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風云:走上清華,卻狠狠墜在MassArt,一所罕為人知的小眾院校

「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直是康石石個人信奉的一句話,也是指引康石石個人實踐的一句話。其實,知識所蘊含的「廣度」遠遠不止於學術體系之內,它還包含有人生經驗所積攢的豐厚閱歷,與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認知世界的角度與深度。世界豐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夠為藝術留學生推開更為寬闊的大門,讓藝術留學生的知識與經驗能夠於康石石公眾號匯合交織:你能在倫敦租到高性價比的住房,就能幫助經濟並不充裕的家庭前往倫敦留學;你了解UCL的建築設計課程體系,了解AA的授課方向,就能夠給不知何為A校B校的學生指引方向;自己當年年輕吃過的虧,上過的當,後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將為中國藝術留學生開放周三「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集合大家的藝術設計認知與藝術留學經驗,為藝術留學生&預備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機會。分享你的留學經驗,請聯繫康石石小助手(微信號:hanyi_yuwen2)

6年的清美修行,是我曾經的一個「巔峰」。留學之後,我卻在充滿知識大牛的波士頓摸爬滾打了兩年,見識了Fenway聯盟內MIT和MassArt科技與藝術的高質量合作,跟著老師跑遍了波士頓大大小小美術館看展。從那時起,我可能才想明白,什麼是屬於我的藝術創作。

留學前的風起雲湧

1. 功夫技能難再突破

陶瓷是一個沒有斷層的文化,它的歷史太長了,工藝也太美了,從任何一個關注點深鑽進去,都會很容易迷失在裡面。比如研究傳統的器型或者研究某種創作工藝,我會告訴自己要很嚴謹,不能出格,這種無形的壓力是不自覺中就會產生的。

一個陶瓷,如果往細緻了講,從采泥一直到我們最後喝水的一個杯子,可能會經歷上百道工序。而這其中任何一步出現一點兒問題,都可能導致你的作品成為「殘次品」。

如此嚴謹的工序讓我感到了束縛,我期待不一樣的中華傳統瑰寶,我一定要去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尋求突破。

2. 闖蕩江湖的期待

另外,出國這個想法,可能就像很多人少年時期期待闖蕩江湖一樣,處於對外面世界的好奇,想法也很單純,就是很想出去看一看。去美國,看一下這個和我們時差有一圈,天天吃麥當勞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那裡的人到底在做什麼。

後來,在清華學習的時候,有一個和我們導師關係非常好的東藝大老師,詢問過是否有去日本把研究生和博士一起讀下來的意願。

但是我覺得,我更想去到一個想法和我們有著很大不同,行為習慣有著巨大差異感的國家,我更期待這種截然不同的一個國家帶給我的激烈文化碰撞,從而激發出我不同的創作思維。所以便拒絕了東藝大導師的邀請,選擇了美國。

3. 選校的門派之爭

決定出國之後,我跑了幾家機構諮詢,但是對於他們而言,陶瓷專業出國留學的案例近乎為零,甚至其中一家還讓音樂老師來指導我。經此一探,我覺得靠他們還不如靠自己,於是就完全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在USNews上看排名,然後開始廣撒網。

申請之後,我接到了很多offer,其中包括MIT Media Lab,Penn,CCA,MassArt等等,其實MassArt在這些頂級名校面前是最名不見經傳的,甚至我主動放棄MIT Media Lab震驚了我所有的朋友。

可對我而言,比起院校名氣,我更看重的是學校設備。眾所眾知,陶瓷是一門對於工藝的要求很高的學科,可以說,好的設備就相當於自己擁有一件上等兵器,對於自己的創作意義非凡。

和RISD等院校相比,MassArt的陶瓷設備是最完備的,十一個大窯,各種獨立實驗室和工作室,這些對我的吸引力遠遠高於院校的光環。

兩年摸爬滾打

1. 波士頓這座城

波士頓是一個可以步行的城市,可能比北京天通苑大不了多少。這麼一個地方,擁有者麻省理工、哈佛大學、波士頓學院、布蘭迪斯大學等等400多所院校,可以說,波士頓是美國的高知識分子的集中區。

在波士頓讀書,最經常出現的場景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吃飯,我是裡面學位最低的那個;要不然就是在街上走著走著,一抬頭,腳一軟,問朋友這個真的是傳說中那個伯克利音樂學院嗎;或者沿著查爾斯河隨便走走,就到了哈佛醫學院。

這些就是我在波士頓的日常。

和三四個小時車程外,嗨點很高的紐約不同,波士頓是一個很穩重的城市。所有人都很追求更為經典的東西,就是可以讓你安靜下來的地方。

從紐約到波士頓,我最深刻的感覺就是,浮躁的心會一下子放下來。走在波士頓的街上,無論是建築,還是街上行走的人,到處都瀰漫著安靜舒適的氛圍。

很多人都說,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性格,組成這個性格的除了歷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說都是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帶來的。比如說,什麼樣性格的人會來北京,又是什麼性格的人會去上海,什麼性格的人更適合去廣州,其實是這群人的性格,塑造出這個城市。

