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鋼上的書法:伊斯蘭世界的武器與盔甲探索

伊斯蘭教自7世紀從阿拉伯半島誕生以來,通過迅速地軍事征服及宗教同化,很快便在中東、北非、近東乃至伊比利亞半島和印度佔據了一席之地。到了17世紀,伊斯蘭政權已分布於從菲律賓群島、南亞次大陸、西亞,直至中歐的廣袤區域。由於伊斯蘭世界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其武器盔甲在性質風格方面,既與基督教世界存在明顯差異,本身又體現出一定的多樣化色彩。

▲15世紀後期伊朗生產的頭巾盔

這裡所說的「伊斯蘭武器與盔甲」,主要包含以下王朝的產物:統治埃及、敘利亞的馬穆魯克王朝(1250-151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299-1922年)、伊朗諸王朝(從薩菲王朝至卡扎爾王朝)和印度莫卧兒帝國(1526-1858年)。

上述伊斯蘭強國幾乎都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並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影響。因此,在盔甲方面,與西方同期相比,它們共同的特徵是形制偏向於傳統(保守),體積重量上追求輕便。

▲19世紀初伊朗生產的頭盔

從15世紀初期開始,西方主流的盔甲開始向防禦力更強的全身板甲過渡,古老的鏈甲(鎖子甲)逐步退居二線,直至淘汰。伊斯蘭世界卻近乎「頑固」地堅持裝備鏈甲,甚至服役到了19世紀。此外,除了部分精銳部隊(重騎兵、攻城步兵),多數伊斯蘭步兵甚至沒有裝備完整的盔甲(包括鼎鼎有名的土耳其新軍步兵)。傳統的伊斯蘭護具中也能見到金屬板材,但往往是用於頭盔、護肩、護臂、護脛或馬具。這一方面是因為北非、印度、近東等地天氣炎熱,鏈甲較板甲更為舒適透氣;另一方面是因為伊斯蘭的軍事傳統將部隊的機動性置於防護性之上。

▲15-16世紀馬穆魯克使用的馬頭盔

當然,伊斯蘭世界的盔甲匠人也並非食古不化之徒。他們意識到板甲的優點,希望將它與鏈甲互為補充,於是便出現了富有伊斯蘭特色的所謂「複合盔甲」——以鏈甲為主體,在重點部位鑲嵌金屬板材,提升防護力同時,又保住了鏈甲輕便透氣的長處。這一形制的盔甲首先於15世紀早期在伊朗、小亞細亞出現,很快擴散至整個伊斯蘭世界(甚至遠達印度的莫卧兒王朝),並得到了一些顯貴的垂青。

▲17-19世紀印度德乾地區生產的頭盔

例如,馬穆魯克王朝第18任蘇丹卡特巴(1468-1496年在位)作為馬穆魯克王朝最後一任偉大君主,文治武功均頗有建樹,至今在埃及、敘利亞、沙特等地還遺留著他下令修建的許多精美建築。一件他使用過的複合盔甲便幸運地保存至今(馬穆魯克的盔甲現只發現了4具)。在鏈甲以外,工匠特意鑲嵌了多達87塊鐵片用於保護蘇丹的重點部位,鐵塊表面進行了鎏金處理,可謂美輪美奐。另一件來自18世紀末印度信德地區的複合盔甲,板甲的比例大幅提升,顯示出火器時代當地軍隊對防護力的重視,但依然保留著伊斯蘭盔甲特色,與歐洲全身板甲明顯有別。

▲馬穆魯克蘇丹卡特巴的複合盔甲

與基督教世界相比,伊斯蘭世界的圓錐形(洋蔥形)頭盔算得上另一個鮮明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變種——「頭巾盔」(turban helmet),據說起源於前伊斯蘭教時期的波斯薩珊王朝(Sasanian,224-651年)。到了伊斯蘭時期,由於這種外形被認為酷似清真寺圓頂,頭巾盔大受推崇,甚至成為了伊斯蘭戰士身份的象徵。頭巾盔有時會在面部、後頸部位配上鏈甲以增強防禦力,這點與同時期西式頭盔大異其趣。

▲18世紀末產於印度信德地區的複合盔甲

提到穆斯林特色武器,恐怕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各式「彎刀」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刀劍製造業高度發達,出現了一批大師級的匠人,例如「大師」錫南(Ustad Sinan)、穆罕默德?桑庫(Mehmet Sunqur)、奧格魯(Aga Oglu)、海魯爾丁?伊本?哈桑(Hayruldin ibn Hasan)、哈西?阿里?桑庫(Hasi Ali Sunqur)等,他們製作的刀劍在整個穆斯林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甚至被當做藝術品收藏。伊斯蘭世界常見的彎刀大體可分為三類。

