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阿郎的故事?
阿郎的故事
阿郎的故事,幾乎感動了一代人的電影。但當年我並沒有認真去細看電影的細節,只是在結局處被羅大佑的悲歌突起而感動。
細品了一下電影劇情·, 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阿郎年輕時候放蕩孟浪,唐突了女友富家女波波,波波誕下一子波仔,然後遠走美利堅。阿郎一人撫養波仔,又當爹又當媽,一把屎一把尿,艱辛的生活中滲透著父子情深。然後多年之後波波回來了,偶然的機會一家三口重逢,然後誘發了一系列機緣巧合的矛盾和情感糾葛。
其實看得出,阿郎是很想和波波重修舊情的。但是從這點上也看出阿郎是一個頭腦很簡單的人。因為他沒有看出來,眼前的波波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豆蔻年華為愛痴狂盲目追隨他的小女生,而是一個受過外國高等教育,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商業廣告片導演。而他只是一個困頓在工地為一日三餐打拚的地板工。雖然有當年的情愫作為基礎,雖然有波仔作為紐帶維繫,雖然一家三口可以開著車唱著輕飄飄的舊時光其樂融融,雖然在海灘上昔日的戀人也舊情復燃。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在最激情燃燒的時候,波波內心深處仍保持著一絲理性:要把波仔帶出國,讓兒子過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和阿郎一起破鏡重圓。那個眼鏡兄雖然觀眾不待見,但他和波波才真的是一國的人。
關於阿郎為什麼要重操舊業參加摩托車比賽,我想是為了孩子,更重要的是為了證明自己,要在以前的女友面前找回自己的尊嚴和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記得當年有個朋友給我分析阿郎的故事感人的原因,說如果阿郎一直頹靡下去的話也就沒有戲點了,就是要在他重新振作的時候讓他去死,才是把有希望的生命毀滅給人看,這就是悲劇。當然,從戲劇理論的角度上看,這個朋友的說話很有道理。但是聯繫到殘酷的現實生活,我想說的是,就算是阿郎不死,大賽奪獎又怎樣?就能挽救自己的愛情和家庭嗎?顯然是不能的。所有的英雄末路時憤然揮出的最後一劍,其實都是那麼的脆弱和無力。因為他們都是被歷史碾壓過去的一頁,不管最後對不對龍困淺灘的困局做最後一搏,失敗都是必然的宿命。
英雄末路似乎是杜琪峰特愛用的一種戲劇模式。從阿郎的故事到放逐,到復仇,到奪命金,其實還有很多電影,很多導演都愛用。港片有吳宇森的英雄本色,日本北野武的大佬,花火,最近國產的老炮,乃至跳齣電影,古書里的水滸,武俠里的古龍,無不是在反覆演繹著英雄氣短的悲歌。為什麼會這樣?我個人覺得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格式化。主流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一直在不斷地蠶食著每個人的生活空間。而英雄往往是反主流和需要空間的。像阿郎那樣,年輕的時候一頭亂髮,風馳電掣,狂放不羈,離經叛道,才是有英雄的氣質。而社會發展的方向卻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往一種模式去打磨。成人世界的虛偽文明就是要把所有人都變成眼鏡兄那樣文質彬彬舉止得體其實道貌岸然的存在。你順應了它迎合了它你就是主流悖逆了它,就只有被拋在時光的背後,徒留時不我予的哀愁。所以,最後阿郎走了,波仔推入母親波波的懷抱,可以想像,波仔的結局就是跟隨母親出國。而阿郎在和眼鏡兄爭奪波波的戰役中完敗身死。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對這一類英雄末路式的作品有過度的理解,但我總 是在一出出的悲劇里體味到工業化社會對人類的物化和消磨。