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的神奇藥物:二甲雙胍!

據說古埃及時代就發現山羊豆可作為「茶飲料」,從而用來緩解口乾、多飲的癥狀。而在中世紀法國,山羊豆又有一個浪漫名字「紫丁香」。可用來發汗、給母牛催奶。後來大家明白,那些口乾、多飲的人是得了糖尿病。而山羊豆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

(紫丁香)

山羊豆示意圖)

但當時也發現,山羊豆作為植物飼料會導致牲畜肺水腫、胸腔積液、低血壓、麻痹甚至死亡等。因此曾被美國聯邦政府警告為有毒植物。儘管山羊豆有毒,但考慮當時糖尿病為「不治之症」,山羊豆的藥用價值仍被很多科學家關注。1918年科學家發現山羊豆的降血糖效果來自於「胍類」物質。但提煉出來的「胍」有很大的毒性,可以引起低血糖、肝臟損傷等。於是不少學者試圖改良「胍」。1921年Wemer和Bell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合成了讓二甲雙胍。此後短期內還有其他含「胍」化合物被製造出來。但對比後發現二甲雙胍的降血糖效果較為理想。

記載山羊豆的植物志

但,1920年代的糖尿病治療屬於「胰島素時代」。1889年,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生理醫學家約瑟夫·馮梅林和奧斯卡·閔科夫斯基從事研究動物消化系統的工作。他們對「隱居」在腹膜後,有十幾厘米長、卻只70克左右重的胰腺,發生了研究興趣。因為每個動物都有這樣一個小小器官,但長久以來人們卻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麼用。他們摘除幾條狗的胰腺,從而觀察沒有胰腺後的實驗狗會有什麼變化。最終發現了:摘除了胰腺的狗拉出來的尿糖很高,吸引了大量蒼蠅。這讓很多大家明白,胰腺跟血糖代謝有相當關聯。此後大家都熱情投入對「胰腺跟血糖」的研究中去。

最大突破發生在1922年。來自加拿大的青年科學家雷德里克·班廷( Frederick Grant Banting)用改良的方法弄出了「胰腺提取液」。「胰腺提取液」可以較好的控制血糖,他命名這為「胰島素」。1922年1月23日,患有重度糖尿病的14歲少年萊昂納多·湯普森,在多倫多大學醫院接受了胰島素針的注射。一天之後,湯普森的血糖便恢復到正常水平;幾天後,曾經奄奄一息的少年就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該項研究很快引起轟動,醫學界和工業界合作,商業化胰島素生產讓胰島素生產量大幅度增長。從而挽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

Frederick Grant Banting

對於胰島素的功勛,美國著名糖尿病學家、1952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榮譽主席Elliot P Joslin曾在他的著作《Joslin糖尿病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1897年時,1個被診斷為糖尿病的10歲男孩,其平均生存期只有1.3年!30歲和 50歲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別是4.1年和 8 年。而到了1945年,10歲、30歲和50歲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卻可繼續生活45年、30.5年和15.9 年了。」

這種劃時代的進步把二甲雙胍的成績襯托的黯淡無光。

實際上在胰島素出現前, Joslin的主要工作是提倡飢餓療法來治療糖尿病。但胰島素的出現讓飢餓療法也掃入歷史垃圾文件檔。但 Joslin仍有預見性的指出,以二甲雙胍為代表的口服藥物可一定程度替代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

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創傷

隨著胰島素的應用,人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如低血糖發生率高、血糖不穩定、體重增加、需要的劑量會不斷增加、使用不方便....胰島素的這些缺點讓人們頭痛不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矢志不渝的研究口服降血糖藥物。二甲雙胍之後發現了苯乙雙胍、丁雙胍。它們降低血糖的幅度較二甲雙胍更好。1940年代磺脲類降糖葯也誕生而被應用。它們的降血糖療效似乎也更好。這讓更早的二甲雙胍仍被大家視而不見。

