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愛春天一樣愛你,五彩的芬蘭紡織品

想像下,忙完了一天工作,回到家打開門發現正對著你的是單色的牆面、單色的桌椅、單色的床,是不是連吃飯的心情都減了大半?反正我是這樣。

在地球另一邊的芬蘭,緯度比中國最北端還要高,下午太陽3點多就下山。這個時節,室外早已被一片白色覆蓋。真是令人憂鬱的環境。

但芬蘭人自有妙招,因為,人家打開家門,看到的可是這樣的:▼

這一床色彩斑斕的織物,在周圍一片白色襯托下凸顯出生活的氣息

芬蘭的搪瓷、瓷器還有這次寫的織物都很有特色,讓人過目難忘

或者是這樣的:▼

亮麗而不艷俗,芬蘭紡織品的共通特點。

讓大量的鮮艷的顏色裝點房間,賞心悅目之餘讓家裡充滿人類生活氣息,正是芬蘭人的妙招。他們可以是床品,也可以是地毯、掛毯:▼

床品

地毯和掛毯

20世紀初芬蘭畫家Akseli Gallen-Kallela所做Liekki(火焰)地毯,粗獷的火焰線條散發出一種神秘的原始魅力,它在1900年巴黎世博會上吸盡眼球

芬蘭18世紀的地毯

窗帘

用來裝飾你的餐桌:

桌布

芬蘭Marimekko公司最知名的罌粟花圖案。下文還會有介紹

芬蘭織物並非一開始就帶有如此鮮艷明亮的特色,他們曾經更喜歡白色的亞麻桌布和來自中歐的圖案設計。

隨著20世紀前期絲網印染技術的出現改變了芬蘭織物的設計,它意味著可以大面積均勻的上色,意味著圖案的尺寸變得更大。所以到了上世紀60年代,像上面介紹的印有巨大圖案和明亮色彩的印花布不僅主導了芬蘭,還風靡到全世界。

其實絲網印染技術並不是什麼獨門技術了,現在有無水印染技術,減輕的是污染問題;也有數碼印染工藝,提高的是效率。

芬蘭織物的原料有什麼稀奇的嗎?也沒有,到了19世紀芬蘭人才開始種棉花。而由於緯度太高,日照不那麼足,芬蘭棉花品質上很難比得上埃及長絨棉之類的世界名品。亞麻我們也說過了,法國諾曼底和比利時弗蘭德斯產出的品質最好(戳這裡複習)。

但技術和原料都解決不了的,是審美問題。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能是人的設計。這才是我們覺得芬蘭織物值得推薦的根本原因。

當然,芬蘭設計大膽的色彩運用和鮮明的民族風格,註定缺乏普適性。換句話說,喜歡的特別喜歡,不喜歡的可能特別不喜歡。

我們之前介紹過芬蘭建築和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的家。除了傢具之外他老人家也設計過織物呢,這就是阿爾托設計的siena圖案織物

地毯的紋樣也是阿爾托設計的siena圖案

Marimekko

提到芬蘭織物,最著名的當屬Marimekko。上世紀50年代初創立的時候還默默無名,隨著Vuokko Nurmesniemi和Maija Isola兩位女設計師的加入,Marimekko的印花布設計開始變得大膽,以大片的色彩面積和簡潔的圖案闖出一條新路。

目前它們的產品已經涵蓋衣物、床品、窗帘、浴簾、桌布、圍裙、手提包、甚至環保袋。它們在芬蘭國內倒是賣得很不貴,但到了中國,光環保袋就200多元一個。雖然說它們強調的所有產品「print in Finland(在芬蘭印刷)」肯定讓成本飆升,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你能不能接受,買了舍不捨得用,這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從他們在中國門店的發展情況來看,認受性似乎不高。日本人倒是很喜歡Marimekko,我在東京大阪的百貨商場里見過很多次他們的櫃檯,也許是因為日本人消費水平高還喜歡趕時髦吧。

Marimekko可以絢爛奪目

也可以清凈素雅

Marimekko為芬蘭獨立100周年設計的特別圖案Veljekset,意思為「兄弟」。取材於描繪野生動物棲息在森林裡的民間故事,意在激發人們在黑暗的嚴冬里繼續做彩色的夢

他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由棉花製成,還有少量的亞麻製品。大部分產品有世界上最權威的紡織品生態標籤Oeko-Tex認證,安全無毒。最近新開發出了「ioncell」,以芬蘭樺木結漿為基礎製作而成纖維,但在店面還覓不到蹤影。

技術上Marimekko並沒有採用手工印刷,而是沿用19世紀中期誕生的平板印花和轉輪印花(其實跟印報紙同樣的技術)。只不過由於數字化印刷技術的發展,當前的印刷效率大大提高。

Piccolo圖案

Piccolo圖案

這件像不像便利店小哥的制服? Vuokko Nurmesniemi設計的這款經典圖案誕生於1953年,它被稱作Piccolo(義大利語「短笛」的意思),至今已經產生了450種圖案組合。簡單,沒有任何「多餘」的設計使得這款長盛不衰。

Marimekko最著名的,當屬unikko(罌粟花)系列,它誕生於1964年。

unikko(罌粟花)圖案

unikko圖案最多的是紅色,但也絕不僅僅是紅色,還有黑色、藍色、各種顏色混搭。設計師Maija Isola年輕時被非洲手工藝的奔放色彩所震撼,因此開始構思採用強烈的色彩、生動的圖案來設計紡織品

說起來unikko的誕生還有個故事,公司創始人認為「自然界的盛開花朵比布料上的花朵更生動美麗」,所以禁止創作花卉圖案。而Maija Isola不顧禁令,堅持設計出代表著自由表達的unikko,而它從誕生以來就成為Marimekko最暢銷的圖案。