個性被打壓,行為被規範,思想被禁錮,天大地大,卻不容一干豪傑乎,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最後都要走到無法騰挪的餘地做困獸之鬥。然後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壓過,然後被後人哀嘆,但也僅此而已。就像歌中所唱,就像這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經擁有你的名字我的聲音。看罷電影,《你的樣子》旋律響起,心心念念一股沉重。影片說了一件什麼大事嗎?並沒有。但是要用一句話概括,卻總感覺表達不完整,每個細節似乎都是主體,都不可以作為縮句時的定語狀語給省略。這是一部內藏洶湧的電影,圖像所見只是冰山一角,要恰如其分描述,得用魯迅先生被引用爛了的詞句: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情義。
人世百態,自知冷暖。多少人羨慕嬉皮士的那一套,隨性洒脫,無牽無掛,今朝有酒今朝醉,週遊世界攀山跨海,不問名利不管蒼生。而有誰可以真正做到呢?牽絆束縛自己的到底是什麼呢?是錢嗎?是規則?是無能?是性格?我們有萬千理由說服自己,而最終令我們無所適從無力擺脫的,是情義。
父母生養教化,吐哺為報,是為恩情。戀人一生所託,不離不棄,是為愛情。兄弟赴湯蹈火,傾力相助,是為友情。
情,是我們主動付出的,發自內心的動力,為了讓對方幸福圓滿,而不求回報的奉獻。這種態度是高尚的,但凡遇見,生死看輕,無怨無悔。
情應當是美好的,不受束縛的,自由的,藝術的。而凡令人心力交瘁的,是因為義。如無間道劉建明云:我已經沒法回頭了。除去法律,社會有一套隱形的法則,適用於普世人類謂之道德,而每個人內心也都有附加的自己獨特的法則,相較法律有更大的約束力,無法僭越,恪守難棄。
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原因,但凡打破了法則,需要付出代價——良心的不安。良心啊,生而為人無法獲取絕對自由的最大的束縛。而且它沒有絕對的標準,是因人而異的。為了獲取良心的安寧,問心無愧,哪怕違背了自己的主觀意願,也要強行逼迫自己遵守內心的「法則」,或者逼迫自己去愧疚去痛苦去付出以彌補之前犯下的錯誤,這就是義。
情是心甘情願,義是不得不做。但凡行事,有情必有義。情義各半,理所當然,義大於情,是為人生艱難。譬如父母不善而不得不盡贍養義務,譬如對所愛之人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譬如受人恩惠赴湯蹈火必須償清。
阿郎年少輕狂,傷害了波波,那次背叛、拋棄,是對自己心愛的人的傷害,讓阿郎永遠無法釋懷,打破了自己心中的準則,雖然在當時可能出於衝動出於幼稚出於種種原因犯下過錯,只是冷靜下來,成熟之後,終於意識到這是一次對法則的打破,情越深,自責越重。而且,當事人已經不在,縱使良心不安,而彌補無門。索性還有波仔,把阿郎從一個浪子變成了一個父親,為了彌補之前犯下的過錯,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浪蕩、享樂、自由自在,選擇接受這個孩子,選擇承擔責任,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選擇正經人乏味的生活,照顧養育好自己的兒子。而得知自己造成了波波無法再育之後,阿郎更加自責,才會選擇放棄波仔,讓他跟波波走,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對波波的義。
波波的義,是出於未能陪伴和養育自己親生兒子的那十年,她愧疚,想要給他最好的,而她之所以出現了反覆,恰恰是因為「情」的因素,她自己認為,生產完去美國的時候,自己已經不愛阿郎了,在海灘上激吻後,她也說過不再愛了,因此她出於對孩子的愧疚而只想帶走孩子,可是當發現波仔和阿郎深厚感情的時候,她需要面臨抉擇了,出於義她已經足夠了,可以常回來看波仔,可以給他足夠的撫養費。可是在做出丟下阿郎父子回美國的時候,她終於發現自己並不單單是出於義而捨不得,更多的是愛,對於已經悔改並且一直珍藏著對自己愛情的阿郎的愛,對自己親兒子的愛。當情的分量足夠大,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縱觀影片中兩人做出的選擇,做個情義上的概括。
