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植物」:光活著就老費勁了,吃人我還怕消化不良

如今,人類的活動範圍早已超過了地球,在廣闊的太空也有了一定的考察。

然而即便如此,人類對自己居住的地球仍涉足甚少。

除了有外星人,人們對地球上的未知生物也有著各種光怪陸離的猜想。

如茂密的叢林中,食人植物的未解之謎,就一直牽動著大眾的好奇心。

圖:《恐怖鮮花店》中食肉的奧黛麗二世

彷彿在世界各地,都流傳著不同版本的食人植物傳說。

無論是各種謠傳,還是影視作品描述,就連童年遊戲馬里奧中的食人花,都能感受到人類被肉食植物支配的恐懼。

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1878年德國探險家卡爾·李奇博士,在非洲叢林中的冒險故事。

當時他就描述了一種不尋常的植物——會吃人的樹

那時候,馬達加斯加還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地區,密林叢生。

李奇博士就親眼目睹了,當地土著姆科多人像舉行儀式一樣,歡呼著將一名婦女推向一顆詭異的大樹。

它長著菠蘿一般的根,有許多長且尖的葉片從頂部垂向地面。

在樹榦的頂部有一個容器,裡面裝有一種濃稠的、具有毒性的液體。

圖:馬達加斯加食人樹

當婦女越靠越近,「那棵原本慵懶得像死了一樣的食人樹,就在瞬間恢復了殘暴且野性的活力」。

它的卷鬚像蛇一樣伸出,勒緊婦女的脖子和身體。

伴隨著婦女的尖叫和呻吟,她最終被完全吞沒,樹榦上滲出紅色的血水。

當時李奇博士和他的助手就嚇得四下逃串。

而10天後他們再回到這裡時,那棵樹下只剩下一堆白骨了。

這個馬達加斯加島食人樹的故事,最早是刊登在《南澳大利亞記事報(South Australian Register)》上,作者就是李奇博士本人

之後,大眾便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使消息不脛而走。

此外,不少人還「炮製」了更多的奇幻色彩。

數以百計的旅行者,都信誓旦旦地說他們在旅程中也曾遇到過這種植物,且形態各異。

一百多年前的這篇聳人聽聞的報道,至今仍變換著花樣含糊地被傳閱。

但事實上,李奇博士口中所謂的食人樹,卻早已經被證實是完全捏造的。

大家都找不到李奇本人的消息,至今人們都不清楚他是叫Karl Leche 還是Carl Liche。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正經學者曾組織過考察隊,深入馬達加斯加腹地,都沒發現任何異常。

當然,除了馬達加斯加島食人樹外,世界各地彷彿都有著一個關於食人植物的傳說。

尼加拉瓜的吸血藤中美洲的殺手樹南太平洋的死亡之花、東南亞的見血封喉等。

其實這些謠傳,有的在現實生活中還真的能找到一些植物的原型

不過說出來可能讓人失望,這些植物無一例外都是不會吃人的

除此之外,學術界也尚未發現有關吃人植物的正式記載與研究。

圖:食人花的原型大王花,又名腐屍花,奇臭無比看上去不太想讓人靠近

不過,你也別看這些傳說把這些肉食植物形容得如此危險而兇猛。

在現實生活中,食肉植物完全是一個不堪一擊且苦逼的存在。

我們應該不難發現,大多數食肉植物大都生長在一些陰暗、潮濕或土壤貧瘠的地方。

例如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植物豬籠草,就生活在山頂上,重金屬含量高且氮等養分少。

