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晉、南宋、南明為什麼越來越弱?

最近了解了一下東晉,發現還挺厲害的,不時北伐,還能撲滅北方一些政權。

南宋好歹還偏安了,到了南明連半壁江山都堅守不住。

這個是各有各的原因,所以恰好一個不如一個,還是有大背景上的客觀原因呢?


首先你要看看東晉其實北伐的對象是什麼。東晉時期北方小小的地方窩著十六國,且不說治理情況如何,在無戰爭無天災無技術革新的情況下,農業稅總是和地盤和耕地大小成正比的吧,那麼多個小國不用想也沒什麼錢。對於東晉來說,打幾場小仗應該是挺容易的。

南宋弱嗎?其實兩宋的實力相當強。傳說南宋年財政收入一億兩以上,當然這是把南宋的單位貫當成了兩,但是南宋朝廷富裕也是不爭的事實。蒙古大軍一路燒殺搶掠打到歐洲,幾個月滅一個國家跟玩一樣。但是到了南宋這兒,一共打了60年,還搭上了一個皇帝。雖然 「不是國軍太無能,而是八·路太狡猾」 的邏輯有一點問題,但是也要看出來南宋的實力。畢竟打仗輸贏是要看對手的。

至於南明,你真的把他看做一代政權么?當年崇禎皇帝沒有早做準備送太子南下監國,突然國破,崇禎上吊。剩下的各個小王們並沒有受過朝廷里精英式的大學教育,並且群龍無首,沒有統領式的人物,各自為政。一堆大專文憑還想爭當領導,自然競聘不過三本學校精心栽培的大班長,跟之前的985更是差得遠,難成大業。

回答完了這個,我們再來看看大視野。漢文化在春秋戰國高度發展,進化出了一系列高層次的開創性學術理論,瞬間大幅拉開了與周邊民族的差距,差的不僅僅是商周時期的一兩個等級了。漢朝跟匈奴打了不少仗,但是你要看出,匈奴只是想搶東西,即便攻進來了也是要跑回去的。不能說他們對中原有著巨大的敬畏之心,只是即便來了他們也實在不知道該幹啥。託兒所的學生再優秀也當不了北大校長,都不一定知道北大是幹啥的。之後若干千年,我國人民都只是高舉孔丘理論的偉大·旗幟,深入貫·徹法家道家理論思想,做的工作都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工作。而這之後北方少數民族開始進一步融入中華文明大家庭,逐漸開始向漢文明學習,比如說比較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開始發明自己的文字,或者借鑒中文發明自己的文字(把大和民族算成少數民族是一件多麼意淫的事情。。。),清兵入關前其實滿族內部已經有很大的農耕成分了。就像在上海周邊,縣城也能承接一部分產業一樣,在一個強大的文明周邊,受到優秀的輻射也非常強大。

所以我的結論是。東晉、南宋、南明三個朝代如你所述的情況是事實,但是各有各的原因也不假,不能簡單的從北伐的問題上得出進一步的結論。但是大環境來看,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的差距確實是在逐漸縮小的過程中。如果把南明的情況換到西漢,估計和南明的結局會完全不同。


關於北伐:

首先帝國是不是牛逼,不能光看能不能北伐,就東晉而言,除了祖逖是真心北伐想收復中原,桓溫、劉裕,都不是真心想北伐收復中原,那為什麼要北伐?名望。北伐一直是東晉王朝正統性存在的意義,所以只有大舉北伐、克複神州的旗幟,才能將江東士族、僑姓士族聚集在一起。你看桓溫,三次北伐,幾乎沒什麼成果,但是卻一次次的要北伐,第二次北伐收復洛陽後,桓溫聲望倍增,加官進爵,揚州刺史,內鎮揚州,外有桓沖等親族控制荊州、江州,形成了桓氏掌控朝局的格局。

劉裕么,更別說了對吧

南宋么,一直存在主戰和主和兩種意見,他的複雜性比東晉大,但有一點是比較重要的,他先後面對的對手:金和蒙古,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強力bug,蒙古席捲全世界的時候,他擋住了蒙古前兩次的南侵。到後期,蒙古整合實力,將北方漢族整合後,這才攻佔了南方。

南明么,先天不足,自身正統性從來沒有得到過承認,南明自己內部的幾個藩王都在窩裡斗,根本就是在爭權奪利,剛剛定都南京的時候,還想過聯合滿清平叛李自成,這樣的王朝,你能指望才有鬼了。


首先,東晉實在算不上強…北伐五胡十六國幾次都收穫甚微,就一次算比較成功的還是自立稱帝的劉裕。

著名淝水之戰東晉甚至只有八萬人迎戰八十萬…

雖然打贏了,但是稍微了解歷史的都知道這種勝利是無法複製的。東晉淝水之戰之後也只是把邊境推到黃河附近,就連分解之後的北方各族都無力討伐,所以東晉其實軍事力量是想當然弱的。

再來說說宋朝。宋朝軍事實力弱嗎?其實是不弱的。宋朝外戰勝率甚至非常高。但是為什麼宋朝會給人一種軍力羸弱的感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第一自唐以後,中原漢氏王朝已經沒有馬場了。在冷兵器時代失去最具機動性的兵種,使得宋朝在面對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時,天生處於劣勢狀態,只能被動防守。步兵打騎兵最慘的地方就在於,贏了追不上,輸了跑不掉。

第二,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導致宋朝立國的時候就處於失去北方戰略防線。像當年秦朝一統天下實力沒人會質疑吧?秦朝立國之後開始鑄長城就是為了抵禦游牧民族入侵。當時游牧民族科技樹比秦低了不止一個等級的情況下還要如此防備。更何況經歷五胡亂華和唐朝之後長期的動蕩以後的宋朝了。宋朝時期游牧民族政權科技相當發達,在宋朝兵種地理不佔優的情況下,對外作戰失利帶來的後果遠比在唐漢時期的時候要嚴重。

第三,趙匡胤軍人出身黃袍加身做皇帝,這一點就註定宋朝重文輕武。因為趙匡胤怕有人跟他一樣軍權在握直接造反。所以宋朝將領對軍隊的統治力較低。

宋朝以步對騎其實做的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宋朝的重甲步兵戰鬥力甚至算曆朝歷代最高的兵種,重弩火器等當時的科技裝備也是世界最頂尖。可惜當時時局不允許失敗,就算你勝一千次一萬次,一次大敗帶來的後果都是災難性的。

明朝…算了,明朝不評價了。。


按說南明的情況應該比南宋好得多,滿人一共才30萬,軍隊不過6萬頂天了,而南明,光江北四鎮加左良玉部就號稱百萬,可堪一戰的部隊20萬應該還是有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滿人,但憑江自守當無問題,考慮到女真人的水軍戰鬥力連皮島毛文龍都奈何不得,跟正規水師一比真是戰5渣了,居然如此迅速地失敗,令人大跌眼鏡。而從後來的張獻忠部將李定國,還有鄭氏,表現至少比明軍正規軍的強多了,歷史真是弔詭,晚明最出力死戰的居然一個是歸順的叛逆部將和有一半日本血統的海盜頭子。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看來宋高宗倒是比明末幾個王要好多了。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大歷史近旁的小人物
南宋主和派勢力強大是否跟北宋時期的地域歧視有關?
知道萬聖節是怎麼來的嗎?這得問問西歐古代的一群中二凱爾特人!
如果沒有被蒙古滅亡,南宋將何去何從?
東漢時期為什麼沒有南宋時期湧現出大量的愛國詩詞?

TAG:歷史 | 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