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4000000人的大遷徙,改變了國家的命運

半個世紀前,「三線建設」這個詞很少能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中見到,即使說起,也十分神秘。而「三線廠」存的存在更是屬於國家機密,直到80年代末期才逐步公開。

核工業人熟知的816地下核工程、綿陽九院、中國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也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而正是「三線建設」這一宏偉的超級戰略工程,形成了可靠的中國西部後方科技工業基地,初步改變了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帶動了內地和邊疆地區的社會進步。

先來說一說「三線建設」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項目:

軍工基地

011基地:安順。殲擊機和教練機生產基地。

012基地:漢中。歷經多次調整後成為航空配件生產基地。

013基地(湖南航空):張家界-長沙。管轄幾個航空配件廠(主要是3028廠湘陵機械廠)和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第三設計院。

014基地(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洛陽。158廠南峰公司從漢中遷來,專門製造空空導彈。

061基地(江南航天):遵義。防空導彈生產基地,航二院分建。

062基地(航天七院):萬源-成都。火箭/彈道導彈生產基地。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航天四院):西安。

064基地(併入062基地):達州。

066基地(三江航天):遠安-孝感。飛航導彈生產基地(紅鳥)。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航天六院):鳳縣-西安。液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航一院分建。

068基地(湖南航天):邵陽4縣1市-長沙。航二院分建。

081基地(川北電子):廣元。原0821指揮部,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082基地:成都東郊電子工業基地。

083基地(振華電子):都勻。

541總廠:機關在聞喜東鎮,廠區分布在絳縣、翼城和垣曲。坦克製造基地。

……

軍民兩用項目

中國二汽 (湖北省十堰市) :中國第二大汽車集團

江漢油田 (湖北省潛江市)

長慶油田 (陝西省): 中國第三大油田

酒泉鋼鐵集團 (甘肅酒泉)

西北鋁加工廠 (甘肅蘭州)

攀枝花鋼鐵集團 (四川攀枝花): 中國第五大鋼鐵集團

賀蘭山煤炭基地 (寧夏石嘴山市)

酒泉航天發射中心 (甘肅酒泉):中國最大航天發射場

西昌航天發射中心 (四川西昌)

金川有色金屬公司 (甘肅金昌)

嘉陵摩托車集團 (重慶市): 世界最大摩托車生產商

六盤水煤炭工業基地(貴州六盤水)

德陽第二重型機器廠(四川德陽) :超大型機械生產商

洛陽玻璃廠 (河南省洛陽市)

成都飛機製造廠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東方電機廠

東方汽輪機廠

東方鍋爐廠

成昆鐵路(成都-昆明) :全長1091公里

焦枝鐵路(焦作-枝城): 全長 772公里

湘黔鐵路(株洲-貴定) :全長 905公里

襄渝鐵路(襄樊-重慶): 全長 895公里

青藏鐵路一期(西寧-南山口): 全長 814公里

劉家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22.5萬千瓦,年發電量57億度

丹江口水電站: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葛洲壩水電站(湖北省宜昌市): 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年發電量161億度

中國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

不難發現,這些基地和工程項目的分布都有一定的特點,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這,也就解釋了「三線」的地理區域。

按照分類,當時的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 、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地區的腹地俗稱為「小三線」。

三線建設總目標是

要爭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縱深地區建立起一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後方基地。

而之所以這樣部署,是因為上世紀50-60年代,美蘇爭霸,我國的重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在東北,一旦戰爭爆發,這些國防前沿陣地必然被摧毀,因此,進過緊急徹夜討論後,中央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將所有的軍工製造,機械製造,化工,電子,精密儀器行業的生產資源,逐步遷入大陸腹地。

而且為了保密,涉及軍工類的工廠幾乎全部設在了山區。

絕大多數的「三線廠」都被建設成一個基地,廠區和生活區連成一片,圍牆高建,與世隔絕,內部除了工廠和職工宿舍,所有設施一應俱全:

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技校,大中專,甚至有的工廠還有研究所

醫院:治療能力醫生整體能力甚至超過地方醫院。

銀行、食堂、內部菜場,電影院,俱樂部,商店,糧油店,遊樂場,汽車站等等。

基本不用出廠,人的一生就可以度過。

這批工廠,也消耗了幾代人的青春。

爺爺輩建設,父母輩在裡面度過一生,我這輩人在裡面度過整個童年、少年,甚至又是周而復始的一輩子。

這些「三線廠」,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老廠」。

賈樟柯導演的《24城記》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

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讓我自豪一生。

影片講述了一座從東北遷至四川的飛機軍工廠幾十年變遷的故事。曾經的繁華,消失在舊廠房轟然倒塌所揚起的漫天塵土之中,而曾經的榮耀則在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之間,成為了史書中的過眼雲煙。和祖輩父輩們的轟轟烈烈相比,煙消雲散過後,影片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們安塞姆·基弗說過的那句「我不是懷舊,我是要記得」

從1964年至1980年,三個五年計劃的15年中,我國中西部三線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軍工企業建設,總投資額幾乎佔了國家投資的三分之一

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上萬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它們共同構成了「三線廠」

歷經了歲月的變遷,在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回溯「大三線」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難發現,它們仍舊為國家的發展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其效用不亞於一次「西部大開發」

清華曾將無線電系整體遷往綿陽辦分校,沒有回北京的一部分融進了後來的西南工學院和西南科大,一部分進了長虹廠造雷達和彩電。

大連醫學院全體南遷遵義,成為現在的遵義醫學院。

唐山鐵道學院(唐山交通大學)整體遷往峨眉,現在是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省接力上海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原址開辦四川化工學院,就是後來的四川理工。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現燕山大學的前身),一部分遷入甘肅工業大學,也就是現在的蘭州理工大

黑龍江原子核物理研究所搬到樂山,成了現在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國核動力設計院,前身是北京造船技術研究室和二機部原子能所反應堆工程研究室,1958年在成都合併。

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1965年直接招攬全國各路人馬建在綿陽江油。

成都飛機研究設計所,最開始是沈飛的一部分。

還有酒泉、西昌的衛星發射基地

也正因「三線建設」,四川綿陽從一個只在三國演義上露過幾面的普通的四川小城一躍成為全國前幾的科技城;四川攀枝花因成昆鐵路而崛起;四川德陽因第二重型機械廠、東方電機廠和東方汽輪機廠的遷入發展成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魯爾區;甘肅嘉峪關在戈壁上建起了一座工業城;寧夏石嘴山成為「塞上煤城」;廣西柳州因華東鋼鐵建築廠(柳工集團)享譽全球……

就像對於《24城記》的感受一樣

有些人滿眼淚水

有些人不知所云

這些有著代碼的工廠、基地

和他們共同的名字

一同寫進歷史的紙張里

留下的,是漸漸沉寂的往事

和踏上新的發展道路的企業

歷史由一顆顆塵埃組成,如果這一顆顆塵埃有溫度、有感情,那麼我們的歷史會更加真實,更加有生命。

圖片自網路


推薦閱讀:

聽說極端天氣又雙叕來了?真相全都在這裡!
首個太空國最新動向: 發射一顆衛星, 麵包大小
最新突破: 量子操控, 試圖徹底解決量子通信的安全問題

TAG:国家 | 核能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