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想贏,死於出家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職問」(ID:zhiwen_15)

1

前兩天有個在某互聯網公司做技術的好朋友曉辰突然給我發微信,說他的老闆今天找他談話了。

我還以為是他最近工作不順的緣故,正打算安慰,他接著說,老闆要給他升職,最晚年底就會落實。

我又正打算恭喜他,他又接著說,所以我打算辭職了。

我一時間都愣住了,根本沒能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升職難道不是好事情嗎?

他接著說,他覺得目前的崗位挺好,他不想要改變,也懶得改變,即便改變之後意味著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權力和更好的未來,可他就是不想要。

升職以後可能就要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甚至自己原本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我沒什麼慾望,也沒什麼野心,我覺得現在這樣的生活也挺好的。

他如是說。

之後,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說了說這件事,有個共同好友給他留言調侃「拒絕升職,你可真是佛系了」。

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曉辰就是最近被火熱討論的佛系青年了。

2

所謂佛系,表面上看是「隨緣」,其實說穿了,就是「不在乎」。

能不能擁有真正交心的朋友,不在乎,能不能擁有理想中的真摯愛情,不在乎,能不能實現理想,不在乎。

健身效果怎麼樣,不在乎,生活是否健康,不在乎,明天中午吃什麼,有沒有光明的未來,不在乎。

新世相寫到過一位佛系母親,她沒給孩子報興趣班,也不準備換房子去海淀好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特別認可一位日本繪本大師的話,叫做「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何必讓他們的童年那麼苦?」

是的,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有出息的那個不一定是我的孩子。

但是,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那為什麼有出息的那個就不能是我的孩子?

還沒開始嘗試,還沒開始努力,就先決定放棄,這已經成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中越來越普通常見的現象,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我們在乎不起了。

北京一套學區房售價早已經突破千萬,給孩子好的教育,輕飄飄一句話背後是多麼巨大的代價。所以,興趣班、有出息,隨緣吧。

談個戀愛,單純換個工作就很可能成了異地戀,從昌平到朝陽可是比從北京去天津需要的時間還要更長,你不是跟人在談戀愛。所以,不主動、不拒絕,隨緣吧。

做個工作,今天還在努力奮鬥,打算為之奮鬥終生,明天就可能因為融資沒到位而轉頭倒閉,你沒看到今年冬天以來,已經倒掉的小藍車和正在倒掉的樂視嗎?你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沒有明天。所以,愛加班、不加班,隨緣吧。

我們是不在乎嗎?不是的,我們是太在乎了。

有哪一個自嘲佛系的年輕人不想要一個愛情美滿、理想實現,不想要事業紅火、健康順遂呢,那些說自己是佛系青年的年輕人們,單純只是被這個時代傷透了心,單純只是不敢要再當眾說出自己的「在乎」了。

他們怕說出了自己的「在乎」後,萬一輸了會難堪、會羞愧,所以乾脆就直接說自己不在乎好了,就如同那些總在考前說自己完全沒有複習的同學一樣。

所以,「我不在乎,隨緣吧」。

但是,不是這樣的啊!

3

其實,我們如今的社會狀況與年輕人們的心靈狀態與曾經的日本、美國是格外相似的。

在日本的八九十年代,在經歷黃金十年的經濟飛速增長後,日本進入了大蕭條時期,那些房價虛高、自殺率上升、失業率降低的日子裡,日本的年輕人們越來越不想要面對真實世界裡的艱難和痛苦,轉而把注意力投入到了二次元世界中,那裡有漫畫、有小說、有遊戲、有所有現實世界裡無法實現的理想,也因此促成了專屬於日本的御宅文化的形成。

至今為止,秋葉原、ACGN都是日本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可在最開始的時候,那只是覺得人生陷入虛無的年輕人們用來逃避現實的一個避風港。

因為它的年輕人「不在乎」了,他們只在乎二次元中的美好幻境。

而在美國的六十年代,二戰後經濟被大力振興,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之後經歷了數次金融危機,社會生態固定而不平穩,那個時候的美國年輕人在幹嘛,他們發起了性解放運動,他們開始每日浪蕩在派對中,他們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里。

還不夠具體的話,想想《阿甘正傳》里的珍妮,在當年那些年輕人轟轟烈烈的青春,珍妮就是那個社會背景下跟著樂隊主唱遠走高飛,並最終身染重病,不治而亡的。

那部電影所說的就是這個,因為它的年輕人「不在乎」了,他們只在乎性與快樂,他們只在乎派對和放縱。

現在再回頭來看我們此時此刻的「佛系文化」,是不是有點眼熟了?

可是,就算在那種「整個社會都不再在乎」了的時代,依然是有人在乎的啊,依然有馬丁路德金在大聲疾呼「我有一個夢想」,依然有人類登陸月球,依然有嬉皮士文化的發起,依然有人在為婦女爭取權利。

如今我們都知道的東野圭吾就是從日本的那個時代走過來了,他在那個時代里艱難寂寞地寫了十幾年小說,那段日子因為要靠版稅生活,他常常一年要寫兩本長篇小說,也因此留下了很多水平層次不齊的作品。

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他甚至還曾經自己跑到書店裡,把自己那些不暢銷的小說搬到顯眼處,甚至自己買下了大量自己的小說,試圖營造自己很暢銷的假象。

他就這樣熬了十四年,直到1999年的《白夜行》才終於大紅大紫。

有沒有吃過苦,有的,想沒想過放棄,從沒有。

4

2017年,是有點特別的一年,「焦慮」一詞被從年頭說到了年尾,從年輕人到中產,從90後到油膩中年,人人都被吐槽,人人都被嘲笑,以至於到年尾,大家終於都是佛系了,大家終於都不在乎了。

可不應該是這樣的。

你才二十多歲,如果你現在就已經認命了,那未來那麼長的人生,你要怎麼去過啊。

慾望也好,理想也好,物質也好,精神也好,你得在乎點兒什麼東西,你得在乎點兒什麼東西。

一位正在出差中的前輩跟曉辰說。

曉辰當年高考用了十二萬分的努力才考進的南開,用他的話說,你們都是沒考好才考進南開的,我不是,考進南開已經用盡我全部的努力了。

他曾經唯一的訣竅就是勤奮,別人學一遍、他學三遍的那種勤奮。

在跟前輩聊過後,曉辰最終接受了升職,並且難得一見地顯得有些興緻勃勃、躍躍欲試。

如果一定有人贏,那為什麼那個人不能是我。

他說這話時,身上閃著少年時的光。

退一步講,即便是最後你輸了,那你輸掉的是什麼?

你輸掉的最多就是一個跟所有人都一樣的普通人生。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END-


許多同學私信我一些求職上的問題,時間有限不能逐條回復,抱歉抱歉!如果有求職方面的難題可以加我的同事,職問職業發展諮詢師Max的微信號:Maxdxh ,歡迎騷擾~ 更多四大、諮詢、法律、投行等求職乾貨分享歡迎圍觀微信公眾號「職問」


推薦閱讀:

在這個網文泛濫的時代,我如何才能實現我的作家夢?
有沒有學生時代一直好好學習,絕不抄作業,去網吧的人?他們現在怎麼樣?
如何評價韓寒導演的新電影《乘風破浪》?
為什麼許多台灣和香港的年輕人的政治傾向如此激進?

TAG:佛系 | 青年 | 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