阿郎一直深愛著波波,而又負有做錯事的愧疚,所以一直是選擇複合,要她留下,沒有糾結。唯一一次痛苦的抉擇是關於是否送波仔去美國,這次痛苦是因為得知波波不育,深感自責,而必須捨棄對波仔的情,去彌補對波波的義。因此糾結。
波波兩次抉擇,一次是選擇放棄帶波仔去美國,剋制了自己對兒子的情,而選擇去彌補自己未能養育的前十年的義,讓波仔選擇自己喜歡的,所以最終讓波仔留在了阿郎身邊。第二次,是選擇自己也留下,是醒悟過來自己仍然愛著阿郎和兒子的情,與未盡到養育之恩的義共同作用的結果。
做人,只求問心無愧。要可以過得去自己心裡的那道坎,對得起自己的那個義字。黑暗騎士、無間道、指環王、黑鷹墜落、阿甘……無非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描述堅守內心準則的故事,而感人之處,多半是在於生活和現實的阻礙,最終也無法阻止一個人去追求和實現自己心中的義。
話說回來也沒有錯,生而為人,在宇宙中如此渺小,微不足道,再偉大的人在數百億年人類文明消亡後,都將與從未存在過無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證據呢,無非就是在有限的一生里可以一直堅守自己內心獨一無二的義。如果沒有這道準則,只需要順應自己的慾望,人與禽獸無異。當然,若真是如此,人生也不會有任何所謂艱難。
悲劇。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價值的是情和義,而影片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感染力,是因為它毀滅的方式,是對情義無限的鋪墊和堆積,卻在感情洶湧即將決堤的大團圓前一秒,戛然而止,予以毀滅。前一秒予以毀滅呀!太慘烈。
看電影無數次會心微笑,無數次皺眉,無數次被捲入其中共鳴。因為細節把握太到位,真實,有故事、經歷過的人會產生共鳴。自己年輕時候有沒有阿郎的影子?心裡有沒有一個覺得虧欠的女孩?有沒有被平凡生活埋藏的熱血和不甘?
第一共鳴是那個少年。那個一身朋克裝的摩託大飆客,留著長發、穿金戴銀、浪蕩不羈,追求著速度和激情,彷彿命里只剩下一天而那一天恰恰是今天。從不會為生計考慮為未來計劃,逃避責任,像個孩子一樣,不斷地犯錯不斷地逃避,用感官的刺激麻痹自己,傷害深愛自己的人,反叛規則本身而不管正確與否。男人終要長大,終要以一己之力肩負起家庭,去為自己所愛和愛自己的人而拼搏和奮鬥,像阿郎對波仔無盡的疼愛和保護一樣,猶如改頭換面,浪子回頭。而人近中年的掙扎和懊悔便是償還年少輕狂的債。人生總有苦和樂,差別只是哪個在前哪個在後的問題。阿郎教導波仔要好好讀書的時候,背後那種凄涼和無力,是萬倍於字面言語的。
第二共鳴是那段感情。雖然影片里多是片段閃現和言語之間的描述,卻已足夠。不是空洞的羅列甜蜜,而是扎紮實實依靠著發哥和張艾嘉的演技支撐起來的。20歲的燦爛季節,總是那個浪蕩不羈壞壞的少年勾走了她的心,那時的他們,沒有考慮家庭、事業、經濟能力,甚至還沒有獨立,什麼都沒有,只有一腔自以為是的熱血,和純純粹粹沒有雜質的崇拜和愛護。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和家庭鬥爭和現實鬥爭和自己鬥爭,只想有一個美好的結果。結局終是不歡而散的,無論是太幼稚、太無力、太束縛而最後傷痕纍纍輸給了現實和人性。而那種純純的喜歡,奮不顧身的愛情,那個無所畏懼、付出全部不計回報的自己,哪怕永遠只能埋藏在心底而不能道,哪怕早已成家育子走上正道,哪怕他已被歲月磨去稜角再無鋒芒,哪怕她體態臃腫一頭白髮和藹慈祥,每每回想起,也會感動自己,也會懷念,會後悔,會諒解,會失聲落淚,會設想那個並不存在的如果。
共鳴多深,將美好毀滅的那一刻,就有多慘烈。
原本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波波留下來了,全家團聚了,年少時那段沒有結果的戛然而止的感情終於可以有一個美滿的句號,所有付出都有了回報,所有的誤解都得到解釋,所有的對不起都得到諒解,所有愛都得到了幸福。多美好。