▲土耳其蘇萊曼大帝(1520-66年在位)的短彎刀

▲蘇萊曼大帝的土耳其彎刀

我們最熟悉是單邊開刃、劍身彎曲的「土耳其彎刀」(Kilij)。此外還有波斯彎刀(shamshir),與前者相比,它刀刃更細長,刀身弧度也更明顯。第三類是短彎刀(yatagan),它頗具突厥特色,劍身呈很少見的反弧形,單邊開刃且沒有護手,長度在土耳其彎刀與匕首之間。匕首作為近距格鬥的利器,穆斯林士兵和達官貴人也會普遍攜帶。其中的一些精品,漸漸失去了實戰價值,主要作為貴族身份的象徵。

▲17世紀初印度莫卧兒王朝的匕首

▲土耳其蘇丹穆拉德五世(1876年在位)製作的波斯彎刀,上書「真主的旨意」

除了刀劍,伊斯蘭士兵歷來擅長弓術。土耳其弓的有效射程達到200碼(經測試極限射程甚至可達600碼,但已無殺傷力),射速通常也遠高於早期火槍。因此,雖然火槍開始引入,但弓箭依舊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

各式各樣的釘頭錘和戰斧也很流行,它們尤其是對一些重甲的敵人極具威力。穆斯林士兵也經常使用各種長兵器。 其中包括「哈巴」(harba,類似於西方的guisarme,一種倒鉤戟)、長柄刀(glaive)、斧槍(halberd,類似於歐洲著名的瑞士長戟)等。其中有些明顯受到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影響。受俄羅斯影響的長柄月刃斧(bardiche,形似我們熟悉的「關刀」), 看上去則和古代中國及中亞的某些武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18世紀產於印度北部的錘矛

▲1593-94年產於伊朗的矛頭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伊斯蘭國家中較早批量裝備各式火器。他們最初將火槍稱作tüfek,可能是來自中世紀波斯語「吹管」一詞。 雖然火槍並非奧斯曼人原創,但典型的奧斯曼火繩槍卻比西方的那些同類身管更長,口徑更大,因此更具威力。最重型的奧斯曼火槍來自北非的阿爾及爾,發射的子彈重達80克;而最輕的來自希臘,子彈僅重22克。一般認為,真正的燧發槍是在17世紀早期由法國畫家、發明家馬蘭?勒?博基爾(Marin le Bourgeoys,1550-1634)首創。它雖然先進,但在近東和中東沙漠塵煙滾滾的條件下一直都不十分可靠,因此奧斯曼步兵依然堅持使用相對簡單耐用的火繩槍。直到後來經過改良更易於清潔的燧發槍自西班牙傳入北非,它才在18世紀與奧斯曼帝國逐步得到普及。

▲15世紀晚期來自奧斯曼帝國或馬穆魯克王朝的盾牌

▲18世紀後期阿爾及利亞的一對燧發手槍

▲18世紀末19世紀初,阿爾及利亞的「阿里帕夏燧發步槍」

▲17世紀印度的火藥瓶

伊斯蘭的武器盔甲歷史上也以工藝精湛著稱。最負盛名的當屬「大馬士革鋼」。除了精良的金屬加工鍛造技術,大馬士革地區在武器盔甲的美化修飾方面也具有很高造詣,以至於歐洲將類似的鑲嵌、雕刻、鍍金鍍銀手法稱作「大馬士革工藝」。

▲大馬士革鋼的特殊紋理。

▲1900年的一座大馬士革刀劍工坊

和西方的同行相比,穆斯林工匠在武器盔甲的裝飾方面受到了諸多天然限制。由於伊斯蘭教嚴格禁止偶像崇拜,因此穆斯林的武器盔甲理論上不得出現人像(後期禁令有所鬆弛)。經典的伊斯蘭紋飾以動植物形象為主,另外,還可以雕刻伊斯蘭書法(內容以《古蘭經》《聖訓》等宗教題材居多)。試想一下,以大馬士革鋼為材料,鑲嵌金銀珠寶,再輔以行雲流水的伊斯蘭書法,這樣的作品已經脫離了單純的武器盔甲範疇,進入了藝術品的殿堂。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馬千,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T50是不是真的如很多網友所說性能極差?
請問這都是什麼什麼兵器?
美國決定正式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你怎麼看?
dnf史詩武器怎麼凈化?

TAG:伊斯兰教 | 武器装备 | 盔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