就是因為營養不良,尤其是氮元素的缺乏,它們才不得不演化出捕捉和消化動物屍體的能力。

圖:夾縫中生存的豬籠草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肉食植物有大概6至7次獨立起源。

普通植物演化成肉食植物一般分為兩部分:捕食結構消化結構的形成。

一般情況下,科學家認為捕食結構的形成要早於消化結構。

因為普通植物想要變成肉食植物,彷彿都要經過一個謀殺植物(Murderous Plants)的階段。

圖:滿身刺的沙漠植物,可以殺死其捕食者蚜蟲

顧名思義,所謂謀殺植物就是指那些可通過殺死動物獲益的植物。

其實許多植物都具備誘捕動物的特徵,例如荊棘和刺、毒液或好聞的氣味等。

但是這些陷阱誕生的原因,大多適用於避開動物或者幫助自己傳播種子和花粉,並不是為了獲取食物。

這其中能通過自身消化能力來獲取營養的肉食植物,則是謀殺植物的一個子集。

圖:眼鏡蛇瓶子草,因神似眼鏡蛇得名

從瓶子草科演化出的三個屬身上看,就能一目了然了。

例如眼鏡蛇瓶子草屬和太陽瓶子草屬,它們漏斗形葉子里的積液就可以淹死動物,但自身卻不具備消化能力。

但瓶子屬(如小瓶子草)就不一樣,它已進化出可分泌消化酶的結構,完成了從謀殺植物到肉食植物的過程。

如果這些植物本沒有捕獲動物的能力,那麼早早進化出消化動物的能力也沒有什麼用處。

但是不要看又是謀殺又是能消化的,就覺得特別的「高大上」。

實際上,這些肉食植物無一例外,都不具備主動捕食能力

它們能做到的,也就是把陷阱布置得更加誘人、更加精巧。

在這之後,肉食植物只能選擇守株待兔,祈禱老眼昏花的昆蟲能主動撞上來,全靠老天爺賞飯吃。

圖:捕蟲堇,表面附著著一層粘性消化酶

術業有專攻,雖然肉食動物不能主動捕食,但它們把被動技能點滿,也算挽回了一點「肉食」的尊嚴。

它們的陷阱一般分為六大類:陷落型(如豬籠草)、閉合型(如捕蠅草)、黏著型(捕蟲堇)、吸附性(狸如藻)和迷宮型等。

可謂各有各的妙處,為了活下來拼盡了十八班武藝。

圖:穿著小裙子的達爾文

達爾文本人就對肉食植物這些巧妙的陷阱十分著迷,同時也是最早研究肉食植物的科學家。

這其中,最得達爾文盛讚的還數反應迅捷的捕蠅草

它靈敏的夾子簡直快到(十分之一秒)「違背上帝意志」,達爾文都稱之為「世界上最奇特的植物之一」。

不過,若是達爾文更深入地了解捕蠅草獵殺昆蟲背後的機制,可能會更加驚嘆。

捕蠅草的兩個夾子上,共有6根觸毛

每當有昆蟲觸碰到捕蠅草觸毛時,鈣離子就會迅速增高,產生電信號,就像人類神經元穿梭的電信號般。

電信號第一次被觸發時,電荷只會在植物內聚集,但卻不足以刺激到捕蠅草的葉片讓其合上。

因為捕蠅草知道,這一次觸發的信號可能只是被風吹來的雜物碰到,又或是來自一滴雨水。

這也是為什麼有雨滴落到捕蠅草葉片上時,它的葉片不會合上的原因。

圖:捕蠅草

但昆蟲與雨滴不同,不知死活瞎晃悠是它們的硬傷。

當昆蟲第一次碰到觸毛時,這第一個信號已經設下了一個秘密計時器

如果昆蟲再次碰到任意一根觸毛,鈣離子濃度就會上升到一個關鍵閾值,觸發一個新的電信號。

作為反應,捕蠅草向葉片輸送水,水便能讓葉片快速從外凸變成內凹

瞬間,昆蟲就會被捕蠅草夾住,一步步邁向死亡。

就是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捕蠅草才能巧妙地感知雨水和食物的區別。

要不然隨便個風吹草動,捕蠅草就得跟著開關閉合,任誰都消耗不起。

一般情況下,體型越大的動物也掙扎得越猛烈,會激發到更多電信號。

所以,捕蠅草還會根據昆蟲的掙扎程度,分泌出對應比例的消化酶。

這精心設計的捕食與消化過程可以保證不浪費一滴能量,堪稱高效率的典範

就是通過類似的精打細算,肉食植物才有能力在缺乏營養的地方蓬勃生長。

圖:捕蠅草型的「食人植物」幻想

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不是肉食植物長得足夠巨大,就能挑戰「食人」這個任務呢?