但法國醫生Jean Sterne沒有放棄二甲雙胍。在他的推動下,二甲雙胍於1957年正式在法國上市。然而1968年,美國「大學聯合糖尿病研究計劃(UGDP)」關於苯乙雙胍的研究結果提示:雙胍類中的苯乙雙胍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且大家也注意到苯乙雙胍、丁雙胍帶來的乳酸酸中毒風險。1970年代由於上述風險,苯乙雙胍、丁雙胍在絕大多數國家退市(但中國遲到2016年才正式下令苯乙雙胍退出市場)。雖然退市的是苯乙雙胍、丁雙胍,但跟它同屬雙胍類的二甲雙胍也難免殃及池魚。

1968年、1976年的蘇格蘭研究證實,跟磺脲類對比,二甲雙胍的降血糖療效是相似的。而二甲雙胍有降低體重的趨勢,磺脲類卻有增加體重的趨勢。同時磺脲類有低血糖風險,而二甲雙胍沒有。此後,著名的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證實二甲雙胍可以減少糖尿病所導致的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也能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全因死亡風險。而相對照的磺脲類藥物雖可降低血糖水平,卻在減少併發症和死亡率方面相形見絀!也就是說,考慮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度下,二甲雙胍降血糖帶來的臟器保護效果更為肯定。1995年,美國FDA牽頭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證實,排除了二甲雙胍使用禁忌症的前提下,7227例病患無一例發生乳酸酸中毒。由此二甲雙胍正式在美國上市。

二甲雙胍的分子式

二甲雙胍的神奇處在哪裡?

1,不僅僅是降低血糖,更可以減少糖尿病帶來的死亡率、併發症。最經典的研究是UKPDS。此後類似的多項研究都證實,在足夠時間跨度的情況下,二甲雙胍在減少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糖尿病所致死亡率方面是相當突出。比磺脲類藥物、胰島素更為有益。

2,二甲雙胍不但可以治療糖尿病,還可以預防糖尿病。對3234名糖尿病前期病人(血糖已經紊亂,但尚未達到糖尿病水平)予以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最終證實使用二甲雙胍干預的可以減少31%的新發糖尿病風險。而中日友好醫院負責的為期3年的對照試驗證實,二甲雙胍減少了77%的新發糖尿病風險。

3,雖然證據還不夠充分,但二甲雙胍很可能減少了癌症發生。目前已經足夠多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風險顯著增加。而二甲雙胍治療則可以減少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風險。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其他癌症也可能獲益。

4,二甲雙胍的低血糖風險極低。降血糖治療的最大風險是低血糖。因為血糖增高導致身體問題的時間跨度是「10年」為單位。而低血糖帶來的風險是「秒」為單位。無論是胰島素、還是磺脲類都有相對偏高的低血糖風險。

5,二甲雙胍不增加體重。雖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用二甲雙胍初期有體重下降的跡象,但時間跨度延長後,二甲雙胍降低體重的效果會消失。相對而言,胰島素、磺脲類治療都在足夠長時間跨度下增加了糖尿病患者體重。也就是說,雖然二甲雙胍不能真正降低體重,但至少不會增加體重。

6,其他益處:二甲雙胍可能降低血脂;也可以治療肥胖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從而恢復規律月經、促進排卵和增加懷孕可能性。

二甲雙胍有優異的心血管等臟器保護效果!

今天的糖尿病診療有了更多武器。比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 DPP-4)抑製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製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SGLT2)等。但,二甲雙胍以其充分的臟器保護效果、廉價便捷的藥物供給狀況,從而牢牢把控了2型糖尿病治療的一線地位。

參考資料:

1,陳益南 《決戰糖尿病的醫療史》

2,陸菊明《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歷史地位》


推薦閱讀:

甲狀腺腫瘤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手術 術是影響大嗎?
如果美國或澳大利亞宣布,給予中國所有醫生綠卡,中國的醫療體系會不會瞬間崩潰?
說真話有多難-----從醫生猝死說起
護腰、護膝、護腕、護踝真的有作用還是體育用品廠家搞出來的噱頭?

TAG:糖尿病 | 二甲双胍 | 医疗 |