而這卻是個悲劇。
或者說,知道摩托車爆炸的前一秒,我都認為波波波仔會把阿郎救出來,相擁而泣,幸福美滿。甚至第二次爆炸後,我都期待阿郎沒死。而粵語版《你的樣子》樂聲響起,鳴謝出現,那種一切到手頃刻間失去的痛苦,才是比一切的一切都悲劇的悲劇。看著波波抱著波仔,聽著溫婉深厚的旋律,出現突兀的特靈通袋裝電話廣告。我呆坐著,不能接受這一切,影片的前90分鐘,恰恰是為了早就這最後五分鐘的毀滅。
到手的幸福失去,才能警醒人去珍惜。
珍惜什麼,你在90分鐘里看到了什麼,共鳴了什麼,有什麼懊悔,有什麼心酸,有什麼欲言又止,有什麼心領神會,你就該去珍惜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影評里有人說18歲、25歲、35歲、45歲看這個片子,都有不同感受的原因。內藏豐富,各惜所悟。
最後一個無法釋懷的是阿郎會選擇再次騎上摩托。終於給自己理了一個正經的清爽髮型,終於穿上了不那麼奇異和突兀的比賽服。帶上了頭盔,那出發前和老對手的對視,想必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那個20歲的阿郎,回來了。
為什麼選擇復出摩托比賽?真的只是為了掙幾個錢?為了讓生活條件好一些嗎?
不是,因為只有在摩托車上,他才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可以重新奪回昔日的榮光,可以成為那個不受束縛的有血有肉的自己。
我留不住愛的人,過不了想要的生活,給不了我的兒子最好的一切,我是個徹頭徹尾的盧瑟,我無能,我失敗,而且我有錯,我竟然還傷害過心愛的人,我得不到任何人的原諒,甚至我自己都不能原諒我自己,我真的一無是處了嗎,我真的被生活打倒了嗎,我真的只能接受這一切了嗎,我可以怎麼抗爭呢,怎麼去證明去拼去改變去找回那個曾經無所不能不世榮耀的自己呢?
那麼,拿起曾經帶給你榮耀和傲氣的東西,再去證明自己。
所以才會那麼執著想要取得第一哪怕是生命,因為那不是一場比賽,那是對自己的交代啊!是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意義。「年輕就是不斷地試錯」,很多人也將此作為人生信條。年輕時放浪形骸、紙醉金迷,但在他慢慢老去的時候,年輕時犯下的錯都會以孤獨或貧窮的姿態回應於他。
一
昨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阿郎的故事》,年輕的波波不顧家人的反對與阿郎在一起,並在不久後懷上阿郎的孩子,可年輕的阿郎並不懂得珍惜,仍然和別的女的纏綿在一起,當挺著大肚子的波波看到這一幕時,幾乎崩潰,兩人爭吵時,阿郎失手將波波推下樓梯。
年輕的阿郎算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浪子,憑藉著其在賽車上的天賦,混跡於燈紅酒綠的場所。心裡只有他自己,不會為他人著想,更不會為未來做打算。
當然生活也用同樣的態度回應了他,中年的阿郎,帶著兒子波仔,生活在一個髒亂不堪的小屋子裡。在塵土飛揚的工地里打工,驕傲與風光如往日雲煙,一去不復回。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本意是表達羅隱樂觀洞達,與世無爭的情懷。而現在多被得過且過,只顧眼前及時行樂,而不思明日愁苦的人引用,說樂觀豁達,還不如說不為將來做打算貼切。
除了一些大器晚成的,人一生的收入是有規律可循的,23-28歲,是剛畢業階段,收入不高,但同樣負擔也不會太重;
28-40,隨著工作經驗以及人脈的拓展,收入開始變得可觀,但同時也開始面臨結婚、生子、買房、教育等等問題;
40歲以後,開始步入中年,工作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得心應手,開始不再希求進步,更多的是擔心健康問題,但這個階段的財務壓力並不小,上有父母近夕陽,下有子女初長成,都需要用錢,可是收入卻幾乎沒有增長的空間,甚至還會下滑。