而波士頓,就是一群願意吃苦耐勞,願意去奮鬥,願意學習更多的知識,探討更多的可能性的人組建成了這個人文氣息濃厚的世界名城。

MassArt的同學,便是這群人的一部分。對於藝術有著一股執著,是更為純粹的一種藝術追求,專業的選擇,喜歡比其他都重要,就是這樣的一群人聚到一起藝術嗨。

2. Fenway

MassArt所在的Fenway區,集中了麻省理工、哈佛等等一系列高等院校,這些院校組成了一個方便學生學習的聯盟——Fenway聯盟,在這個聯盟中,學校之間專業,大家可以隨意選擇,而且會有相應的學分認證。

很多同學對於這些高等院校都會有著嚮往,但是可能直接考取存在這很大的困難,Fenway聯盟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同學們可以選擇進入一個該區域內相對好申請的院校,然通過這種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很多同學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接觸那些覺得高不可攀的高等院校,甚至有些表現好的,甚至會直接轉學。

3.令人興奮異常的美術館課

MassArt有一門課程叫做美術館課,每一周,都會換一個美術館上課,比如哈佛的美術館,波士頓現代美術館等等,我們都去過。

從我們學校大約走路兩分鐘,穿過一個小公園就是一座全美數一數二的Museum of Fine Art,裡面有巨大館藏。很多時候,老師上課講到某藝術家的作品,都會直接帶我們去美術館,然後在現場相關工作人員與我們具體講解,這個在國內根本沒有可能達到的。

或者說,如果波士頓有比較大型的展覽,老師會提前與策展人溝通,開展的時候,同學們圍一圈坐地上,策展人為我們講解這個展是怎麼策劃的,為什麼選擇這個展,請了哪一些藝術家,然後通過什麼方式展覽的,有什麼問題都直接和策展人溝通。

我們小時候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一件藝術品來說,你在書上看過它很多次,了解了它的很多典故,但是只有你真正站在這個藝術品面前時,這些知識才真正的有意義。也只有你親自見過之後,和別人談論起來,你才能有自己的見解,才不會被各種他人評價所左右。

4. 如魚得水的創作生活

MassArt對我影響最大的便是綜合材料應用。

在我之前的認知中,陶瓷多是和漆,金屬精工這些材料結合在一起,陶瓷專業更像是一個工藝學科。但是在MassArt,陶瓷變成了3D雕塑下的一種選擇,和纖維、玻璃、木頭等一樣,是一種材料。

在massArt學習雕塑的兩年,完全解決了我本科階段陶瓷材料對我的束縛。如今,對我來說,陶瓷已經變成了一種材料,是一種自我表達的媒介,不再是我的唯一技術性的東西,可以說,這讓我的思維發生了天翻地覆性的改變。

而學校的設備,現在都讓我覺得十分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多做點兒東西。

我們專業有一個專屬的四邊形大廳,大概有十一個窯,除了大型的氣窯之外,各種電窯,都會對學生開放。只要簡單登記一下,就可以申請下來個人使用。

比如說,我經常會有一些奇怪的溫度想去嘗試,我就可以先把一個試片放進一個實驗用的小窯,如果覺得OK,就可以申請之後去大窯實踐。而且工作室是可以通宵使用,這個對我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

後記

經常會聽到有同學詢問說,出國留學是不是有必要,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有出國的意願的話,我建議還是可以出去看一下。

只有你處在一個不一樣的環境下,你才能跳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來審視你的作品,你的文化,你的過去。

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其實還是很浮躁的,我們總是被太多的外界因素所左右。到了和中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在那樣一個環境下被折磨,被摔打後,你會變得更加從容。面對紛繁錯雜,高速發展的當下社會,你會給自己時間思考和休息,而不是去盲目的追求。

往期「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

第十九期:YuWei:小半年的「留學水逆期」後,加州的陽光終於變得「有點兒意思」

第十八期:Steven:1年,14個國家,國外的建築設計究竟好在哪兒

第十七期:Loui:三足鼎立的「時尚坐標」,RCA、LCF、CSM到底什麼樣?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投稿內容:藝術留學經驗、國際藝術院校資訊、藝術設計海外求學心得等皆可,詳情諮詢下方

投稿方式:聯繫康石石小助手(hanyi_yuwen2)即可

推薦閱讀:

留學美國簽證面試的有幾大難點呢?
國內一本藝術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績點83。想去英國讀服務設計,哪個學校比較好??謝謝各位啦。。?
2018 UX留學求職Q&A (下)
學姐說:我選擇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5個理由
兩家公司的年輕英國創客,在浙大當起了學生

TAG:作品集portfolio | 留学 | 留学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