為慶祝unikko圖案誕生50年,2014年Marimekko公司跟芬蘭航空合作推出了unikko塗裝飛機

Isot Kivet圖案

Maija Isola作為Marimekko最重要的設計師為公司貢獻了眾多使用至今的經典圖案。她的靈感主要來源於家鄉芬蘭的民間圖案,另一個是斯洛伐克的民間藝術。也好理解,畢竟在本土設計湧現之前,芬蘭紡織品基本被中歐設計佔領。由於Isola設計的暢銷圖樣太多了,以下僅再舉一例:▼

Isot Kivet(大石頭),Isola女士設計於1960年

這是你能在Marimekko的店裡看到的數量僅次於unikko的圖案,而且它不僅出現在織物上,還出現在杯子、茶壺、環保袋、衣服上。圖案的創意來自於用剪刀在紙上裁出的圓,所以不僅每個石頭的邊都是不平整的,而且石頭和石頭之間沒有相同的圖案。簡潔而不重複的圖案放到那都合適,而且半個世紀後再看,依然經典。

Finlayson

如果說Marimekko走的是世界路線,Finlayson更多是關懷芬蘭國內。

Finlayson創立比Marimekko早出130年。當時一個蘇格蘭人James Finlayson,受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邀請,在聖彼得堡建造紡織廠。1820年,他在芬蘭坦佩雷市成立了一間棉花廠。這就是Finlayson的起源。工藝嘛,依舊是轉輪印花。

全世界都喜歡熊貓,倒不是說要迎合中國消費者胃口

不過,跟Marimekko強調芬蘭製造不同,Finlayson在土耳其、印度等地都有代工廠,所以價格相對親民。他們主打家居用品,與Marimekko產品種類上並無二致。據說,在芬蘭,90%的家庭屋裡都有Finlayson的製品。

Finlayson對健康、環保有著著了迷似的執著。除了產品大部分也有世界上最權威的紡織品生態標籤Oeko-Tex認證之外,他們還曾發起將消費者不用的Finlayson床單拼成碎布毯子(就像中東地毯里的patchwork),理由是「我們要對不再使用的產品負責」......

以芬蘭國民動漫形象moomin為主題的床品,是比Marimekko花哨多了

不過要說設計理念,倒是跟Marimekko沒有太大不同。Finlayson一樣設計出了色彩明朗的圖案,但簡潔不足。

標誌性的「波浪」床品,跟建築設計大師阿爾托Aalto同姓

Metsovaara於60年代初設計的Kukka(花),芬蘭人當年很喜歡。我個人感覺由於沒有留白,底色和圖案顏色過於接近,顯得雜亂無章

設計師Marjatta Metsovaara,被稱為「色彩巨匠」,她將富有個性的濃烈色彩大膽組合,至於說好看不好看,這就智者見智了,反正芬蘭人很喜歡。Marjatta後來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

Metsovaara設計的sayonara,對,就是日語「再見」的意思。

Porin Puuvilla公司也曾在戰後芬蘭活躍,但70年代被Finlayson合併,合併後Finlayson就縮小了設計部門規模。

Tampella

說到Marimekko設計上的競爭對手,在芬蘭就只有Tampella了。Tampella曾經有很多好的設計師,比如Dora Jung的「百朵玫瑰」,Tampella製造,Marjatta也曾為其效力。可惜Tampella沒熬過經濟危機,於上世紀80年代初倒閉,而Marimekko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並在90年代滿血復活。於是現在我們只能欣賞下Tampella以前的作品了:

Eva Taimi設計的桌布,充滿童趣

Katinka,色調上比Metsovaara那幾款個人感覺好多了,層次也鮮明,是能跟Marimekko的unikko一決高下的圖案

Finnrya

我們之前推薦過好幾撥波斯地毯,其精美的花紋和繁複的工藝令人驚嘆。而芬蘭也有自己獨到的設計,除了一開始提到的「火焰」地毯。不同的是在被當做地毯和掛毯之前,這種被稱為「留依由」的本地羊毛織物是古代芬蘭人用來取暖的。

Timo Sarpaneva為芬蘭手工藝之友公司設計的sysimiilu,圖案像不像北歐遠古時代的的魯尼文?

當戰後人們不再為溫飽發愁的時候,留依由也就更多地承擔了室內裝飾功能。在芬蘭,留依由地毯的主要製造商是Finnrya。Finnrya的地毯以色彩艷麗著稱,不過機織地毯始終無法重現手工製品那種細膩的色調,也無法摻入不同種類的絲線。

不過我發現芬蘭人似乎對織物是不是手工製作沒那麼大執念,雖然說了機織做不成最好的地毯,Finnrya還是選擇了機織,大概是為了顧及產量吧。把精力都放在了設計上。

Finnrya扛把子設計師Ritva Puotila設計的名為「宙斯」的留依由織物,斬獲了1960年米蘭三年展金獎,確實有種若隱若現的「洪荒之力」呢

同樣是Ritva Puotila設計,名為「波浪」的留依由地毯。不過我看了這麼多留依由地毯簡直要留下心理陰影了,那種原始神秘主義,感覺畫里隨時蹦出個尼安德特人把我吃了

時尚潮起潮落,但60、70年代的經典設計總是重新被大眾所欣賞(Marimekko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借著當時的復古風起死回生的)。除了那個時代設計所代表的年輕、激進、勇敢的特徵外,用「芬蘭香奈兒」Vuokko Nurmesniemi的話說:

「它不是設計,它是永恆「。

end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

伽羅生活(ID:jalohome)

推薦閱讀:

有錢有閑的人都怎麼裝修?
房子太貴沒錢裝修,裝修到底該消費升級還是降級?
對於地暖,很多人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不來!

TAG:家居 | 装修 |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