我母親有位朋友,是他們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高學歷人員。畢業後,進入一家事業單位,但絲毫不努力地混跡了十幾年,又在一點基礎知識都沒有的情況下學著別人炒股,所有的積蓄都付諸東流。後來,又聽說做生意賺錢,辭了工作,借錢開店,但仍然不改散漫的性格,最後創業失敗,還負債纍纍。
現在兒子的事情他基本上插不上話,前兩年他母親得了癌症,也因為沒有及時送到大醫院耽誤病情,不幸離世。
人生每一階段的收入和支出總是不匹配的,如果想要過一生安穩,必須從年輕的時候就做好財富規劃。年輕的時候無視長遠,可以犯錯,但這錯誤的代價可能會讓你一輩子良心難安。
二
阿郎最大的財富,就是波仔。因為波仔,他從一個浪子,變成一個好父親。
十年後,波波與阿郎相遇,確認波仔就是她的親生兒子後,提出了帶波仔回美國的想法。波波對阿郎有情,但更多的是恨,看見當年被推下的樓梯時,噩夢又浮現在眼前。
被自己孩子的父親推下樓梯,母親告知自己孩子死亡,並查出無法再孕,每一件對當時的波波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選擇原諒並沒有那麼容易。
出於對波波的義,對波仔的愛,阿郎將波仔打回波波身邊。但波仔並沒有怪父親,而是理解父親的決定,但只是怕父親真的不要他。
我認識的一個人,運氣卻沒有阿郎這麼好。
他的妻子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跟了他,並為他育有一女。但他並不珍惜,每天和狐朋狗友吃喝玩樂,醉酒回家的他不顧襁褓中的嬰兒對妻子拳打腳踢。
孩子生病,他卻在溫柔鄉里紙醉金迷。
終於,在一次爛醉後,與別人發生口角,並致其重傷,被判刑。出獄後,也開始在工地打工,與阿郎的經歷挺像的,但有一點不同是他的孩子並不愛他。
他入獄後,他的妻子決定跟他離婚,並言明不再讓他見女兒。多年後,他也已經老去,看著別人闔家團圓,他也想認回他的女兒,但他沒有勇氣。
人到中年,會忽然孤獨起來,而絕大多數的孤獨又和你當年犯下的錯誤息息相關。
三
驕傲的人都希望在一場意外中死去,正如阿郎,上一秒還英姿颯爽地沖向終點,下一秒就滿臉鮮血地倒地。
我突然回憶起很多片段,波仔說要長大了,要給阿郎買「好大好大」的房子、還要帶他環遊世界。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兒時對父母的承諾,但很多人成功的速度卻沒有跑贏父母老去的速度,和意外地來臨。
阿郎和波仔走在路上,阿郎躲了起來,波仔四處尋找,阿郎突然竄出來,脫下波仔的褲子。而現在阿郎永遠的消失了,波仔尋找和回頭,再也不會有人突然脫下他的褲子。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在希望中又一次地陷入絕望。波波最終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回到阿郎的身邊,阿郎看到波波的時候表情驚喜,本以為一家三口幸福美滿的生活即將開始,但最終在爆炸聲中灰飛煙滅…
其實最怕的就是阿郎沒有死,然後一家三口開始過日子。
開始的時候是美好的,緊接著阿郎就會因為事業不如波波而自愧,然後或酗酒打罵波波,甚至波及兒子。然後波波再次選擇離開阿郎,帶上兒子,開始單身母親的生活。而阿郎呢,頹廢至死。
#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 看過的港片寥寥可數。半個月前,僅因「熟悉 羅大佑 插曲」,買了「香港影展北京站」中的《阿郎的故事》電影票。 然後趁每次坐地鐵,刷完了豆瓣知乎等等等等上,關於它的影評。。(彷彿看到哭泣的流量) 故事情節,似乎很簡單。顛倒式蒙太奇的運用,讓整個敘事簡潔又清晰。銀幕前的人兒,很容易走進電影中人物的真實細膩的情感,隨他們體會「喜怒哀樂」。當波波、波仔和阿郎走向分離時,整個放映廳十分安靜,連觀眾接二連三剝開餐巾紙包裝袋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故事的結局,定格在母子相擁的畫面。我身後的姑娘感慨「太慘了。」 有影評說,浪子如果變乖,就不可愛了,所以他的死亡是必然的。
唉,死亡和愛情,是文學的經典主題啊。
