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盛產同性戀電影?


應當是:在華語影壇中台灣盛產同性戀電影,但相對於義大利,美國,法國等國家,台灣的同性戀電影並不算多。

單論華語影壇,中港台三地,大陸因為相關政策原因沒辦法直接拍攝同性戀情節;香港雖說有諸如春光乍泄、越快樂越墮落等作品,但實際上整個社會的風氣還是相對保守,97金像獎還公開譏諷同性戀,2012年立法會也否定了同志平權法案;而台灣,風氣相對開放,同性戀婚姻法案在2013年一讀通過,幾乎領先了所有的東亞國家(地區)。

作為中港台三個華語電影主要產區中對同性戀包容程度最高的地區,台灣盛產同性戀電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


「盛產」的依據是什麼?

或者拿出台灣電影總量和同性戀題材電影的數量佔比,還要對比主要電影產地如美日韓港法印等同性戀題材電影的佔比數據,是否明顯大幅高於它們。

或者有個媒體報道的鏈接。至少有某個電影界大牛的高談闊論。

如果單憑自己看了幾部台灣電影就下這個結論,然後問為什麼,按照知乎的傳統,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我們管這種行為叫做什麼?啊?大聲點!叫做……耍……流……氓!對了!你就是在耍流氓啊。


應當說相對內地來說算盛行,而在歐美,有同性情節的片子太多,台灣的就顯得不那麼多了。內地不能上映,誰會投資去拍。


逆推。因為大陸有個全世界最「和諧」的機構——廣電總局。再者,它是彎彎。


政治環境寬鬆,文化自由,大陸不是不想拍,你拍了,文化廣電不查你,一個《上癮》就是最好的例子。


台灣在2004年普及性教育的時候已經認可同性戀是正常性取向了


台灣每年只生產20-30部電影,而每年都會出品幾部同性戀電影,所以比例是很高的

這些同性戀電影很多都是用來騙輔導金的,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國際上參展拿獎

即賺錢又賺名聲,當然台灣導演們樂此不彼


並不是台灣盛產,其實好萊塢每年也會有很多,這是一個表現社會當下意識形態的類型,只是大陸屏蔽掉了而已,因為同性戀是全世界的話題,而大陸不能正視這個現象


推薦閱讀:

發現自己可能是女同性戀,該怎麼辦?
中國大學教師出櫃是否會影響學術生涯/職稱評比?
《夜間飛行》講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面對要掰彎我的同女性朋友該如何處理?
為什麼很多人說兩個女人在一起生活相對會比較困難,困難在哪?

TAG:電影 | 台灣 | 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