目前所知,最大肉食植物是馬來王豬籠草,撐破天也只能捕食小型的哺乳動物。

研究發現,最厲害的豬籠草幸運的話,可以消化掉一隻普通體型的老鼠。

圖:馬來王豬籠草

只是,豬籠草本身可能真的不想這龐然大物被淹死在自己肚子里。

因為這實在過於豐盛且難以消化了,有生物學家就形容「這相當於一個人嘗試去吃下一整頭牛」。

畢竟,人類的胃酸如此強大,都經常消化不良。

可想而知,小小植物要是吃時不慎,也是會消化不良的。

除此之外,不能排遺的豬籠草,則註定是個消化不良的主。

如果你有幸一睹野生豬籠草,你就會發現他們的肚子里塞滿了昆蟲殘骸。

研究肉食植物的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塔尼婭·倫娜(Tanya Renner)就將其形容為「裡面擠滿了消化不掉的外骨骼,看起來就跟墳場一樣」

所以,那些經常害怕豬籠草會吞噬人類的幻想家,可真是為難豬籠草本草了。

圖:豬籠草內部

再例如捕食超積極、反應超迅速的捕蠅草,消化起食物來都渾身難受。

它捕捉一隻昆蟲才10分之1秒時間,但想消化完至少都要半個月。

漫長的CD過後,捕蠅草才再次打開,恭候下一次從天而降的食物。

不過一般情況下,單個捕蠅夾也就只能捕捉消化1到3隻小昆蟲。

在這以後,這個捕蠅夾就會宣告報廢,開始變黑枯萎,無福再消受更多佳肴。

但身為被子植物,它們最苦逼的莫過於傳粉與取食之間的衝突(Pollination-Prey Conflict)。

我們都知道,植物絕大部分是需要依靠動物,才能完成遠距離授粉的。

而肉食植物的尷尬就在於,幫自己傳粉的昆蟲很有可能被自己吃掉

雖然植物可以演化出不同的應對方式,使自身不至於絕後。

但有時候光這個缺點,就很難讓其開枝散葉,搶佔更多的地盤。

圖:傳粉昆蟲可能被茅膏菜(肉食植物)利用的方式

除此之外,由於長時間在貧瘠土地茁壯成長,這也給它們帶來了一個新問題。

有的肉食植物已經變得對環境異常敏感,如果土壤的氮元素含量較高,就會使肉食性植物生理系統負載過大,最終導致死亡。

就是小小的改變土壤中的氮元素,有的食肉植物都要扛不住。

曾經因為氣候、污染等各種原因,不少肉食類植物還曾瀕臨滅絕。

圖:尊嚴全無,cos聖誕老人的捕蠅草玩具

除此之外,就因為肉食植物的特別,它們也成了人類鍾愛的一類「寵物」

曾經在野外快要生存不下去的肉食植物,一轉眼就在花卉市場大放異彩。

不過就算作為寵物,人類都得精心呵護,倍加珍惜。

又是要防止消化不良,又是要控制土壤營養含量,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觸發一次「華麗的捕食」。

說好的「食人植物」的尊嚴,註定是要蕩然無存了。

*參考資料

Sarah Laskow.The mythical man-eating plants that paved the way for "little shop of horrors".2015.12.23

Carnivorous plant.Wikipedia.2017.12.05

顧有容.高山上的吞噬者.2013.08.15

ED yong.Venus flytraps are even creepier than we thought.The Atlantic.2016.05.21


推薦閱讀:

植物會痛嗎?
請問,燈泡里適合種植什麼植物?
關於有機無土栽培的資料有哪些?
池塘的日常更新(二)

TAG:植物 | 生物 | 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