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玩個遊戲還要被說成精神疾病

簡評:不是我說的,是世界衛生組織說的。

玩遊戲上癮是精神疾病的?誰說的?

WHO 說的,對就是那個世界衛生組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出版的第 11 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測試版草案,裡面描述了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

遊戲障礙是一種包括線上或者線下的持續性或反覆性的遊戲行為,其特點如下:

  1. 對遊戲的控制力(如開始、頻率、強度、持續時間、結束)受損
  2. 在正常情況下,遊戲的優先順序高於其他日常活動和生活興趣
  3. 儘管已經出現了負面影響,但是還要繼續遊戲。行為模式以嚴重影響到了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等方面。(行為模式可能是連續、偶發或者反覆的)

現在遊戲上癮被寫入 ICD-11,這意味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明顯的病狀,可以被醫生、護士、保險公司拿來直接用。可以給某些玩遊戲上癮的玩家打上「有病」的標籤。

別緊張,這不是說玩個遊戲就是神經病了。科學研究表明,玩遊戲對於調整個人狀態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在合理的範圍內,控制遊戲的時長、頻率、狀態等,對我們的大腦很有益處。

日內瓦大學教授 Daphne Bavelier 在 Ted 演講中介紹說,視頻遊戲可以改善手眼協調,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緩解壓力,連接人群,提高生活質量。(視頻如下)

TED 演講視頻:達芙妮 芭菲莉亞 - 電子遊戲中的大腦

將一項行為歸類於精神健康疾病,這是要看情況而定的。

餓了就吃飯,這很正常,但是不管餓不餓都在瘋狂吃飯這肯定是有問題了。同樣道理,玩遊戲可以緩解壓力。但是就像 ICD-11 描述的,玩遊戲優先於其他日常活動,那肯定就要出問題了。

不過下一個問題來了,任何事情做的過了,都是精神類疾病,為什麼偏偏針對遊戲

因為 ICD-11 反映了遊戲的普遍程度和遊戲成癮的普遍性。2009 年「心理學」雜誌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發現 8 - 18 歲的美國青年有超過 8.5% 表現出了玩遊戲上癮的癥狀。玩遊戲上癮正在影響他們的生活,比如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但是如果你認為遊戲上癮只是針對青少年,那你就錯了。同樣是這篇研究,指出玩遊戲上癮的平均年齡是 35 歲,大量成年人因為遊戲失去了配偶和工作。亞馬遜「使命召喚4」最常見的套餐是,遊戲+成人尿不濕,這樣玩家就不必因為去上廁所而中斷遊戲

你如何確定是否遊戲成癮呢?學校,社會關係,工作,財務這些肯定能反映出來,不過也有更好的方法來反饋。這個稱之為「GAGE」問題(經常用來檢測是否酗酒上癮):

  • Have you ever felt you should Cut down on your gaming?(你有沒有覺得玩的有點多)
  • Have people Annoyed you by criticizing your gaming?(有人因為遊戲說你了么)
  • Have you ever felt bad or Guilty about your gaming?(是否有過玩遊戲感覺很遭或者罪惡感么)
  • Are video games usually the first thing you think about in the morning when you wake up (Eye opener)?(早起第一件事情是想著玩遊戲么)

此外,請檢查你的遊戲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以及你的情緒是否隨之發生了變化(例如,變得更加情緒化,焦躁,更易怒或沮喪)以及其他習慣(例如,不再經常外出或去廁所)。如果你覺得自己玩遊戲毫無上癮,那你可以試試減少遊戲時間,停掉一小段時間,是否能夠受得了,這也是個很好地考驗。

另一個自查的標準是看遊戲時間,如果你幾乎每天都在玩遊戲,以及每天玩遊戲的時間佔據了你的大部分時間,那你要注意了。

最後,玩遊戲可以幫助你也可以毀了你,這取決於你的自控。不要讓遊戲取代了你的正常生活。玩遊戲還是被玩,你好好想想。

最後的最後,求你了,暫停一下,去上個廁所可好,真的要炸了。

原文:Do You Have Video "Gaming Disorder", A Newly Recognized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園長:什麼東西過了都是病,當然現在玩遊戲的人太多而且成癮比例比較高所以讓 WHO 特別拎出來當一個精神類疾病。宅宅們起身去上個廁所吧,當然估計宅宅也不太玩知乎吧?(大概)

極光日報,極光開發者旗下媒體。

每天導讀三篇英文技術文章。


推薦閱讀:

黃景瑜是否有意和許魏洲疏遠?怎麼評價他對粉絲的態度?
踢足球上癮是怎樣的體驗?
玩耳機和吸毒哪個更燒錢?
遊戲為什麼會上癮?成癮的機制是什麼樣子的?

TAG:游戏 | 上瘾 | 网络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