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是如何避免吃到有毒食物的?
01-25
這個講起來就話長了。
最簡單的辦法,惹不起,我躲得起。
警戒信號(warning signal)。具有化學武器的動物,一般顏色都很鮮明,例子有大量的昆蟲,軟體動物如海蛞蝓,兩棲動物如蛙和蠑螈,一些蛇,還有臭鼬。
也有些動物用氣味、聲音或動作,比如響尾蛇會搖動尾巴發出嘎嘎聲。都是「我可不好惹,不想shi就哥烏恩」的意思。植物我不太了解,但是我想警告信號也是有的。有毒的植物像茄科,也有特殊氣味。箭毒蛙的顏色都很絢爛。有些動物本身對毒素有抗體,所以吃下去也沒關係了。
號稱世界上最彪動物的蜜獾(Mellivora capensis),免疫眼鏡蛇毒素,它抓眼鏡蛇如果被咬了,吃到一半,毒倒,還可以醒過來接著吃。南食蝗鼠(Onychomys torridus)免疫雕紋刺尾蠍(Centruroides sculpturatus)毒素,這是北美最毒的蠍子,但小老鼠可以把它抓了吃掉。好像這樣的凈是些彪呼呼的動物……1.普遍對毒性有較強的抵抗力。比如蜜獾,被毒蛇咬了都能自愈。
2.少數對食物的選擇非常專一。比如食蟻獸,基本上就吃螞蟻和白蟻。3.能夠通過顏色和氣味能分辨是否可以食用。比如雜食的哺乳類。野生動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生活區域,在千萬年的進化中,哪些不能吃和哪些能吃都會深深刻錄到他們的本能之中去。從這個角度來說,限制物種入侵是十分必要的。吃過有毒食物的都被淘汰了。
我覺得有毒植物有毒並不是要讓動物吃了才知道,而是吃以前就了解、規避,從而保存自己。為此需要演化出某種告知的機制,比如外形、顏色、氣味、產生不適感等,對有些動物來說還有後天習得的特點。考慮到植物實際上被吃了也不一定會死,而動物基本就會死掉,所以這些特點在動物身上表現得更明顯吧。
有的東西聞聞氣味就知道了有的需要嘗一口凡是吃了之後過一段時間才掛掉的食物,不太可能長久存在,或者被道友給誤食了
推薦閱讀:
※「番外篇」科普文章
※一根頭髮對一碗湯的影響在食品安全的角度上有多大?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作用及機理?
※端粒學說中衰老的細胞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