阿郎最後沖向終點更多的是一種救贖,宿命就是這樣你越掙扎就陷得越深
電影的前半部分一直在敘述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甚至覺得阿郎生活很糟糕,一直爆粗口,和兒子隨性而又貧苦的生活,底層人物的生活照。直到女主波波的出現,改變了這樣一個現狀。阿郎和波波在辦公室相互對望的那一眼,我們就猜測兩人是不是曾經有過不平凡的故事。此後電影開始穿插兩人曾經的故事片段,我們漸漸明晰兩人關係。波波和波仔相認,帶著他去玩耍,我們可以看到波波和阿郎他們來自不同世界,他們回不到以前了,雖然彼此忘不掉過往,但現實的理性讓波波明白,她要離開,帶著兒子離開,她希望他幸福,過上舒適的生活。當波仔被爸爸趕回波仔的住處,波仔給阿郎打電話的時候,波波明白她不能帶波仔離開。阿郎一直想挽回失去的愛情,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不顧舊傷,重新拾起賽車事業,他想通過賽車證明自己,想給波波、波仔一個舒適的家。事與願違,舊疾複發,又被他人撞,血從他臉上滑落的時候,多希望他能停下來,內心的執拗與堅持,他重新站起,滿臉的鮮血在頭罩中,透過看到波波和波仔歡樂的笑臉,轉瞬間跌落在地上,那一刻他腦海中依然是三人參加波仔運動會的場景吧。波波和波仔不顧一切沖向賽道,撕心裂肺的叫喊在羅大佑你的樣子中消逝,摩托車熊熊燃燒的火遮蓋了阿郎的影子,你的樣子……像夢裡嗚咽的小河,我看到遠去的誰的步伐……當波波回來看阿郎參加賽車比賽,她就已經原諒了他,阿郎為何如此執拗,這樣證明自己卻又讓他們更悲傷...如果阿郎活著他們真的又能重新開始嗎?接下來又是怎樣?或許這樣才是最好的結局。刻骨銘心的愛總是這樣痛徹心扉。
看到一半就想到結局了,男女主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不可能在一起,但是強行分開又不符合電影主題,家庭。因此過去有污點的阿郎一定會死的。但是到最後,騎摩托的最後的戲我倒是忽然感覺阿郎不會死,可是剛想完就倒地了,真的很傷人最後一段
只有死才能原諒------《阿郎的故事》
最近似乎人們走向了懷舊的風潮,記憶力隱約還記得10來歲時在電視里第一次看到阿郎的故事,那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波波不原諒,也不明白為什麼阿郎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走,而不是留住波波,那時候不明白大人的世界,明明小孩子吵架以後第二天就會當什麼沒發生過,繼續手牽手玩鬧。
但是等到了23歲這個還算年輕的年紀,就好像一下明白了,不管偶像劇里的男女們怎麼鬧最後都是一抱泯恩仇的戲碼現實是不存在的,人們在長久的歲月里要忘記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的付出,如果阿郎不死其實波波也會忘記他然後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怡然自得,然後可以帶走波仔永遠的懲罰阿郎,其實我覺得這個結局應該是更加懲惡揚善,畢竟現在的渣男那麼多真愛太少。但是結局阿郎死了,波波就會一輩子記得有個人為了她死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懲罰,人與人之間本無關聯,但是冠上為了誰或者因為誰的名號,就變得崇高,然後就飛快的洗白了阿郎的種種過錯,可是不要忘了,最後他是死了,留下孤兒寡母懷念他而已,我想這種也就是人生,雖然在感情上作為觀眾我們都原諒了阿郎,但是那是因為他死了,如果是一個完美的結局,他帶著老婆孩子去美國,我想又要掀起一股新的渣男熱潮,畢竟聖母的女人,當然只能選擇原諒他呀。
推薦閱讀:
※如何用心理學分析大衛.芬奇的電影《致命遊戲》?
※義大利三章
※如何評價電影版《小王子》最後一句台詞「如果你想要建立羈絆,就得承受流淚的風險」?
※5部翻拍港片的外國電影
※你看過的最有味道的文藝片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