具備高水平的思考能力,能解決現實生活中那些複雜的問題,完成高難度的工作任務,光是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很多學科的知識,很多行業的經驗。很多事情,我們都需要親身經歷,才能知道如何做好。
每個小學畢業的人,都知道該怎麼寫作文。不過,同樣是中文母語者,寫作水平依然有高低之分。這說明,「知道」和「知道」並不一樣。有的人只是膚淺地知道,有的人則是深入地知道。有的人只是知道該怎麼說,而有的人則知道該怎麼做。
讓我引用Richard Paul和Linda Elder對思考者發展階段做出的歸納和總結作為結尾:
1.魯莽的思考者:我們不能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重要錯誤。
2.質疑的思考者: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思維中存在的錯誤。3.初始的思考者:我們試著改善自己的思維,但沒有做常規的練習。4.練習中的思考者:我們認識到常規訓練的必要性。5.高級的思考者:我們隨著自己的練習不斷地進步。6.完善的思考者:高難度和高準確度的思維已經成了我們的第二本能。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國內二本出國讀研和國外本碩哪個更有優勢?
※如何組織一次暑期支教活動?
※為什麼有些母親帶大的男孩性格特別怪?
※大前研一:30年顧問生涯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缺乏解決問題的技巧
※互聯網已經老了,這個行業還是早上七八點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